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究

2024-08-12 00:00孙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8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如何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学院的建设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然而在探索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培养需求的市场调查不充分以及与企业合作不紧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研究认为,第一,高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看清教育媒介形式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树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第二,高校要围绕新媒体应用,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第三,高校要建设好师资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与引进优秀的教师和产业专家,组建多学科、多领域的产教融合师资团队。第四,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行业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发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使产业学院建设更上一层楼。第五,政府也要发挥主体作用,配合高校创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第六,政府在提供资金与政策等支持的同时,要和企业、高校三方联合搭建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运行平台,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实验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只有从多个方面出发,共同努力,才能为产业学院的建设道路扫除障碍,促进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产教融合;产业学院;高校;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8-0165-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JSZ0545

一、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对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面临更高的要求。而且,新媒体异军突起,极大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及接收方式,也极大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需求和学生就业要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建设势在必行。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高校产业学院的数量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意识到产业学院的重要性,并开始建设和发展产业学院。然而,当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些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在新产业结构面前显得不够完善。在产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相对保守的教育体系更新和课程调整滞后,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不匹配[1]。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不足

一些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无法与行业变化同步,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在新媒体教学普及的情况下,有些高校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就业观念与技能实践,导致所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2]。

(三)培养需求的市场调查不充分

部分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方案,以及和相关产业达成合作之前,未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导致对人才需求认知不足,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制定。

(四)与企业的合作不紧密

部分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与企业合作的程度不深,缺乏密切的联系和互动。这不利于产教融合平台的建设,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并且可能阻碍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实践导向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将良好的职场文化融入教学模式。此外,产教融合还要求学院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积极探索。

(二)国际化视野原则

校企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同时,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可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秀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同时,高校和企业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创新发展原则

高校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和项目开发。同时,要优化课程结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人才培养效果,才能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和变化,从而实现产学研相融合[3]。

四、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变革教育管理模式,树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形式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模式。在保持原有的人才培养课程的同时,设置针对新媒体环境的交叉专业课程[4]。

高校还需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首先,高校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劳动者。其次,应倡导项目化教学,结合教育规律和产业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最后,高校需要根据区域产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与优势企业建立多元化合作关系。同时,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学生参加与产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企业提供实习场地和岗位,并指导学生,确保教学质量。高校与企业合作,针对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6]。

(二)围绕新媒体应用,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

根据产业学院的定位和行业需求,高校应设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

首先,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利用新媒体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实训操作指导书和课堂教学PPT,为产教融合教学打下基础[7]。其次,高校可与企业共同编撰岗位工作手册,编写结合工学的教材,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智能实训平台等数字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用于专业教学,还可用于产业培训与测试,实现专业建设的目标。最后,高校需将具体的教育形式与新媒体结合,利用媒体课程具有的传播优势,个性化地传递内容。同时,当代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频繁,因此可利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产业学院建设中的作用。教师可利用新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教师还可将知识内容分享到网络平台,便于学生随时学习。

总体来说,高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创新。在培养学生产教融合的学习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三)组建产教融合师资团队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产业学院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引进优秀的教师和产业专家,组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师团队。同时,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水平,积累产业经验,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

1.加强培训和引进,建设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师资团队

高校应不断发展产教融合师资队伍,优先聘用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并邀请合适的企业工程师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以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和工程教育能力的提升。对于现有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企业补贴和高校补贴等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专家讲座、企业实践讲座等活动,加深教师对产业平台的了解,更新教师对产业人才需求的认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除此以外,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鼓励教师与媒体行业人员交流,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通过专业推演、理论总结和学术创新,教师能深入了解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和市场需求。通过交流和探讨,教师能加深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从而推动师资团队不断发展和完善[8]。

2.建立激励评价制度

打造一种内在激励的评价体系,是推动应用型高校专任教师提高工程实践教学和技术研究能力的基础。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推动产教融合型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

首先,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高校应当构建一个适应产教融合型教师队伍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要以教学质量为重要前提,注重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研究,符合应用型高校特征。其次,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产教融合型教师评价指标,针对不同情况设定具体标准,摒弃只重视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的陈旧标准。在现今的评审中,高校不仅要强调教师的学术水平,也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教导出全面发展的融合型人才[9]。

