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文化、艺术、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提升大众审美、教育启迪民众的文化艺术空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途径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博物馆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模式;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新的传播路径和展示方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大众的生活方式。文章将从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创新特征、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和思考,并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例,列举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文化传播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21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博物馆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据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全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举办教育活动近23万场、线下展览3.4万个、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100亿人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和矩阵式网络等媒介的助力和宣传,正加速创新各自的文化传播之路。
1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创新特征
1.1 形式创新: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广度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可以让观众在场馆中体验各种新的展示方式,极大增强了场馆的互动性;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渠道,观众可以跨时空接受博物馆所要传达的信息,了解博物馆知识。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抖音发布《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2022年,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量为513.4亿次。
1.2 内容创新: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效果
新媒体在技术层面虽然丰富了博物馆对外传播的形式,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增强传播力,从根本上受到启迪,则要进一步挖掘作为“物”背后的故事,并从内容上深入研究。各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都推出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短视频,通过视频让观众产生如同与古人对话的体验。此外,如《国家宝藏》《博物馆奇妙夜》《中国国宝大会》等文博综艺节目,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知识大门,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更使博物馆成为网红热门打卡地,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成效。
1.3 融合创新:增强博物馆教育传播功能
跨媒介传播可进一步提升受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递、传播的功效,通过人机交互、AR、VR、MR等新媒体技术,首先让观众体验沉浸式文化传播的感官效果,其次通过故事叙事、科普叙事、身体叙事、影像叙事等讲故事的方式去展现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育人的作用,最后也能够满足受众的互动性需求,如一些红色博物馆,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综合运用新媒体,常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展览,开展游客体验性活动,有效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实效和博物馆教育传播功能。
2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2012年10月26日对外开放,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我国传媒文化、传媒教育、艺术展示与互动交流的传播展示平台,全国首家党的新闻传媒思想和传媒教育的国家级基地。其建馆十年多以来,充分发挥传媒特色、传媒高校、国家级博物馆和科普基地的作用,在文化传播领域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思考。
2.1 在传统传播模式上的创新探索
2.1.1 创新馆校合作模式:构建大中小幼“四位一体”特色课程
与中国传媒大学附中、附小、幼儿园展开合作,针对中小幼学生兴趣爱好和特色课程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规律,开发“党的新闻传统教育特色课程”和“中小幼传媒素养教育课程”,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员,走进中小学课堂,感知党的历史,开展爱党、爱国、积极参与传媒特色思想教学实践活动,从小树立远大抱负与理想,培养合格小记者、小编辑、小主持、小播音员。
2.1.2 创新文化育人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传媒教育场域
一方面,办好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让更多传媒学子接受生动、深刻、正确、完整的党的新闻思想教育,增强新生爱国、爱党、敬业的荣誉感,积极投身党的新闻传媒事业、服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与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设“红色传媒史”思政课。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等二级学院学生走进传媒博物馆接受红色传媒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走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聆听“开国大典”广播、观赏“熊猫1502”国宝收音机、重温“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理解,巩固党史学习成果。
2.1.3 创新文化特色品牌:打造标志性品牌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建馆十年来,积极举办特色主题科普沙龙、讲座、论坛、展览、影展、直播和讲解员交流等活动,并将其打造成为传媒博物馆标志性的品牌活动,包括:高校博物馆学术品牌—“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传媒文化艺术知识品牌—“中国传媒大讲堂”、高校讲解员业务交流品牌—“高校博物馆优秀案例展示推介”、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各类传媒文化艺术主题展览。这些活动不仅成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的特色品牌和特色标志,也让它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2.1.4 创新科普教育:发挥传媒高校特色和传播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将我国传媒领域内独具特色的传媒科普、传媒文化、传媒历史、传媒教育、媒介素养传播给受众,使博物馆成为中外传媒艺术传播的国家级展示、交流平台,从而让传媒博物馆在我国文博行业特别是高校博物馆行业具有了较高知名度、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并按照北京市建设“博物馆之城”以及朝阳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发挥自身的传媒特色、传媒高校、国家级博物馆以及国家科普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针对首都和朝阳区的需要创新性地研发、组织和开展传媒特色文化、科普活动品牌,服务所在区域、服务北京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级传媒文化、艺术、科技交流平台,形成朝阳区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特色性和国际性的文化新地标,引导我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2.1.5 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沉浸式演出与博物馆空间的有效融合
2021年6月,与校播音主持学院共同举办“朗读红色家书、激扬时代回声”的党史沉浸汇报演出,19级播本专业60余名同学演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书信,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将大家带进百年峥嵘岁月,呈现一台重现历史、真情流露、激扬奋发、寓意深远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得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新京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2.1.6 创新文化传播渠道:开发系列特色文创产品
以馆内具有传媒特色的藏品为设计灵感,选择具有精美造型和时代意义收音机、电视机、留声机等具有代表性的馆藏,以及与传媒行业、传媒大学校园相关的设计元素,制作了一批精美的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帆布包、书签、收音机、笔记本等,并且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展示并售卖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校内师生及校友的喜爱,通过文创的形式展现了传媒行业的特色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2.2 在新媒体视野下文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2.2.1 组建融媒体矩阵平台,让融媒传播成为工作新常态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积极构建融媒体矩阵整合传播的新格局,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实力,包括中英文网站、微信、微博、B站、抖音、喜马拉雅、央视频等构成的融媒体矩阵平台。结合传媒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纪念日等,制作和推送相应的科普文章、视频、音频。目前,通过官微矩阵平台发布科普内容包括微信推文百余条,在抖音、快手、B站、喜马拉雅平台推出百余个视音频融媒作品,实现让融媒传播成为工作新常态。
