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墓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述论(2013—2023)

2024-08-11 00:00:00刘东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文章从墓葬形制、装饰和葬具及随葬品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十年来山西金墓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情况,归纳新发现山西金墓特点。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西金墓墓葬风格上与河南、河北和西北等地域文化的交融,又体现了金元相交的时代特征,为研究山西墓葬形制和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山西金墓;考古新发现;研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44

十年来,山西金墓考古仍以配合基本建设和抢救性清理为主,没有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随着国家对考古工作高度重视,考古力量得到不断增强,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墓葬资料刊布日趋完善,研究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新发现

据统计,十年来山西金墓新发现有36座。其中,晋北(大同、朔州、忻州)金墓发掘4座,晋南(临汾、运城)金墓发掘11座,晋中(太原、晋中、阳泉、吕梁)金墓发掘14座,晋东南(长治、晋城)金墓发掘7座。除晋北3座金墓为土洞墓、土坑墓①外,其余是砖室墓。多室墓有6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室带耳室,即襄垣付村金墓②、长子南沟金墓③和阳泉古城金墓④。一种是前后室带耳室,即高平汤王头村金墓⑤、晋城郝匠金墓⑥和昔阳松溪路宋金墓⑦。均分布在太行山地区,其余是单室墓。襄垣付村金墓、陵川玉泉金墓、晋城郝匠金墓、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⑧和晋中正大五年墓⑨六座墓有明确纪年。

2 墓葬形制

三座土坑墓中朔州两座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大同和平里金墓只有墓室。夏县发现西阴金墓、上冯金墓M2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⑩。其余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和墓室组成。

墓道基本为竖穴、斜坡、阶梯式,形状有长方形、刀形、梯形等。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k、汾西郝家沟金墓l、侯马东庄金墓m、翼城武池金墓n、晋中龙白金墓o墓道两侧有4~5对脚窝,对称或交错分布,体现了这一地区墓葬特色。

除侯马东庄两座金墓有正式墓门外,其余均将墓室甬道描述为墓门。侯马东庄金墓M12墓门由基座、版门(有门钉、铺首、燕尾箍)、门砧、立柱、门框、门额、门簪、门轴、门槛组成,可自由开合。墓门上方青砖上有墨笔竖书“大吉利”。另一墓葬墓门形制与M12相似,门外有一对蹲坐系铃圆雕狮子。墓门前墓道壁用青砖砌筑,顶为“八”字形,壁面中部各砌奔狮砖雕一块。

甬道为拱形,两壁及券顶皆沿进深方向条砖并排砌筑,券顶砖块插缝。底部长方形,条砖、方砖铺地,或直接为生土。大部分甬道前部一道封门,主要用条砖以各种样式封堵,少数由大石板、碎砖封堵。汾西郝家沟金墓M2、M19两道封门。晋中龙白金墓、盂县泥河金墓先以青砖或砂岩封门,外侧用石板封堵p。此外,万柏林移村金元墓甬道内壁绘有卷草纹图案q。夏县西阴金墓、上冯金墓没有甬道,直接进入墓内。

墓室朝向基本为坐北朝南,夏县上冯金墓M2坐东朝西,平遥金墓坐西朝东r。形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凸”字形、八边形、六边形、梯形。墓室砌筑采用条砖对缝夹黄泥或白灰的方法,外皮和土圹壁间的缝隙用黄土、碎砖填充。墓室底部由方砖或者条砖铺地。

墓砖有长方形、方形和特殊形状三种,手工制、模制砖均有,砖的尺寸不一,手工砖背面有手印痕或绳纹。特殊砖按需要进行烧制。方砖边长26~33厘米、厚4~6厘米,主要用于铺砌棺床床面。长方形砖长26~46厘米、宽13.5~26厘米、厚4~6厘米,主要用于封门,砌筑甬道、墓室。

3 墓葬装饰

3.1 砖雕

砖雕装饰从下往上是基座、柱础、倚柱、门、窗、阑额、普柏枋、斗拱、撩檐枋、檐、滴水、天井(藻井)等。

部分墓葬底部砌有须弥座、壶形底座、束腰底座。如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四壁砌双层须弥座。有圭角,之上由两层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构成。束腰部分,下层束腰较窄,雕造型相似的缠枝花卉图案,上层束腰以力士柱相隔。力士柱间砌双狮戏绣球和折枝海石榴花花砖。汾西郝家沟金墓M153为壶形底座。夏县三座金墓皆为束腰式基座,束腰部位直接砌花砖,或者由3~6根力士柱隔开,砖面模印枝叶茂盛的荷莲、石榴、牡丹等花卉,边框有壶门形、素长方形等。

