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河景观的传播是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时代,景观传播面临“仿真”“拟像”等新技术挑战,沉浸交互、虚拟现实等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播学意义上的黄河景观包括自然风光、栖息地、生态、文化符号四个部分。推行交互式传播、打造黄河IP、做好可持续发展能够优化黄河景观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黄河景观;新媒体;传播;沉浸交互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景观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传播学中的黄河景观是在黄河流域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和物体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黄河景观经历了复杂的自然形成过程,也刻下了华夏民族长期活动于此的烙印。黄河景观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黄河三峡、壶口瀑布、黄河三角洲等景观不仅历史悠久、气势磅礴,还作为文化符号不断向世人传递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新媒体时代,景观传播面临“仿真”“拟像”等新技术挑战,沉浸交互、虚拟现实等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黄河景观的精神内涵
(一)天下之中、接续奋斗的文化自信
黄河景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在精神内涵上生动体现了天下之中、持续奋斗的文化自信。从地理形态上看,黄河流经天下之中,其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历代劳动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造利用黄河水资源、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见证。
从精神层面上看,黄河文明接续传承,从未断裂。黄河以其“母亲河”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黄河文明从伏羲、女娲、炎黄为起始,构建了从黄土到黄河,从黄种人、黄河文化再到黄河文明的文明体系[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而作为中华文明骨骼与主体的黄河文明,其最大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不断裂”[2]。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选择
黄河景观的精神内涵包括中华儿女对黄河安澜的千年期盼。一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就在黄河流域。黄河由于其流域内的特殊地理、气候和地质条件,以及历史上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面临严重的水患问题。古代有关黄河的文献在记载灾害的同时,也有科学治水的记录。黄河景观往往和黄河治理相生相成。如禹王碑是歌颂大禹治水的碑刻景观;嘉应观是清廷设置祭河神的“淮黄诸河龙王庙”;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是毛主席1952年亲临开封察看东坝头和杨庄险工后所立;黄河口湿地公园以保存地球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而闻名,是结合生态园林景观和湿地绿化建设的典范。
黄河景观的传播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一是有关黄河景观的传播,反映了国家生态保护的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限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工造景活动,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二是黄河景观推动了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结合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注重以自然为本、最小干预的原则,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的新动能。三是黄河景观的传播宣扬了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教育。借助黄河景观,可以提高公众对黄河生态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在景观传播的各种形式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能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例如,长垣黄河水利风景区既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身为宣扬绿色生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它深挖黄河的历史演变,把黄河工程、黄河文化、黄河湿地与城市生态水系、县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发挥重大效用。
二、黄河景观的传播现状与困境
(一)关于黄河自然风光的景观传播
在大众所熟知的传播路径中,黄河自然风光通过直接观赏,以及图片、音像、有线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例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了语文教材,其插图也在课本中出现;“黄河奔涌”“飞瀑彩虹”“十里冰河”等景观多次登上央视;《黄河大合唱》的音像制品在国内外广泛传播,颇具影响力。然而,这种自然风光的景观传播与景区的管理密切相关,由于管理不善、协调不畅、门票车票等引起的负面舆论屡见不鲜。例如2023年4月《壶口瀑布景区周边公路设置围挡》的新闻引发舆论危机,游客从停车场徒步进景区受阻,只能购票乘坐景区大巴车才能进入景区的规定也引发争议。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仿真”(Simulacra)和“拟像”(Simulation)的概念,用以描述现代社会中的现实与表征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挑战对真实的认知,对消费主义和文化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时代,尤其是流媒体等新媒介出现后,先进的智能媒介与自然景观拥抱。智能媒介很好地模拟了自然空间,完成了虚拟与现实的时空叙事。这种沉浸式传播,取得了不用“亲临其境”也能“置身其中”的效果。例如黄河壶口瀑布720云黄河景观、VR黄河大合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弧幕影院等,通过新技术手段,观者与景观一起构建了具有“拟像”属性的“超现实”场景。不过,由于还处于发展和摸索阶段,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内容有限,缺少深度,且有一定的科技设备门槛,还没有达到较高的社会关注度。
(二)关于黄河栖息地的景观传播
黄河栖息地是先民在黄河流域居住、繁衍和寻找生存所需资源的空间和环境条件的总和。黄河栖息地景观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资源。例如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既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还具备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的功能,它已经成为炎黄子孙拜谒人文始祖的圣地,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拜谒。从“治黄陈列馆”到“黄河博物馆”再到“黄河国家博物馆”的建设,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黄河栖息地的地标和象征意义。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关于它的文化遗存反映了古人在黄河沿岸定居、农耕、祭祀等活动。以黄河国家博物馆为例,它成为一站式展示黄河地理、人文、历史、治理的综合平台。
不过,传统的景观传播方式与现代数字媒体相比,信息传播速度慢,从平台完善到受众接收的周期较长。此外,传统模式往往采用单向传播,即信息从传播者流向接收者,而接收者缺乏直接反馈和互动的机会,这就降低了受众的参与度和媒体的互动性。再者,传统模式更新信息的难度较大,内容一旦产生和发布,修改或更新的成本较高。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黄河栖息地景观传播的转型,是否可以通过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内容策略来保持竞争力。
(三)关于黄河生态的景观传播
