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皖南、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以皖南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该剧由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民间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并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合流而成。经历了灯会歌舞、“打五件”、“地摊子”和“四季班与草台班”四个阶段,并吸收了高腔、徽剧、京剧艺术的有益成分,经过百年演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艺术风格的民间剧种。
皖南花鼓戏的语言保留着民歌和民间说唱的特色,以中州音韵系统为基础,融入地方语音。表演艺术保存着灯会时期的民间歌舞和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美化的程式动作,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类,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四大主腔,花腔多为灯曲和民歌小调,有60余种,具有清新活泼且明快优美的特点,是皖南花鼓戏音乐中最丰富的一部分。他们大多脱胎于当地的山歌、小调和民间歌舞音乐。历经艺人们多年加工、提炼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绚丽多彩的一条曲调河流。花腔有特定的锣鼓伴奏,称为“花腔锣鼓”,与花腔唱词以及唱词格式、表演身段紧密结合,能够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尤其擅长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劳动、爱情、风俗等,如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蛮蛮腔”“思凡调”“花巴掌”“打补丁”“送茶香”等。
皖南花鼓戏的传统锣鼓点十分丰富多彩,是构成剧种音乐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皖南花鼓戏从诞生之日起,就和锣鼓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老艺人口中更流传着这样的口诀:“三分唱工,七分打家。”除了运用吸收京剧和兄弟剧种的“长锤”“急急风”“水底鱼”和上下场锣鼓点以外,剧本本身也创造、积累了一整套具有鲜明节奏个性和浓烈乡土特点的锣鼓点。一类是用于唱腔中烘托气氛、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锣鼓点,如“冬庄”“二锤”“北扭冬庄”“压腔锣鼓”“蛮蛮腔锣鼓”等;另一类则是专门用于配合特定身段表演或喜剧性场面的曲牌锣鼓,统称“十样锦”,如“八哥洗澡”“两头忙”“老牛搔痒”“翻田埂”等。民间歌舞的锣鼓依附在歌舞小戏中,配合花腔和舞蹈身段演奏,一唱众和,优美动听。
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有《斩皇兄》《扫花堂》《假报喜》《打补丁》《挡马》等。新中国成立后,挖掘、整理、创作、改编了大量优秀剧目。2008年6月,皖南花鼓戏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宣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