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社教项目策划研究

2024-08-11 00:00:00廖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的根本遵循。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相关探索经验为革命遗址社教项目策划提供了实践经验。开展主题社教活动,首先要深入研究革命遗址的历史内涵,尽可能详尽地掌握遗址的历史信息;其次要深入挖掘历史的精神价值,提炼主题,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和本质内涵;最后要创新形式,设计符合不同受众对象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革命遗址;社教活动;策划;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41

0 引言

2021年,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要求强化教育功能,设计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认知特点的多样化主题教育活动,提高革命文物传播能力。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革命纪念馆跃升至1600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达94%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革命纪念馆、旧址参观学习,革命传统教育呈现年轻化、大众化、日常化的趋势。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遗存,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推动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开创革命文物工作局面,逐渐成为各地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突破的新课题。北京市海淀区贝家花园根据真实历史事迹,推出谍战沉浸式情景互动剧场:体验者“穿越”成为地下交通员回到1940年,进入当年平西地下交通线贝家花园,打入敌人内部执行秘密任务,体验与日伪斗智斗勇、保护革命同志的历程。上海市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推出《足印·赤色黎明》沉浸式情景党课,参与者通过戏剧演绎和密室逃脱等形式,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感悟体验共产党人机智勇敢的魅力。

近年来,成都市尤其重视创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模式。2022年,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深入挖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努力餐”②文化内涵,以抗战时期成都革命工作为背景,以革命烈士张露萍的故事为主线,策划主题沉浸式戏剧《微光》,让体验者定制角色、参与任务、传递情报,既当“观剧人”,又是“戏中人”。该项目以年轻化、潮流化的沉浸式教育理念,化党史学习教育于无形,潜移默化中筑牢红色基因、培育理想信念、传承红色文化,有效发挥革命文化教育传承、浸润引领作用。

2023年,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以下简称“旧址”)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推出“潮头·潮流—新华日报馆的日常与新事”主题展览,策划设计“馆里看报 街边接头”文化体验活动,有效宣传和推广了成都革命文化和故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旧址社教策划经验的个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下面将不避冗繁,详细介绍相关经验,以期能够为革命遗址社教项目策划提供实践参考。

1 旧址概况

1.1 旧址简介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祠堂街38号,紧邻城市中心天府广场。建筑始建于民国,是成都市首批近现代优秀建筑、成都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面,整体呈“凹”形。主楼三层,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主楼南侧为东西厢房和倒座。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2940平方米。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西式建筑特征鲜明,是成都市现存不多的民国建筑。2019年启动修缮,2023年恢复对外开放。

1.2 《新华日报》在成都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政治机关报。1938年1月于成都设立发行组,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改为分销处、西北总分销处、营业分馆,由八路军驻成都代表罗世文领导,成为中共四川省委工作委员会的对外联络机关。在成都发行量最多时达1.2万余份,成为成都地区最有影响的进步报刊之一。此外,还代销各种图书杂志,如新华日报馆自印和翻印延安解放出版社的书刊、生活书店的进步书籍等。

至1947年3月撤离,《新华日报》在成都坚持战斗九年时间,是坚持最久的分馆之一,成为传播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事迹的重要阵地,是成都、四川及西南人民心中一盏耀眼的明灯,为鼓舞和推动成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 主题展览“潮头·潮流—新华日报馆的日常与新事”

该展览于2023年6月推出,主要呈现1938—1947年《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发展历程及大事记。同时,为增添展览内容的丰富性,特别选取报纸中刊登的文化生活类广告、艺术展览预告等,从侧面呈现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祠堂街作为“红色文化发声地”的历史背景。

展览位于旧址建筑一、二层,将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与展览内容充分融合,以手绘画、图文展墙、场景还原等手段,通过艺术化、多元的展陈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播革命文化。一层主要展示祠堂街及周边近现代历史建筑群手绘地图、《新华日报》简述及文创展示区—“Gai”逛小铺。二层为新华日报馆印行图书复印本陈列,有《新华日报》图书类、文化生活类内容节选,以及成都大事记以及办公场景还原。同时,特别选取报纸中刊登的文化生活类广告、艺术展览预告等,侧面呈现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 旧址社教项目活动策划

