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仓作为模型明器的一种,在北方地区汉墓中常有出土,在制作水平和外在特征上,表现出区域化的特点。目前有关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仓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以洛阳地区出土汉代陶仓为例,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以研究洛阳地区汉代陶仓的演变规律,建立起洛阳地区汉代陶仓发展演变框架。将洛阳地区和关中地区同时期出土的陶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异同点,得出洛阳地区与关中地区的陶仓来源关系,更直观清晰反映洛阳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洛阳地区;汉代陶仓;区域特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34
根据考古研究,在汉代墓葬中,第一类墓葬的随葬器物以鼎、盒、壶、钫等仿铜礼器为主,第二类以壶、罐、樽、盒等实用陶器为主,第三类主要以仓、灶、井等器物组合的样式出现,更偏向于生活化的实用器物。西汉初期少量出现第三类器物组合形式,中期处于发展萌芽期,晚期大量增加。东汉中期随葬品陶仓出土数量最多,并在形制、数量以及制作工艺上明显进步,东汉末期随葬品陶仓逐渐衰落。陶仓作为生活类模型明器的一种,反映了墓主生前生活水平以及生活场景,较大反映汉代平民的生活动态,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民俗有重要意义。
1 洛阳地区汉代陶仓的出土概况
洛阳地区发掘汉代墓葬数量丰富,位于关中地区与中原地区中间地带,在其相互影响下,充分地反映出汉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河南郡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地,商业繁荣,交通便捷,人口流量巨大,洛阳还是西汉五大市的核心之地,《汉书·食货志下》记载:“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市长皆为五均司市称师。”《说文·仓部》记载:“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仓”,是粮食的仓库。待粮食呈现“仓黄”时将粮食收割回仓,因此粮库又称为“仓”①。
洛阳地区发掘汉墓众多,时间跨度完整,器物演变清晰。本文依据《洛阳考古集成》一书中对出土陶仓的汉代墓葬进行整理,其中参考了《河南洛阳孟津上屯西汉墓(C8M2001)发掘简报》②《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8、M9墓葬发掘简报》③《洛阳春都花园小区西汉墓(IM2354)发掘简报》④《洛阳东北郊东汉墓发掘简报》⑤《洛阳东汉光和二年王当墓发掘简报》⑥《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5)发掘简报》⑦《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7)发掘简报》⑧《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441)发掘简报》⑨《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发掘简报》⑩《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k《洛阳金谷园东汉墓(IM337)发掘简报》l《洛阳金谷园小学IM1254西汉墓发掘简报》m《洛阳李屯东汉元嘉二年墓发掘简报》n《洛阳苗南新村528号汉墓发掘简报》o《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p《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q、《洛阳市西南郊东汉墓发掘简报》r《洛阳五女冢267号新莽墓发掘简报》s《洛阳五女冢新莽墓发掘简报》t《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u《洛阳西汉墓发掘简报》v《洛阳西汉张就墓发掘简报》w。
2 洛阳地区出土汉代陶仓的型式划分与分期
以上是本文收录的洛阳地区的汉墓资料,在时间范围上涵盖了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所出土的陶仓,并对陶仓进行整理研究,将陶仓按照是否有足分为两型:A型、B型。
A型,有足仓,依据是否有仓盖以及仓盖的形状分为三个亚型:Aa型、Ab型、Ac型。
Aa型,有足无盖,将仓底部是否有孔分为两式:Aa型Ⅰ式、Aa型Ⅱ式。
Aa型Ⅰ式,无盖,直口,平沿,无领,溜肩,直筒腹且微微向内收,三兽形足,底部中间有一圆形小孔,腹部有四组弦纹。标本如洛阳金谷园小学IM1254西汉墓。
Aa型Ⅱ式,无盖,敞口,无领,溜肩,筒腹向内收呈现弧状,器型趋向瘦高,三兽形足,底部中间没有小孔,腹部四组弦纹。标本如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
Ab型,有足,仓盖为覆钵形。覆钵形盖,直口,有领,圆肩,直筒腹向内斜收,仓底部右下角有一方形小孔,三兽形足,腹部有四组弦纹。标本如河南洛阳孟津上屯西汉墓C8M2001。
Ac型,有足,仓盖为覆碗形,依据底部是否有孔以及孔的形状分为三式:Ac型Ⅰ式、Ac型Ⅱ式、Ac型Ⅲ式。
Ac型Ⅰ式,覆碗形盖,仓盖中心有纽,饰有龙、虎、猴等动物图案,直口,无领,圆肩,直筒腹,仓底部有一方形小孔,三兽形足,腹部饰有三组弦纹。质地为夹砂灰陶。标本如河南洛阳孟津区天皇岭西汉墓M16。
Ac型Ⅱ式,覆碗形盖,直口,无领,圆肩,直筒腹或微微向内收,仓底部有一圆形小孔,腹部饰有四组弦纹,个别仓体表面刻有文字,可识别的有“大豆万石”“黄粱粟万石”“白粱粟万石”“小豆万石”等,三兽形足。标本如洛阳春都花园小区西汉墓IM2354。
Ac型Ⅲ式,覆碗形盖,仓盖顶部较平,敛口,有领,圆肩,直筒腹微微向内收,仓底部不见小孔,腹部饰有三道弦纹,三兽形足。标本如洛阳市西南郊东汉墓。
B型,无足仓,依据肩部变化可分为三个亚型:Ba型、Bb型、Bc型。
Ba型,依据平底折肩可分为两式:Ba型Ⅰ式、Ba型Ⅱ式。
Ba型Ⅰ式,无足,无盖,折肩,平沿口,有领,直筒腹向内收且腹部不平整,腹部有弦纹,底部无小孔。标本如河南洛阳孟津区天皇岭西汉墓。
Ba型Ⅱ式,无足,无盖,折肩,直口,有领,直筒腹向内收,底座凸出仓体向外延伸,腹部没有弦纹,底部无小孔。标本如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
Bb型,平底,溜肩。出土较少,无足,无盖,直口平沿,直筒腹,腹部有弦纹,腹部表面饰有文字“粟万石”,底部没有小孔。标本如洛阳金谷园东汉墓IM337。
