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蹲点调查的协同与创新

2024-08-12 00:00杨柯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8期

摘要:调查研究是一项包含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性能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思考力、精准的判断力和出色的写作能力。如何寻找蹲点报道的新路径,强化基层报道团队的业务能力、扩大调研的广度和力度,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2023年,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与余杭、诸暨、舟山等一批市(县、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成立“基层观察点”,开设地方新闻联播蹲点调查专栏,解决蹲点报道内容碎片化等问题。这一举措一方面旨在强化基层报道团队的稳定性,为省级优质新闻上送开源探索新路径;另一方面旨在拓展新闻机构调研的广度和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治理。文章通过对12家“基层观察点”开展基层调研、推进蹲点报道情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建立地方蹲点报道团队并将其纳入统一考评体系,有助于地方新闻单位培育自己的蹲点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记者的问题导向,有助于更好地挖掘选题价值。

关键词:调查研究;蹲点;共商;报道;新闻协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8-0122-05

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于新闻单位的基层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瞄准基层实际,瞄准发展前沿,瞄准群众关心关切。

调查研究是新闻战线的好传统、基本功,“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就会失去光彩,就会出这样那样的偏差,就没有了生命力。新闻的指导性、思想性、战斗性也会丧失”[1]。调查研究要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2],但实际的调研工作中呈现的突出问题是:省市媒体远离基层,“蹲不下”“蹲不久”,难以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典型挖掘存在“先天不足”;区县媒体“身在此山中”,谋篇立意存在局限性,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调查报道,既要“脚踩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这就给省市县三级媒体在选题提炼、典型挖掘等问题上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2023年,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首次提出了“联播提升工程”。该工程以中心“蹲点工作室”为核心,在全省设立12个基层观察点,引导区县媒体在本地“新闻联播”开设蹲点专栏,让各级记者“扎下去”,着力解决基层蹲点选题“等靠要”“小散碎”等问题,挖掘基层优质选题。

一、研究情况说明及存在问题简介

本研究基于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蹲点工作室的新闻生产实践开展案例分析。工作室自2023年2月实质化运行以来,常态化推出了蹲点报道专栏《川源蹲点观察》。专栏强化记者视点,紧盯基层改革实践,讲好发展故事。选题着重展现中央改革工作在浙江的落地、地方改革创新示范、改革一线人物等。

建立基层观察点的主要目的是突破目前基层调研工作的瓶颈。通过对2022年《浙江新闻联播》的日常节目的抽样分析发现,“该栏目日常报道中,时政新闻约占33%,动态消息占20%,主题专栏占25%,留给地方台自主选送的空间不到22%,其中大部分又以简讯为主”[3]。从版面上看,来自基层一线的蹲点故事有效报题量逐年下降。当然,这与近年来《浙江新闻联播》的版面因素、选题需求变化、考评机制有一定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基层区县传媒中心在选题挖掘上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消息轻调查”的情况。

二、调查材料

笔者向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蹲点工作室的12家基层观察点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显示:过去5年,12家基层观察点中,仅6家融媒体中心开设过蹲点调查报道专栏;4家融媒体中心虽然没有开设专栏,但推出过蹲点调查报道,只是数量均不超过10条;2家融媒体中心从没有开展过蹲点调查。各基层观察点中,参与记者人数最多的有9人,最少的有5人。入行3年内,缺乏报道经验的青年记者比例大致相同,约占各基层观察点总人数的25%。

反映的主要业务问题包括:一是调研方向、立意不明,稿件缺乏观点、不合逻辑;二是较难“发现问题”,缺乏新角度、新观点;三是面对海量采访,如何选取才有助于推进调查、揭示问题。

12家基层观察点均开辟了对应的蹲点专栏,陆续推出了一批蹲点调查报道。从报道的具体类型看,典型报道约占报道总量的50%,基层调研和走基层报道合计约占50%。首批报道,12家基层观察点自评稿件质量,好稿比例均不超过10%。

