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亳州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衍生出诸多文学艺术形式,清音就是其中雅俗共赏的一种。亳州清音的“曲牌”格律较严,有一定的韵律、套数、字数,曲牌有130多个,又分“正牌”和“杂牌”。有勾儿调、柳儿调、马头调、瑶调、秦调等,流行曲牌有30多个。
清音的唱腔特点是音多字少,由引子、曲牌和鼓尾三部分组成。在演奏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使用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古筝、坠胡、二胡、扬琴、八角鼓、挎板等。其中,三弦奏主旋律,其它乐器为伴奏。在乐器伴奏中,八角鼓和古筝尤具特色。八角鼓是清音演出的专用乐器,此鼓圆形,周边有八角,直径约20厘米,高约4厘米。一面蒙上蟒皮,八个棱角上各开一空隙,其间横贯一根银丝,银丝上贯穿一对小铜钹。其操奏法是抡、打、摇、推,一经操起,泠泠然的铜钹声和咚咚响的皮鼓声同时发出,别具风韵。
亳州清音最早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当时,以姜桂题为首的亳州籍达官贵人生活闲暇,常到北京的茶馆、酒肆闲坐,而这种地方往往也是穷人乞讨时特别爱去的。这些乞讨者通常带上一种名叫“八角鼓”的乐器,为大家表演节目娱乐。一些亳州的达官贵人喜欢上这种表演,就把它带回家乡。亳州艺人在表演中又融入了本地地域风俗、特色语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众口传唱时,只觉曲调优美、婉转动听,深受亳州百姓喜爱,故起名为“亳州清音”,又称清音。
新中国成立后,亳州清音深受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安徽电台派人拍录清音老艺人吴堃先生唱的《满江红》一曲,听之令人陶然神驰。2007年7月,安徽省文化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亳州戏曲家协会秘书长赵明海等人整理相关材料,将亳州清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到省里。2008年,清音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亳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