Bc型,无足圆肩可分为四式:Bc型Ⅰ式、Bc型Ⅱ式、Bc型Ⅲ式、Bc型Ⅳ式。
Bc型Ⅰ式,无足,覆碗形盖,敞口,圆肩,无领,腹部微微向外突出,腹部有弦纹四组,底部没有小孔。标本如洛阳西汉张就墓。
Bc型Ⅱ式,无足,覆钵形盖,敛口,圆肩,有领,腹部向内收瘦长腹,仓身饰有多道弦纹,仓身不平整,平底,底部较短,底部没有小孔。标本如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9∶7。
Bc型Ⅲ式,无足,无盖,直口,圆肩,有领,腹部中间有三周凹弦纹,平底,底部没有小孔。标本如洛阳东北郊东汉墓C5M860∶36。
Bc型Ⅳ式,无足,覆钵形盖盖上浮雕柿蒂纹,小口,圆肩凸出,有领,平底,筒腹素面。标本如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7∶17,均为泥质灰陶。
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仓的分期演示表如表1所示。根据以上对陶仓的型、式划分,结合墓葬的年代序列和器物的形制演变,将洛阳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仓共分为四期。
第一期,西汉中期。这一时期洛阳地区汉墓开始流行随葬仓等明器,在汉墓中出土较少,主要出土Aa型Ⅰ式、Ac型Ⅰ式和Ba型Ⅰ式仓,这一时期仓的形制不统一,有盖无盖,圆孔方孔无孔,有足和无足并存,弦纹统一在仓腹部的上中下位置。
第二期,西汉晚期。这一时期出土仓增多,出土Ab型、Ac型Ⅱ式和Bc型Ⅰ式仓,覆碗形盖较多,溜肩,直筒腹,弦纹统一为四组,有的仓体附带文字。
第三期,新莽至东汉早期。这一时期出土仓较少,多无盖,出土Aa型Ⅱ和Ba型Ⅱ式,直筒腹微微向内收,有领和无领并存,底部皆无孔,器型瘦高。
第四期,东汉中晚期。这一时期出土最多,出土Ac型Ⅲ、Bb型和Bc型Ⅱ式、Ⅲ式、Ⅳ式。大多无足,覆碗形盖较多,均直口,溜肩居多,弦纹变化明显并渐渐消失,仓的形制趋向简单化,出现浮雕柿蒂纹盖,仓体逐渐小型化。
3 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仓与关中地区的对比分析
俞伟超先生指出:“汉文化涵盖的空间范围,远远超过以前的任何一种中国的考古学文化,以其中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一定是很大的,对汉文化的研究,不能回避区域差别问题。”x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仓特征体现出汉文化之间的差异。
汉文化涵盖空间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对比关中地区与洛阳地区陶仓,能很好地把握汉文化在区域间传播的差异性,分析政治地位对于汉文化的传播与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在汉文化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整体来看关中地区出土的陶仓较多,形制比较丰富,西汉中后期开始流行,和洛阳地区相符合。关中地区陶仓大多有足,如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出土的4件陶仓,其中2件仓盖是钵形盖,筒形体,兽足,肩部有8道瓦棱y,经过对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的推断,属于西汉中晚期,经对比和洛阳地区Ac型Ⅱ式仓大致相同,均为兽足,钵形盖,但仓身上并未发现有文字,也没有发现底部有小孔,同时洛阳地区上也未发现瓦棱。在西安清凉山两座汉墓M4、M10z,出土陶仓为折肩,无盖,腹部无孔。且腹部弦纹分布情况与东汉中晚期的洛阳地区相同。其中M4出土有三兽足仓。在陕西咸阳龙枣村东汉墓M2发掘出土陶仓的肩部依旧保留瓦棱,并出土三兽足仓,在形制上与西安清凉山汉墓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在东汉中晚期关中和洛阳地区并存在相互影响。西安北郊两座汉墓M1∶12、26fc9221dec20caa5661d902db64719181、22、30、34中,出土5件为泥质红陶的陶仓,表面为墨绿色釉和黄绿色釉,在施釉颜色上与洛阳地区Ba型Ⅱ式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M4中相同。关中地区陶仓类型较为单一,大多有足,钵形盖居多,大多折肩有盖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未发现洛阳地区B型仓。进入东汉时期,洛阳作为东汉的中心,并没有影响到关中地区仓的变化。
综上所述,洛阳地区在西汉时期A型仓受到了关中地区的影响,但个别形式仍存在差异,在对比中发现东汉时期两地交流影响较少。由此可见关中地区陶仓形式对洛阳地区陶仓形式的影响比较有限。
4 结语
陶仓是汉代墓葬重要的随葬品之一,分布地区广、出土数量丰富,是汉代随葬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以农业立国,仓是主要用来盛装谷物的器具,受到古人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影响,制作模型明器陶仓随葬,以此来表达生者期望逝者在往生世界也能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通过陶仓的发展演变,对这一历史时期人们的葬俗观念可知一二。洛阳地区相比于关中地区在陶仓的数量上和形制完备程度上要更好,西汉中晚期洛阳地区陶仓在造型艺术上和制作的复杂程度上却不及关中地区,这一现象与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相比,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仓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在受到其他地区影响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区域性特征。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卷5:仓部[M].北京:中华书局,1963:109.
②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洛阳孟津上屯西汉墓(C8M2001)发掘简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1):36-48.
③郑州大学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8、M9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1(3):33-45.
④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春都花园小区西汉墓(IM2354)发掘简报[J].文物,2006(11):22-32,47.
