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主体联动与制度支持:“千万工程”建设中的文化挖掘重塑机制研究

2024-08-13 00:00王灿灿
老区建设 2024年6期

摘 要:“千万工程”的全面铺开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的基础上如何改变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实现魅力乡村的转型是当下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是凸显乡村建设“美而特”的重要着力点。通过系统剖析S村文化村落重生的实践历程,展现文化挖掘重塑的缘起、行动、成形过程,从“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分析框架,提出乡村文化挖掘重塑的内在机制:一是以本土精英为主体的文化识别价值发现机制;二是“初级”与“次级”主体互动与利益博弈的主体联动机制;三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合互动的制度支持机制。

关键词:“千万工程”;文化挖掘重塑;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4)06-0014-09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阶段新规律新任务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凭借灵活的政策优势、中小企业的快速崛起,全省经济高速发展,从资源小省快速迭代升级为经济大省,并且极早地意识到想要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关键。2003年,浙江省率先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阶段(2003—201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阶段(2011—2020年),“千村未来、百村共富”(2021—2022年)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阶段(2023年至今)三个阶段。“千万工程”是浙江省持续坚持20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路径之一。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1]发布,要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千万工程”的全面铺开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的基础上如何改变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实现魅力乡村的转型是当下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是凸显乡村建设“美而特”的重要着力点,发挥着激发内部动力和吸收外部资源的重要作用。在浙江“千万工程”发展经验逐步推开的当下,也迫切需要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给予学理支撑,当前亟需对乡村文化挖掘重塑的过程与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乡村文化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和光彩,以此推动“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既有文献回顾

中国的乡村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连续多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围绕“乡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建设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总结和划分,分别是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运动、1978年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乡村建设、2005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2]“千万工程”是在这样的历史沿革中推进并提出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浙江省开始全面停征农业特产税,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千万工程”,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随着“千万工程”在浙江省的全面探索和实践,“千万工程”研究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学者们立足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视角对“千万工程”概念、发展变迁、现实境况和建设经验等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是“千万工程”具有重要价值已形成共识。学术界主要聚焦“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与贡献进行了阐释,提出“千万工程”是浙江探索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3]“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省的乡村环境、经济生态和城乡关系,其制度安排与治理体系创新探索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经验。[4]二是文化振兴是“千万工程”的灵魂内核。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工作中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有学者提出乡村文化主体性有五重面向,分别是记忆、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区,它们相互影响,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互构关系。[5]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千万工程”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始终居于突出重要的位置。乡村文化正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阶段,对乡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是实现乡村振兴、坚定文化自信的新要求。近年来,从乡土文化挖掘角度看,有学者提出时间之轴、空间维度、整体视野、内部关照是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的基本路径。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和发动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本,是中国特色乡村文明的多样性文化构成。[6]从乡土文化时代化角度看,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契合要素的挖掘与选择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有学者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文化“在地化”,“在地化”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是长期以植根于本地本土的文化传承,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已与当地居民、社会融为一体,构成乡村社会的灵魂。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地化”的挖掘是抵御乡土文化知识体系被肢解、侵蚀甚至摧毁的有效路径。