依托“联播提升工程”,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蹲点工作室在2023年8月启动了“同题蹲点大赛”,要求12家融媒体中心根据同一命题,集中开展区域内的蹲点调研工作,首个命题是“我家乡的绿之梦”。经过报题、梳理、分析讨论,各观察点围绕大致相同的方向,集中骨干力量深入挖掘、采写报道。

“同题蹲点大赛”结束后,工作室召集12家单位联席复盘,现场看片分析。分析发现:半数稿件存在就事论事、观点不明、逻辑链条不完整等问题。通过看片分析,对比同类稿件,可以直观比较出各自稿件在内容和立意方面存在的缺失。

此后,蹲点工作室又举行了“中国制造在身边”、口述历史“故事大王”两次同题蹲点调查报道竞赛。根据各基层观察点的自我评估,开展三次“同题蹲点大赛”后,基层调研和走基层报道的比重上升10%左右,好稿率上升15%左右。

三、内容提升路径分析

(一)强化破题,为蹲点报道“立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4]。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好的报道一定是站在突出热点、焦点上看问题、寻找突破口的。新闻记者的站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立意的高下,显著影响调查方向和结果。

哪里是热点?哪里是焦点?发掘的角度很多,但从省域层面来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省委宣传中心任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助于提升基层调研和蹲点报道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社会价值。

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立意”恰恰是基层区县媒体记者的突出短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的重大经济议题层出不穷,但作为地方媒体,缺少对重大经济问题的话语权和解读权,就应该以小切口、微视角,有效实现宏大主题的微观叙事。”[5]对于区县媒体来说,调查的切入点固然要小,但如何以小见大,使之具有新闻价值,依然需要从宏观角度为报道“立意”,只有明确了“小”的意义,个案才具有普世价值和典型性。

例如,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工作室明确的选题就是“我家乡的绿色梦”。余杭观察点的选题方向是绿色产业赋能乡村发展,诸暨观察点聚焦传统块状经济铜加工产业的蝶变,黄岩观察点则关注了当地的特色中草药产业等。在日常报道中这些选题可谓老典型,但恰恰是生态日,赋予了老典型明确的新闻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同题蹲点大赛”的立意,就是赋予蹲点记者明确的时代价值,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从而“重建传播与人类存在的根本性关联”[6]。

应该说,“同题”的目的是在适当的时机,就合适的问题开展基层蹲点调研,以做到有的放矢。它并不是限制思路,框定区域,而是在相对一致的赛道上开展调研协作——不论是工业发展还是村庄建设,本质上都是聚焦发展。记者在生态日的关键报道节点上,以可持续的理念去思考问题、看待发展,避免了“脚踩西瓜皮”式的盲目调研。主题的相对聚焦,更容易形成调查的闭环。另一方面,记者的基层调研离不开基层单位,特别是乡镇、产业平台等。在日常采访中,记者的疑问往往是有什么新鲜事。对于这些基层单位来说,新鲜事涉及的范围过于宽泛,其很难判断什么是值得报道的新鲜事,更谈不上价值提炼。但明确了相应主题后,各单位通讯员能够集思广益,从老典型中挖掘新问题、新立意。诸暨观察点推出的《爱心食堂如何才能办得久?》《娄东村书记的期盼》等;瑞安观察点推出的《瑞安水产何以出圈?》等具有地方影响力的蹲点报道,都是记者在明确主题深入调研后,以新视角挖出来的新选题。

(二)共享经验,实现“认识飞跃”

目前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工作制度之一是工作室制度。在节目形态、融媒体产品的生产输出上,跨机构、跨部门的整合的确有创新优势。对于融媒体工作室的兴起,徐锦清分析认为,“国内现有走在前列的融媒体工作室均以参与人员的兴趣为主导”,普遍采用“目标责任书”等创新机制[7],“呈szuDlEMVq7dIqSDg1uoTdw==现出一种‘融合高’的特点”[8]。

