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角色:博物馆公众参与与文化传播

2024-08-11 00:00:00巩庆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为了探究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文章从公众参与和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功能演变、公众参与机制及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博物馆通过展览教育、互动体验和数字媒介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促进了知识传递和文化理解。同时,通过提升公众参与度和实施定制化的文化传播计划,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影响力。案例研究表明,成功的博物馆不仅重视观众的教育体验,而且在品牌建设和博物馆运营方面也具有前瞻性,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公众参与;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26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和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珍藏古物和艺术品的静态展示,博物馆已逐步转型为一个活跃的社会教育中心,致力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博物馆对公众服务理念的拓展,也表明了其在社会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为公众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而且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加强了个体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了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与更新。

1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1.1 博物馆教育的历史沿革

博物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的博物馆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知识好奇心。例如,1793年成立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展示自然历史和科学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始向公众扩展,19世纪末,博物馆开始提供公共讲座和教育活动,以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进入20世纪,博物馆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博物馆教育开始兴起。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超过2000家博物馆开发了在线展览,吸引了远超传统参观者数量的网上观众。

1.2 博物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博物馆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知识的传递。通过策划内容丰富的展览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博物馆成为学习和探索的理想场所。例如,首都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推出的“中轴线上的城市记忆”系列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知识水平。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历史认知测试中的平均得分比未参与的学生要高,显示了博物馆教育在知识传播上的有效性。博物馆也是促进文化理解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所。通过展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帮助公众认识和欣赏多元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展览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加深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博物馆教育同样致力于促进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组织公共讲座、志愿者活动,博物馆鼓励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南京博物院举办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览以最宽广的视角展示万年中华玉文明的灿烂历史,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总之,博物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多方面的,包括促进知识传递、文化理解和价值观塑造以及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等。通过策划内容丰富的展览、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探索和交流的平台,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博物馆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展览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物展示和详细解说,为公众带来生动的学习体验。以国家自然博物馆为例,其著名的恐龙展区通过精心制作的复原模型和互动电子屏幕,每年吸引了超过100万名游客。此外,教育活动和公共项目作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扩展,通过组织各类工作坊、专题讲座和可参与的活动项目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据统计,参与这类教育活动的游客对博物馆的整体满意度比仅浏览展览的游客明显提高。在数字媒体和远程教育方面,博物馆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通过线上展览、虚拟现实体验和网络研讨会等数字化手段,博物馆成功突破了地理限制,扩大了教育的影响范围。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在线数字藏品库,每月的平均访问量超过5万次,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数字化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2 公众参与: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

2.1 公众参与的概念与重要性

公众参与在博物馆中扮演着多维度的角色,不仅是观众体验的增强,也是博物馆社会责任的体现。它涉及教育、娱乐、文化和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例如,积极参与的观众在博物馆体验的满意度上比被动参观者要高。提升公众参与度对于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到访次数,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参与度高的博物馆在社会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方面比参与度低的博物馆有更多优势。

2.2 博物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中国科技馆,展览设计和互动体验的创新对提升公众参与度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科技馆引入了多项高科技互动设备,如触摸屏、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该馆推出的虚拟展厅VR体验项目,允许参观者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中国的科技发明。这种创新的展览方式使项目的参与者回访率提高,并且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传播增加,从而吸引了更多新观众。教育活动和社区参与是中国科技馆强化与公众联系的核心策略。馆方定期举办科普讲座、亲子研学活动和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吸引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观众。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科学知识的普及率,还促进了科学文化建设。据统计,参与这些活动的本地居民对博物馆的满意度和再次访问意愿提升,并且有许多参与者表示愿意向他人推荐博物馆活动。志愿者项目是中国科技馆推动公众参与的支柱。通过志愿者项目,馆方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特别活动的组织,这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帮助博物馆节约了人力成本。数据显示,加入志愿者项目的参与者在馆内再次参观、参与活动的意愿比非志愿者高,且他们的忠诚度有所提升。同时,志愿者项目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优惠和专属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博物馆的持续支持。这些公众参与机制的成功实施,使中国科技馆在提升观众参与度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公众参与策略,博物馆正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

2.3 公众参与的挑战与对策

博物馆面临着如何吸引不同经济背景、文化习惯和地理位置的观众的挑战。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观众能够以最智能便捷的方式参观博物馆,提高公众参与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App内置有免费的语音讲解,且配有文字。其中“古代中国”陈列的讲解词还针对不同人群分为了四个版本—儿童版、青少年版、成年人2小时版和成年人6小时版。为了服务多元化社会,上海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包容性策略。首先,它通过引入与地方历史和文化相关的展览内容,增加了展览的多元性。其次,改善了无障碍设施,如为行动不便的观众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轮椅服务,确保所有人都能舒适访问。最后,上海博物馆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儿童的定制活动,如儿童“寻找藏品”游戏。这些举措使观众的多样性比其他博物馆要高,并且特定群体的参与度显著提高。深圳博物馆通过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有效增强了公众参与。它建设了一个综合的观众调查系统,包括现场问卷、在线调查和社交媒体互动,以收集观众对展览和活动的反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博物馆发现观众对于古代艺术的兴趣高于现代艺术。因此,深圳博物馆调整了展览策略,增加了古代艺术品的比例,并重新设计了展览布局,使其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这些改变使观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并且参观人数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明显增长。

