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以高度互动、极速传播和个性化定制的特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最直接受到新媒体影响的群体是大学生。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首先阐释了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两大影响:第一,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高效的职业信息获取渠道,但也对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各类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同伴效应、成功榜样示范、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指导作用,但也可能导致跟风现象。文章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自我认知不清晰、规划目标脱离实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与职业环境匹配情况的认识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四点应对策略:一是优化职业规划课程,增加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指导内容;二是重塑大学生的职业自我认知,使之更加准确全面;三是加强对就业市场趋势的跟踪和分析;四是引导大学生设定针对自身情况的合理的职业目标。这些策略的重点在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就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8-017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太原学院科研项目教育厅思政专项(专职辅导员课题)“‘五育并举’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情怀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sszsx1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独有的互动性、实时性与广泛性特质,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高校教育领域,新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路径,亦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处于人生规划的关键时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经济结构的优化[1]。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广阔的社交网络平台,但也带来信息过载和职业规划的盲目性等问题。
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索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一)新媒体特征:互动性与实时性
新媒体环境下,在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之前,需要对新媒体的互动性、实时性进行阐释。
首先,新媒体的互动性,即所谓的双向交互与反馈机制,为传统信息传播的单一向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它通过Web2.0平台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赋予大学生信息传播的主体性,使之在社交网络服务、即时通信工具等数字平台上获得主动发声的权利,进而在虚拟社群中构建个人职业形象,提高职业规划的个体化与参与度[2]。
其次,新媒体的实时性能够确保大学生通过实时动态推送掌握行业趋势、就业信息与职业发展动态,增强大学生快速反应与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也催生了线上实习、网络面试等新型职业体验方式[3]。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1.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
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获取渠道经历了深刻的演变,这种演变不仅体现在信息渠道的多元并行与异质融合上,更显著地表现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双向互动参与机制上[4]。在这一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信息检索的多维度选择:如何在微博、B站、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驱动下,进行个性化订阅与筛选职业信息?如何在各大招聘平台的海量数据中,实现与理想工作岗位的精准定位、高效匹配?如何在慕课网等在线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学习中快速提升自我能力?
另外,新媒体的兴起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获取带来了数据化分析的新工具,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信息识别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新媒体素养[5]。
2.社交网络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角色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通过参与职业领域的线上社交群组,大学生可以结识更多对同一职业感兴趣的朋友,彼此互动交流,并产生价值观认同,这种“同伴效应”会增强个体选择该职业方向的动力和决心[6];许多职场成功者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工具分享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和工作经验,成为引导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人生导师”;企业和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因此关注相关企业社交媒体账号有助于大学生及时掌握招聘动态,按企业需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与职业能力准备[7]。
(一)自身认识不清,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在数字化时代,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认识模糊与定位不清的问题,这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边缘化、社会对职业规划的重视度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8]。
一方面,自我认识的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媒体环境中信息过载导致的选择困难。海量的职业信息和复杂的就业数据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规划职业时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难以作出决策。
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虽然提供了展现自我和个性化表达的空间,但也引发了过度自我展示和浮躁心态,这种表象下的自我认识往往缺乏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职业定位[9]。
(二)好高骛远,职业规划与实际就业情况脱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想与就业市场的现实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割裂,即职业规划与实际就业形势脱节。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往往通过展示成功案例和塑造光辉的职业形象,过度放大成功的可达性,使大学生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职业预期。一些大学生在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蓝图时,常常拥有过于理想化的职业愿景和设定超过自身实际能力的目标,好高骛远,忽略了对就业市场需求的深入剖析和个人能力定位的准确把握[10]。他们在规划职业时,只关注个人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而忽视了外在职业环境的变化,如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岗位供需情况等影响因素。
(一)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面对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深刻影响,为有效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即大量增设面向新媒体环境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如增加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形态演变和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析自身条件与就业市场的匹配情况。
第二,增加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类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也可以构建类似“模拟公司”的沉浸式课程[11],让学生在各种职业角色扮演中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构建网络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如建立在线职业指导与交流平台,学生可以按需获取多种职业信息资源,并及时与职业指导老师及行业人士沟通。
第四,强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管理,如完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详细记录其职业生涯规划设定与执行情况,并建立阶段性检查机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进行跟踪优化。
(二)重塑自我职业认知
为有效重塑大学生的职业认知,使其对自身职业偏好和职业发展条件有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第一,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新媒体技术,进行线上职业兴趣调查与评估测试,使大学生更加科学全面地认识自身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倾向。
第二,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职业体验活动,如企业见习、职场模拟、社会调研等,使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而对自身职业偏好和适应性有更直观的认知[12]。
第三,构建系统的职业素养模型,建立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职业素养的框架,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和不足。
(三)分析就业市场趋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就业市场趋势的精确把握。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
第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据聚合功能,实时收集并处理来自各大招聘网站、企业官方网站、行业专业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的海量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有关行业发展趋势、职位需求变动、薪酬水平动态等关键指标[13]。
第二,专门开设课程和实操工作坊,指导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培育他们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等外部环境因素的能力,鼓励他们参与或独立发起针对特定行业的趋势研究项目,并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线上问卷等研究手段,深入行业内部,获取第一手行业信息。
第三,与企业、行业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校企信息共享平台,定期从合作企业获取最新的招聘需求和行业报告,确保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与市场同步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服务。
(四)理性设定职业目标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首要任务是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自我定位不仅包括对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的深入理解,还要求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估[14]。新媒体环境下,为避免大学生设定职业目标的盲目性,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目标管理课程,帮助学生设定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的智能化职业目标。
第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制度,使学生在设定初步目标后可以请相关领域导师进行专业咨询点评[15]。
第三,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短期的跨专业职业体验项目,引导学生暂时脱离所学专业,亲身体验其他领域的工作,从而拓宽其职业选择的视野范围。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形势,高校有必要认真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积极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调整指导思路,更新工作方式方法,并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指导内容、方式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阳.新媒体背景下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30):26-28.
[2] 肖友平,于嘉豪.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就业信息化现状、价值与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4):33-38.
[3] 王林源,吴治锋.新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改革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2(6):79-81.
[4] 陈伟霞.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2(8):126-128.
[5] 周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路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23(8):30-32.
[6] 吴培,陆江峰,周立云,等.探析网络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采取的措施[J].就业与保障,2021(24):61-63.
[7] 陈娇娇,彭春,古毅.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研究[J].中国培训,2022(9):103-105.
[8] 燕慧.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J].成才,2022(21):26-28.
[9] 谢学锋,邓春英.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对策探究[J].成才之路,2021(2):12-13.
[10] 魏丰.全媒体时代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式探究[J].公关世界,2023(2):150-151.
[11] 罗娜.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智慧课堂模式的新媒体运营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6):4-6.
[12] 郑文博.新时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完善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1.
[13] 纪巽猛,徐健健,王慧.网络育人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风,2023(25):35-37.
[14] 巩政,葛畅.信息过载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索[J].科技风,2023(27):32-34.
[15] 石宝兰.新媒体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2020(18):54.
作者简介 马驰洋,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思政教育、地质工程、空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