门一般位于墓壁中部,少数位于下部。门有版门和格子门两种样式。基本由门额、上额、门簪、槫柱、立颊、倚柱、门砧、地袱(门槛)、版门(门扇)九部分组成。版门门簪数量有一、二、四枚三种样式,形状有八边圆弧形、四瓣蒂形、方形(饰四半方胜纹)、柿蒂形、长方形(饰米字纹花瓣)、素面菱形、“X”形花纹七种纹饰。两扇门上有浮沤钉,每扇横有一、三、四排三种样式,竖有三、四、五列三种样式,形状大部分为圆形,只有夏县西阴金墓为八瓣莲花形。有的门中上部绘制黑色衔环铺首、四角绘箍头(燕尾)。格子门(隔扇门)门簪有二、三枚两种样式,图案为菱形柿蒂纹、长方形“米”字纹两种。门扇上部格眼有菱形纹、毬纹、四斜毬纹艾叶纹、四斜毬纹上出条桱重眼纹、方形纹、六方勾交填叶纹、四方填叶纹、八方勾交图、八方勾交图填花图、龟背填花图、龟背勾交填花图、斜交“十”字纹图、大棂花纹、八角填花图、斜交菱形填花图、龟背纹图、斜方格纹、三交菱花艾叶龟背纹十八种纹饰;腰华版雕有牡丹、对称莲花、折枝莲、三角填花、球纹五种样式;障水版雕壶门样式有对称如意、四瓣菱花两种,壶门内雕孝子图、凫鸭穿莲、折枝牡丹、盆栽莲花、盆栽牡丹等。比较特殊的汾西郝家沟金墓M153,两扇假门上层墨绘菱形格眼图案,下层竖向施四条红彩直棂。

窗一般位于门两侧、上部或者墓室东、西壁,有花窗、破子棂窗和横披窗三种样式。花窗一般由上额(上串)、槫柱(樗柱)、窗额、立颊、窗砧和下串组成。格眼有菱形花格纹样、毬纹格子纹样、四斜四直艾叶纹、斜球菱花纹、“卍”字纹花格,格眼填“十”字纹、四斜毬纹重格眼、双交菱花纹、四直毬纹格眼八种;破子棂窗有四、五、六、七、九、十一枚六种直棂。部分窗户下部或者旁边砌有舞狮图、狗纹花砖;横披窗位于版门上方,窗心砌折枝花卉图案,如牡丹、牡丹蝴蝶、牡丹仙人等。

铺作一般位于普柏枋与橑檐枋之间。其中,六铺作有双杪单下昂一种样式;五铺作有五铺作双昂、单杪单昂重拱五铺作、五铺作双下昂、五铺作单杪单下昂、五铺作单杪单下昂偷心造五种样式;四铺作有把头绞项作、四铺作计心造、四铺作单杪计心造、四铺作单杪单下昂、四铺作出昂形耍头、四铺作单昂、四铺作单杪双拱、单杪四铺作、四铺作重拱九种样式。单座墓中样式使用最多的是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共有三种。比较特殊的是汾西郝家沟金代墓葬M153斗拱为“一斗二升”拱,泥道拱土雕。铺作上方椽有圆椽、方椽。屋面基本为合瓦屋面。瓦当有如意头花边、圆形勾首、方形勾首。滴水有素头板、锯齿形、盆唇形。

墓顶形制有穹庐顶(锥形、八边形、圆形)、覆斗顶、券顶、盝顶(方形、长方形弧边)、攒尖顶(八角、圆形)、尖拱顶。襄垣付村金墓砌有方形天井,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砌有藻井。

晋南、晋东南金墓中部还雕刻有墓主人像、孝子图、启门妇人像。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侯马东庄金墓M12与M14中有墓主人像。如侯马东庄金墓M12、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墓室北壁砖雕一门或歇山顶门楼,门前墓主人夫妇二人分坐于靠背椅上,身前各置一方桌,桌上摆放卷轴或食物。晋城郝匠金墓M1与M2s、沁县上庄金墓、侯马东庄金墓M12与M14、长治县金代石棺墓中有孝子图。晋城郝匠M1金墓、侯马东庄金墓M12中有妇人启门图,均为右侧版门呈闭合状,左侧版门微启,门前雕一妇人,欲自内而出。此外,还雕有帷幔、熨斗、剪刀、铫子、温碗注子、灯台、灯盏、矮足柜、漆盒、吉祥挂饰、脚凳、衣架、长明灯等生活用具,磨盘、舂米台等生产用具。

