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发展下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展示与宣传策略应用

2024-08-11 00:00:00杨佳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作为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社会性机构,博物馆保存着大量不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宝贵文物,这些文物是了解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博物馆肩负着保护文物的重任,要积极推动文化职能的实现,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传播文化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了解历史。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基于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把握发展的趋势,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革新博物馆的传统运作模式尤为重要。文章以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为案例展开研究,对博物馆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要进一步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搭建数字化博物馆,实现数字化文物保存,用虚拟技术丰富博物馆的实体空间,让更多观众关注博物馆,实现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传承等功能。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展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22

0 引言

传统的博物馆运作方式是通过人工登记文物并举办实物展览,人工分类登记保存的形式不能很好地对文物的全貌进行保存,且在实物展览当中由于文物质地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伤,不利于文物长期保存。加之传统的文物实物展览形式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往往无法让更多的观众真切体会文物价值,不利于博物馆文物展示与宣传。因此,应用数字化技术革新博物馆的运作方式势在必行。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扫描,再上传到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库,能有效地保存文物信息。同时,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线上数字博物馆,让参观者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对博物馆文物进行欣赏。

1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与优势

1.1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指的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内的各类展品、资料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如运用三维成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将博物馆中的文物在互联网上进行展示,让网络观看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让其与藏品实现更多的互动,使博物馆的展览不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数字化技术不仅能让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变得更为快捷,而且依托数字化技术可实现文物的3D立体展示,增添观看人群的体验感。通过互联网观看文物的过程中,观众还可在相应的评论区中留下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与交流,形成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播与传承。

1.2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的优势

1.2.1 提升观众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是对实体文物的静态展示,以文字形式对文物进行简单介绍,以此让观众了解文物的相关内容。如今,这种展示方式难以满足观众对于文物参观的互动需求。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交互式内容的设计将文物以虚拟的形式进行展示,如触摸屏、3D动画等,可以更好地让观众与文物展开交互,促使观众对文物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深入了解各类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1.2.2 保护文物安全

博物馆中的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加,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充分应用数字化展示技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的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网络当中,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文物的损害。观众在对虚拟数字文物进行欣赏时,能实现对虚拟数字文物的前后拖动,更为详细地了解文物的具体构造,满足观众的个性化参观需求,同时也能对文物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1.2.3 扩大展示空间

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打破博物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延伸博物馆的文物展示与宣传范围。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博物馆当中的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中,让没有机会到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的观众也能通过互联网对文物进行参观与了解。

1.2.4 提高管理效率

博物馆在文物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搭建相应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文物数字化管理与保护,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文物管理效率。实现对文物的远程管理与展示,让管理更为便捷与高效。

2 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展示与宣传实践

苏禄王墓坐落于德州市区的北营社区,是我国境内目前唯一保存相对完整的外国国王的陵墓,是我国与菲律宾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见证。整个苏禄王墓占地达80余亩(每亩约为666.67平方米),由王陵、牌坊、清真寺等组成。195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苏禄王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为保护与宣传苏禄王墓,成立了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图1)。

2.1 构建“云参观”博物馆

为满足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云参观”栏目(图2)更新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内文物内容。2020年2月15日至2024年1月已连载38期。除了应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对馆内文物进行扫描,形成数字化资源,发布到“云参观”栏目以外,还会针对文物的信息进行相应讲解,帮助人们对文物有更详细的了解。

最开始,“云参观”栏目围绕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介绍与分享。例如,“云参观”第三期围绕苏禄王墓展开,分享的资料翔实,对不同时期的苏禄王墓进行了展示,让观众能对不同时空下的苏禄王墓有更为直观了解(图3、图4)。

随着“云参观”栏目的更新,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所分享的内容不局限于馆内文物,而是围绕德州市进行历史分享。例如,“云参观”第34期就对德州的名称由来与发展进行了科普,图文并茂,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对德州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图5)。

除了从宏观的层面着手围绕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各类文物、德州文化等进行分享以外,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还从微观层面对某一类文物进行独立分析,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瓷器专题”,截至2023年11月底已进行了九次专题分享。以大见小,先是对我国的五大名窑展开讲解,如在第一期的知识分享中讲解了我国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

2.2 搭建文物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确保馆内珍贵文物的安全,并提高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和了解,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对馆内文物进行管理和展示。通过先进的扫描设备和技术,对每一件文物进行了高精度的数字化处理,生成了详细的数字图像。除了基本的数字化扫描外,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还对每一件文物进行了详细的背景信息录入,包括文物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流传经历等。这些信息与数字化图像和模型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文物档案。

