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堂记碑》:孔道辅及孟子地位提升

2024-08-11 00:00:00王睿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五贤堂记碑》是北宋知名官员孔道辅为纪念五贤堂的建设而立的石碑,其碑文反映了宋代前期的道统思想,并成为孟子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五贤堂记碑》;孔道辅;道统;孟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40

1 《五贤堂记碑》

《五贤堂记碑》(图1、图2)立于曲阜孔庙西路金丝堂西侧,碑高320厘米,宽115厘米,设立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由时任兖州知州的孔道辅撰文并书丹。早年残缺,目前用水泥将《五贤堂记碑》镶起修复。碑文现存共16行,每行约44字,原文收录于《祖庭广记》《阙里文献考》《山左金石志》等典籍①。

其中的五贤指的是孟子、荀子、扬雄、王通和韩愈,五贤堂就是孔道辅在孔庙中为祭祀这五位圣贤而建的。碑文开篇便高度评价了圣人之道以及五贤对圣人及道的辅助作用:“五星所以纬天,五岳所以镇地,五贤所以辅圣……诸子虽博,非五贤之文,不能成正道……故圣人与天地并,高卑设位,道在其中矣。所以尊君德,安国纪,治天物,立人极,皆斯道也。”随后,孔道辅详细介绍了在儒学低谷期,五贤分别为振兴儒学而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在文章末尾介绍了自己建五贤堂的动机:“庶几识者……知圣贤之道尽在此矣。”

孔道辅以孔子嫡系后裔的身份在孔庙中建五贤堂,为五贤画像并祭祀,使孟子第一次进入孔庙,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孔道辅其人

孔道辅,原名孔延鲁,字原鲁,宋代兖州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出生于宋雍熙二年(985),卒于宋宝元二年(1039)。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孔道辅举进士第,随后曾任宁州军事推官、大理寺丞、仙源知县、太常博士、龙图阁待制、尚书兵部员外郎、徐州知州、许州知州,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龙图阁直学士等官职。

孔道辅是北宋中期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对其评价为“刚毅谅直名闻天下”。在孔道辅踏入仕途不久时,曾在宁州(今甘肃宁县)任军事推官。在这里,他曾用笏板击杀妖蛇,对改易宁州一带喜巫尚神的风俗产生了积极影响。王安石在其墓志铭中曾记载:“(公)尤不好鬼神禨祥事,在宁州,道士治真武像,有蛇穿其前……而蛇果出。公即举笏击蛇,杀之。”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东封西祀,热衷“祥瑞”,发现有蛇出于真武像前等这些现象,官员一般都会以“祥瑞”上报朝廷;另外,怪蛇出没于真武殿,民众也会看作是真武大帝显圣。所以,孔道辅击杀妖蛇,对官民均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宋天禧二年(1018),孔道辅上奏称“祖庙卑陋不称,请加修崇”,朝廷批准并拨款,命令由孔道辅监修孔庙,孔庙由此形成了四进院落、三路并行的现存格局。他将原正殿后移并扩建,在正殿原址筑坛并环植杏树,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杏坛的典故源于《庄子·渔父》:“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曾注释:“缁帷,黑林名也。杏坛,泽中高处也。”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也认为《庄子》一书,凡谈孔子,均为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因此,我们所见杏坛实际是儒家教育的象征,而非孔子讲学所在②。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十二月,孔道辅被任命为“契丹接伴使”,准备出使契丹。据记载,由于契丹不喜欢“鲁”音,孔道辅无奈将姓名由原名“延鲁”改为“道辅”。张宗益在其撰写的《宋守御史中丞赠太尉孔公后碑》中所言:“寻为北蕃国信使,旧名延鲁,至是改今讳焉。”天圣五年(1027)九月,孔道辅充任“契丹妻正旦使”出使契丹。根据《宋史》及《宋守御史中丞赠太尉孔公后碑》记载,孔道辅面对气焰逼人的契丹君臣不卑不亢,应对有礼有节,十分得体,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返宋尚未还朝,便升任左司谏、充龙图阁待制。天圣九年(1031)七月,孔道辅以“契丹母册礼使”的身份再次出使契丹。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三月,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刘娥即临朝称制的刘太后逝世,宋仁宗亲政。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消除刘太后的政治余波,宋仁宗决心废除刘太后为自己选定的郭皇后。根据《宋史》记载,明道二年十二月乙卯,即公元1034年1月16日,宋仁宗颁下了诏书,“废皇后郭氏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居长宁宫”。按照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说法,时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的孔道辅极力反对废后。他率领谏官孙祖德、范仲淹、宋郊、刘涣,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段少连一行十人到殿门求见宋仁宗,试图劝宋仁宗收回旨意,守门宦者却“阖扉拒之”,于是孔道辅“拊门铜环大呼”,由此触怒了宋仁宗。结果宋仁宗下旨,将孔道辅贬为泰州知州,范仲淹贬为睦州知州,并将两人被羁押出城,其他参与者也被罚铜二十斤。

