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宴席曲是流行于青、甘、宁三省区回族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回族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多在回族婚庆喜宴或欢聚场合演唱,并伴有形象生动的表演,所以又称为“宴席舞”或“菜曲儿”。
门源县是回族宴席曲具有代表性的流行地,从回族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有500多年的历史。
门源回族宴席曲的曲令有100余种,一般一词一曲,曲调优雅婉转、歌词亲切感人,内容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固定唱词,也有即兴编词演唱。门源回族宴席曲以其丰富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2008年6月7日,门源回族宴席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门源县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社会文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回族宴席曲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得到了更大力度的保护和发展。
门源县在开展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整理、撰写了门源回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丛书《回族宴席曲》《门源回族宴席曲》等书籍,出版《回族宴席曲》专辑两张。2021年以来,依托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组织门源回族宴席曲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关专家,在全省6个市县开展了回族宴席曲调研工作,整理《门源县回族宴席曲调研报告》,编制《回族宴席曲三年保护计划(2023—2025)》,动员各级传承人对较为典型的20首宴席曲曲目进行录制,并对30首曲目进行曲谱整理,录制和编写《回族宴席曲》慕课、校本教材。门源县非遗馆专门设立了回族宴席曲传习基地,配备音响、电子琴、服装等设备和道具,开展该项目的传承培训、展示展演等工作。积极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为门源回族宴席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此外,门源县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为目的,依托“两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四下乡”等节日、纪念日,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展示展演,以及“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组织回族宴席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参加春晚、元宵节展演;同时,在西宁市、海北州、山东省威海市等地参加非遗展演和非遗大集活动,组织回族宴席曲传承人及表演爱好者赴周边兄弟县开展巡演。近三年来,回族宴席曲表演300余场次。
为了做好非遗传承工作,门源县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使回族宴席曲成为一些学校的特色课间活动,既传承了优秀文化,又扩大了宣传面、传播度。动员传承人积极创作,在重大活动中采用新词旧唱的形式,创作了《六中全会指方向》《省十四次党代会开新篇》《二十大续写新篇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移风易俗新风尚》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结合非遗展演、“云”上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青海省文化馆、海北州文化馆、门源县融媒体中心、门源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展播,切实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作用。
门源县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组织回族宴席曲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非遗研修培训活动,近三年来,每年至少组织1次回族宴席曲传承人培训。同时,按照省州有关工作安排,组织传承人赴山东省、江西省等地参加省州级培训和交流演出,有效提高了传承人传承水平。为完善对传承人的管理,调动代表性传承人对各自传承项目的传承发展积极性,制作《门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纪实档案》,制定门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方案,对全县43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承考核评估工作,确保传承人队伍的相对稳定,使传承人数量和传承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截至目前,回族宴席曲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进入国家级传承人公示名单1人、省级传承人1人、州县级传承人2人。
下一步,门源县将继续开展回族宴席曲的挖掘、整理和出版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记忆。同时,继续开展传承培训,积极组织传承人外出培训和展演;扎实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利用好回族宴席曲校本教材、慕课,在学校开展学习活动;借助“送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开展宴席曲展演展示活动;完善门源县非遗馆回族宴席曲展区陈展,积极宣传回族宴席曲;开展回族宴席曲研学体验活动,研发与回族宴席曲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增强回族宴席曲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