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运河两河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而在黄河、运河的关系上,两河交汇处的历史变迁是个无法忽视的关键问题。
隋唐大运河建成之前
黄河与汴渠的交汇处——石门
汴渠由汴水演化而来,汴水是鸿沟运河系统中的一部分,而鸿沟则与济水关系甚为密切。鸿沟是战国初年魏国梁惠王时开凿的一条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之前中原地区最重要的运河。对于鸿沟的开凿,《水经注》引《竹书纪年》说,魏惠王时引河水入于甫田(即圃田泽),然后开凿了一条大沟,把圃田泽中的水引出来,这条大沟就是鸿沟。但是说鸿沟引的是黄河水,并不准确。因为,当时鸿沟上游与黄河相连的“石门水、荥渎、荥泽等自然水体均处于韩国境内,魏国不太可能直接进入韩国境内来利用这些河流和湖泊”。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也指出“鸿沟是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由南济(水)分出来的,分水口距离黄河岸边还有一段路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鸿沟与黄河是没有交汇处的。
汴水是鸿沟运河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原本是被鸿沟串联的自然河流。东汉初年,黄河泛滥,济汴(汴水上承济水,未分流前可称济水,亦可称汴水)、黄河之间一片汪洋,呈合流状态,难分彼此。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治理汴水,他在汴水和黄河之间筑堤,分开彼此,各自安流。王景治理后的汴水被人们视为人工河道,得名汴渠。相对于原来的汴水而言,汴渠的含义更为明确,它既包括原来下游济汴分流后的汴水河道,也包括原来上游济汴合流的汴水(济水)河道。作为一条人工运河,汴渠便与黄河有了交汇处,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黄运交汇处。
王景通过筑堤,分离黄河和汴渠,他又在堤上“十里立一水门,更令相洄注”,也就是在河汴分离处修建了很多沟通河汴的水门。这些水门能够沟通黄河和汴河,故可视为黄运交汇处,《水经注》中留下了其中一些水门的名称,自西向东是建宁石门、荥口石门(阳嘉石门)、宿须口、阴沟口、济遂口等。
这些水门,在黄河洪水的冲击和泥沙的壅塞下,不是都能够长久地维持下来的。最靠西的两座石门——荥口石门(从西边数第二座石门,位于广武山东北)和建宁石门(最靠西的石门,位于广武山西北),离广武山较近比较稳固,遭受冲击较小,在王景治河后的东汉阳嘉三年(134年)和东汉建宁四年(171年)获得重修,从土木结构改为了更坚固的砌石结构,因此分别得名阳嘉石门(荥口石门,又称下石门,曹魏时为河阴县地,故又称河阴石门)和建宁石门(又称上石门)。两座石门同为汴源,相互调剂来控制汴水流量。这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黄运交汇处。
黄河与白沟的交汇处——枋头堰
白沟运河是曹操征伐袁绍时所开,它沟通黄河和清河,是当时河北平原上最重要的运河,也是后来隋唐大运河中永济渠和京杭大运河中卫运河的前身。
白沟运河的核心枢纽是枋头堰工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水经注》记载:“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也就是说,枋头堰工程是在淇水汇入黄河的淇口北侧,用大量的大枋木修筑堰坝,阻拦淇水,让其向东流入开挖的白沟,进而向东北流至清河(卫河前身)。
枋头堰最大的特点是它一开始是木制堰坝,木堰能够拦截一部分淇水入白沟,但仍有少量的淇水会流入黄河,因此,它起到了分流的作用。这样,黄河上的船只经过淇口,能够直达枋头堰下,然后通过拖船盘坝过堰,从而能进入白沟。这样,淇口到枋头堰段,淇水也就成了黄河北岸与白沟运河之间的黄运交汇处。
隋唐大运河时期
通济渠东段与黄河的交汇处——板渚口、汴口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是在鸿沟运河系统,尤其是在汴渠、睢水等河基础上改造而成,因此,通济渠的引水口(与黄河交汇处)与汴渠的引水口存在密切联系。
汴渠的引水口——石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点,每当南朝北伐,必须攻下石门,打开石门,放河水入汴渠,南朝军队的后勤保障才能无忧。而北朝也在石门修筑要塞,防范石门被南朝军队打开。久而久之,石门被防范得日益严密,也就越来越难以打开。
到了隋炀帝开凿运河时,便不再使用原来的石门,而是在板渚口(今河南荥阳汜水东北)开凿了一个新的石门,即新汴口石门。这个石门的具体位置在汉魏建宁石门以西20余里的板渚汴口(即板渚口)。唐代析荥阳县,置河阴县,该石门又有河阴石门之称。虽然名字相同,实际上这个新石门与汉魏的石门并不在同一个地方。在原来的汴口石门(建宁石门)处,隋文帝时修筑有梁公堰,唐代时也曾多次维修,沟通河汴,因此,唐宋时期新旧汴口石门(板渚口和建宁石门)都是引黄入汴的通口,也即黄运交汇处。
通济渠西段与黄河的交汇处——洛口
通济渠有东西两段,东段是从板渚口出黄河,向东南流至泗州入淮河这段;西段则是起自洛阳西苑,利用汉魏阳渠运道,引谷水、洛水补充水源,与洛水并行,至偃师与洛水合流,到巩义洛口汇入黄河。因此,洛口是黄河与运河(通济渠)的交汇处。
永济渠与黄河的交汇处——沁口、淇口
隋炀帝开凿永济渠时,选择沁水作为永济渠的水源,《隋书·炀帝本纪》载:“(大业四年)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引水的渠首在沁水汇入黄河的沁口(今属河南省武陟县),也就是说,沁水在沁口这个地方形成了分流,一部分仍然向南流入黄河,另一部分则向东北流入永济渠。因此,沁口是隋朝时黄河与运河(永济渠)的交汇处。