“兴趣”固然有利于形式创新,制造爆点,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但新闻调查是一项专业的系统工程,蹲点调查工作室可以从“兴趣”出发,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严格论证的道路上。“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只是基础,更关键的是要揭示事件背后的各种矛盾、问题。蹲点调研工作室的记者在内容挖掘上要积累丰富的经验。

但如前文所述,入行3年内,缺乏报道经验的青年记者约占各基层观察点总人数的25%。他们社会阅历浅、认识存在局限,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这导致在蹲点调研过程中记者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如余杭观察点记者采写的《黄湖青山村:从“一滴水”窥见绿色未来》,记者在关注水库村青年创业群体时,跟着“感情走”,过多关注个别青年的创业故事,而当事人在创业过程中又恰好造成了一些环保问题,记者纠结于这些细节是否要“回避”,导致调查陷入死胡同。实际上,库区绿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不是个人发展遇到的困难,而是如何引进文创产业、如何持续壮大的问题。

各观察点记者普遍存在以“访谈”代替“实证”的情况。身处现场的记者缺乏进行现场报道的能力,甚至无法描述自身对现场的感受。在现场报道中,部分记者被表象和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不具备就现场发现的细节向采访对象提问的能力。

另外,人物采访也缺乏交流感、现场感和画面张力,采访细节和精彩之处“有时只是特定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或一个眼神和一句话语,但足够意味深长。这类细节不是随处可以获得的,也不是靠与采访对象的隔空对话就可以获得的,而有赖于细察、体悟、捕捉”[9]。但对于青年记者而言,“体悟”往往是最难把握的采访技巧。

在复盘“同题蹲点大赛”的过程中,主创记者通过对比黄岩、江山等地的同类型新闻报道,很快意识到了问题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10]。作为一线记者,“跑遍”基层需要经年累月的经验积累,12支团队一起跑更利于基层记者积累经验,实现“认识的飞跃”。

(三)明确方向,为蹲点调研“指路”

调查研究的前提是掌握大量材料。在电视新闻的调查研究中,“海采”是掌握材料的基本方法。在蹲点调研的前期,记者需要从大量的“海采”中厘清思路,为更关键的核心采访梳理脉络、找寻主线。即便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也能启发记者的调研思路,“加强了采访的真实性,实现了高效率的人际互动”[11]。但海量的采访中,哪些是典型的“套话”?哪些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哪些反映了真实的民情民意?问卷调查显示,这是各基层观察点记者普遍面临的难题。虽然占有了大量调查材料,但部分记者缺乏提炼升华“海采”内容的能力,往往忽略了群众“海采”在调研过程中的作用,以记者的主观代替客观,以记者的个人观点代替对象的本质真实。

蹲点工作室强化“同题”,就是要为基层记者明确“挖掘”方向,更有利于记者提炼、分析选题,成为调研破题的关键。在写作过程中,工作室类比不同记者处理“海采”问题的方式,以案例研究等方式共同探讨利弊,使记者更易知晓该如何分析处理“海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区县媒体记者在调研过程中的方向焦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同题”有助于不同的调查记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合意”,使调查方向更加接近社会的普遍认知。武伟等人在研究央视“海采”节目形态的过程中就发现,新闻报道中的“海采”,不仅有利于让节目形态更加生动与活跃,也有助于促进大众与传媒交流互动。“社会成员对特定的社会发展、秩序、规范、价值形成‘合意’,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和谐稳定的发展状态……如此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生态环境。”[12]如果把同一题材下区县媒体记者的采访视作“海采”的话,12个基层观察点的“合意”有助于工作室在相关选题报道过程中充分整合社会观点,确保蹲点调研工作的规范性、客观性。当然,从“合意”的角度来说,区县媒体记者从多元角度开展调查,对于今后扩大采访覆盖面,倾听更广泛的社会意见,也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的。