一般来说,革命遗址的文化特点基本决定了其开展社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总的来说,活动策划首先要深入挖掘革命遗址的历史内涵、精神价值,提炼主题,研究确定活动内容和目标,既要体现遗址的历史特点,又要具有现实意义。然后再创新形式,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和互动参与等多种形式,设计符合受众对象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

旧址所在祠堂街曾是中共地下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先后在这里建立了7个支部,设立党的秘密交通站和联络站。祠堂街也曾坐拥成都70%的书店,街道两旁书铺林立,各大报刊编辑部、发行部云集。在这里,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同《大声》等周刊、战时出版社等共同举起了近代成都先锋思想文化传播的火炬,鼓舞了西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现今,“潮头·潮流—新华日报馆的日常与新事”展重回文化发生地,重述文化发声的故事。展览还配套策划了“馆里看报 街边接头”革命文化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找线索、换情报等趣味任务,吸引参与者跟随提示探寻旧址背后的故事,感知当时西南地区的革命生活、精神面貌。

2.1 背景设定

1940年3月14日,国民党制造成都“抢米事件”,栽赃造谣共产党策划饥民抢米,借此大肆逮捕成都地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诬陷为抢米事件组织者和指挥者的共产党员朱亚凡被枪杀。罗世文、车耀先、洪希宗、郭秉彝、汪导予等20几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逮捕。国民党军警还捣毁《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逮捕工作人员20余名。

抢米事件后,成都分馆切断了与地下党的联络,地下党员无法进入分馆了解情况、传递消息。为帮助无法进入分馆的地下党员,需根据《新华日报》上的线索找到相应“情报”并交予工作人员,完成交接。

2.2 环节设计

参与者首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报名,凭借报名信息在“接头点”抽取任务卡,由工作人员介绍任务内容;再根据线索提示各自到展厅收集信息,2小时内找齐全部线索,并填写任务卡;最后返回“接头点”与工作人员交换“情报”,视任务完成情况领取奖品。

任务奖励分三种情况—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并找到隐藏线索、完成任务并全部回答正确,分别可领取相应的文创产品,包括主题明信片、雪糕盲盒、限定帆布袋等。

2.3 任务设计

这里主要参考教育领域的任务驱动法③,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该教学法改变居高临下的单线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模式,将被动参观转化为互动体验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参与者自发性地探索与学习知识,实现活动教育功能最大化。

经过对旧址历史文化内涵、新华日报成都办报历史、展览内容的充分挖掘、分析、研究,活动共设计了三条任务线:主线任务、隐藏任务和团体任务。

主线任务是A、B双面任务卡答题。A面“《新华日报》在成都”包括7道题,多关于成都营业分处的基础知识与大事件;B面“《新华日报》上的战时文化生活”包括6道题,多为当时知名品牌广告、影视剧目等内容。参与者在观展过程中寻找答案线索。

隐藏任务为找出《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的撤离情报。参与者根据成都市档案馆藏档案[四川省会警察局关于成都营业分处撤离情报(1947年3月5日)、四川省会警察局治安周报表(1947年3月11日至17日,摘编)],以及成都营业分处《忍痛告别启事》,找出撤离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完成“接头”并撤离。

针对团体,增加“巧手生花寄追思”或“妙语连珠趣/潮生活”两种活动(二选一)。“巧手生花寄追思”即以纸造花,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④献上最真诚的祭奠和追思。“妙语连珠趣/潮生活”即参与者用20世纪成都方言的“潮流”标语,亲手制作“最潮”帆布包。潮流标语均选自《新华日报》,如“要得吗”“聪明仕女”“甜心”“青春牌”“啷个办”“春来了!及时播种!”。

2.4 活动反响

该文化体验活动新奇有趣、有亮点,真实革命事迹和地点体验带来的震撼和感受远超想象,做到了“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成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报名体验。随着任务的逐渐深入,参与者仿佛回到了红色年代,成为无数为党和国家革命事业奉献力量的一分子。该活动经新闻媒体、微信微博等渠道预热,迅速成为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和网络达人分享的热门话题,获得中国新闻网、封面新闻、锦观新闻等的关注与报道。

