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有效整合与应用研究

2024-08-12 00:00李敏刘洋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8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形势下,跨越思政课小课堂,迈向“大思政课”大课堂,应当扎实探索课程建设中的改革创新,聚焦00后学生群体。数字化促进思政课创新改革,扩大了新媒体工具的使用范围,不仅将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转化到线上,组成数字信息,而且结合实践教学需求,跨越时空界限,增强学生参与感。文章认为,建设“大思政课”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搭建数字化思政课教学平台,积极采用新媒体工具配合基础教学,将优质资源推送到更广泛的课堂当中;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将课本中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调整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新媒体工具可以凭借大数据算法及动态追踪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教学情况进行描述,使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客观地掌握教学和学生情况,推进新媒体与“大思政课”的有效整合。新媒体在“大思政课”理论与实践课堂中的价值体现,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学习新技术,开拓新思路,优化课程思政的学科建设结构,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育人资源,真正做到将“大思政课”从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思政课”;新媒体;整合;应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8-0045-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北省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303076

“大思政课”之大,是因为这门课程跨越了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囊括各门学科、包含各项任务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胸怀“国之大者”,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探索“大”的路径,正确理解“大思政课”的内涵[1]。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等关键词充斥着大众生活,也推动“大思政课”加以创新和改革。

一、新媒体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2]。2021年12月,教育部提出将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思政教育面向的学生群体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追求时尚个性、突出自我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3]。思政课程教学的难点是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痛点是课程理论内涵丰富,学生理解能力不强,课程互动要求高,学生参与度低;堵点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进阶知识体会不深等。因此,“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应当及时解决当前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适应信息化时代趋势,紧抓数字化赋能的浪潮,为“大思政课”创新注入数字化的活力。

二、新媒体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

(一)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4]。当前教育体系中,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数字化资源,但传播渠道有限,校内外沟通断层[5];资源互动机会少,缺乏讨论过程,教师和学生参与感不强,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横向上应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将各类教学资源整理归档,实时更新资源共享库。利用大数据向教师和学生精准推荐教学资源[6]。纵向上拓展大中小“大思政课”体系的深度,教学内容不交叉不重复,体现丰富性和延续性。教师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判,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形成大中小学协同发展、协同教育的新格局。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在思政课教学中,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场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环境,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思政课创新课堂的探索中,利用本校现有资源,将新媒体工具与课堂紧密连接,积极探索将校史馆里的“开学第一课”、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校史馆里的“开学第一课”运用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将学校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观看校史纪录片,通过魔屏数字化工具参观校园,感受前辈办学之艰辛。教师指导学生拍摄《我的校园故事》微视频,通过公众号讲述校史故事,弘扬学校精神。校史馆中介绍的学校特色专业发展情况、重大项目进展等,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8]。为更好地传播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利用好“后冬奥时代”的遗产资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与太子城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大思政课”实践研修教学科研基地。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前往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指导学生拍摄《我的冬奥故事》短视频;邀请冬奥志愿者分享经验;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竞赛;邀请相关专家讲授奥运历史,北京冬奥会会徽、会旗的设计理念,使学生们生动形象地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论内涵。

在各项思政课实践活动中,新媒体凭借便捷、高效的优势,成为吸引00后学生的重要教学工具[9]。由此可见,在当前数字化教育思路的引领下,传统课堂与新媒体工具相结合成为必然趋势。

(三)利用新媒体工具调整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

为实现“大思政课”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和反馈体系中推广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率和质量[10]。教学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当前教学情况的评价,包括教师表现、教学效果、学生自学等,直观、透明地展示今后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学反馈主要是学生反馈当前学习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传统评教方式主要是专家听课、集中评审,主观色彩较为浓厚,影响评教结果的公平性[1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思政课程创新改革中,采用问卷星进行评价反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马原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前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了解情况和期望值,在教学第4—5周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情况,反馈调查表见表1。

数据显示,开学初期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大,但是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与这门课程息息相关。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可以看出,00后群体更倾向于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希望增加实地探访、实景体验等环节。

此外,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课下讨论和互动参与的频率、参与话题的次数、感兴趣话题的点击量,量化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新媒体工具在评价和反馈体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展示新媒体工具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而且能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数字化沟通桥梁,优化教学效果。

三、新媒体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的搭建,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延续性、学科之间具备协同性、课程教学兼顾整体性。新媒体工具所展示出的便捷、高效等特点有助于做好各阶段思政课建设的有机融合和统一[12]。互联网平台便于将各阶段教师聚集起来,跨越时空界限,组成理论研究、协同创新、集体备课中心,围绕“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中攻克难关,交流教学经验,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思路。同时,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展开教师培训,量身打造培训方案[13]。

(二)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点,二者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助于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本质在于将学生的价值塑造融入专业知识[14]。新媒体工具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不仅能够将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新媒体工具为二者融合消除了学科壁垒,架起了信息化桥梁。

(三)有助于促进思政课的创新改革和延续性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重要思想的引领下,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工具,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灵活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认识社会中磨砺意志、锻造品格,夯实人生根基。教师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多方资源,拓展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地开展教学,由思政课扩展到专业课,由校内扩展到校外,由家庭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形成一体化、连续性、可持续的“大思政课”,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15]。“大思政课”必将凝聚全社会力量,汇聚众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思政课想要吸引学生,应当进行创新改革,增强课程内容的精神价值,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利用新媒体工具展开“线上+线下”全方位教学,能够消除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新媒体工具的创新应用,符合时代需求,可以达到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有利于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秦宣.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21-08-02(01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社,(2019-08-14)[2024-01-06].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8/14/ content_5421252.html.

[3] 彭庆红.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依据、原则与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8):90-96.

[4]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光明日报,2023-05-30(001).

[5] 戴庆红,徐丹丹.“大思政课”建设要破立并举[J].思想教育研究,2023(8):90-96.

[6] 饶旭鹏,王芳红.数字化技术赋能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3(7):18-23.

[7] 王健崭.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成、风险及对策[J].江苏高教,2023(9):114-120.

[8] 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社,(2022-04-08)[2024-01-06]. https://www.gov.cn/xinwen/ 2022-04/08/content_5684173.html.

[9] 南丹.“大思政课”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现代化研究[J].讲政治,2023(22):65-67.

[10] 吕志娟,孙健乔.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数字化转型[J].中国有线电视,2023(12):97-101.

[11] 刘星焕,何玉芳.以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现实梗阻及实践路径[J].思想文化教育,2023(10):104-108.

[12] 赵普兵.智能思政: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J].高教论坛,2023(10):13-21.

[13] 陶磊,李貌.关于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1):64-67.

[14] 马西平.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3-12-14(007).

[15] 郭晓芳.解锁大思政课的四个“流量密码”[J].人民教育,2023(11):62-64.

作者简介 李敏,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洋,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