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缤纷的中国古代丽人世界

2024-08-14 00:00:00蔡琴
农家书屋 2024年7期

这几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于我而言有着特殊而非凡的意义。

2021年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在三十余家国内博物馆的鼎力相助下正式推出;2022年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拉开帷幕,同时,“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2.0版全新上线,合作单位扩大到国内外五十余家;2023年3月8日,“丽人行——瓷器上的女性图像”再续新篇,并继续带来丰富的体验活动与女性论坛。最近,浙江省博物馆的之江新馆“丽人行”沉浸式数字展和数字人文平台也正式开放了。

回顾“丽人行”沉浸式数字展的制作,经历了诸多辩证的思想碰撞,最终呈现了“走近—走进—出走”的三幕情节。这既是对古代女性群像的时空演绎,表现了女性为自我解放和社会进步在历史长河中付出的不懈努力,也是对人性进步与成长的暗示,即“烂漫的—束缚的—寻找自我的”的成长路径。“丽人行”如何“行”?“行”向何处?在寻找自我、了解自我、对话自我之后,也许每一位观众都能像影片中不同时代的女性那样开启一扇扇门,成为持续发光的、有力量的群体,永远“行”在路上。

写作《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是意图整理在此过程中对“丽人行”展览思想内核的挖掘深耕,同时也呼应了我与女性图像、女性议题结缘的历程。由表及里,由视觉及知觉,由抽象及具体,这十几年间对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从欣赏美到深入研究,我的想法与认知得到不断的重塑与更新。而在近几年“丽人行”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关心的更多问题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进程中得以整理表达,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热议,引发了诸多有意思的交流探讨。种种成果收获,是对想法萌发之初的各种不确定性最好的回答。正是在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剖析中,我们对所处的当下有了更为真切的思考。

翻阅历史长卷,一代丽人有一代丽人的风貌,这是历代社会对她们留下的注脚。肃穆的、清逸的、丰丽的、端严的、秀雅的、孱弱的、生动的,看似美得千姿百态,却又美得千篇一律。我们今天所见之仕女画,几分真实,几分虚假,其实始终是男性凝视与社会规训之下的产物,是拥有话语权一方的绝对审美。而从个中所窥见之闺阁生活,又有几分写实,几分美化,绝大多数是名门贵女的消遣、相夫教子的颂歌,更有甚者仅为男性画家之遐想,最终成为巩固既定两性关系的视觉符号与精神枷锁。如今,我们整理、解释、展览这些古代女性图像和女性物质生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更是为了推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是对过去注脚的重新校订。

本书由五个“问号”构建而成,是我在对中国古代女性议题的了解过程中真实的困惑,它们一步步推进了我的探索。有女子外在的形象妆容,有切实身处的生活空间,有诗情画意与柴米油盐共存的才能,有真实历史中闪闪发光的女性才情,我希望在有限的史料留存与艺术解读中展示出中国古代女性多元立体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目光从群体性的特点延伸至个体性的鲜活,再回归到宏观的视野之下。如果将我们的云展览和线下展览结合起来观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有灵魂又有血肉的中国古代丽人世界。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呈现,隐含着一种对古代女性既定观看程式的颠覆,“丽人行”所展示的美人之美,是在对“看与被看”的破而后立中剥离出的永恒的女性之美。同时,这也是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境遇下所磨砺出的独特的美。在西方女性主义开辟的现代语境之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相似之处,融入世界性的讨论,但由中国古代到中国当代,我们始终有着独属于中国女性的命题与叙事。因此,“丽人行”的呈现也是一种向外探索,向内探求。

自始至终,我看那画中人、闺中影,便觉该做那卷帘人、推门人。那些影影绰绰的美丽与芳香、韶华与隙驹、惊才与颖识,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被全然困住的。智识的光华、自由的灵魂,终会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来到我们眼前。反观自我,我想我们一面是故事的讲述者,一面又是故事的书写者——现代女性何尝不在继续斗争、继续前行!今天,我们坚持将中国古代丽人大大方方地展示,坚持在“丽人行”的有机框架下丰满古今中外的艺术珍品,坚持汇聚以女性为主语的叙事,是因为丽人行是一个动词,一个正在进行时。

褪去“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丽人行刻板印象,而引发更广泛的传播、更深入的思考,吟唱古代女性的丽人行,续写当代女性的丽人行,是我们始终如一的愿景。这样,也能够在中国的女性主义讨论中增加一个话题和一些声音,为我们“丽人行”的成长和迭代带来更多信心。

(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