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装饰的审美风格通常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岱庙的建筑装饰元素受到泰山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装饰纹样的形式、色彩和功能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岱庙的装饰纹样不仅是古代工匠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还反映了其对美的探索和创造力的表达。文章通过分析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渊源、审美特征以及装饰纹样鉴赏,旨在展示岱庙建筑的装饰纹样在现代艺术研究中的多维作用,也推动对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创新性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山东泰安地区;岱庙建筑;装饰纹样;审美特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35
0 引言
坐落于泰山脚下的岱庙,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精华之一,与北京的故宫、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附属的外八庙并列,共同构成“中国四大古建筑群”。这座历史悠久的岱庙,不仅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而且作为泰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与极高的审美价值。岱庙不仅是我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更是泰山文化的精华所在。该建筑群中的装饰纹样,以精致细腻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岱庙建筑装饰纹样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展现,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料。
1 山东泰安地区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渊源
1.1 岱庙建筑的历史发展概况
泰山岱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多位君王在此进行封禅仪式。自汉武帝至唐高宗、唐玄宗等,共有十二位帝王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他们不仅参与仪式,还对岱庙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促成了其今日的壮观规模。
岱庙以其古朴而稳重的建筑特色,显露出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宋代《大宋天贶殿碑》记载:“辉光下烛,秦既作畴;珍瑞云获,汉亦起宫。其后因轨迹而增崇,建名称而不朽者,非可以悉数也。”由此可知岱庙的建造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多次变迁,但岱庙的文化遗产和精神价值始终得以延续。汉唐时期的岱庙建筑,以坚固的石结构和精细的雕刻艺术为特点,反映了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高度成就。此时期的装饰纹样主要为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的图案,象征着神性和皇权的结合。进入宋金时期,岱庙建筑在维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细腻的艺术元素,如飞檐翘角、精美的砖雕和木雕。装饰纹样开始融入更多的文人墨客的审美趣味,如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反映了宋金时期文化的人文主义倾向。至元明清时期,岱庙建筑的规模和艺术表现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仅在规模上更为宏伟,而且在装饰艺术上更加精致华丽,纹样设计中出现了更多象征吉祥和繁荣的图案,如龙凤、蝙蝠和“寿”字等,这些纹样不仅美观,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1.2 装饰纹样的产生与发展
泰山岱庙建筑的装饰纹样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单一到丰富的转变。早期,由于历史资料的有限性,具体的纹样难以详细考证,但根据现存的建筑遗物可以推测,初期的装饰纹样较为简约,主要以图腾为主,如龙、鹤、莲等,这些图腾纹样在表现手法上相对简单,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汉唐时期,岱庙建筑装饰纹样开始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西汉时期,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兴起,建筑装饰开始注重礼器、石碑、车舆等的装饰,使岱庙的建筑装饰纹样变得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这一时期的纹样涵盖动物、植物、人物等元素,艺术手法上也开始融入雕刻、绘画、文字造型等多种形式。而至隋唐时期,在隋文帝“饰神庙”和唐玄宗封禅泰山等活动的影响下,岱庙的规模和装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石刻和壁画的艺术形式发展成熟,图案线条丰满优美,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到了宋元时期,岱庙装饰纹样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此时期的装饰彩画广泛应用,类型包括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装饰手法上采用了花草、如意、织锦等图案,并运用了退晕、对晕等技法,对后来明清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北宋时建立的天贶殿为例,其内部彩绘金龙以及藻井等装饰,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至明清时期,岱庙建筑体制基本延续宋代的传统,但私家园林的兴起推动了装饰纹样的创新。纹样题材更加丰富,涵盖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乃至器物,其色彩运用也变得更加生动鲜明。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不仅美观,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审美观的变迁。
