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黄河,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无尽的雄浑与苍茫。滔滔河水奔腾不息,裹挟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黄色的浪涛翻涌着,像是大地的血脉在跳动,又似一首无字的史诗在奏响。眼前的一切让我深感震撼,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我与这古老的河流在默默交流。那磅礴的气势,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让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与自豪。
师傅说,慢也是一种快。他初到水工岗位刚18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37年如一日奋斗于黄河事业,从给师傅递扳手、拧螺丝做起,终成大拿。如今的他虽已有了白发,身躯却依然健壮有力。他走路带风,目光如炬,雷厉风行的样子感染着我。对于我们新新黄河人来说,学习经验,将无数件小事做好,才是成长的捷径。
第一次汛期值班,晚上突降大雨,接到上级命令需要巡查各防汛设备及漏雨渗水情况,以备随时开动闸门。雨越下越大,由于轨道排水口堵塞,门机上下游轨道里迅速积水,排水困难,需要进行清理。“拿好家伙什,干活不掉队!”师傅一声令下,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开始清理轨道。师傅们顾不得打伞,拿着撬棍、铁钎清理排水口。一个人累了就换另一个人来继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疏通所有排水口,轨道积水汩汩流下。随后,我们巡检各防汛设备区域。师傅说:“不要为了快就忽视细节,对于成长也是一样的,慢也是一种快。”他耐心教我如何查看油位,检查各仪表数值,以及发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置。我都一一铭记在心。经过细致检查,设备完好,各区域无异常情况,大家松了一口气,返回值班室。
此刻,值班室外大雨倾盆,山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3个大字和值班室灯光交相辉映。虽然工作平凡,但看着洋溢着温暖笑容的大家,我顿觉黄河人的形象更加伟岸,为师傅们这种令出必行、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感染,“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信念更加坚定。
师傅说,做难事必有所得。我想到了绝壁凿天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水是生命之源,黄大发所在的村子地处深山,严重缺水。黄大发决心带领村民修建水渠,将水源引进村子。历经36年,他们终于在山上凿出一条长达9400米的水渠,这就是有名的“大发渠”。在这漫长的修渠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硬是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一点一点地开凿出水渠。如今,高速公路即将通过村子,村里也发展起旅游业,村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我又想到了伟大的红旗渠。当时的林州人民也是靠一锤、一钎,苦干10年,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斩断上千山头,凿通隧洞,架设百余渡槽,建成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涌现出吴祖太、任羊成等先进人物。我还想到了我们坝前24小时清污工作,虽不及先辈伟大,但在烈日下的炙烤下,如八卦炉般淬炼着意志与本领。
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走过师傅巡检走过的路,倾听着黄河故事,我为能参与黄河事业无上光荣并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新新黄河人,我将以各位前辈为榜样,接过黄河事业接力棒,踔厉奋发,行稳致远,勇担使命,恣意燃烧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