⑤洛阳市文物工作.洛阳东北郊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0(8):33-40.
⑥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洛阳东汉光和二年王当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0(6):52-56.
⑦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5)发掘简报[J].文物,2003(12):39-42,97.
⑧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7)发掘简报[J].文物,2003(12):43-46.
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441)发掘简报[J].文物,2008(4):33-41.
⑩洛阳博物馆.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5(2):116-123,134,143-145.
k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4):15-28,100.
l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东汉墓(IM337)发掘简报[J].文物,1992(12):9-14,100.
m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小学IM1254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9):29-33,105.
n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李屯东汉元嘉二年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2):2-8.
o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苗南新村528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4(7):36-43,97.
p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5):1-16,97-100.
q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4):29-35,101.
r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南郊东汉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5(4):1-6.
s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五女冢267号新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7):42-53,95,2,1.
t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五女冢新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5(11):4-19.
u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6):1-12,81-83.
v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3(1):49-52,65.
w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张就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5(12):31-40.
x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M]//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189.
y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6):3-19,118-120.
z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清凉山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9(3):3-11,2.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市龙枣村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9(3):12-17,11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北郊两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8(2):13-24,2,113.
参考文献
[1]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2(12):1-8,97,99.
[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北郊东汉壁画墓[J].考古,1991(8):713-721,768,772-773,776.
[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市东汉孝女黄晨、黄芍合葬墓[J].考古,1997(7):13-15,34.
[4]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孟津县天皇岭东汉墓[J].考古,2016(12):37-55,2.
[5]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老城西北郊81号汉墓[J].考古,1964(8):403-406,10-11.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3(2):1-58,111-124,138-153.
[7]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J].文物,2002(5):33-38.
[8]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J].考古学报,2005(1):109-126,1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