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黄河一城间

2024-08-12 00:00:00张庆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4期

济南因居于济水之南而得名;其后,济水消失,大清河取而代之;1855年,黄河又夺了大清河入海。所以,济南的黄河是为“三河故道”。济南因河而生、因河而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从过去走向未来,从山东走向世界,充满着创造的冲动和激情,富有朝气与活力。

济南与黄河结缘,缘于黄河是济水、大清河生命的延续,缘于母亲河哺育济南发展的接力。在济南城市的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有4个高光时刻值得铭记,而每个高光时刻都有河流的参与和见证。

古济水

让济南诞生中华史前文明

水是生命之源。古人将河流比作血脉,“夫地之有水,犹身之有血脉,河流塞,则风水伤”。远古人类逐水而迁、傍水而居,河流为远古人类提供饮用和灌溉水源,构筑护城河为城市御敌。更重要的是,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为部落文明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纽带作用。

1928年,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吴金鼎意外发现城子崖遗址所在地的龙山文化,粉碎了当时存疑的中华文明外来说,成为中华文明的“自证地”。城子崖是平陵城的前身,而平陵城又是济南的前身。“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在济南众口相传。济南文明的根脉还可以向前追溯到8000年前的西河遗址,追溯到5200年前的焦家遗址。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显示,焦家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黄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市遗址。

根据现有考古发现,平陵城始于春秋,兴于秦汉,秦朝时期开始设平陵县。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济南郡,郡治平陵,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济南”这一名称。平陵城曾是全国的冶铁中心之一,富庶繁华。经考古探明,平陵城城址大致呈正方形,边长约2000米,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四周城墙遗迹尚存,被学术界评价为“全国保存最好的战国汉代郡国城址。”西晋永嘉末,济南郡治所才从东平陵迁至历城。

为什么这里产生了发达的史前文明?因为城子崖遗址地处巨野河与武原河两河流域,而两河向下游3千米便汇入古济水,水系发达,水路交通便利,适合史前人类居住。济水赫赫有名,古人把拥有独立源头,并最终入海的河流称为“渎”。中国的辞书之祖《尔雅》里提到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为什么一条消失的济水能够跻身四渎,这是因为济水是一条贸易之河,是中原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尚书·禹贡》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尚书·禹贡》托名为大禹所作,浚川治水,界定九州。当时导九水,河道有通达货物的作用。“济河惟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贡物是漆和丝,还有竹筐装着的彩绸。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漯水,到达黄河,贡献于帝都。济水是我国最早的“盐河”和“丝路”。战国时,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通货积财”,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济水通道发展贸易。

辉煌的史前文明,证明了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先民在济水之畔济南生活繁衍。从春秋到东汉,从齐国称霸到郡治平陵,证明了济南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连绵不绝。济南的文明和文化的产生,要归功于古济水发达的水系,让这里的先民有机会通中原、达渤海,通过贸易发展经济、增进文化交流,在H3atdjT1uSKJf8XhtbILhpgRhG9lLmzsxOL+Jp5/WCo=古济水的眷顾下,迎来了济南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大清河

盐运聚商繁华上千年

东汉时期,受黄河改道泛滥的影响,济水逐渐淤滞。到了隋代,随着汴渠(通济渠)的开凿,其取代了济水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地位,济水日渐失去航运地位。到了唐代,济水在东平湖以下改称大清河。1077年,黄河在澶州决口,滔滔黄水舍弃北流河道,冲入梁山泊,又从梁山泊分成两支,一支冲入北清河,东流入海。黄河夺北清河至济南历城东北,脱离原清河故道,折向东北,占据了漯水河道入海。之后黄河水退,北清河再也没有回到原先的济水河道上来。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济南郡为齐州,大业初复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唐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633年),又置总督府。唐天宝年间,齐州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大清河时期,因为济南有着便捷的水陆交通,从汴梁(今开封)到青州、登州、莱州、密州等地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京畿、河北等地区的商品货物运输到沿海地区的重要集散地。从宋代开始,中国北方有了成规模的煤炼铁产业,济南附近的泰安、淄川、莱芜等地有多处煤矿,而临淄、莱芜等地还有丰富的铁矿,这些地方和济南都有便利的官道相连。一时间,济南既有水陆交通的地利之便,又有煤铁矿产的丰富资源,成为“水陆四通”“咽喉要地”。

