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多元,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立足于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探讨舆情传播特点,从舆情研判、引导、处置、修复等角度总结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以期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环境,提升高校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交锋的主战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管理,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讲话,提出“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1]。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任,本来就备受社会瞩目,深受舆论关注,加之以“四微一端”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深入渗透校园,使得高校日益成为自媒体争抢的前沿阵地和网络舆情危机的高发地。研究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对提升高校管理体制具有紧迫性、必要性,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公众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现实生活某个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高校网络舆情以大学生为主要发声对象,借助网络平台对校园生活、学校管理、社会突发事件等表达自身的看法、态度及情绪,它是反映大学生思想状态的风向标,具有鲜明的高校特征。[2]
(一)舆情主体情绪化、同质化
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其在思想观念、学习生活、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参与网络活动时,在行为方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同质化倾向,极易产生一种群体需求支配下的群体共鸣。此外,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宽广,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缺乏,自身情感波动大,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能力的不足、从众心理的诱使和驱动以及网络的虚拟化和隐匿性,极易导致大学生在群体喧哗中丧失理性的判断和自我约束力,产生偏激的言论,甚至出现“网络暴力”,引发巨大舆论漩涡。
(二)舆情内容多元化、交互化
高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象牙塔,不仅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责,各种观点和思想激烈交锋、不断碰撞,其中衍生的网络舆情也会更加复杂多变、相互交融。尤其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更加广泛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涉及政治事件、社会民生、校园制度、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家国及天下事相互交织,校内外事件彼此关联,导致事件的“触点”更多,“燃点”更低,这也为高校网络舆情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三)舆情传播裂变化、广泛化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叠加、分化的特征,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呈现指数级裂变,极易“升级”“拐弯”。校园网络舆情辐射的人群更加广泛和集中,他们通过置顶、分享、收藏等方式使舆情在极短时间得以广泛传播,甚至突破时空边界,从线上的持续发酵转到线下的集体行动,从虚拟的网络空间转移至现实的校园环境,形成线上、线下同声震荡的态势,舆情事件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形成群体性的冲突事件,事态发展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舆情分布集中化、辐射化
高校的特殊性使舆情在阶段上呈现集中性,多集中于开学季、毕业季以及奖助学金评定、评先评优等时间节点或重要事件上。学生对此类焦点问题关注度高,尤其是当前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个舆情事件被无限制地广泛讨论,甚至延伸至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任何层面,进而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更强的辐射性。[3]此外,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提高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教育公平、道德诚信、校园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通过自媒体平台迅速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爆发、裂变,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引发突发危机事件。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问题
(一)舆情研判不够精准
受体制机制、财力物力等因素影响,许多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尚不完备,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测设备,大多依靠人工对舆情进行监测,无法利用大数据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及时快速地把握舆情发展方向,更不能有效遏制不良情绪的蔓延。同时,高校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监测人员,尤其是缺乏信息技术人员,使得高校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很难突破网络舆情监测的技术壁垒。舆情监测硬件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软件双缺失,导致高校对舆情监控不到位,无法有效研判舆情的发展趋势、周期变化和应对策略,造成舆情发生时错过最佳的黄金处理时机,出现舆情恶化等情况。
(二)舆情引导被动滞后
网络舆情问题的发酵往往是因为没有做到及时正确引导,导致事件朝负面情形发展。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引导,并对师生做好教育安抚工作,则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舆情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完善的舆情引导机制,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只能够按照网络舆情发展的方向,被动地进行相关层面的引导教育。此外,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大多“处在科层制思维模式主导的治理范式,在舆情事件处理上,他们承袭的是以往的老路子,继续使用陈旧单向的宣传说教和舆论应对引导方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元、复杂、广泛的网络舆情新生态环境”[4]。
(三)舆情处置单一僵化
舆情发生后,高校要抓住舆情处置的“黄金四小时”,迅速研判回应,准确把握舆情发展的关键点,评估事件的影响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但目前高校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方面能力有限,普遍存在被动应对、回复信息单一等问题,甚至采用“删帖”等一系列强制措施阻止学生发声,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情绪化行为,使得高校舆情问题不断发酵扩大。此外,部分高校的应急处理机制僵化,大多是基于学校、机关部门、学院、辅导员、学生自上而下的传递机制,需要逐级层层上报才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处理流程,往往在上报的过程中,导致信息滞后,错失最佳处理时间,有时还会因为处理主体不明确,责任分工不清晰,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舆情不断发酵。
(四)舆情修复机制薄弱
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除了前期对舆情的精准研判,中期对舆情的正面引导、舆情危机的合理处置,以快速有效控制舆情发展以外,在后期还需要建立一系列修复机制,以巩固工作成效。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完善的舆情修复机制,网络舆情在经过酝酿、成长、爆发期进入消解期时虽已是强弩之末,但网络记忆依然存在,舆情跟踪机制的缺乏,容易造成网络舆情死灰复燃。另外网络突发舆情事件对高校形象造成巨大冲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急需完善的修复机制提升高校公信力。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一)构建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精准研判高校舆情