引沁水作为水源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沁水含沙量较大,容易造成永济渠渠首等河段淤塞。所以到了唐代,就不再使用沁水作为永济渠的水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永济渠……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为源,东北入白沟”,永济渠的水源换成了清、淇二水。淇水便是此前曹操开白沟时引作水源的那条河,清水发源于河南辉县苏门山百泉,也就是后来卫河的前身。清水和淇水在汲县淇门(今河南省浚县淇门镇)合流,至淇口入黄河。因此,淇口成为唐宋时黄河与运河(永济渠)的交汇处。
京杭大运河时期
元代黄运交汇处——茶城、安山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的时候,利用了很多自然河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泗河。北自济宁鲁桥(今属山东省微山县),南至淮安入淮,这七八百里运道都是借用的泗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将其视为泗河运道。从南宋开始,黄河南流夺泗入淮。因黄河是在徐州茶城(今属徐州市铜山区垞城街道)夺泗,茶城便成了黄运交汇处。
元代时,黄河尚未全河夺泗入淮,它是分流的,其中一条岔流就在安山(又名安民山,今属山东省梁山县小安山镇)汇入了运河。元人王喜《治河图略》记载:“我朝如马和之(马之贞)、郭若思(郭守敬)引黄流由安山接御河,相地设闸、筑堤,皆能深知水性以成事功。”因此,安山也是黄运交汇处。
明代前期分流入运——沙湾、耐劳陂、塌场口、茶城
明代前期,黄河分流入海,其中多条支流直接汇入运河。首先,徐州茶城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通泇运河之前一直都是黄河与运河(泗河运道)的交汇处。其次,明初时黄河北流的一支,经曹州双河口,先后在济宁耐劳陂(也作耐牢陂,今属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鱼台塌场口(今属微山县南阳镇)汇入运河,因此,耐劳陂、塌场口也是黄运交汇处。最后,明代宋礼重开会通河后,引黄河至阳谷沙湾(今属河南省台前县夹河乡)济运,故沙湾也是黄运交汇处。塌场口一支很早就淤塞了,沙湾一支则维持到明弘治八年(1495年)刘大夏修筑太行堤。
明末到清末——直河口、中河口、南运口
明末清初,为了避开黄河水患,运河改道东流,逐渐脱离泗河(黄河)运道。其中,明万历年间开凿泇运河后,运河不再由徐州茶城入黄河,改由宿迁直河口(今属宿迁市宿城区支口街道)入黄河。此后到中运河开凿前,直河口是黄运交汇处。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为了彻底将运河从黄河运道中分离出来,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开凿了中运河。中运河开凿后,运河不再由宿迁直河口入黄河,改由淮安中河口(仲家庄,今属淮安市淮阴区凌桥乡)入黄河,是为黄河北岸中运河与黄河交汇处。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于仲家庄口与清口相直,水势冲激,将中河运口改至仲家庄下游10里的杨家庄,是为杨庄运口。这是清代黄河北岸主要的黄运交汇处。
在黄河南岸,里运河的运口变迁十分复杂。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清江浦河后,南运口在新庄闸(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北),闸外为黄河。嘉靖三十年(1551年)以后为防黄河倒灌,将运口改在了淮河上。此后,万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南运口虽多有调整,但都尽量选在淮河上,以避开与黄河相冲。因此,在明清时期,黄河南岸与运河(里运河)的交汇处主要是明代前期的新庄运口。
清末黄河北徙后的黄运交汇处
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冲断张秋运河,夺大清河入海,黄运交汇处由淮安改为张秋。清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无暇治理黄河,黄河在沙湾南北(北至张秋,南至安山)一带漫流,这里的运河河道被冲毁淤平。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侯家林决口后,黄河大溜南趋,戴庙河身淤高,漕船只能由安山三里铺入盐河,到鱼山南入黄河,再逆黄河而上至八里庙运口,入张秋运河(图中红色路线)。这条路线绕行百余里,且在黄河上有长距离的逆行。
清光绪元年(1875年),黄河由原来在张秋、安山之间60里内分支漫流,收束为八里庙(今河南省台前县夹河乡八里庙村)、十里堡(今山东省东平县戴庙镇十里堡村)两大主溜,两大主溜之间10余里内则盈涸不定。这10余里有水时,漕船可由运道直达八里庙渡黄;水涸时,只能由十里堡顺黄河南溜而下,到史家桥(今台前县吴坝镇石桥村)转入黄河北溜,逆流而上18里至张秋入旧运道(图中黄色路线)。
清光绪六年(1880年),河决东明堤,八里庙黄河北溜淤积,有断流趋势。朝廷派员查勘,认为史家桥下游对岸陶城铺,可开新河12里至阿城闸。开成之后,漕船由十里堡入黄河南溜,顺流而下,经史家桥至陶城铺(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陶城铺村),入新河,可直达阿城闸(图中绿色路线),可以避免史家桥到张秋的逆流之难以及八里庙的淤塞浅阻。次年(1881年)正月兴工,四月完工。此后,漕运均由陶城铺运河北上,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漕运。
综上,清末恢复河运后,黄河与运河的交汇处,在南岸主要为十里堡,在北岸主要为陶城铺。
本文选自:“黄运交汇处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编号:ZXKT2024269)2024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
(作者单位 1.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2.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