3 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展示与宣传未来策略研究

3.1 实体与虚拟空间交融

在对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与宣传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要立足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当前的实体空间环境,合理地融入虚拟技术,实现实体与虚拟空间的有机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更为优质的情境氛围,带动参观者更加深入博物馆参观。从实体空间看,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中有着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清晰地反映出旧时古苏禄的生活场景与变化,还原了苏禄文化的发展进程。在展览这些文物时,如果仅对文物进行展示显然会有点单薄,参观者也只能从文物一旁的文字介绍上获取到零星的信息,无法对苏禄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基于数字化技术,可通过动态投影形式将文物在古苏禄时期的使用场景中展示出来,动态的画面配合静态的场景布置,动静交融,营造更为丰富的场景体验。因此,融入虚拟技术后,可从实体的环境布置着手,围绕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相应的布景,还原古苏禄的生活场景。可依据苏禄文化的进程布置不同时期的场景,沿着时间线进行展示,清晰展现苏禄文化的发展历程。

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中有非常多的精美瓷器,这些瓷器上的花纹构造精巧。这些放置于密封展示柜中的瓷器,因与参观者之间有着一段距离,参观者往往难以细致观察瓷器上的花纹。运用数字化技术,可打造一道专门的“互动数字墙”,借助三维扫描与高清拍摄等技术,对瓷器文物的纹理进行扫描,然后在数字墙上进行展示,清晰展示瓷器的纹理,让参观者清楚地了解到每件瓷器的纹理结构。

3.2 搭建线上数字化博物馆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与迭代,人们能够更为便捷地获取到各类信息。博物馆也应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博物馆,将博物馆内的展览内容、文物藏品等以虚拟数字全景化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观者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便捷地通过屏幕领略博物馆中各类藏品。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构建线上数字化博物馆时,先是运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等技术,对博物馆的各类文物进行扫描。然后对博物馆的展厅进行虚拟数字化设计,在网络上进行呈现,再把各类数字化文物放置于虚拟数字展厅中。虚拟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观众的体验感与参与感,重视互动性的设计,如设置导览、触摸互动的功能,让观众在观看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时,能根据自身的喜好对其中的某一文物进行点击,实现深入了解。

3.3 合理运用多样交互技术

数字化技术具有多样化特征,可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博物馆交互技术具体包括人机互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展示技术三大类。人机互动技术:可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区域安装相应的感应设备,让参观者有更为丰富的体验。杰玛·曼乔内在其研究中提到了美术馆与植物园的策展人员可根据观众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展示塑造,以此丰富观众的体验感。维也纳音乐博物馆四楼设置了“虚拟指挥”展厅,在该展厅中观众可拿起指挥棒,体验指挥《蓝色多瑙河》《匈牙利5号圆舞曲》等乐曲,伴随着观众挥舞的指挥棒的速度、高度等,乐曲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也可根据馆内藏品特点、观众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参观者佩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后,能够在虚拟化的场景中完成对展馆的参观。虚拟的场景设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实现沉浸式的体验。芬兰国家博物馆中与VR工作室Zoan Oy共同制作了一幅能“穿越”的图画。参观者戴上VR头盔以后,能够走进画作中,立体观察画作。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单独留有一块区域作为VR体验区,对古苏禄时期的生活场景进行VR制作,参观者戴上VR头盔后,能够立体观察到古苏禄时期的景观。多媒体展示技术:运用音乐、投影等多元媒体形式,对博物馆的文物、文化等信息进行输出,丰富观众对文物的理解,实现更多的互动功能。

4 结论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与传播,有效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边界,博物馆作为信息传输与存储的重要载体之一,应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合理应用数字技术赋予静态的文物新的生命力,实现与观众之间更为多元的互动,基于数字技术搭建虚拟空间,丰富观众体验,让参观者能更好地感受到每一件文物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邱丽欣,宋文雯,宋立民.数字化时代博物馆色彩应用跨媒介一致性研究[J].湖南包装,2023(6):89-92.

[2]可景洋.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策展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影响研究[J].旅游纵览,2023(23):30-32.

[3]卿雪梅.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展陈与参与体验的创新研究[J].收藏与投资,2023(11):129-131.

[4]张泽春,石美华.重庆市铜梁区博物馆: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基层博物馆宣教工作[J].文化月刊,2023(11):84-85.

[5]庄颖.面向人工智能的博物馆藏品知识组织:以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概念参考模型”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11):126-136,150.

[6]温良卿.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龙岩市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3(19):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