金代,刘豫整治济南泺河,排泄滞留城北的泉水,兼防洪并舟楫之利,在济南华不注山修筑泺堰,将原本流入清河的泺水导引入济水故道。人们把原本的那条清河叫“大清河”,而把刘豫修筑的这条清河叫“小清河”。从此,济南泺口成为繁华的水陆码头、盐业中心,济南漕运之利更盛。

元代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其中,济宁—聊城—临清—德州一段在山东境内,成为新的经济大动脉,也可通过大清河、小清河与济南构成水网运输体系,泺口设有“官船运输队”。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济南府每年仅盐业收入就有12752锭,约折合税收60多万两白银。

元代在济南首设山东转运使司,主管税赋钱粮、度衡出纳,下设专职盐铁判官,后专设山东都转运盐使司,由泺口镇上批发,销售远至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

到了明清两朝,济南盐业愈加兴旺,泺口码头盐船如织,盐坨如山,泺口码头自西向东依次为上关、渡口、下关三大码头,装卸区域长达1200多米,北岸亦有长达数百米的“漂浮码头”,多停靠南来北往的“盐划子”等小型船只。船多时能达到几百只,舟船有时要在水上游荡几个时辰才能靠岸。

明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将山东布政司从青州迁到济南,济南府、历城县、山东盐运司、督抚军门等各级军政机关也纷纷迁入,山东省的省会从此由青州迁到济南。

清顺治元年(1644年),济南设都转盐运使司并泺口盐引批验所,专门从事盐运批发和缉私检验。直到民国后山东成立盐运署,与稽核盐业所合并,统一名称为山东盐务局。

大清河、小清河作为黄金水道,千帆竞渡,海盐之利带动商业贸易。济南地区扼守大小清河与京杭大运河交通要道,缘运而聚商,依商而成市,成为发达的内陆港口城市。

铁路+水运

自主开埠的济南通江达海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主河道流向东北,在山东聊城的张秋镇冲断了京杭运河,侵占大清河河道,并向东流到利津进入大海。从此,黄河结束了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南流历史。由于黄河改道,截断了大运河,运河南北之间的漕运被迫停止。

1886年,曾纪泽首次上书清政府,提议修建北京至镇江铁路,弥补大运河断航后的不足;1898年,清政府批准留学生先驱容闳筹借美款修筑津镇(天津到镇江)铁路条陈。几经周折,1908年1月13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正式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也许是酝酿时间太长(1886—1908,共22年),津浦(天津至浦口)铁路正式修建时,建设速度奇快,仅用了38个月。这在清代铁路建筑史上堪称之最。1911年2月,津浦铁路北段除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外基本完工。1911年10月,津浦铁路南段竣工。此前,黄河南北两段分别通车。

制约全线通车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它是津浦铁路全线最为艰巨的工程。光勘测、选址就进行了3年。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曾就大桥设计作过现场勘察。1912年11月,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竣工。它是当时亚洲第一大桥,其中第10孔跨度164.7米,居全国之最,在世界桥梁中也是少见的。时至今日,黄河上还在使用的百年铁路大桥,仅此一座。

在津浦铁路通车之前的1904年7月,贯穿山东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全线开通,济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主开埠的城市,山东境内纵横两条铁路在此交汇,让济南一跃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贸易名城。