但“合意”也对区县媒体记者厘清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需要规避调查思路雷同的问题,准确剖析调研地区的典型价值和个案价值。思路的可复制、可借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地方性,使其在事实核查、地方性知识、受众信任与新闻权威上面临诸多挑战”[13]。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如果“大而化之”,就失去了地方媒体“在地性”的价值。“蹲点”不光是要发现社会普遍性问题,更要对症下药寻找地方典型的个体价值,展现地方发展的独特性,这也是“同题”模式下记者需要极力保证的方向。

四、蹲点报道的模式创新

(一)以“同题”为核心的“整体示范”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蹲点工作室与地方融媒体新闻中心以“同题”大赛为纽带,开展业务共享和新闻协作,实质上是对传统新闻协作体系的升级。“同题”瞄准的范围,实质上是一定时期内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重点选题的关注范围。通过与地方实际的结合,使其既具有省级示范价值,也具有本地宣传价值,打通了两级联播的内容生产流程。其所生产的新闻内容,对于体系内蹲点调研工作具有一定的业务指导意义。

问卷调查显示,受制于人员、经费、制作周期等因素,各基层观察点日常蹲点报道的数量频次严重不足,很难形成相对固定的报道模式,每一次调研过程都是一次突破创新的过程。这固然有助于记者保持调研的新鲜感,但也难以形成稳定的日常节目,调查报道采用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容易“事倍功半”。

浙江广电蹲点工作室与12家基层观察点所构建的报道模式,是基于《浙江新闻联播》蹲点调研报道的生产实践,以一段时间内的优质蹲点报道为示范样本,形成新闻生产的“协作集群”。这个“协作集群”,相当于一支百人力量的蹲点报道团队,节目数量的增加以及形态的相对统一,有助于团队成员总结经验,构建可供借鉴的实用性操作路径。正如陆晔等人认为的,新闻从业者是一种“阐释的共同体”,通过不断“反刍、反思当时的报道过程、形式和内容,借此凝聚职业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正是通过这两种阐释,新闻工作者得以在变动的历史进程中建立职业权威、协商传统、形成集体记忆、共享超越当时当下的共同阐释、书写行业历史”[14]。当然,在命题统一的基础上,各个观察点的蹲点调研报道也保留了各自的特色。

例如,瑞安市融媒体新闻中心播发的《(中国制造在身边 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瑞安:企业发扬“四千精神”让中国石油装备走向世界》偏向主题报道,余杭融媒体新闻中心的《蹲点观察·数字经济“星”力量 外骨骼机器人演绎创新“超能力”》则偏向于典型报道。新闻协作的生产模式,决定各个区县媒体报道内容上的差异性。而与差异性形成对比的是在强化“海采”、加大人物故事比重等问题上达成一致,构建了蹲点报道的基本范式,提升了报道的效能。

(二)选题挖掘的“联席共商”

在新闻实践中,各基层观察点的蹲点调研不缺乏好故事、好问题、好人物,但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问题剖析的方向和深度上存在明显的短板。

设立基层观察点后,12家地方融媒体新闻中心根据同一命题,围绕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等主题,集中开展区域调研工作,蹲点工作室称其为“同题蹲点大赛”。经过报题、梳理、分析讨论,各观察点围绕大致相同的方向,集中骨干力量深入挖掘、采写报道。依托“联播提升工程”,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蹲点工作室在“同题蹲点大赛”结束后,专门召开了复盘看片会。分析发现,半数稿件存在就事论事、观点不明、逻辑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同类稿件的对比,可以直观比较出稿件内容的缺失。

例如黄岩观察点“拐杖书记难离五尖山”,主题是共同富裕,但选取的群众形象过于脸谱化,难以展现生动的工作场景。在协作过程中,工作室围绕作品的具体问题,与黄岩观察点共同商讨,提出了突出人物故事主线的修改意见,把共同富裕的推进问题“化”入具体群众的具体生活问题中,突出了人在面临问题时的所思所想。“人是电视画面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选准新闻人物,主题报道就会更具贴近性和内涵。……让新闻人物的价值诉求得到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观众对于自身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省思,由小的点推及面,由单纯的新闻事件推及整个社会层面,栏目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15]