整体来看,虽然学术界对“千万工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探究与分析,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空间。一是聚焦“千万工程”文化建设仍有深挖空间。“千万工程”来源于实践发展,本身具有发展阶段性。发展前期主要在于改善乡村环境和经济收入,因而学术界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千万工程”发展的规律研究、经济成效、环境变革等方面。在“千万工程”逐步推进过程中,有部分地区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情况,对于乡村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入高质量建设时期该如何提质,文化振兴视角仍有可探索空间。二是创新理论视角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前瞻性。现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对“千万工程”发展变迁进行梳理,并就乡村治理及改造提出对策,但缺少从“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视角追踪“千万工程”建设中文化牵引乡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微观机制阐释上存在拓展空间。由此,本文聚焦“千万工程”建设中乡村文化的具体挖掘、发展及衍生过程,深入剖析乡村文化挖掘重塑的内在逻辑,从“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分析框架,提出乡村文化挖掘重塑的内在机制,并尝试为推动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二)分析框架:“自下而上”的文化挖掘重塑模式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发源的重要土壤,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承载着农民深厚的情感认同、强烈的文化归属和深刻的集体记忆。文化的发源、发生和发展与乡村及乡村主体本身具有密切的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人文价值”等概念[7],明确指出文化自觉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文化主体性”,即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8]。因此,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与当下时代的发展具有更好的适配性,而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文化主体性。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制度变迁理论表明,制度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初级行动主体”与“次级行动主体”[9],前者是单个人或者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他们为获取潜在收益而积极开展行动并提出新的制度需求,然而,受制度框架和制度边界的约束,能否成功要受制于次级行动主体的配合和认可。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会促进制度变革。本文基于以上理论对“自下而上”的乡村文化挖掘重塑过程进行分析,构建起一个“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这一框架对Z省S村文化振兴发展实践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文化村落原型生成、结构重组、意义修复的全过程,为高质量推进“千万工程”建设提供样本和经验。

三、案例呈现:S村文化村落重生的实践历程

S村位于Z省Y市X镇的北部,全村共有882人,其中包含汉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村庄。曾经该村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党支部核心力整体涣散落后,属于全市后进村。2016年,第一书记入驻S村后,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就像是一根引线,点燃了全村干事创业热情,通过修建民族连心桥、文化礼堂翻修建设、村门头建设、风俗民俗两馆展览等多类型全村活动,不断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向心力。从“十无村”到“十有村”,从村民意见多到齐心筹资76万元,从干部队伍涣散到红旗支部创建,S村用行动重塑了本村的发展命脉,形成了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省级民主法治村”“市级五星党支部”“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实现了文化村落的重生。

(一)文化挖掘重塑的缘起:一场由婚嫁带来的多民族融合

S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以传统手工业、农业为产业支撑,交通便利,环境古朴。随着Y市不断发展,经济的扩张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由于Y市有“七都一城”荣誉加身,以五金产业著称,滇川黔桂来务工、就业、创业者甚多,不少外来人口进入Y市S村后,被此处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创业氛围所吸引,逐步成为新S村人,该村也因此不断纳入各民族人口,成为多民族聚居的村落。各民族人口的流入为这个村落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为村落发展注入了向心力、强心剂。例如,兰某2008年嫁入S村后,积极组织、筹办、参加“村晚”、村妇女活动、村集体劳动等,并将开办企业所得收入积极支持村集体活动,其心灵手巧、行动力强、乐于奉献的精神深得村两委班子的认可,村两委班子主动将其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兰某的经历很快引起这个村其他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的关注和追随。2016年前,S村还是仅依靠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自然村落,大量本地人口外流,该村平时仅有老人,发展滞后,发展规划不足,是该年度Y市排名倒数的村落。2016年在“千万工程”实施的大背景下,为了改变该村落后的状况,政府派出的“第一书记”依托该村多民族文化融合,深挖文化富矿,以文化活动聚民心,以文化涵养提素质,逐步通过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整村筹资76万元建民族连心桥,将56个民族符号、文字、图腾镌刻于桥上,寓意多民族友好融合聚力发展,很快连心桥工程正式进入招标公示,这也标志着S村文化挖掘重塑行动正式启动。

(二)文化挖掘重塑行动启动:融合乡土文明的文化重塑实践

1.文化沟通纽带重建。以村民为发展主体,以文化链接情感归属,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推动各民族结成党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一是构建党建共同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建立嵌入式居住示范村,成立了包含村两委班子成员、乡贤及生活在S村的具有文化才能的各民族村民在内的文化礼堂理事会,促进各族文化融合发展,为加强民族协商、沟通、参与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打造发展共同体。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研讨交流,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民族团结进步、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三是组建情感共同体。以村事促情感交融,采用“邻里守望”工作模式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议事,鼓励各民族群众积极动手解决家门口的“民生小实事”,通过“村民议事协商—村民自筹资金—村民申报项目—政府补助资金—村民实施项目—村民评价项目”的方式,有效解决“停车秩序整治”“厕所革命”“民族连心桥重建”等问题,推动村内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中互助,在生产上共融,巩固民族团结和谐局面。

