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东北抗联》:为东北抗联著史

2024-08-14 00:00:00孟繁华
农家书屋 2024年7期

李发锁曾出版过纪实文学《围困长春》。作品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和重大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全过程。作品出版后深受好评,同时也为作者书写创作大型纪实文学作品积累了重要经验。

《热血:东北抗联》是李发锁发表于2024年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全景的视野、详实的资料和秉笔直书的史家笔法,讲述了东北抗联的萌芽、发展和壮大,以走进历史细部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记述了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李兆麟等东北抗联领袖和众多普通抗联战士英勇无畏和不惧牺牲的民族大义。这是一曲感天撼地的抗联壮歌,是一首抛洒热血的英雄颂词,是第一次全面讲述东北抗联的英雄历史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读后令人心绪难平,热血偾张。东北抗联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一座丰碑,《热血:东北抗联》是用文字建构起来的另一座丰碑。

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首先面临的是历史与叙述的关系。历史是讲述者的历史,讲述者的历史观或者对历史的认知,决定了作品的讲述方式。应该说,关于东北抗联的局部故事,我们在不同媒体上片段地了解一些。但这些片段的历史讲述,很难让我们对东北抗联历史形成完整和准确的认识。这对东北抗联这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李发锁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古稀之年发奋,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查阅2000多万字的资料,完成了这部60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东北抗联的历史状况非常特殊,如何准确、实事求是地书写它的历史,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李发锁在掌握了大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全面地书写东北抗联全景式历史,几乎无一遗漏。更重要的是对东北抗联本身的书写,无论人物、组织、战斗还是内部的复杂关系,事无巨细。这种全景式的写作,让我们有机会全面地了解了东北抗联的完整历史。这在同类题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热血:东北抗联》的历史贡献。

历史讲述的真实性,主要依赖史料的翔实。史料是纪实文学的基础,是历史讲述的血肉,没有血肉的历史是不可能丰满和有说服力的,呈现细节才能更真实地表达历史。该作品通过密集的细节讲述历史的时候,也就实现了真实讲述历史的诉求。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出版发行的书籍、报刊,更查阅了诸多的档案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不仅使作品具有了历史的丰富性,更因其史料的真实性,使这部文学作品同时具有了信史的价值。可以说,《热血:东北抗联》写作的困难,主要是它的“前史”,或者说是东北抗联成立之前,对各种抗日队伍复杂身份的甄别,以及联合、分裂、聚合、发展的整合和书写,没有史料的支撑是根本做不到的。

从反日游击队到人民革命军,从人民革命军再到抗日联军,东北抗联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杨靖宇创建的第一军、赵尚志创建的第三军、周保中创建的第五军,都有“联军”意味。“联军”既有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但由于信仰的不同,利益不同,以及以往的仇怨纠葛,真正联合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靖宇的“用统一战线来进行工作”主张,对抗日武装联合到一起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团结各个抗日力量的同时,杨靖宇等共产党人还积极建立和扩大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核心,是他们的胸怀远大目标决定的。

作品有章回体小说的笔法和结构。因人物众多,不得不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比如赵尚志,没有了党籍,又没有服从满洲省委安排的哈尔滨工会工作,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临行前,他只对夏尚志道别说:“我走了,我还是要革命的。”赵尚志去了孙朝阳那里,作品借助张正隆对赵尚志参加抗日山林队过程的描述,十分生动传神,极具文学性。赵尚志成为山林队参谋长的传奇性,是作品文学性的一部分。1933年10月10日,“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正式宣告成立。这个13人的游击队奠定了东北抗联第三军的基础。

什么叫艰苦卓绝,东北抗联的经历就是最生动的诠释。东北抗联的艰苦惨烈世所罕见。所以毛主席才对冯仲云说,抗联比长征还要苦。这个惨烈,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上。东北的气候环境,尤其在严寒的冬天,缺少衣物供给的抗联官兵,严寒对他们是重大的考验。因伤冻减员时有发生;千死敢当,一饥难忍。饥饿是对抗联官兵最大的威胁。

没有粮食供应,他们要经常吃松树皮。松树皮不仅味道难以忍受,而且不大便,有人脱肛、有人肛裂、有人肠癌;冬天没有菜,就是辣椒面加雪水熬成汤。饿死的抗联战士人数超过冻死的。更严重的,是叛徒给革命事业带来的重大损害,特别是人员的伤亡。因此,抗联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日伪军,而是抗联队伍中的叛徒。他们久居内部,了解所有的情况,抗联最难招架。叛徒提供最核心的情报,捣毁藏给养的密营;杨靖宇被围困追捕,就是程斌叛变造成的。

警卫旅一参谋丁守龙被捕叛变,向敌人泄露了杨靖宇所有的军事机密。两个叛徒使第一路军陷入了重大危机。而且杨靖宇这杆抗日大旗是日伪的心头大患,他们必除之而后快。最后还是有人告密,杨靖宇死在讨伐队的枪口下。杨靖宇的壮烈和英雄气概名留青史。作品终结在杨靖宇之死的时刻;赵一曼在“濒临死亡状态下”,仍被“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拷问”。后来滨江省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写下了一段供词。这份供词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赵一曼面对死亡的大义凛然。

如果说作品有什么不足,我觉得过于“编年化”可能是一个问题,使阅读有碎片化的感觉。特别是“东北抗联”的“前史”,交待过于细密,前两章基本是历史的交待,第三章、第四章,是关于东北各路抗日武装的交待,这个交待有必要,但提炼不够,给人以零碎化的感觉。而很多零碎的记述,最后也没有给阅读留下印象,作品的主要篇幅毕竟是写“东北抗联”,现在感觉有材料堆砌的痕迹。这个问题也会降低作品的文学性,更像是一部东北抗联的“编年史”或“大事年表”。尽管有这样一些问题,但我总体上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将会更充分地被我们所认知。

(来源:《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