1906年4月,山东盐运使张毓蕖出资修建了连接小清河黄台码头和黄河泺口码头的运盐铁路清泺小铁路。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通车后,张毓蕖便跑去和铁路局商量,要求将窄轨道改为标准轨,与津浦铁路泺口站衔接。1913年1月,清泺小铁路开工,7月通车,成为“泺黄支线”。此后,“沿路各县需盐,均可由小清河黄台桥装车,直达本境,商民称便”。有意思的是,1905年,山东省农工商务局从胶济铁路引出以利水陆联运的黄台桥支线,也在1913年修建联络线,与津浦铁路的“泺黄支线”接通。当年7月,实现了“黄河、小清河、津浦、胶济互通货运”。

近代以来,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开通,改变了传统商路运输方式,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干,陆运商路与黄河、小清河水路运输相配合的运输方式。津浦、胶济两条铁路交会于济南,一条通江、一条出海,将华北经济中心的北京、天津和全国经济中心上海与沿线的冀鲁苏皖四省广大腹地连接起来,并担负青岛和烟台等港口进出口物资和华北、华东地区物资运输及中转任务,与传统运输体系和其他铁路形成了新的交通系统。

胶济、津浦铁路与黄河、小清河航运联运,对济南来说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的变革,更成为强大力量、时代特征的典型代表,其真正从一个内陆城市,通江达海走出国门。

重大国家战略

拓展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

济南的城市形态东西狭长,曾被世人调侃为“老油条”“堵城”。其实,这也是济南的无奈之举,主城区地处黄河以南、泰山以北,这两大天然屏障,将济南的发展空间牢牢锁住。向南发展有泰山阻隔,向北发展有黄河之险。黄河是地上悬河,黄河两岸地势低洼,一旦决口,城市将面临灭顶之灾。不得已,济南只能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转机来自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的建成。2004年,涉及济南主城区的槐荫、天桥、历城黄河大堤建成一期标准化堤防。此工程属于新世纪的黄河超级堤防,是黄委在黄河下游堤防工程的试验段,以防御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为基础,超高防御济南1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2007年,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荣获水利部水利工程“大禹奖”,2008年又荣获建设部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可以说,济南的防洪保障有了底气,携河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8年1月,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借此机会,跨过黄河,再造一个“新济南”,成为省市共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应运而生。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纲要》中的唯一实体性新区。从先行区到起步区,这意味着济南的北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济南市正集全市之力,推动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迈进。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面积798平方千米,大于现有城区面积726平方千米,其实就是再造一个“新济南”,这是“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也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意味着济南城建规模之变。目前,济南跨河桥隧建设如火如荼,已有和新建城通车跨黄通道15条,到2025年,总数将达26条,为济南跨过黄河提供了强力支撑。

黄河是济南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济南虽然有泉城之誉,但却是个缺水的城市。济南超过80%的城市供水需要黄河水来提供,即便是引以为傲的泉也需要黄河水滋养。黄河河岸宽阔,城区60多千米长河道,相当于在城区有100多平方千米的天然湿地。地上悬河的独特优势,使两岸渗水丰富,玫瑰湖湿地、济西湿地、龙湖湿地、白云湖湿地,一个个靠黄河滋养的国家级湿地,星罗棋布在黄河两岸。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过程中,黄河赋予济南不竭的原生竞争力。

在全力保障黄河安澜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打造“人河城”相协调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轴,千亩银杏林、百里樱花大道成为黄河大堤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黄河大堤各类树株保有量达到400万株,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大批市民休闲体验。

近几年来,济南市加大投资力度,对原有淤背区的适生林和空白段进行了提升,种植了常绿树种;提升31千米长淤背区防护林、建成6处郊野公园;高标准实施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核心区提升改造和堤防绿化提升工程;建成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鹊华楼……如今的济南黄河两岸,一处处美丽的生态景观串起了黄河生态安全屏障,黄河这张生态名片更加亮丽。

古济水、大清河、黄河共同助力济南的发展,承载着济南的历史和文化,见证着济南古往今来的繁华与变迁。随着济南城市空间的扩展,济南加快了携河发展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支持下,济南未来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