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在黄河两岸不懈奋斗,从半坡、仰韶到龙山、马家窑,从夏商周三代之兴到汉唐气度,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历史盛况再到后来的保卫黄河、保卫华北的不朽抗争……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印记,传递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时代声音,赓续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血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
厚德载物 兼容并蓄
黄河文化最深沉的实践底色
早在7万年至6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流域定居生活,点亮了照彻古今的文明火光。黄河流域作为人类最早的重要生存场域之一,不同的族群、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融合,政权兴衰、朝代更迭的同时在这里留下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反复碰撞交流的印记。打开中华文明史的宏大画卷,可以看到黄河及其支流,几乎每一处都曾燃起过中华文明的火光,从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到河湟文化、河套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与海岱文化,黄河文化展现出厚德载物的大度雍容。在不可计数的日日夜夜里,在黄河流经的所有地域里的人们,正如同2000多年前孔夫子发出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感慨一样,用尽全力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生存、思考和奋斗的光辉足迹,在这种个体与族群的奋起前行中,铸就了黄河流域并行不悖而又深度交互影响的多样态文化发育模式。
九曲黄河蜿蜒向东奔流入海,我们可以看到,独特的地理山川样貌与人文精神理念使得黄河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千帆竞秀、万木争春的鲜明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文化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开放与包容,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背景的优秀文化在这片热土上碰撞、互鉴、交流、融合,既有剑拔弩张,也有和风细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由此铸就了黄河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内核,这也是黄河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中原文化圈成长起来的赵武灵王在接收胡服骑射时是心悦诚服的,而游牧民族兄弟同样能够写出诸如“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等让人拍案惊奇的壮丽诗篇;面对生死难料的两军战场和茫茫归途,“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对戍边将士心境的白描道出的不仅是汉家儿女无尽的边塞哀愁,同样说到了对立阵营的外族将士心底……
在这片人类文明最早绽放的空间中,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文明,不论哪一种样态的文化,都能在彼此包容、倾慕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兼收并蓄是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自强不息 激流勇进
黄河文化最雄壮的表象特征
据统计,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南北循环摆动,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自然地理事件。这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的大河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母亲河,可以说,一部黄河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黄河爱恨交织的矛盾共生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面对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面对竞争挑战激流勇进的辉煌史。
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水而居,“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随着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提升,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前途命运上有了更多主动作为的意识,从“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治理黄河水患,再到汉武帝时“穿渭为渠,下至河,漕关东粟径易,又可以灌渠下民田万余顷”的易害为利。在如何羁縻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为我所用这个问题上,中华民族在困境中觉醒奋起,穷尽智力之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与黄河相伴共生的岁月里,自强不息、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积极向上的思想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当中,吹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昂首奋进的号角。逆境当中,我们不投降、不妥协、不退让,“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奋之所为也”;顺境之下,我们亦当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如欧阳修所言“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尤为难得的是,在这种修齐治平的宏大奋斗面前,对于个人与家国的苦乐观如何抉择,我们的先贤给出了深刻的反思“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就是在这样的砥砺精进中,中华民族书写了一部历经千年但心意相通、志向相投的文明传承史,同时为中华民族塑造了自强不息、激流勇进的鲜明性格表征。
家国天下 使命担当
黄河文化最厚重的历史传承
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黄河的母亲河地位。黄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成为上古时期东亚大陆最适宜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区,造就了农耕文明史上最为繁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华夏文明领头雁地位时至今日仍然是不可撼动的。在诸多文化、民族和政权的纵横捭阖中,黄河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一统观念促成了黄河文化传承千年而不衰的家国天下、使命担当理念。这种理念是深层次的文化表达和心理认知,它生动表达出宅兹在兹的文化自豪和自信,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故土的深沉热恋。这种理念将个体与国家、个体与民族、个体与人民的关系内化为精神标尺,这是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向心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对人的本质的深刻领悟和践行,也是中华儿女在精神上的自觉皈依。
有了家国天下、使命担当的精神自觉,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前进的征程中披坚执锐,虽九死犹未悔,将个人的小我汇入家国天下的大我,并将这种自觉和奋斗上升到使命担当的高度,从内在的精神认同外化为行动指南。越到紧急关头,越是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的家国使命担当就越发彰显。在国势孱弱而强敌咄咄逼人的逆境中,南宋词人陈亮发出了响彻古今的怒吼:“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这种愤怒,源自对千年传承的中华文化最浓烈的自豪和最深沉的信仰,是在这种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个体最强烈的责任担当的表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黄河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在家国使命担当上的深刻思考和广泛认同,诗礼传家,保家卫国成为黄河文化中历久弥新而又广为传唱的不朽话题。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北朝诗歌《木兰辞》,到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杨家将》,再到黄河两岸代代相传的“说岳”“说杨”演义故事……家国相依,使命担当已经成为在黄河文化深度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因此,在面对即将踏破锦绣山河的日寇铁蹄时,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发出了响彻世界的呐喊:“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无数中华儿女在《黄河大合唱》的鼓舞下走向战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见证了中华文明强烈的家国天下、使命担当。
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膺而出,以身许国,用青春和汗水在圆梦中国的画卷上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
道义处世 择善固执
黄河文化最绵长的精神赓续
在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之兴再到汉唐宋明,学派继起、百家争鸣,名人辈出、群星璀璨,是文化争锋的滩头重镇。在各种思想纵横捭阖、反复交手之后,许多重要的理念被沉淀下来,在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程朱理学的许多重要思想后,这些理念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操守,造就了中华民族强烈的道义处世、择善固执的行为内在逻辑,同时也成为历代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共同认可的处世法则。
从实践中凝练出的处世法则中,有关于天人关系的反思,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无论君臣贵贱高下,都应在保护共同的生存空间上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早在西汉时期,这一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以国家法令(汉《使者和中所督查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的形式颁布实施。又有关于以民为本、兼爱天下的仁爱美德,如孟夫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并一步步成为历代君民共同遵守的法则。唐代名臣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更是明确指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一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政格言,对调节阶级社会的内部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再如勠力同心、命运与共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构成要件;不尚空谈、实干筑梦的理念,是一代代中国人自觉汇入民族复兴洪流的信念支撑……
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众多的价值理念选择面前,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为黄河文化确定了累世不易的向美、向善、向真的价值取向,它是黄河文化能够成为中华文明源头和主体的重要支撑,更是黄河文化具有强大包容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逻辑根源。
几千年来,在黄河文化的浸润中,中华民族历经辉煌与衰落的几度变迁,而今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河文化中蕴藏的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深沉实践底色,自强不息、激流勇进的雄壮表象特征,家国天下、使命担当的厚重历史传承,道义处世、择善固执的绵长精神赓续,是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宝贵智慧财富,更是所有珍视和平的正义之士的价值期许。
本文选自:“济南优秀戏曲文化传承研究”(编号:JNSK23C94)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两个大局’背景下以OBE教育理念构建高职红色文化协同育人机制”(编号:JY-XY-202332)2023年度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 1.山东体育学院 2.山东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