2 山东泰安地区岱庙建筑装饰纹样鉴赏
2.1 天贶殿龙纹藻井
岱庙中天贶殿的天花板和藻井(图1)设计独特,以金色的升腾龙图案作为主题,展现出华丽的彩绘风格。在天贶殿的天花板装饰中,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布局方式,正中心以圆形突出,圆心处绘有金色龙图,四周环绕着祥云等细致的装饰元素,呈现在方形框架的四角,营造出一种严谨而有序的视觉效果。此设计不仅在造型上追求优雅与生动性,而且在色彩搭配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使整体布局显得连贯且和谐。龙纹藻井的设计反映了岱庙建筑师们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龙纹藻井不仅是建筑装饰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皇权文化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帝王权力的代表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天贶殿的龙纹藻井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其通过龙纹的展现,传递出对帝王权威的尊崇及对民族文化的崇敬。
2.2 西城墙类人面纹瓦当
在2002年对西城墙的整修过程中,发掘了一些时间上并不久远但极具特色的遗物。西城墙类人面纹瓦当(图2)材质为泥制灰陶,呈现的是类似人面的图案,此瓦当的五官细节十分清晰且丰满,展现了高水平的刻画技艺。瓦当的边缘较为突出、宽阔,中心的鼻梁设计直挺,两旁还各饰有一突起的乳钉。眼睛圆润而突出,眉毛的纹路弯曲自然,类似于人类的眉形,没有野兽般的威胁之感。此设计手法有效地运用了高浮雕技术,使这些人面特征更为显著,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西城墙类人面纹瓦当不仅体现了工艺师的创新思维,也映射出社会文化的演变。每一处纹样的细节,如线条的流畅度、造型的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都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审美观念。通过对这些纹样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岱庙建筑风格的理解,也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实证研究的素材。
2.3 岱庙坊
岱庙坊作为一件融合了古代建筑技艺与美学理念的杰作,其整体设计展现了复杂的浮雕工艺和充满生机的造型,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图3)。相传,这座岱庙坊的建造得益于鲁班神灵的启示,其规模在泰山众多牌坊中名列前茅,雕刻工艺亦是其中最为出众的。该坊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由山东布政使施天裔主持建造,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宽9.8米,进深3米,通高11.3米。岱庙坊的各个构件,如座、柱、梁等,均刻画有如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群鹤闹莲、麒麟送宝等超过30幅栩栩如生的吉祥动物图案,这些图案在细节上处理得极为精致,整体构造坚固而和谐,展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
3 山东泰安地区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分析
3.1 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形式之美
“装饰之所以成为装饰,主要是因为它可感知的形式之美。”岱庙建筑装饰纹样,表现出了工艺美术物化形态的普遍规律,把哲学原则与艺术法则巧妙地联合在一起,形成动态与静态、中庸与对称、节奏与韵律相结合的形式之美。一方面,岱庙建筑装饰纹样展现出对均衡感的追求。在这些纹样中,对称性和均衡性被广泛应用,这种审美特征可以在建筑的各个部分中找到,包括庙宇的门楣、栏杆、柱头等。例如,岱庙坊的装饰纹样体现了对称的构图手法,这一审美特征使岱庙坊成为古代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坊的座、柱、梁等构件上,精湛的雕刻技术呈现出多种变化,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装饰纹样包括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铺首衔环、群鹤闹莲、麒麟送宝等30余幅祥瑞禽图,纹样的构成巧妙地利用了点、线、面的排列,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对称性的应用使纹样呈现出一种平衡感,同时点缀着丰富的细节,赋予了纹样丰富的层次感。另一方面,岱庙建筑装饰纹样在形式之美中注重生动活泼的节奏韵律感,这一特征体现在纹样的排列与组合上。在岱庙的装饰中,常常运用重复性的图案,如龙、鹤、莲花等,这些图案在建筑各处得到反复使用,形成了一种生动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使装饰更具动感,还赋予了建筑一种活力。以天贶殿大殿内的藻井为例,其采用了旋子彩画的画法,其构图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每个藻井构件的画面都采用了枋心、藻头、箍头的三段式构图,这呈现出一种有序而精致的视觉排列,体现了古代建筑装饰的艺术精髓,中间部分的枋心是整个彩画图的核心,而箍头则分布在枋心的两边,通过藻头来连接彼此。藻井斗拱的装饰纹样结构相同,但内容各异,这种规律的变化和局部反差赋予了人的视觉以多样性,同时又保持了整体的协调性。
3.2 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色彩之美