2.2.2 促进跨界媒介合作,实现多领域文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注重跨界媒介合作,在馆内举办主题活动得到中央与地方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2019年,央视《新闻1+1》栏目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为由,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校博物馆”展开新闻调查。2019年11月20日澎湃新闻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高校博物馆三成备案,应健全完善制度”为题,专门报道论坛关注的热议话题;12月19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又以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深闺”,再次以第五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为新闻背景,进行专题深度访谈;同时,央视元宵晚会等多次庆典晚会在传媒博物馆采景制作;传媒博物馆馆长以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为主题受邀在北京交通广播做专题节目;2020年传媒博物馆参与“十大精品展览”评比获奖消息得到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报刊宣传;2021年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传媒博物馆录制首期《博物馆9分钟》节目,并在央视频客户端进行传播,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同时,还联合全国百城百台主流媒体,举办《红色文物会说话》《红色遗址会发声》融媒体传播活动,通过走进全国各地红色博物馆、革命遗址地,寻访100件红色文物、100座红色遗址,讲述红色文物、红色遗址背后的党史事件、人物、故事,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文物、红色遗址的公共传播和社会教育作用,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融媒传播形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史的教育传播平台。
2.2.3 运用云展览、云直播,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注重利用新媒体手段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科技周等重要文博节日都会组织开设直播活动,由馆长作为讲解员,通过直播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传媒博物馆,展示传媒文化历史发展。同时,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在开设新展时,也会通过直播的方式带观众走进博物馆,介绍最新展览内容。2019年11月传媒博物馆与校广告学院共同举办的展览“故乡的云”就以云展览的方式向观众进行展示,同时还进行了线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有20万余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助力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效果。
2.2.4 开发线上元宇宙展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
为纪念齐越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课题组、齐越教育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献给党的声音—齐越百年诞辰纪念展”。2022年7月,该展览运用VR与元宇宙的最新科技手段,展示了一批齐越先生生前珍贵照片及音视频材料。观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展览大厅现场,突破传统展览时空的界限,开启一段与革命前辈对话的红色旅程,感受齐越先生光荣而伟大的一生,感悟“忠诚、爱民、敬业、廉洁、奉献”的齐越精神,紧扣时代脉搏,精心发掘经典,用好现代传播手段。
3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路径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变革给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由此衍生出各类新型的博物馆以及展览形式,如虚拟博物馆、掌上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又如沉浸式艺术展、互动体验展等,博物馆文化传播多元化路径就此凸显。
3.1 线上博物馆
为吸引更多人走近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场馆搬至线上,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云游各大博物馆。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全景故宫,让你不仅可以见到“空无一人”的故宫,而且能够毫不费力地“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又如敦煌莫高窟推出的“数字敦煌”,可在线欣赏洞窟细节和详细介绍信息;三星堆博物馆的网上虚拟展厅完全还原的展厅结构,每件展品都配有详细介绍。国外各大博物馆近几年也在迅速开展线上博物馆,如法国卢浮宫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参观者打造了一个在线虚拟博物馆,并利用指定的媒体播放器开通网上3D“云参观”体验,借此可以自由参观《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
3.2 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的出现,改变了博物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使信息传递更加丰富、生动,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博物馆进行互动交流,并在线分享心得体会。2022年1月26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的“何以中国”特展,可谓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个大展,该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一场文物特展,也可谓一票难求。为满足广大观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渴求,2022年4月18日,以直播的方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特展,邀请多位专家一起带观众走进展览背后的故事。
3.3 云展览
自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把自家的展厅“搬运”上网,而且都办得各有特色。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既有“甘肃彩陶艺术”“大唐风华”等中华文明的特展,又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国外主题展。2022年,以VR、AI及三维重建等数字化技术打造的VR博物馆项目,将北京鲁迅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长沙博物馆等近60个博物馆及200多所展厅搬至线上,成功入围2022年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3.4 云商店
近年来,“云游”博物馆成为一种逛博物馆的新方式,不仅仅包括逛展览,也包括逛博物馆商店,这种方式也为博物馆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中国文物报社与抖音电商主办,全国25家博物馆承办的首届“文创年货节·博物馆里过新年”活动,在2023年元旦期间举办,博物馆的珍藏文物、科普知识通过一系列短视频和直播内容进行展示,博物馆文创则通过抖音商城进行推介。活动的举办吸引了更多博物馆、电商达人和用户创作短视频内容、参与平台活动,分享文博知识和文创好物。
3.5 云教育
博物馆“云教育”是发挥博物馆自适应能力、群体联合发力、与社会需求积极融合的过程。融媒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面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破解现有协作及转型的难点、提升人才和技术的短板、弥合大多数博物馆数字化水平受限的不足、持续发挥博物馆教育的功能,是当前亟bXtC2a0TqR1655pSFIl0Wg==待思考的关键问题。
3.6 元宇宙
元宇宙与博物馆结合,意味着VR体验、虚拟展馆、虚拟参观人、数字藏品等技术将融合性加入博物馆的内容生产之中。元宇宙博物馆最大的改变就是体验感,因其不具备时空限制,与传统博物馆相比,观众可以以数字人的身份进入元宇宙空间,感受跨越时空的展览体验。
4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媒体时代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博物馆传统传播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当前国内外交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地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优秀中华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要求文博机构不能仅仅固守文化的宝库止步不前,而是要以多样化的形式赋予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模样,促使其走进公众的内心,让公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弘扬。
总而言之,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技术的交融,将成为博物馆塑造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绵延的长久路径,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传播路径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让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播给大众是文博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建军,王丽娜.场景·共享·认同: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传播路径探索[J].中国博物馆,2023(4):69-73,136.
[2]丁利民.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J].文化产业,2022(2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