3.2 彩绘和壁画

大部分墓绘画前先涂刷白灰浆打底,部分墓葬施地仗层。繁峙南关金墓、尖草坪东张村金墓群tM3、盂县泥河金墓先施草伴泥,其上抹白灰。尖草坪东张村金墓群M2、M5、M7有掺麦秸白灰地仗层。

陵川玉泉金墓、长子南沟金墓、阳泉古城金墓和繁峙南关金墓壁画由主题壁画、建筑彩绘和墓顶壁画组成。陵川玉泉金墓墓顶绘四幅孝子图,其他三座墓葬绘日月星象或升天图。如长子南关金墓墓顶北壁为升天图,以白色点缀星象,三只红色凤凰腾空而起,侍者于前引导,三位仙官双手拢于袖内,紧随其后。东、西壁分别为日、月,并点缀星辰、大卷云。南壁绘有一条红彩苍龙,做爬云状,其下为红、黄、黑彩大卷云。

墓室中部是主题壁画。夏县上冯金墓M1、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长子南沟金墓、阳泉古城金墓和盂县泥河金墓中有墓主人像。夏县上冯金墓M1、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盂县泥河金墓是夫妻对座图,身后装饰不同。夏县上冯金墓M1砖雕“一桌两椅”,墓主人夫妇像绘于两边。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夫妻像绘于东北、西北两壁,身后绘有侍从侍女、赭桯屏风、寻杖栏杆、花草湖景石、庭院盆景、井台护栏等。阳泉古城金墓西壁绘一男二女面向西南壁端坐,西南壁三男三女向西壁行礼请安。长子南沟金墓绘墓主人夫妇携家人侍从出游。陵川玉泉金墓、襄垣付村金墓、长子南沟金墓中有孝子图。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墓、汾西郝家沟金墓M2中有妇人启门图,均为东、西壁假门门缝处彩绘妇人,唯妇人造型有异。此外,壁画内容还有高士、鹊鸟登枝、备茶备酒、庖厨劳作、蓄养、出行、祥瑞、女子推磨、猫口衔雀、侍女侍从、蒿里老人和黑狗、狮子抱绣球、鹿献灵芝、童子骑鹅、童子戏绣球、星象、诗词、杂宝等。

建筑彩绘主要在立柱、阑额、普拍枋、斗拱、柱头枋、橑檐枋、椽头等部位,以及其间的空白处。色彩主要有白、红、黄、黑、蓝、绿、青、灰、橙,此外还有朱、褐、黑褐、赭、绛、粉红、暗红、淡绿、淡蓝、淡青、淡橙、蓝黑、土红、土黄、土朱、浅灰、橘红色、橘黄色、豆青。纹饰有回字纹、云纹、圆形方孔钱纹、卷草纹、如意头纹、大叶筍纹(莲瓣纹)、蕉叶纹、卍字纹、十字纹、柿蒂花纹等。花卉有牡丹、菊花、忍冬花、莲花、荷花、石榴花、芍药、海石榴花等,以及组合型莲花娃娃、荷花鲤鱼、荷花蜻蜓等。动物有苍龙、凤凰、牛、马、狗、仙鹤、蝴蝶。

3.3 葬具及陪葬品

墓室大部分有棺床,形状有倒“凹”字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比较特殊的有侯马东庄金墓M12,棺床立面砌有床栏,其形制为地栿与盆唇间做三壸门花版,壸门内雕折枝花卉,盆唇上立撮项和简易云拱,撮项下端带榫头,插入盆唇上方卯眼,云拱上不设寻杖。晋中金正大五年墓木棺置于木质须弥座棺床上。分为三层,棺床上置两层莲叶形装饰围栏。棺盖为拱形,由八至九块板连接而成,头尾有装饰性木板。长治县金代石棺棺盖正面装饰折枝莲纹,棺身两边装饰妇人、飞天、云纹,基座束腰线刻二十四孝图u。尖草坪东张村金墓群M3棺床底部有北斗七星图。繁峙南关金墓木质棺架和木棺被损毁,只残存云头形棺首牌、绘有朱雀前挡板、玄武后挡板和白虎侧挡板。

