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水泉堡历史沿革考

2024-08-11 00:00:00李守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水泉堡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境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堡。关于其历史来源,由于时间久远,现今存在众多不同的说法。文章从历史文献入手,结合当地历史传说及出土文物,试图梳理出这一城堡的历史脉络。在国家加大古村落保护的当下,研究水泉堡的历史兴替,可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丝路;水泉堡;沿革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30

甘肃平川虽然建区时间较短,但却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汉唐丝绸之路途经平川区境,为保障这一交通路线的畅通,沿丝路古道形成了许多交通驿站、军镇、城堡等。这些驿站、军镇、城堡宛如一颗颗珍珠串联于丝路古道上,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风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平川区境水泉堡的沧桑史迹,试图厘清该地区发展的历史脉络。

1 对宋水泉堡所在地的争辩

平川区境最早出现水泉堡的历史典籍,是北宋政和元年(1111)六月熙河第八将兼怀戎堡事武骑尉张安泰撰写的《建设怀戎堡碑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崇宁元年(1102)壬午岁,承朝旨筑打绳川。……西筑水泉、正川二堡通古会。”①随后《宋史·地理志》“会州条”载:“怀戎堡,崇宁二年筑,……西至本堡管下水泉堡二十里,由香谷至会州共六十里。”②这两处文献里出现的水泉堡,就是北宋元符二年(1099)“进筑会州城,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隶会州,……辖敷川县、安西、会川二城,及水泉堡等八关堡寨”③中的水泉堡,可见宋水泉堡是北宋在新筑会州城(今靖远县城)同期修筑的。关于该水泉堡所在地理位置有很大争议。

1.1 “毛河洛说”

学者张明清经过研究认为宋水泉堡位于今平川区共和镇打拉池(即怀戎堡)向西10千米的毛河洛④。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张安泰作为北宋在会州怀戎堡地区的高级军事长官,对这一地区的军事地理情况应该是非常了解的,其撰写的《建设怀戎堡碑记》中的内容应该是可靠的,不应存在误记情况。因此,宋水泉堡位于打拉池(即怀戎堡)向西10千米的距离。而毛河洛正好位于怀戎堡向西10千米的位置,当地实地调查也发现有残存城堡的痕迹。

1.2 “柳州城说”

缪喜平则认为宋“水泉堡在怀戎堡西20里”的记载当为误记,其应在今白银市平川区境内的新墩,即今天的柳州城⑤。而柳州城虽为宋城无疑,但并不是缪喜平所言的宋水泉堡,而是宋德威城。将柳州城定为宋德威城,与史籍中宋代的“静胜堡”记载似有矛盾,“静胜堡,在县西南,旧名接应堡,宋政和六年赐名(《甘肃通志》),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名静胜,会州城管下,新修筑静胜堡,不系守御处,在黄河南石嘴上,至本城一百二十里,河北岸与夏国卓啰监军地分相对(《宋史志》)”⑥。这里将静胜堡(即接应堡)定为是清水河新城(德威城),但又在宋会州城管辖下,而且在黄河南石嘴上,至本城60千米。出现这种矛盾,可能是由于清水河新城改德威城与接应堡改静胜堡都在宋政和六年(1116),而在抄录“静胜堡条”时又将宋政和六年给清水河新城赐名德威城之事误录。去掉上文中的“清水河新城”五个字,意思就通顺了,可知静胜堡在距宋会州城西南60千米的黄河南岸石嘴上,具体位置待考。为何要在这里设置德威城呢?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童贯遣秦凤将刘仲武出会州至清水河筑城屯守而还”⑦。当时在这一地区,“自黄家洼经狼山、打拉池、杨稍沟、红沟至红柳黄河岸边,形成宋夏边界线。区境旱平川以西、北为西夏西寿监军属地,打拉池为宋会州属地”⑧。这一地区属宋的城堡从西至东有宋会州城、杨稍沟口正川堡及红柳沟口新移建的正川堡、毛河洛的水泉堡、打拉池的怀戎堡,与此针锋相对而属西夏的有宋会州城河对面距离10千米的今三滩镇三角城,距离宋怀戎堡西北35千米西夏的迭烈逊堡(即马练贼城)以及更北面的闇门岘三角城,还有宋怀戎堡北面黄家洼山上的西夏磨子沟三角城。可见,宋会州城较为孤立,而德威城的修筑如同楔入西夏的一把利剑,将宋边界线推进至与西夏重镇迭烈逊堡相对的局面。但由于兵力不足还是其他原因“而还”,并很快就放弃了。从现今考古情况来看,该城城址巨大,保存较为完整,但城内文化堆积较为简单。此城不可能是有的学者认为的唐会州城,而是一座宋城,且非宋水泉堡,而是宋德威城。因此,宋水泉堡确切位置应在今平川区共和镇毛河洛村。