2.文化展馆挖掘塑造。实现民族融合发展,就必须让百姓切身了解各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交融。一是打造民俗风情馆。充分挖掘本村落多民族文化,馆内陈列各民族村民捐赠的1000余件民俗文化展品,将汉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等各民族群众的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婚丧嫁娶、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多主题文化风俗进行展示,充分展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二是打造农耕文化馆。充分挖掘本村本土文化,展示S村早期繁盛的工业、农业、手工业发展情况,增强村民对本村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归属感。三是强化礼堂睦邻功能。充分发挥文化礼堂活动中心的功能,提供社区活动、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服务,以此为纽带有效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融入感,促进村民之间互相交流、互助合作和共建共享。

3.文化节庆活动复兴。以文化交流促共识,以节庆活动促发展。一是打造文化品牌。在X镇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团队”,打造“火把节”“民族团结百家宴”“文化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各民族同声歌唱、同台娱乐。举办“民族一家亲”剪纸展、“村晚”及“舞龙迎新春”等系列主题活动,搭建起各民族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挖掘文艺能人。以“塑造全民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获得感”为抓手,号召村民组建了大鼓队、汉族响铃大刀队、穿青人神童队、侗族舞龙队等大大小小近十支歌舞队,开展高频次演出活动。三是强化文化互动。组织本村的多个文艺团队前往周边村镇进行义务演出,推动民族文化“热运行”。2024年以来,歌舞队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社、进单位,举办各类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活动近百场,极大地促进新农村新风貌的塑造,构建起民族和谐的基石,并在一定程度上辐射带动休闲旅游与农业农村发展。

(三)S村文化振兴展新颜

在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S村文化挖掘重塑行动取得了巨大进展,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在挖掘本土文化、融合民族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整村修路、建文化礼堂、筹建连心桥、筹资建门头、建文化展馆等一系列文化挖掘、筹建活动发动群众、整顿班子,整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形成了民族团结、齐心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经过多年的整顿和发展,2020年,S村创全市“十无村”,村支部获得“五星红旗支部”称号,村里的文化礼堂获评“五星文化礼堂”。2023年,S村所属的黑鹰山寨、北湾古镇影视基地共接待剧组102个,吸引游客超35万人次,拉动消费超三千万元。

四、案例分析:文化挖掘重塑的内在机制

(一)价值发现机制:本土精英的文化识别

乡村文化以其独有的乡土文化特质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并施以价值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人民大众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激活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这就对文化价值发现提出了要求,行动者能否在实际中识别并发现文化的价值,是触发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和内在基础。我国农村数量众多、地域广泛、文化各异,在政策、资金、人才分布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能否关注到村落文化的发源、传承与发展,能否识别文化对村落发展的价值,对行动者本身是一种考验。与以往“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引村落文化发展相比,“自下而上”的文化挖掘与探索是成本较低、灵活度高、特质性强的文化振兴路径,它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规划里,不停留在理论和假设层面,它具有极强的原发性和创新性。