大部分墓葬没有随葬品或者很少。随葬品较多的有晋城郝匠金墓29件、襄垣付村金墓21件、昔阳松溪路宋金墓28件、沁县上庄金墓18件。随葬品有瓷、陶、铁、骨、银、水晶、砂、石类别。铜器有铜镜、铜簪、铜钱等。瓷器有瓷枕、瓷罐、瓷钵、瓷碗、瓷盏、瓷瓶、瓷盘、瓷碟、瓷执壶、瓷盖盒。陶器有陶罐、陶鼎等。铁器有铁牛、铁铧犁等。此外,在沁县上庄金墓、昔阳松溪路宋金墓、阳泉古城金墓发现镇墓石5块,夏县上冯金墓M2发现镇墓石3块。

4 余论

十年来,新发现山西金墓墓主人基本为下层富裕人群。墓葬装饰方面,晋南地区以砖雕为主,但以前经常出现的戏剧乐舞砖雕几乎未见,翼城武池金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墓顶形式—八边形兼三重鱼尾饰叠涩穹隆顶。铺作多是五铺作、四铺作。晋东南地区砖雕、壁画并重。如长子南关金墓墓顶有升天图,墓室中部有仿木构建筑,以及孝子图、蓄养图、出行图等。晋中、晋北地区以壁画为主,如繁峙南关金墓绘有男女侍从、湖石禽鸟、财帛进奉、丘墓神煞等。建筑彩绘广泛存在于各墓葬中。

墓主人像、孝子图、妇人启门图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南部,砖雕、壁画两种形式都有。墓主人像相较于以前一桌二椅夫妇对坐“开芳宴”题材,出现夫妻分坐于两桌v,甚至分别绘于两壁对坐情况w。襄垣付村金墓、长子南沟金墓、长治县金代石棺墓有完整二十四孝图,与洛阳张君石棺(公元1106年)所刻二十四孝图相比,只有长治县金代石棺墓相同,襄垣付村金墓多乳姑不怠、闻雷泣墓、耨夫图,少董永卖身图。长子南沟金墓多闻雷泣墓,少刘明达行孝图。从尖草坪东张村金墓群、万柏林移村金元墓、晋中金正大五年金墓、晋中龙白金墓、繁峙南关金墓等晋中地区的金墓看,砖雕减少、壁画增多,如孝子图、墓主人像消失,墓壁题字、诗词等增多。

山西各地金墓中葬具、随葬品各具特点。晋南地区砖雕床栏,晋北、晋中地区木质棺床和木棺,晋东南地区石棺,晋中地区瓷枕以及出土种类繁多的随葬品。如昔阳松溪路金墓出土3件瓷枕、5块镇墓石,尤其是砂釜、茶盏、注壶(注子)、茶盒和茶匙集中置于陶盘。

注释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朔州市文物保护与利用服务中心,朔州市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山西朔州后寨两座金墓发掘简报[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2):9-11;大同市文物研究所.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世界,2018(5):3-7.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山西襄垣付村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季刊,2023(1):29-47.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治市外事侨务与文物旅游局,长子县文物旅游局.山西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7(12):19-34.

④阳泉市文物管理处.山西阳泉古城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10):23-31.

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博物馆,高平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西高平汤王头村金代墓葬[J].华夏考古,2020(6):37-44.

⑥山西博物院,晋城市文物研究所.山西省晋城市郝匠M1发掘简报[J].文物季刊,2022(2):74-85.

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昔阳县文物管理所,昔阳县博物馆.山西昔阳松溪路宋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1):20-33.

⑧v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垣曲县文旅局.山西垣曲中条山金属集团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季刊,2022(2):16-23.

⑨王俊,闫震.山西晋中发现金代正大五年墓[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10):6-10.

⑩运城河东博物馆,夏县文物旅游局.山西夏县宋金墓的发掘[J].考古,2014(11):54-71.

kw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西县文物旅游局.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8(2):11-22.

l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墓葬发掘简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12):42-57.

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侯马东庄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21(2):22-29.

n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翼城武池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9(2):16-23.

o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中市考古研究所.山西晋中龙白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9(11):34-40.

p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盂县文物管理中心.山西盂县泥河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21(6):4-9.

q裴静蓉.万柏林区移村金元墓发掘简报[J].文物世界,2016(5):21-23.

r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平遥文县物所.山西省平遥县东城村战国、金代墓葬[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11):10-14.

s霍宝强.晋城郝匠金墓[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

t冯钢.尖草坪区东张村金代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世界,2018(3):3-8.

u山西考古研究所,长治县博物馆.山西长治县出土金代石棺[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6):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