黄河生态的景观传播是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景观传播,可以更好地展示黄河的美丽风光和生态价值,提高人们对黄河生态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例如在黄河生态旅游的推广和传播上,有“黄河三峡”“小浪底”“黄河滩地公园”等成熟的生态旅游线路和景点,通过旅游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和欣赏黄河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此外,有关黄河生态的文化艺术等,通过摄影、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形式,将黄河的生态景观艺术化地呈现出来,激发民众的审美情感和环保意识。再者,在一些良好传承的教育和科普活动中,通过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举办讲座、展览、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普及黄河生态系统知识,教育公众理解和尊重自然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当然,在黄河生态的景观传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商业化与生态保护的融合问题。在推广生态旅游和景观的过程中,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如不合理的设施建设、游客过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等。二是生态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的问题。科研合作与成果发布虽然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如果先进的研究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可能无法直接推动黄河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改善。三是长期投入与执行规划的难度。黄河生态景观的保护和传播需要长期、系统的投入和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政策调整、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影响其持续性和效果。
(四)关于黄河文化符号的景观传播
黄河文化符号的景观传播是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将黄河文化符号融入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出具有黄河特色的文化空间。例如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中的炎黄二帝塑像作为华夏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设计理念上,炎黄二帝面向黄河,背靠邙山,炎黄广场达到了“黄土、黄河、黄帝”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突出体现了“依山造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正因此,《龙腾黄河中国年》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河南郑州分会场选择了此地,为展现河南“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搭建舞台。然而,关于黄河文化符号的内容是丰富的,但在景观的传播途径上仍需进一步拓展。
三、黄河景观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讲好黄河故事,推行交互式传播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内涵。讲好黄河故事,通过深度挖掘和整理黄河的历史变迁、民间传说、有关黄河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文化遗产等元素,构建生动鲜活的故事内容,将黄河文化符号具象化、叙事化,使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黄河的壮美。以河南为例,黄河干流在河南全长711公里,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市(黄河故道也曾流经商丘),而位于黄河“豆腐腰”的中原地区洪水泛滥,关于治黄的民间传说故事不胜枚举。鲧障洪水、大禹治水、汉文帝拜河上公、王景治河、于谦筑堤、开封镇河铁犀、潘季驯束水攻沙、刘统勋治黄、栗毓美抛砖筑坝等形成了古代黄河治理的故事线。毛主席视察黄河、抗洪救灾、豫剧《大河安澜》等所讲述的黄河故事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传播打破了传统传播的局限,完成了单向输出向交互交往的转变,让传播主体与受众实现了平等对话与信息共享,进而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社会的良性沟通。步入新时代,黄河景观的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将黄河故事通过交互、沉浸的方式呈现,这就践行了“虚拟存在”理论,交互式传播让“现实”更“真实”[3]。黄河景观的交互式传播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参与度与互动性,增强信息理解与记忆,优化传播效率,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公众理性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跨越技术门槛、积累相关经验、丰富黄河景观内容,将黄河文艺作品精品化,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和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从而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二)传承黄河文化,打造黄河IP
通过经典IP建造旅游景观、主题公园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迪士尼、环球影城在全球范围内将影视动画中一系列深入人心的IP角色和故事场景进行了实体化,创造出沉浸式的娱乐体验。主题公园借助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景观传播,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发布图片和视频,向全球游客展示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元素,与旅游机构、航空公司等合作推广,将主题公园的景观和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打造黄河IP,既传承了黄河文化,也将厚重的黄河景观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产品和品牌,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然,对IP的打造并不只是复刻经典作品和场景,更是在文化记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打造一种与年轻人“同频共振”的沉浸式体验[4]。故宫文创就为打造黄河IP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故宫的景观传播是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过程,它很好地利用了故宫IP,通过实体文创产品、展览和活动、网络传播以及景观设计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向公众传播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三)从保护生态入手,做好可持续发展
黄河具有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内涵的变迁始终与黄河自然景观的生态特质紧密相关[5]。可持续的黄河生态是黄河景观传播的前提,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和创新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施策,才能实现黄河景观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在政策制定和科学规划中要始终遵循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确保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规划旅游项目时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实施河岸防护、湿地修复、水源涵养等生态工程,提高黄河沿岸生态环境质量。第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鼓励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破坏。同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第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加有效地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和实现景观传播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智能化;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景观体验。通过创新科技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提升景观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宜馨.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体系构建浅议[J].中州学刊,2022(12):146-149.
[2]张新斌.“天地之中”与“天下之中”初论[J].中州学刊,2018(4):120-125.
[3]穆冬霞.黄河古诗词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9):72-74.
[4]赵艳明,张雨.智能媒介景观:美国主题公园的传播研究[J].未来传播,2021(6):68-74.
[5]戴靖怡,黄潇婷,孙晋坤.自然景观激发文化认同的多元理论研究范式: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J].民俗研究,2023(2):5-10.
作者简介:郭西梁,西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拉萨 850000),信阳师范大学讲师(信阳 464099)。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