岱庙建筑的装饰纹样注重色彩搭配,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主要色调。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每种颜色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如青色代表木,赤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白色代表金,黑色代表水。这种色彩搭配将自然界的五行思想与建筑装饰纹样相融合,赋予了纹样更深层次的寓意。天贶殿作为岱庙最为华丽的建筑,其装饰元素和色彩应用体现了最高规格的形制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首先,天贶殿内的彩绘金龙和藻井体现了最高规格的形制。彩绘金龙作为殿内的天花板装饰,展现了华丽和威严,是古代建筑中的巅峰之作。藻井的设置也体现了建筑的精致,它们位于正间和次间的顶部,周围施斗拱,这一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代表了最高水平的建筑形制。这些装饰元素的存在赋予了天贶殿无可比拟的建筑艺术价值。其次,天贶殿的色彩应用丰富多彩,充满灿烂和绚丽。从檐下到斗拱的彩绘都采用了金色、石青、石绿和大红等颜色,这些色彩不仅丰富了建筑本身,还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如金色代表富贵,石青代表祥和,石绿代表生机,大红代表繁荣。最后,斗拱作为一种特殊工艺,不仅具有物质功能,还具有精神功能。其构造精美,造型美观,青、绿两色的交替变化以及拱形与方斗形木块的层层交错叠加,形成错综有致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斗拱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还赋予了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之处。
3.3 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功能之美
岱庙建筑的装饰纹样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装点,更承载着丰富的功能之美,它既满足了建筑的实际需要,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认同。从物质角度来看,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功能之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它们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如斗拱、檐口、梁柱等构件上的装饰纹样不仅起到了美化建筑的作用,还在结构强化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纹样的精妙设计和雕刻工艺使建筑在保持坚固的同时,呈现出华丽和谐的外观。二是装饰纹样在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的功能。岱庙是古代皇家祭祀泰山、举行大典的场所,装饰纹样中的祥瑞禽兽、龙凤等图案被赋予了神圣的寓意,用以祈福、祭祀和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三是装饰纹样的文化传承功能。这些纹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承着古代建筑工艺和审美理念,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从精神角度来看,岱庙建筑装饰纹样的功能之美表现在激发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共鸣。这些装饰纹样不仅仅是静态的图案,更是通过精湛的雕刻和色彩运用,呈现出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观赏这些纹样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激发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同时,这些纹样也具有教育和启发功能,通过图案中的寓意和象征,传达着关于美、善、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公民道德和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语
岱庙建筑装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建筑工艺和审美理念的精髓,其不仅仅是静态的装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纹样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代建筑的文化遗产,还可以在今后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中汲取灵感,发掘传统文化的创新力量。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进一步分析岱庙建筑装饰纹样,以深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理解,为当代建筑设计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参考文献
[1]李峥.关于泰安岱庙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探究[J].陶瓷,2021(1):120-121.
[2]李莹.岱庙古建群中吉祥文化的传承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1):22-26.
[3]聂紫薇.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J].数码设计,2017,6(11):91-92.
[4]王洪香.浅谈泰安岱庙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J].美术,2017(5):142-143.
[5]赵祥明.泰安岱庙瓦当的造型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J].文物世界,2009(1):56-60.
[6]卢晓莉,贾鲁音.岱庙建筑群的文化及保护措施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8,40(1):83-85.
[7]崔俊阁.岱庙的建筑特色[J].建筑,2016(24):55-56.
[8]王昕娟,刘长禄,于东明.岱庙铺装景观特色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3):4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