另外,在省域范围内选题同质化的情况下,通过联席共商,兄弟单位的“他山之石”更有助于厘清报道思路,发现更具地方特色的新闻要素。

例如,2023年11月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召开前后,浙江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宣传教育的高潮。“枫桥经验”的实质内涵都是一样的,如果围绕经验本身做文章,蹲点调查的结论和思路难免雷同。但余杭基层观察点立足余杭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总结提炼出了以“前端防未病,中端查疑病,后端治已病”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特点,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肯定。

而对于“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来说,对比同样能够寻找老典型身上的新闪光点——聚焦金牌调解员老杨的传承人、杜黄新村的三块地改革、政务110的新实践等多个小故事,有点有面,有矛盾有冲突,有细节有故事,让很多受众印象深刻。以小切口的调研方式展现了20年来新时代“枫桥经验”由乡村到社区、由线下到线上、由小平安到大治理的精彩演变,整组调研式报道改变了过去宏大叙事的讲述格局,为拓展传统典型宣传模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体制创新与深入调研的整合

“整体示范下的联席共商”是浙江广电蹲点工作室在蹲点调研类节目生产上的制度创新。2023年,蹲点工作室与各基层观察点共召开了三次联席工作会议,通过对稿件初稿的共同分析,找准调查的突破口。各个基层观察点从选题类型到拍摄方法,挖掘出来的问题、现象,都可以和蹲点工作室充分互动,推进地方媒体蹲点调研报道的质量提升。

省市县三级新闻单位的协作由来已久,但传统的新闻协作受制于合作机制问题,彼此之间没有及时“通气”,基层选送什么题材,省市台用什么题材。“工作室”的兴起,为跨地域、跨媒体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但蹲点调研的持续性,决定了它不能仅靠“兴趣”,跨媒体的协作也不能光靠“目标责任书”来约束。“整体示范”解决了节目生产中的“体系化”问题,成为提升调查能力的“师徒工作室”;“联席共商”解决了合作的“跨媒体”的机制问题,形成了蹲点调研的“标准联盟”“内容集群”——工作室通过树立标杆影响节目生产,通过协商提升内容质量,具体的操作仍由各个地方媒体负责。这就解决了跨媒体协作过程中,谁来生产以及怎么生产的问题。

五、结语

以工作室的灵活形态建立跨层级、跨媒体的标志性蹲点调查栏目,有助于强化新闻协作,弥补省市县三级媒体在蹲点调研方面的能力短板,也有助于提升媒体面向基层的触达力。在“整体示范下的联席共商”模式下,省级媒体根据省域范围内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以“同题”竞争的方式树标杆,区县媒体比内容、找缺憾,共商破题对策,有助于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报道力量,更好挖掘选题,提升蹲点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1] 穆青.硬核突破[J].中国记者,2022(2):4-5.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66.

[3] 杨川源.改变从说话开始[J].全媒体探索,2023(4):24-25.

[4]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5.

[5] 何立.地方媒体经济报道本土破题的几个辩证关系[J].中国记者,2015(12):78-79.

[6] 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7] 徐锦清.从“融媒体工作室”兴起浅析媒体融合新模式[J].东南传播,2018(10):32-33.

[8] 李天行,周婷,贾远方.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再探媒体融合新模式[J].中国记者,2017(1):8-11.

[9] 丁柏铨.“转作风”: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重要命题和应取路径[J].编辑之友,2020(10):74-80.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2.

[11] 刘婷.“场景式海采”中情景语境的价值体现:以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7(6):7-9.

[12] 武伟,张雯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性呈现:对央视“海采”的深度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4(7):62-64.

[13] 周子杰.足不出户做新闻:远程报道的常规与新闻业的地方性困境:基于对S报的田野调查[J].新闻记者,2022(7):45-57,70.

[14] 陆晔,周睿鸣.“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新闻“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7):24-46.

[15] 孙振虎,强夏甜.浅析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和发展:以《走基层·蹲点日记》为例[J].现代传播,2012,34(6):131-132.

作者简介 杨柯,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