通过这些具体的策略和数据分析,中国各大博物馆正在积极应对公众参与的挑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经验也为其他文化机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 文化传播:博物馆的使命与策略

3.1 文化传播的含义与博物馆角色

文化传播是一个多维的过程,它涉及文化信息、符号、语言、习俗、艺术、信仰和价值观等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文化认同和理解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渠道,接收、解释和分享文化内容,进而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扮演着独特且多面的角色。首先,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它们收藏和保护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实物证据,这些藏品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和展示,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接触摸历史的机会,使过去的文化得以在当下生动地呈现。其次,博物馆是教育的场所,它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学习资源,从而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专题讲座、互动体验、教育工作坊等形式,博物馆教育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广度,还深化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此外,博物馆还是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国际巡展、跨文化项目合作,博物馆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将本地文化介绍给全球观众,同时也将世界文化带给本土公众。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共生共荣。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角色还在不断扩展。通过数字收藏、虚拟展览和在线教育平台,博物馆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使文化传播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触及更广泛的受众。这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文化体验,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3.2 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

博物馆通过结合传统媒介(如实物展览、印刷品等)与现代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展示等),来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例如,数字化档案和在线展览使文化内容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被广泛传播。教育项目和社会活动如讲座、研讨会、互动工作坊等,为博物馆提供了与公众互动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这些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文化学习,促进了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播。博物馆通过跨界合作(与其他文化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等合作)和国际交流(如巡回展览、国际研讨会等),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这些合作和交流活动有助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国际文化遗产的保护。

3.3 提升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

通过对观众进行研究,博物馆能够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体验。这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文化传播的个性化和有效性。建立强大的博物馆品牌和有效的博物馆运行策略可以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和兴趣。通过社交媒体、广告、公共关系活动等,博物馆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扩大其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博物馆承担着社会责任,需要在文化传播的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促进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性。通过这种方式,博物馆不仅传播文化知识,也传递了对未来社会的责任感和愿景。

4 博物馆公众参与与文化传播应用研究

4.1 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分析

国内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以2019年数据为例,故宫博物院接待了近1900万参观者。通过对参观者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约有60%的观众为年轻人,这得益于其数字化转型策略。故宫通过推出“故宫淘宝”和“故宫学院”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商、教育结合,不仅扩大了其观众群体,也提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故宫的“数字文物库”通过高清扫描技术使线上观众能够细致地欣赏到藏品的细节,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国际上,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通过其全球数字战略,在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吸引了3360万的在线访问量。通过对访问数据的分析,发现其线上博物馆项目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访客,其中25~34岁年龄段的访客占比最高,达到了35%。大英博物馆通过合作Google Arts&Culture平台,提供360度的虚拟现实体验,使遥远地区的人们也能够接触到博物馆的文化藏品。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增加了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体验途径。

4.2 案例中的社会教育实践

在中国,博物馆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进社会教育和公众参与。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来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故宫淘宝”“故宫学院”。故宫不仅在线上销售文创产品,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线上教育资源和培训与教育活动,使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此外,故宫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出了故宫博物院数字展览,让观众可以在线上进行虚拟参观。

上海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积极推动社会教育实践,其定期举办的“博物馆之夜”和“亲子周末”等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通过游戏和互动学习,上海博物馆提高了公众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

南京博物院在其展览中融入了互动元素,如触摸屏和多媒体展示,使参观者能够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同时,南京博物院还利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展览信息和教育内容,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举办临时展览和常设展览,以及提供各种教育活动和资源,致力于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意识。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开设了在线展览,方便观众远程访问和学习。

这些案例表明,中国的博物馆正在积极探索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新方式,以提升公众参与度和文化传播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未来中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实践方面还将继续创新和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21cde6bad0816b1142c9e76f8cfd3f60,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展览策略、教育项目和互动活动,博物馆成功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和文化认知。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的观众基础,使远程教育和文化体验成为可能。此外,博物馆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的有效利用,增强了与年轻观众的联系,使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茜.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159-161.

[2]赖亭杉.让文物活起来:数字化助力博物馆的融合传播[J].传媒,2022(4):35c490abb173bc64841b0960aaa74f1eb4-36.

[3]潘炼,丁晗雪.基于“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探讨:以龙江船厂遗址公园为例[J].传媒论坛,2019(6):163-164.

[4]郝京石.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当代博物馆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5]张璇.博物馆媒介形象的全媒体传播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1.

[6]陈鹏.民族文化认同下的京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7]孙静.数字艺术视域下的文化传播逻辑分析[J].大观,2023(6):110-112.

[8]于锋.玉润中华,铺陈玉文明万年史诗图卷[N]新华日报,2023-1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