景祐四年(1037),孔道辅已任由泰州知州转任兖州知州两年,《新建孟子庙记》中说,他向来“以恢张大教兴复斯文为己任”,认为孟子力辟杨墨,对儒学之功最大,应当在其故乡建祠堂祭祀。他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四基山之阳寻访到了孟子墓,于是便在此建立孟子庙,并邀请其挚友泰山先生孙复撰写了《新建孟子庙记》,刻石立于庙中。不久,他还在曲阜与邹城之间的凫村寻访到了孟子第四十五代孙孟宁,并极力向朝廷推荐,孟宁被任命为迪功郎、邹县主簿,主持孟子庙祭祀。由此,孟子后裔才得以确认并延续至今,孟宁也被孟氏族人称为“中兴祖”。而孔道辅也因修建孟庙和寻到孟子后裔而从祀孟庙。

3 中晚唐至宋初的道统论

孔道辅立《五贤堂记碑》,将孟子、荀子、扬雄、王通和韩愈列为“五贤”,明显是受到唐宋时代儒家道统的影响而为。

儒家的道统论虽兴起于北宋初期,但其首次提出应追溯到韩愈。

儒家学说自从孔子于春秋开创后,构成至今2500年间华夏传统文化的主体。虽然历经了秦代的“焚书坑儒”,但毕竟秦二世而亡,未对儒学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汉代,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更是成了官方的正统思想。然而,东汉之后,儒学便进入了衰落期。一方面,今文经学宣扬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学说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再与谶纬之学结合在一起,明显变得荒诞无稽;另一方面,两汉经学严守师法、家法,发展到汉末,既烦琐迂腐,又僵化虚伪,日益失去了吸引力。同时,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必然随着政权的衰落而衰落,随着黄巾起义席卷全国,东汉政权被曹魏所接替,儒学也受到沉重打击。而汉末三分,经过西晋的短暂统一,很快又陷入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战乱之中,局面直至隋唐时期方才重新安定下来。佛道思想在这一阶段获得迅速发展。尤其是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中原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尤其是西晋后期时战乱不断,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佛教的来生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此时的北方政权,无论是十六国还是北朝,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统治,自然对同样来自域外的佛教有认同感,甚至将其确立为统治思想。于是佛教力量迅速增强,至隋唐已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信徒遍及天下。道教也同样在社会上取得了巨大影响力③。

唐代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通过对之前各朝统治经验的总结,李渊与李世民父子清醒地认识到,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必须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佛道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采取了三教并立、彼此平衡的文化思想政策。同时,儒家思想也不是无视时代的变迁,简单回归两汉的经学,而是在保存基本思想的同时,积极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作为自身的有益补充。这在思想上为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又开始衰落。《旧唐书·儒学传》记载唐高宗就“薄于儒术”,到了武则天称帝时,更加轻视儒学,甚至连国子祭酒的职务也多授予诸王及驸马都尉,而非按例授予当时的大儒。不过20年,儒学就衰落了下来。按照《旧唐书》的说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教渐衰,薄于儒术”,具体来说是破坏了儒学的规矩。唐高宗废掉王皇后,封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向泰山之神献祭,后来又改到嵩山封禅;唐中宗的皇后韦氏学习武则天参与祭天等。这些大事都违背了儒学的基本原则,然而却都有当时的儒家领袖许敬宗、祝钦明等出来支持。同时,许敬宗和祝钦明还有许多有违私德的事迹流传,严重破坏了当时的道德风尚。

在这种情况下,佛、道二教势力再次迅速膨胀,尤其是佛教,在唐肃宗、唐代宗的支持下,势力大增,打破了三教的均衡状态。尤其是韩愈所处的唐宪宗时代,更是尊崇佛教。根据《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命令中使杜英奇带三十名宫人将佛骨舍利迎入宫中,准备供奉三日,并将举行极其盛大的佛教仪式。韩愈从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角度出发,撰写了著名的《论佛骨表》以直言进谏,结果其言辞触怒了唐宪宗,要处死韩愈,经诸大臣求情,韩愈方得以幸免,被贬为潮州刺史。

面对儒学衰落的现实,韩愈看到了佛教的传承有序,在广大信徒的支持下,既有严格的戒律约束,又有明晰的传承体系,进而形成了具有坚定信仰和严密组织的僧侣组织。这种组织体系对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得佛教在华夏历经各种波折而传承不息,发扬光大。儒学虽有汉代经学较为严密的传承体系,但其重心主要在于名物训诂和文字疏解,对于在思想领域跟佛教争锋的作用不明显。