而区境内除了这座宋水泉堡外,还有一座明水泉堡。这座水泉堡位于今平川区水泉镇镇政府西北二十多华里,位于南面的水泉尖山与北面的墩墩屲山之间所形成的大峡口山顶之上。山间形成的砂流水沙河、卞家台沙河、大营水沙河等汇聚于此,称之为“水泉沙河”,经下堡、常庄最终在黄沙湾流注于黄河。水泉大峡口山顶台地上沿沙河两岸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三座堡子。沙河东岸为大堡子,隔沙河在村庄北面墩墩屲山高处上下错落筑有两座小堡,较大堡子占地面积小但保存完整。这两座小堡子与沙河对岸的大堡子互为犄角,易于防守。这三座位于山顶的古堡又经历怎样的历史呢?

2 明水泉堡历史沿革

2.1 先秦时期

明水泉堡地区历史悠久,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距水泉堡5千米的黄河岸边的水泉镇小黄湾发现黄河岩画,凿刻于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近年来,在水泉堡周边的空心楼等地也出土原始人所用的陶器和墓葬遗址,有力地证明先民们利用各种自然条件进行狩猎、畜牧和农耕生产。

明水泉堡所在的水泉村在夏商周时期属雍州地域,三代之后为古西羌地。春秋战国时期,区境迁移不定的游牧民族在此迁徙驻牧。现今当地村民将紧邻村北的一条洪沟称为“花儿岔”,山间的泉水唤作“花儿泉”。经当地文化学者考证,用“花儿”之词作为地名起源于古西羌或古北地游牧民族。“花儿”为游牧民族随口交流的主要抒情曲调,因此西北地区有很多游牧民族将“花儿”作为自居地名。如兰州市榆中县域有“上花儿岔及下花儿岔”之名、白银市会宁县域有“花岔”之名,水泉村古地名“花儿岔及花儿泉”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充分体现。而今“花儿曲调”作为大西北文艺根脉,是古代游牧民族遗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靖远著名本土艺人张尕怂的曲调风格或有这一地域“花儿”曲调的沿袭成分。

2.2 秦汉时期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随即起兵灭义渠戎国。是年,秦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抵御胡人。秦始皇时,为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派大将蒙恬统率数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水泉堡周边距离黄河边最近的鹯阴城据传为蒙恬所筑临河县城之一。从此,这一地区被纳入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水泉当时也被收复成为边防之地。在秦末楚汉之争时,匈奴又占据秦始皇开拓的河内地区。随后,汉匈之间烽烟不断,直至汉武帝时,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渡河千里击匈奴,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走的行军路线据当地历史学者黄兆宏考述途经平川过河经景泰征战河西走廊。当地仍流传“水泉金马驹的故事”,传说霍去病征讨河西路过水泉峡口,见峡口北有天然岛山,形同一把大锁置于关口中间,便命名为“金锁关”。至今当地人还将“金锁关”的匾额矗立于峡口娘娘庙的山门口。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从此开通。这条“丝绸之路”自汉武帝开通之后,水泉堡就成为丝路的咽喉要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从长安出发西行,首选的也是最早的一条路线,经今长武、彬县、平凉、固原、海原、打拉池、水泉,西渡黄河到景泰、武威,再西出阳关、玉门关到新疆。水泉堡地处丝路北线要道,畅通繁荣的丝路贸易,带来了频繁的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