一是“领头雁”作为乡村精英群体,其视野和敏锐度是识别乡村文化价值重要撬动点。在S村文化挖掘重塑的实践中发现,从过去贫穷落后、松散薄弱的自然乡村到环境优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和美乡村,其重要的分界点在于“领头雁”的不同。2016年,第一书记上任后,以其敏锐独到的眼光察觉到了村落人口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影响着村发展的底层逻辑及向心力,多民族外来人口为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人口资源的流动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水。二是在本土精英群体的带领下,多民族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共商村事、共谋未来,为进一步挖掘多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基础。村落的发展需要内生发展动力,而资源、参与、认同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是初级行为主体与次级行为主体选择参与行动的重要动力来源。正因为多民族资源的参与及认同、本地与外地人口的合力干事,为多民族文化挖掘重塑打下重要基础。三是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从落后走向先进需要持久的努力和创新,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能提升村发展凝聚力,文化资本本身起着增强阶级成员相互认同和团结的作用[10],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元价值协同发展起引领作用。总而言之,文化的识别本身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眼光,社会行动主体能识别文化特异性、挖掘本土文化、丰富发展文化,以其专业优势、背景优势、能力优势成为文化振兴的“初级行动主体”,以创新性开启乡村文化挖掘重塑之路。

(二)主体联动机制:主体互动与利益博弈

随着时代发展,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涉及越来越多的主体,当一个文化发展能够融合和嵌套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凝聚更多维度的主体力量,其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会大大被丰富,文化能量与文化影响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凝聚参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各方主体力量,如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共识,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协商尤为关键。

文化的实质是人类价值观念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产品创造和人自身心智与德性的塑造。[11]在文化挖掘重塑过程中要注重创造主体的互动和利益博弈。

1.在文化挖掘重塑启动初期,充分关注“初级行动主体”的利益诉求

文化蕴藏于村落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文化挖掘重塑初期,要充分关注“初级行动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情感诉求,从而有效调动文化挖掘内生动力。一是通过调研充分把握诉求情况。以党组织为依托,引入专业的文化挖掘团队,有效关注切合村落发展和村民利益的文化。二是开展文化挖掘行动。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一次广泛的文化挖掘行动,尤其要对产业弱、文化基础好想发展的村进行充分指导,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聚集更多的文化要素,稳固和激活传统村落原生文化空间,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三是进行文化分类梳理。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一次乡村文化梳理,根据不同的文化属性进行分类,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产业文化等不同类型,进行清单式整理和有效链接,塑造丰富的文化场景。四是针对性开展村落文化设计。挖掘重塑自身文化,强化区域文化符号,打造设计文化品牌,构建新美学维度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逐步创造衍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建立起区域文化生态系统,让传统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乡村重现生机与活力。

2.借助特色文化提升价值,凝聚“次级行动主体”合力

村落是熟人社会,相互知根知底,通过“领头雁”的影响力,以特色文化为引子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群体的关注,从而赋能乡村建设,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一是打通城乡政策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组建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团队,或引入专业的人才,通过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吸引“次级行动主体”政府的关注,争取更多政策资源,逐步实现政策资源从“单一性嵌入”走向“整体性嵌入”,为推进乡村文化汇聚更大的力量。二是加快连线成片多元化文化带打造。根据文化属性的梳理,将文化盆景连片建设,打造文化风景带,形成集群效应,带动更多“次级行动主体”的资源聚合。三是充分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推动文旅融合的有效手段。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看,“传统村落旅游,最重要的是文化,核心是民俗风情”,要依托当地风土人情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S村开展的“火把节”“民族团结百家宴”“文化大舞台”等民族节庆活动,有效提高村落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三)制度支持机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制度规范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保障,其关键是制定规则、增进秩序,通过制度让彼此增强信任,让行动者可以通过制度预见行为落地后的结果,从而减少信任成本。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对文化挖掘、传承和发展起着压舱石作用。

