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路径

2024-08-12 00:00:00潘健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关键词】人际关系指导;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4-0069-02

【作者简介】潘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010)教师,二级教授,国培专家,江苏省政府督学专家委员。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班级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班级有出色的表现,为走上社会作铺垫。不少教师希望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可是,如果我们追问一下学生:“你为什么来到学校?”答案完全不是这样的,追逐知识、分数、排名或许不会成为学生的“第一动机”,为结交朋友而来、为共同玩耍而来则可能成为“第一诱因”。教育必须兼顾成人立场和儿童立场。但仅就回答“为什么来学校”这一问题,似乎学生的立场更值得我们思考。随着知识普及、网络技术推进、数字化变革以及学校职能的变迁,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学生社会化能力,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学会交往,有着契合人生规律、教育规律的逻辑理路,需要我们找寻贴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实践进路。

一、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的实际意义

1.交往: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

从心理角度看,人类是一种情感动物,情感的产生和表达来源于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人需要与同龄人接触和交往,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而在成年后,人需要与其他人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才能构建真正的生活并提高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类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都需要通过社会学习与交流来获得。总之,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交往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

2.教会交往:班级教育的重要使命

事实证明,一个成年人不会与人交往,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可能源于儿童时期的交往障碍。儿童如果在少儿时期没能获得交往的科学指导,没能掌握交往的基本规范,未能形成交往的良好习惯,缺乏正向体验,可能就会错失学会交往的关键期。小学班级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正式组织,中学班级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单位,做好中小学生的交往指导,是班级教育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从育人目标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列的“1个核心(全面发展的人)、3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6个核心要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很多本身就有合作、交流、交往之意,或是通过合作、交流、交往才能达成。从育人方式来看,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转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将成为变革的重点,每个转向都离不开合作、交流、交往。班主任要将学生交往指导作为着力研究的专业课题。

二、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路径

事实上,只要组织得当,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和他的学习能力、言语发展、智能活动、情绪反应、社会行为等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

班主任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专业自觉,在可能与可为的范围里,拓展交往空间,组织交往活动;其次,要通过专业的素养、贴心的服务、细致的安排做好家长工作,减少“干扰面”,争取“同盟军”,汇聚交往资源,培育交往素质;最后,要在学生的学业、安全、交往方面,寻求平衡,达成共赢。

班主任是拓展学生交往的“第一责任人”,是指导、发动学生交往的“总设计师”。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从以下4点入手。

一是谋长远,彰显学生交往的价值。会交往,进退自如,全面发展,是幸福人生的关键所在。做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班主任,就要发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带领他们从“升学至上”的教育之网中脱离出来,为其计深远、谋长远,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明规则,明确学生交往的规范。人际交往有许多规则,如平等待人、价值互换等。班主任应尽早让学生知晓基本的社交礼仪和规范,有利于获得主动、赢得积累。班主任应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如讲故事、编排情景剧、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等,把交往规则变为学生的自觉遵循。

三是搭平台,拓展学生交往的空间。交往离不开平台,班主任可以定期邀请家长进校,与学生展开座谈;可以与高年级或低年级的班级建立“友好班级”;还可以与有关教育机构等形成“共建单位”等,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交往机会。

四是树形象,为学生交往树立典型。班主任是家校之间、社区之间、班级之间、师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处于交往网络中的重要位置,其交往风范必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面“镜子”,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当然,有些班主任在交往方面的体验和积累可能也不多,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会显得窘迫、生涩。如能做到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处理关系应对自如,自然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如不能,则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弥补不足,在交往中学会交往,与学生共同成长,也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立德树人: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价值基础与实践进路
大学教育(2021年3期)2021-03-24 05:53:41
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力:必然逻辑、原则导向及实践进路
理论导刊(2020年11期)2020-12-14 04:23:34
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
社区情感治理:逻辑、着力维度与实践进路
江淮论坛(2020年6期)2020-01-11 08:40:28
“体用不二”抑或“中体西用”
人文杂志(2019年6期)2019-06-20 01:38:41
习近平文化自信相关论述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和逻辑理路探析
理论导刊(2019年3期)2019-04-17 01:04:48
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中国梦产生的逻辑理路研究
理论观察(2018年7期)2018-12-13 0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