2.3 魏晋至明代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水泉”之名依旧未出现于历史文献典籍。《平川区志》记载:“水泉峡口在明之前就有边防军营设置。水泉之名始于十六国时期,其义取于峡口有几眼涌泉。”⑨但文献未注明出处,很难令人信服。

明朝时,蒙古阿鲁台遣轻骑自迭烈逊(今水泉镇黄湾)乘冰渡河,经旱平川、西格拉滩、打拉池进扰会宁、静宁等地。这一地区又变为防御蒙古入侵的边防要地。明正统元年(1436)十二月,陕西镇守后军都督府同知郑铭、右副都御史陈镒奏设靖虏卫,明初设置的迭烈逊巡检司归靖虏卫管辖。可见此时靖远、平川黄河以北今景泰地区被北部蒙古游牧部族占据,他们经常在冬季趁河水结冰而踏冰过河侵扰内地。明王朝为加强北部地区的防御,陆续设置了九个边镇,其中水泉地域属固原镇管辖。同时积极修筑国防“边墙”,即长城。《九边图考》记载,弘治十五年(1502),秦纮在担任三边(宁夏、固原、延绥)总制时,修筑“内边”一条,东端起自陕西定边营饶阳堡,向西途经甘肃环县的甜水堡,再进入固原镇所属的下马房关、徐斌水堡以及靖虏卫的干盐池、打拉池,经北面的青砂岘抵达花儿岔,长达318千米。饶阳堡指延绥镇饶阳水堡(今陕西定边县南部姬塬镇姬塬村),徐斌水指徐斌水堡(今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的徐冰水村),靖虏卫花儿岔即今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水泉村西北沙河一带。这条长城从海原干盐池进入区境,经郎山、黄家洼、卧龙山、石碑子等处,沿水泉尖山北麓到达花儿岔,当时被称为固原“内边”。从地图来看,这条长城近乎东西走向。这里花儿岔指的就是明水泉堡,依旧还烙印在明王朝的军事版图中。随后三边总制王琼在秦纮的基础上又重新修筑这条“固原旧边”,又自花儿岔起,西至兰州枣儿沟(今兰州市红古区)止,开堑17千米。出土于靖远杨稍沟明代霍氏家族墓霍玺的墓志铭里记载:“正德初,霍玺承袭父亲霍忠的职务,越七载,虏犯地名花儿岔,公与所从冲锋冒险,斩虏有功,升万户侯。”⑩由此可见此时水泉的地名依旧未见于文献。直至明吕大用《水泉堡碑记》载:“先是万历初,以水泉近永安,当黄沙、红沟、锁黄等冲,用筑哨马营,伏军五十,亦古昔守戍意。”k可见此时水泉之名已见于文献记载。而“花儿岔”之名便作为水泉的小地名流传至今。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边总督李汶、甘肃巡抚田乐为更好地以攻为守,组织发动一场针对北部蒙古游牧部落的战役,史称“松山大捷”,盘踞在今甘肃景泰、古浪境内的蒙古部族被驱逐至贺兰山以北。第二年,明政府便组织军民修筑了一条“甘肃新边”。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在这条“甘肃新边”的起点—索桥东岸,修筑了索桥堡(今哈思堡西十里),名曰“铁索关”。水泉堡便成为西安经平凉、固原、海原、打拉池、石门川、景泰西去河西、新疆的重要驿站。《建设水泉堡碑记》载:“北通甘凉,西达洮靖,东接固原,寻为三镇通衢”l,于是,水泉成为沟通内地与河西走廊的军事、经济重镇,地理位置凸显,出现了“冠盖驻节,旗盾即次,兵饷之飞运星转,边商之蚁攘蜂熙,咸于此假道托宿,迎送奔驻者,苦无宁日”m的现象。万历初年设立的哨马营规格显然已无法承担此重任,为改变“往来之冗繁,且露居野外者,大为不便”的局面,万历四十年(1612)中军吴登泰在兵粮道岳万阶所筑哨马营的基础上,因旧基展拓。“扩其旧址,崇其基势,外则崇墉峻堞,内则堂皇食庖”n,万历四十一年(1613)夏竣工,所管墩台八座。这座大堡子呈长方形,占地28.53亩,现今当地人称之为旧堡梁。该堡向东40千米至芦沟堡(今在靖远北滩镇),向东南45千米抵达打拉池(今在平川区共和镇),向西南15千米可到陡城堡(今在平川区水泉陡城村),向北20千米至裴家堡(今在靖远县石门乡裴堡村)。因此,水泉堡便作为军事城堡、驿站为中原王朝通往河西走廊提供重要保障。