一是正式制度。由政府出台并落实的相关正式制度以保障乡村文化的合理发展,为乡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中包括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条例等。二是非正式制度。乡村发展有着逻辑自治运行良好的非正式制度,如村规民约、村风习俗等。在乡村文化的挖掘重塑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这类“次级行动主体”丰富的政策工具作用,提供一系列正式制度支持,有效运用村民这类“初级行动主体”自发形成的、较为灵活的非正式制度实现政策的有效运转,推动两者互融互通,共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五、结论与建议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千万工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千万工程”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连接国家与村民关系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推进“千万工程”中要重视文化建设。本文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开背景下,通过建立“价值发现—主体联动—制度支持”分析框架,系统剖析乡村文化挖掘重塑的整体过程,深入探究乡村振兴文化活力提升的内在逻辑,构建文化挖掘重塑机制(见图1)。研究发现,存在一种“自下而上”的乡村文化挖掘再重塑的能量流动,其中社会主体是乡村文化重生的“初级行动主体”,基于自身认知和发展需求,发掘乡村文化多元价值;在文化价值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平衡和关系契约两种动员机制,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在文化重塑过程中形成合力、共同行动;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是乡村文化重生的“次级行动主体”,运用丰富的政策工具提供一系列正式制度支持,同时借助非正式制度实现政策的有效运转。

基于以上结论,就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文化工作,促进“自下而上”的文化挖掘与发展,鼓励乡村主体作为“初级行动主体”进行文化建设,凝聚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等“次级行动主体”的合力。二是关注乡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重视因地制宜。一方面,以乡村韵味谋划文化产业。引导各地发挥文化比较优势,不断创新文化品牌吸引产业入驻,形成产业本地孵化和外地引入双循环。另一方面,以独特文化涵养营商环境。创新“以文兴业、以业带旅、以旅养商”思路,将文化礼堂作为面对面交流窗口,树立“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软形象,并以“亲、清、情、勤”的优良作风做好营商环境优化文章。三是推动各地善用现代科技,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动能。处于城镇化地缘、离散化人口流向、现代化传播转向等时代浪潮中的传统村落,需要回归民族文化底色,在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底蕴中寻找出路,就要充分理解和有效运用新媒体。一方面,主动培育“新式村民”。主动对村民进行新媒体课程培训,结合个人的具体文化实践,将自身的文化情感和价值体验汇聚起来,在线上广泛传播并形成集体认知。另一方面,打造“文化互通”“志愿汇”等APP。首先,为乡村文化产业互动提供数字化平台,汇聚全村文化资源,实现线上点单。如每月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培训学习等活动可实现全村文化资源、产业在线点单,被点单的单位对其服务过的单位在下一次点单中具有优先选择权。其次,拓宽村落产业发展路径。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打造文化网红基地、康养基地、研学基地,鼓励青年人才入村开展各类产业新媒体试水,不断为村落发展提供新产业新动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4-02-04(01).

[2]武前波,俞霞颖,陈前虎.新时期浙江省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供给[J].城市规划学刊,2017,(6).

[3]马仁锋,金邑霞,赵一然.乡村振兴规律的浙江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8,(12).

[4]王微,刘世华.农村人居环境协作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20,(6).

[5]麻国庆.乡村振兴中文化主体性的多重面向[J].求索,2019,(2).

[6]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

[7]费宗慧,张荣华编.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8]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9][美]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李煜.文化资本、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网络资本[J].社会学研究,2001,(4).

[11]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Value Discovery, Subject Linkage,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Excavation and Reshap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Thousand Villages Demonstration and Ten Thousand Villages Renovation"

Wang Cancan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housand Villages Demonstration and Ten Thousand Villages Renovation"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How to change the similarity of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arming rural areas on the basis of profound reshaping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current problem fac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e is the soul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focus of highlighting the beauty and uniqueness of rural construction. B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S Village's cultural village reshaping, the origin, action, and shaping process of cultural excavation and reshaping are demonstrated. From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value discovery-subject linkage-institutional suppor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rural cultural excavation and reshaping is proposed: The first is the value discovery mechanism of 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with local elites as the main body; The second is the subject linkag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and interest game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ubjects; The third is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Thousand Villages Demonstration and Ten Thousand Villages Renovation"; Cultural excavation and reshaping; Value discovery; Subject linkage; Institutional support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