韩愈深入挖掘儒学自身的典籍,发现孟子得孔子的真传,又有辟杨墨的“卫道”之功,进而发现《孟子》卒章中明确了1600余年间圣贤传承的道统。韩愈几乎全盘接受了孟子所描绘的儒学传承脉络,在《原道》中他叙述了儒学的完整道统:尧传于舜,舜传于禹,禹传于汤,汤传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再传给孔子,孔子传孟子。孟子之后,韩愈慨然以接续失传千年的儒家道统为己任,由此创立了影响后世千余年的“道统”说④。

晚唐时,皮日休把文中子王通与孔子、孟子、荀子相提并论,在其《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中列出了孔子、孟子、荀子、文中子王通再到昌黎先生韩愈的道统。

到了宋初,孔道辅的挚友、“宋初三先生”之一的泰山先生孙复在写给他的书信《上孔给事书》中把孟子、荀子、扬雄、王通、韩愈称为“五贤”,其中,又把孟子、荀子、扬雄称为大儒。在他看来,王通与韩愈较之孟子、荀子、扬雄,明显略逊一筹。

孙复的弟子,同为“宋初三先生”的泰山学派创始人、徂徕先生石介则把孟子、荀子、扬雄、王通、韩愈尊称为“五贤人”,而韩愈更被称为“贤人而卓”,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可与孔子并肩。

非常明显,孔道辅建五贤堂,立《五贤堂记碑》,是受孙复、石介的影响所致。

4 北宋孟子地位的提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向来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对于士人而言,从祀于孔庙,毫无疑问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下诏,令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为先师,俱配尼父于太学。这二十二人被称为“先师”,孔子则被称为“先圣”。二十二位“先师”之所以能享受这样的尊荣,原因在于“代用其书,垂于国胄”。后世分析,是因为他们对儒家经典在传播和传承方面做出了贡献。而前述“五贤”之中的孟子,却未能名列其中⑤。众所周知,孟子后来被称为“亚圣”,地位仅位于孔子之下。

实际上,孟子去世后,在两宋以前地位一直不高。虽然东汉的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称为“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但长期以来所称的“亚圣”都是指颜回,在儒家文献中,一般以“周孔”或“孔颜”并提。比如同为东汉末年的祢衡,在《颜子庙碑》中称赞颜回“亚圣德,蹈高踪”。曲阜孔庙所存的《开元十一年孔颜赞残石》立于唐开元十一年(723)五月,内容是唐睿宗所作《孔子赞》与唐玄宗所作《颜回赞》,其中《颜回赞》曰:“杏坛□□,儒术三千。回也亚圣,丘也称贤。四科之首,百行之先。秀而不实,得无恸焉。”存于曲阜孔庙十三碑亭中南面东起第三亭的《承安二年党怀英撰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立于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三月,其碑阴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任朝列大夫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副使的刘文撰写的祭孔子、颜回、孟子的祭文三篇,其中提到颜回为“位崇亚圣,名冠四科”,提到孟子,则说“生禀淑质,名推大才”。很明显,这时的孟子被称为“大才”,地位低于被称为“亚圣”的颜回⑥。

韩愈的道统论开启了孟子地位提升的序曲,但孟子的地位并未得到士人的公认,虽有皮日休的号召,也未得到太多的反响。直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尊崇孟子,才逐渐推动了孟子地位提升的潮流。这其中,最为推崇孟子的正是前述的孙复与石介师徒二人。

5 结语

孙复在《新建孟子庙记》中说:“孔子既没,……夹辅我圣人之道者多矣,而孟子为之首。”“杨墨暴行,孟子不作,则天下之民禽兽矣。”给予孟子极高的评价。石介则认为:“孟子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辟杨、墨;说齐宣、梁惠王七国之君,以行仁义。”给予了孟子极高的评价。由于孙复、石介师徒的巨大影响力,在他们去世后不久,孟子地位提升便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北宋熙宁四年(1071)二月,《孟子》成为科举考试科目。北宋元丰六年(1083)十月,孟子被封为“邹国公”。元丰七年(1084)五月,官方第一次以孟子配享孔庙。到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孟子》一书同样被刻为石经,成为“十三经”之一。

注释

①骆承烈,刘蔚华.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宋孔道辅五贤堂记碑[M].济南:齐鲁书社,2001.

②王安石.王安石文集:给事中赠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M].刘成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21:1574-1576.

③张宗益.阙里志:宋守御史中丞赠太尉孔公后碑[M]//陈镐.阙里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④孔继汾.阙里文献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⑤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新建孟子庙记[M].济南:齐鲁书社,2005.

⑥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陈植锷,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