2.4 清代至民国初期

清顺治元年(1644),改明靖虏卫为靖远卫,雍正八年(1730),又改靖远卫为靖远县。清代康乾盛世,国家承平日久,水泉堡失去了往日的军事价值,但大量百姓迁居于水泉堡及周边属地,形成繁华街道,被称为“水泉堡街”。同治年间至民国初年,水泉韩、孙、雒、李等大户为躲避战乱在村庄北面的墩墩屲山梁上先后修筑了两座小堡子,隔沙河与水泉大堡子遥相呼应。小堡子相对于大堡子面积较小,但地势较高、险要,便于观测全境内的实时动向,也利于指挥大堡子内的军队,其东面垂直而下是沙河,山势险要,若战事不利,可向北撤向石门川、永新雪山寺,向西渡河撤向黄河以西,或向南翻越象鼻子坡撤往旱平川等地。

2.5 水泉堡起义

1932年,谢子长来到靖远,领导发动了著名的靖远起义。游击队在屈吴山被打散后,游击队员纷纷重新聚集到兰州,准备筹划声势更为浩大的第二次武装起义。随后不久,谢子长将在兰州筹集到的武器、物资经兰州广武门,秘密通过羊皮筏子水路运抵皋兰河口,又由陆路经吴家川,在黄沙湾渡河沿水泉沙河抵达水泉堡。谢子长考虑水泉堡的地理位置、军事形势,遂将游击队驻屯于水泉小堡子。5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正式组建。游击队总指挥由谢子长担任,政委由焦维炽担任(在兰未归),下属有三个支队。后由于国民党驻靖远王子元团来“剿”,敌众我寡,谢子长率游击队余部沿沙河向北撤退,后转战于靖远、海原、会宁、榆中、红水等地,在海原园子河谢子长奉命离开游击队回陕北、杜鸿范受伤去平凉治伤。游击队重新改编,将原来的三个支队合并为一个支队。游击队在第三支队司令王儒林,政委兼参谋长杜润滋带领下,继续转战。经过千里行军,7月初游击队再次进驻水泉小堡子。不久,游击队壮大成为一支四五百人的革命队伍。游击队的活动令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当地驻军十分恐慌。为“剿灭”游击队,接防靖远的特务营(王子元部调防海原)营长王云山率所部开往水泉堡,试图将游击队扼杀于摇篮之中。游击队经过激战撤出阵地,向北经裴家堡向石门川一带转移。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虽然被敌人打散了,但靖远起义播下的革命火种深深扎根于水泉当地。1939年7月,中共地下党组织陡水支部在此地成立。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抗日救亡活动。在解放战争中,水泉堡作为兰州至银川大道重要驿站,是解放宁夏大军的必经之地。当地人民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建立水泉粮站和白疙瘩粮站为解放大军筹集粮食。全力保护黄河安宁渡汽船,有力支援了宁夏解放。

如今经过战争的硝烟与历史的消磨早已残破不堪的三座堡子依旧静静地伫立于水泉尖山之麓,现今水泉村以水泉堡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光荣的红色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注释

①陈之骥.道光靖远县志[M]//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1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211.

②脱脱.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54.

③靖远县志编纂委员会.靖远县志(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10.

④张明清.丝路古道平川区境内古渡口与古城遗址考述[J].丝绸之路,2015(2):29.

⑤缪喜平.北宋泾原路古城遗址考察及边防地理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131.

⑥陈之骥.道光靖远县志[M]//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450.

⑦陈之骥.道光靖远县志[M]//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448.

⑧平川区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白银市平川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8.

⑨平川区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白银市平川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429.

⑩杜永强.曹中俊.明甘肃左副总兵霍玺墓志铭考述[J].文博,2019(5):92.

klmn陈之骥.道光靖远县志[M]//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16[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