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黄河

2024-08-12 00:00:00魏彩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4期

毕业如期而至,我踏上这趟驶经吴堡的列车。绿皮车沿着夕阳的方向一路疾驰,带动起来的除了轨道下石子被挤压的声音,还有我对吴堡黄河的期待。我对黄河的印象模糊,她似乎只存在于课本上那幅泥沙俱下、 以百万雄师之势翻涌向前的彩页插图。越来越近了,带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我望向窗外。没想到在吴堡,片刻之间,我对黄河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她竟然如此平静。

慢慢了解黄河,我越来越觉得这辈子再也离不开这条河,这条给予我力量、赋予我朴实,叫我生出不屈的骨气、拥有造梦的志气的生命底色之河。

2021年7月,我入职吴堡水文站。报到后第二天,张副站长带我和几个年轻人上山,看缆道。

群山逶迤,坡岭拥翠。一条崎岖的阶梯蜿蜒而上,颇为险峻,我们几个年轻人一时愣住了。“都是这么过来的,咱们上去看看……”张副站长招呼着我们,生怕我们原路返回。我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扶着因肌肉紧绷而僵硬的大腿。身体的左侧,是笔直矗立的石阶,我远眺依傍在黄河岸边的公路,迂回向前,绵延无际。张副站长在峭壁边上说道:“这就是以前的吊厢缆道,这几十年里,断面迁了几次……”他伸出手极力地向远处指去,眼神熠熠,精神矍铄,介绍着他所经历过的一切:断面、浮标房、发电机房、栈桥……河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瓦青色的河水带着河流的急切声音从我眼前掠过,橘黄色的山体同河一道,苍凉、悲壮。

我被震撼住了,黄河的滚滚波涛从未停止追逐,黄河水文人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眼前的一切汇聚着祖祖辈辈水文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时的抗争及不屈,尽显经受深重苦难洗礼后的辉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就这样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不知是沉醉于自然抑或是对历代水文人的崇敬之情,我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

在吴堡,我才开始真正了解黄河。

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却对家人多了份亏欠。

有人说:“远行才知道故乡的意义,虽然故乡还在那里,但是我必须远行。因为我知道,我实在是放不下肩上的责任。”暴雨集聚汛情在前,此时的她话语温柔:“宝贝,国庆期间会下大雨哦,妈妈要留在这里……”她知道,自己落空了对孩子的太多承诺。转过身去,她偷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在诸多无可奈何后,她把对家人的爱放在心底,化作最强大的力量投入工作中。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亦是水文工作者,她们在家庭中绽放,也盛开在黄河岸边。无数的女性水文工作者用“家”的力量筑起了防汛抗洪的基础防线,用真心与真情呵护爱的港湾,用忠诚与奉献践行初心。

或许我也可以像她们那般明媚而鲜活,在黄河岸边熠熠生辉。

站上的老水文人总会遗憾地说:“真羡慕你们年轻人,还有大把的时间学习,但是我还不想服老嘞!”

水文匠人,也不过就是如此。他们始终将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从未放弃。他们的身上总带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防汛工作安排、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生产工作、政治感悟等,都整整齐齐地写在里面。他们的抽屉里全都是参加工作后购买的书籍,其中,《水文勘测工》这本书从最初到最新的版本都有。书中的细节变化、图片更新等都画线标注了出来,页眉与页脚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手写文字。我翻了翻自己手中的笔记本,自觉做得远远不够。

他们总说:“我们这辈子就只会做这一件事。”术业有专攻,一辈子专注一份工作并做到极致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水文现代化的脚步铿锵有力,水文青年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春天的希望。

2019年伊始,缆道、栈桥、测验楼拔地而起,新仪器、新设备纷纷落地生根,水文测报管理体系迈上信息快车道。站上的年轻人心里满是激动,也就是在那一天起,这些年轻人培训学习从不缺席,身边的那本笔记本写满了一页又一页,手机相册中存下了各种各样的讲解视频……

初到吴堡水文站,令我惊奇的是,这站上青年居多,要知道,吴堡水文站是“窗口站”,我不免心生忐忑。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对这些年轻人心生敬意。

轮岗值班、水位摘录、线查流量,他们一丝不苟,慎始如终;观测降水量到拟报、发报再到0edf496712c0deb0b0c013006c53aa24让新职工独立操作,他们事无巨细,悉心嘱托;汛前准备,水准测量,测流取沙,他们冲锋在前;为使新职工快速成长,他们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合理调配。每当这些年轻人为我答疑解惑时,我心里总是升起一股无言的感动,这便是来自青年水文人之间的传承。凭借着对水文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新知的执着,一批又一批的新水文职工得到成长。

又是一年盛夏,随着开门声,映入眼帘的又是几副朝气蓬勃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夏天的自己,满是希冀。

两年前,我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吴堡水文站。离别的那天,我记住了黄河边上太阳光最后的样子。每一缕阳光都暖暖的,尤其傍晚时分,河面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大片,山川沟涧、河峁道梁、结队的羊群无不贪恋这最后一抹霞光。

我熟悉黄河岸边上的太阳,它从不吝啬、毫无保留地晒着我。晒光我的焦虑,晒走我的忧愁,晒出我的激情,晒来我的动力,最终晒着我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它晒熟了我,让我褪去稚嫩,离开书本,走向远方,向怎样成为一名更好的水文工作者的方向勇毅前行。

毕业后的这几年,我总会听到我的同学自诩拥有很好的工作环境,我羡慕却不向往,因为深知是选择的不同。说实话,那个被无穷山峦包裹的小城还是太过于荒凉,那几房土窑洞,一眼望到头的街道……我从来没向任何人提及,也不知道在何种场合提起适宜。可后来离开了那里,我便开始怀念。我开始用我贫瘠的语言描述那里的富足,用匮乏的文字写出发生在那里珍贵的点点滴滴。那个遗留在西北群山深处寂寂无闻的小城,被我一而再、再而三,情真意切地写在纸上,带着最朴实的情感一字一句敲出来变成文章同人分享。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吴堡虽然荒芜,种不出娇艳的玫瑰,但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坚韧与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正在用双手书写不一样的浪漫。

我也去过很多地方,领略过西北的壮美,也感受过江南的温柔,但在我心里没有一个及得上那方小城里的同事对我的影响深远。在那短短的一年里,是她们让我看到黄河水文工作中的“她力量”,教我学会坚守与担当;而那些水文匠人奋发思进,永远心系水文事业发展,激励我学无止境,常学常新;还有那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年轻水文人,满腔热忱,扎根基层,弘扬黄河水文精神,将传承的纽带紧紧系牢。

黄河于我,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前路阳光正好。看!浩浩荡荡的水文大军正以气拔山河之势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