(四)与企业、行业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高校应该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牢固的产教融合合作网络。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包括项目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和挖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等,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和实践环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1.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高校必须按照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将行业的新技术和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纳入课程教学标准。高校可以引用企业的真实案例,与企业共同开发模块化和项目化的课程,建立起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制符合行业特色的一体化教材,以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强实75678482cb8ce33871d1b4dedbc95e99践教学。校内专业课程教学应以企业提供的产业项目为基础,通过构建职业情境进行项目化教学任务,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产业项目相关内容,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工作岗位的环境。

在学生对产业项目有了初步了解后,高校需要根据实践课程的环节,和企业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科学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在高端产业中开展理论实践。要先让学生从适合自身的项目开始慢慢地适应,进而参与真实项目,以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

2.挖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合作到一定阶段后,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团队应共享研究资源。高校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发展和技术升级中的难题,再通过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和创新。高校要不断加深与企业及社会的联系,为不同参与主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企业、学院及各个参与单位共同创新,为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政府引导产业学院建设,发挥指导作用

在推进产业学院的现代化治理过程中,政府应承担起引导作用。

首先,要针对区域产业特点,组建专业小组,制定支持高校产教融合的政策。政策可包括财税、融资、用地等方面,以为产业学院长远发展提供条件,为校企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持[10]。其次,政府应全面统筹人才培养布局,引导当地优质企业与高校合作。一方面,政府可以整合资源,协助建立交流平台,组织研讨会、论坛及展览会等活动,促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相关产业对接,增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营,包括拨款、专项资金和贷款优惠,确保产业学院顺利开展教学和研究[11]。此外,政府还可以扮演评估和监督的角色。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对产业学院进行评估和监管,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并确保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营符合标准。政府的介入可以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指导和监督,从而确保产业学院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六)打造产教融合平台,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实验环境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实验环境,高校、企业和政府需要搭建强大的产教融合平台。该平台应该以新媒体为特色,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产业情境任务。借助这类实践平台和实验基地,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建立产教融合平台需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并得到行业企业的指导和评价,以及研究机构的支持和服务。应用型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新机制促进就业、产业和企业联动。首先,高校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与企业、行业及产业互联互通,培养符合区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2]。其次,高校、政府与企业要通过合作,建立起各方联动的产教融合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共建平台能进一步增加高素质人才供给,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3]。此外,高校和企业可以引入AR、VR等先进技术,使其融入实践教学。借助智能感知设备、企业管理软件等教学工具,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和企业还可以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建立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形成智能化技术技能综合服务平台模式。

在前述基础上,为支持产业学院发展,高校需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部门体系。首先,要对实践教学所使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计量和维护,确保建设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其次,定期组织教师、企业代表等探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未来发展制定策略。最后,宣传部门要推广高校产业学院教学环境与师资团队,从多个方面对高校教学进行正面宣传,提高学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部门要明确分工,有序运转,确保产业学院建设顺利进行[14]。

总体来说,政府、企业和高校多方合作,建设数字平台,构建与模拟真实的产业环境,提供实际项目、任务和挑战,能促进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专业人才,推动个人成长与产业升级[15]。

五、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行业需求变化,教育方式转变。建设产业学院能够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新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推动高校与产业协同发展。然而在产业学院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培养需求的市场调查不充分以及和企业合作不紧密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如树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围绕新媒体技术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组建产教融合师资团队以及打造产教融合平台等,让产业学院更好地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使学生成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苗,刘胜艳.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的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7):111-112.

[2] 傅宏庆,王妲妲,倪涵,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医药专业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325-326.

[3] 张继东.新媒体环境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园艺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报业,2019(2):107-108.

[4] 王姗姗.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3):89-91.

[5] 张明华,赵凤卿,张翔.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潍坊产业学院建设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6):124-128.

[6] 张伟,陈锡坚,陈英俊,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究:以肇庆学院的产业学院建设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21,42(6):113-117.

[7] 刘伟伟,肖威.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以俄速通数字贸易生态产业学院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6):32-36.

[8] 陈丙三,黄卫东,彭晋民,等.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5):78-81.

[9] 莫家业,刘芬霞,张校锋.现代产业学院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6):65-73.

[10] 廖鑫.产教融合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探究:基于安康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1):179-182.

[11] 童藤,张艳晓.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3):131-134.

[12] 张华.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对外经贸,2023(9):150-152.

[13] 董本云,刘君义.产教融合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吉林省地方高校教育实践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3(2):130-136,156.

[14] 张蕾.基于“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产业学院建设途径探究[J].科技风,2023(30):91-93.

[15] 苏志贤,李雨.基于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数字产业学院建设途径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22):179-181.

作者简介 孙燕,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