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路探析

2024-08-12 00:00刘岩冬安欧亚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8期

摘要:我国媒体融合已趋于成熟,从“相加”逐步走向“相融”,融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利用多种手段和多元化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强化教育效果,是与时俱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和引导力的必然要求。如何以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和可行办法,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比较法等,从基本概念、现实意义、融合内涵实质三个层面,探析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路。研究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阐释、现实意义,有利于把握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指导意义。科学把握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旨在给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撑,便于他们调整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创新育人模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合实际工作和生活需求,不断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联系;现实意义;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8-018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研究专项计划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 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SQYR-17;202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 目“新时代‘大先生’视域下高校师范生师德素养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GJYBI014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迭代更新,媒介载体不断升级,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难度进一步降低。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媒体具有的载体优势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展现方式。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为融媒体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引导、发展、激励、保障等作用,进一步厘清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路,分析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把握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联系,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阐释

融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带来了深层次变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新局面,面临新挑战[2]。融媒体已经成为媒体战略布局的重点,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动力源泉。

(一)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这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目标和行动指南。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利用融媒体,综合比较大学生个体特征、思想境界、认知程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握新形势、新内容、新要求,进而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感染力。

(二)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在理念、内容和载体三个层面。第一,理念的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际工作中以系统思维、联系思维、媒介思维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资源和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育人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类校园媒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媒体时代,形成融合思维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融合多种媒介载体特征,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实现资源互通、理念互融,进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第二,内容的融合。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整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采用不同媒介载体多角度、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借助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使用贴近大学生特点的网络表达方式,以鲜活的形式呈现抽象的内容,丰富受教育者的感性认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力。第三,载体的融合。当前,不少高校搭建了整合各类校园媒介的融媒体矩阵,为收集大学生关注的信息、宣传思政内容和相关教育主题,实现媒体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奠定基础。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利用融媒体平台收集与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方式与手段,进一步收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二、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融媒体时代,网络媒介的高度融合和资源的深度共享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空阻隔,拓宽了知识传播路径和渠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消极影响[5]。2024年是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十年.十年来,各媒体加速推进自身平台建设,其网络传播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不断创新,且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掌握融媒体的内涵、特点及功能优势,厘清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依托融媒体开展工作和活动,有利于优化调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和针对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立德树人培育价值的目标体现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宣传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点内容,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与推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语境与服务主题发生深刻变化[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多元化的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有效挖掘融媒体的优势作用,打造育人新载体、新阵地,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逐渐形成育人合力,共同践行人才培养使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二)人文精神与媒体技术融合的直接体现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融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展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媒介融合不仅是对各类媒介形态包含的要素的融合,更是对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运营方式等要素的融合,给广大受众带来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8]。融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阵地,构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同时为传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传播动力。融媒体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不过,融媒体是把双刃剑,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保障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融媒体具有多元化属性特征,它不仅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的新型媒体,更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工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融媒体的融合发展,可以客观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与媒体技术的交融。融媒体凭借多重媒体融合的发展优势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它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融媒体对于这一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较大助力。

(三)大学生全面素质塑造价值的体现

融媒体的产生发展、创新演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融媒体要发挥强大的工具性作用离不开人的制约和引导;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价值取向的实现也离不开融媒体的助益,其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载体支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9]。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引导力,提升塑造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个人有许多需要”,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0]。因而必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不断满足相应需要。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和交互动力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实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还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相关能力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大学生个人需求层面来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遵循教育规律,利用融媒体有效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效果,加强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引导,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理解就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手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联系起来,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并扩大思政教育内容传播范围,提升其引导力和影响力。遵循融媒体传播规律和发展特点,借机打造形式多样、载体先进、竞争力强的主流媒介载体[11],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诉求,也满足了融媒体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推进了融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强融合,有利于提升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探究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内涵特征,有助于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力,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本质相契合

融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容易受到融媒体以及所处环境等的影响。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本质相契合,可以有效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可以借助各种媒介载体与他人加强沟通交流,搜集学习资料,深入讨论自己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而达到开阔知识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融媒体特有的传播模式极大地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12]。融媒体也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需要的内容要素,不断扩大其内容承载量,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促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在本质上,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递信息的过程和目的是相同的,能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受众关注的信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前的信息共享,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

(二)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通

融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发挥着特有的媒介资源优势,党中央多次就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战略布局,融媒体在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13]。“导向功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六大社会功能之一,包括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自主导向[14],两者结合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融媒体要素有相似之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融媒体育人环境展现出来,其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融媒体可以提供多种载体手段,在互动交流中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许多高校以育人实效为导向,利用融媒体平台打造思政育人阵地、思政交互平台等,有效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推动大学生社会属性的演变,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互融

融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互融,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路径,保障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融媒体的助力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研究融媒体技术,使用新兴媒介载体提升工作质量。融媒体整合不同媒体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15]。融媒体可以凭借其跨界传播特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尤其是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手段和载体的丰富,利用VR、AI等先进技术将社会、文化等各类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成为现实。可利用融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有效组合和资源共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力。

此外,融媒体通过其媒介转化特征,有效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成本,逐渐让受众养成了碎片化阅读习惯。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用更加简洁、生动的传播方式“化零为整”,剪辑制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短视频以及弘扬正能量的作品等,为大学生提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平台,进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迎合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融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融媒体能够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信息传播主客体之间的传播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固有地位,极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科学把握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质内涵,掌握其内在联系,这对后续开展思政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探索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策略,为进一步增强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奠定基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引导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武红娟.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J].鄂州大学学报,2019(6):67-71.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30-31.

[5] 刘岩冬.浅析融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J].传媒论坛,2022,5(1):115-117.

[6]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7] 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8(3):28-32.

[8] 王君超,刘沫潇.媒介融合向何处去?:基于2015年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J].新闻战线,2016(1):40-43.

[9]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11] 习近平.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今传媒,2015(8):52.

[12] 孙佳苗,张太帅.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60-162.

[13] 胡正荣,李荃.融合十年:2012—2022年媒体融合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J].现代视听,2022(9):05-10.

[14]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5-76.

[15] 李新富,蒋博.融合媒体传播模式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36-39.

作者简介 刘岩冬,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播电视艺术。 安欧亚,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