构建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可以有效及时发现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这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前提。
一要完善舆情监测设施。高校需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从硬件上引进可靠的监测设备,及时更新舆情数据库,不断完善舆情信息收集系统和大数据应用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网信息进行挖掘、汇总、筛选、整合,开展由点到面、由表到里的深度研判,运用情感分析、量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预测舆情传播趋势,通过舆情信息库量化结果对舆情热度及媒体关注度等进行判断,有针对性地监测处理不同级别的网络舆情[5],实现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应对前置化、流程化、精准化。同时,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网监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共同研判舆情走向。
二要重视舆情监测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备大数据运用能力、熟稔舆情应对规律的高素质舆情信息专业监测人员,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及整理明确分工,及时定期形成舆情监测报告,为后续网络舆情处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组建一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从纵向上构建班级(信息员)—学院(辅导员)—学校(领导层)等多层级的框架体系,从横向上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6]。同时,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队伍技术培训,保证监测队伍知识的全面性及系统性,能够及时熟练地进行网络舆情应对。[7]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断调控高校舆情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有效引导舆情发展,避免朝负面情形发酵是高校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应关注的重点。
一要注重科学的引导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需要由被动变主动,通过主动设置网络议题讨论引导舆情传播方向,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热点危机问题上,应提前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正面引导,防患于未然。同时需要注意引导过程中的态度问题。大学生当前正处于思想意识不稳定的年龄,他们在网络舆情讨论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追求的是认同感和展现自我的获得感,在当前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状下,高校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交流方式,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增进师生互动感,这样才能真正打开通话渠道,得到有效沟通,进而提升舆情引导能力。[8]
二要组建多主体网络舆情引导平台。高校网络舆情如果想要得到更加精准的正向引导,提高舆情处理效度,就需要多平台协助,多主体进行引导。高校在充分利用校园自建媒体平台的同时,需要主动寻求社会媒体的帮助,通过社会媒体的参与多层次把握信息的真实度,并借助社会媒体报道,提升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同时发挥思政教育在网络舆情引导层面的功能,构建思政教育引导平台,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确保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获得感,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干预高校舆情
应急处置机制的构建对于高校来说极为重要,它是高校网络舆情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
一要完善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中,单纯“堵”的方式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网络舆情的解决需要确保学生群体的知情权。高校要及时、完整、快速地发布信息,尤其是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及时准确地在官网、官博等学校官方平台进XJSIIPjevD/kXpVij/h0qg==行发布,主动引导,将不确定性变为权威性信息,避免学生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虚假信息,影响学生判断。在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中,特别是在处置负面舆情时,高校还需要持有诚恳的态度,遵循“先道歉,后解释”的原则,通过道歉安抚学生的质疑情绪,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解释,避免事件矛盾激化。此外,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主动通报舆情发展状况,及时、完整、清晰、准确地回应网络群体的质疑,同时要留有余地。
二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上,高校要打破壁垒,改变传统“各自为政”的做法,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由宣传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统一指挥,共同应对。此外,高校需要制定完备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主体、部门职责、处理流程及方法,定期进行演练回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突发事件发生后预案能够快速启用。
(四)建立网络舆情修复机制,逐步消解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修复机制主要是为了调节网络舆情发生后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尽快修复师生与高校间的平衡度。
一要建立舆情消解跟踪机制。在舆情消解过程中,应当重点跟踪舆情反复的情况,避免二次发酵给学校带来被动局面。同时,高校需要组建专家团队或者委托第三方,及时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进行影响评估,从纵横两个维度测评网络舆情事件萌芽、成长、爆发、衰退等各阶段的问题、原因、特点、做法,深入分析梳理,以书面形式向校领导汇报,为尽快完成网络舆情修复提供依据。
二是建立干预整改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干预,对网络舆情造成的焦虑、恐慌等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干预,使师生尽快走出不良情绪,减少负面影响;同时也要通过主流媒体等途径发声,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舆情对高校声誉的影响,恢复学校的公信力。此外,在网络舆情工作处理结束后,高校需要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找出舆情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主体责任,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徐江虹.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7(12):44-46.
[3]杜艳.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56-60.
[4]颜志香,万军.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和谐舆情生成路径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59-61+76.
[5]杜艳.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56-60.
[6]毛宇锋.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7(12):8-85.
[7]杨仲迎.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决策体系构建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5):102-104.
[8]孙璐.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1(6):91-93.
作者简介:陈景红,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郑州450002);李红娟(通讯作者),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郑州450002)。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