3 革命遗址社教项目策划反思与总结

旧址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通过小而精的展览阐释革命史实故事,还原革命时期交通联络站、电台、报社编辑部及发行部日常工作等物件,并设计一系列沉浸式革命体验场景、活动,尝试创建“革命文化+体验实践+深度旅游”IP,形成“学习+互动+体验”的社教活动模式。2023年下半年以来,旧址还策划了一系列社教活动,如:“新华邮票我来画”主题邮票、明信片创作活动,参与者结合《新华日报》创报故事创作邮票、明信片,投票评选出人气最高的10幅作品,或有机会通过邮政发行;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联合重庆市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推出“新华之旅—成渝两地新华日报旧址探访游”打卡体验活动,成渝两地协力共塑红色文旅品牌;又配合市委宣传部策划“蓉”光—成都红色故事讲述大会,选取一批具有辨识度和传播力的成都红色人物、故事和点位,让观众在革命旧址听红色故事。

成都革命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工作目前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旧址相关策划经验只是提供了些许参考,我们认为成都革命遗类社教策划应特别注意考虑如下问题:

①回应都市社交需求。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都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新的城市社群大量涌现,但新社群的交往相对滞后。“观展+互动文化体验”提供了新的游、玩、学相结合的系统社交资源和模式,一定程度上通过文化体验缓解了城市社会交往的现实缺口。

②紧扣社会热点、接近现实。2021年,《觉醒年代》出圈引发追剧热潮,年轻群体纷纷爱上主旋律。活动策划要精准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精神通联,让党史故事与当前产生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呼应和互动,从历史事件中探索我们今天生活的启示。

③开放、对话、互动。通过情景故事营造、参观游线设定、游戏互动环节设计,引导参与者自发性地探索,进一步激发、增加学习趣味性。增强文化体验的故事性,让体验线路与历史脉络产生线性连接,参与者通过互动体验与在地知识产生记忆连接,增加认知记忆与情感记忆。

④拓展新文化空间。部分革命旧址的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而对参与者来说,互动体验是一次性的。持续推出有吸引力的系列活动、提供长期的文化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语

旧址策划系列社教活动是成都市活化利用革命文物的一次有益尝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何优化“活动任务”,吸纳更广泛群体参与?如何在把好史实关、政治关的前提下提升活动趣味性?如何提高教育活动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这些具体的问题可能也是许多革命遗址类社教活动策划所面临的问题,值得研究与思考。

革命遗址常受限于场馆性质和使命任务,又因藏品类型较单一、主题展览选题范围小、原址空间利用难度大,难以与时俱进推出精彩社教活动。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立足自身资源及区位优势,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内涵,创新革命文物传播途径,巧妙运用当下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形式,激“活”革命文物,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不局限于走马观花的拍照打卡式热闹,不简单地把教育活动理解为讲解和组织活动,而是在文化追求与体验中让每一位走进旧址的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能收获感悟、产生共鸣共振,实现革命人物、事件从书本到立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深刻感悟,推动革命传统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注释

①李瑞.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近期文物工作亮点[EB/OL].(2022-12-28)[2024-1-11].http://www.ncha.gov.cn/art/2022/12/28/art_722_178886.html.

②“努力餐”原为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革命烈士车耀先同志因开展革命活动的需要而经营的一处餐馆,是当时中共地下秘密联络站,又是以车先耀烈士为主编的革命刊物《大声周刊》的编辑部和发行点。

③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④即祠堂街1号成都人民公园入口处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44年以首批出川抗日战士张朗轩老人为原型创作,后雕像被毁。1989年雕塑大师刘开渠再造铜像。2007年,迁至祠堂街的人民公园大门前。

参考文献

[1]新华日报史学会成都分会编写小组.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史稿[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

[2]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

[3]袁廷栋.成都街巷志[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4]万舒婷.新时代广西革命类纪念馆社会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5]任涵予.基于沉浸式体验的抗战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为例[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23.

[6]刘军.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新尝试:以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为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22(Z1):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