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砖铭刍议

2024-08-11 00:00:00余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3期

摘 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亳州先后发现10余座曹操宗族墓,清理出刻字墓砖近600块,其内容涉及众多曹操宗族成员。文章通过对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的部分砖铭进行研究,探讨曹操宗族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如何对曹操宗族墓群的价值进行挖掘、提升和利用,对亳州“曹操故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亳州;曹操;宗族;墓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3.00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亳州先后发现曹操宗族墓10余座,共清理出刻字墓砖近600块,砖铭内容涉及众多曹操宗族成员信息,对于亳州曹操宗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田昌五、殷涤非、李灿等人对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砖铭均做过不同程度的考释,为曹操宗族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砖铭所涉曹氏家族成员作简要梳理,探讨曹操宗族兴起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亳州曹操文化的建设。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 曹操宗族墓群概况

曹操宗族墓群,又称“曹氏家族墓群”,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整个墓群自北向南排列分布,占地近10万平方米。曹操宗族墓群始建于东汉末年,经考古发现,主要有元宝坑村一号墓、董园村一号和二号墓、袁牌坊村一号墓等。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为沛国谯地(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在亳州发现的众多曹操宗族墓,则可以充分证实了亳州作为曹操故里的真实历史地位。对于曹操宗族墓群情况,《水经注》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由其记载可知,亳州曹操宗族墓群至少包括曹嵩、曹腾(图1)、曹褒、曹炽、曹胤等曹操宗族成员。通过对其宗族墓群出土的砖铭考证,也基本上可以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现结合出土砖铭,对上述曹操宗族成员情况进行简要梳理。

2 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砖铭所涉家族成员考述

曹操宗族墓群共清理出土各类砖铭近600块,其中带有曹操宗族成员信息的字砖主要集中在元宝坑村一号墓中,其字砖内容为“会稽曹君”(图2)、“……曹腾字季兴”、“故颍川……曹褒”(图3)、“长水校尉曹炽字元盛”(图4)、“故长水校尉沛国曹炽”、“吴郡太守曹鼎字景节”(图5)、“山阳太守曹勋……”、“……曹侯女孝”、“……郡太守谯曹鸾”(图6)、“谯功曹史曹湖再拜谒职事”、“……太守沛国……字巨坚”、“费亭侯曹忠,字巨高”。此外,带有曹操宗族成员信息的还有曹氏孤堆北一号墓出土的一号字砖“豫州刺史曹水……”以及董园村一号墓出土的四号字砖“为曹侯作壁”等。下面对砖铭所涉曹操宗族成员情况作简要介绍。

曹腾,曹操祖父。对于曹腾家世,《三国志》仅载“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①,而对其生平宦迹未有记载,可知曹腾祖上应无为官经历。而对于曹腾的生平宦迹,《后汉书》载,曹腾在宫内三十余年,先后服侍安帝、顺帝、桓帝等四位皇帝,为人宽厚谨慎,从未出过差错,因辅佐之功,得以封为费亭侯。此外,据同书所载,曹腾在任期间任人唯贤,先后举荐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堂裕典等人,这些人后来都位列公卿。益州刺史种暠曾弹劾曹腾,曹腾却不计较,反而向皇帝推荐种暠,使种暠得到重用。东汉时期,宦官专政,祸乱朝纲,而曹腾能够身居高位而不自专,且颇有贤名,为其之后曹操宗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嵩,曹操之父。《后汉书》载:“腾卒,养子嵩嗣。”②东汉后期,宦官深得皇帝任用,权势尤重,为延续后代,他们多通过收养的方式过继子嗣,曹嵩即为曹腾养子。对于曹嵩的生平,《三国志》载,曹嵩本为“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③,可知其为曹腾从夏侯氏家族过继之子。同书亦载:“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④东汉时期,司隶校尉为督察京师内外百官的监察之官,秩比二千石,拥有很大的权力,位近九卿。大司农为主管国家财政的长官,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之一。大鸿胪为掌管朝廷礼宾事务之官,负责诸侯国及藩属国的礼宾接待等事务,秩中二千石,亦属九卿之列。太尉为国家最高军事统帅,秩万石,位属三公之列。据此可知,曹嵩在任期间长期身居高位,对于曹氏家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根据《后汉书》所载,曹嵩晚年因其子曹操素与徐州牧陶谦有恩怨,在其从琅琊去泰山的途中被徐谦截杀,这也直接导致了曹操大举发兵对陶谦进行讨伐,从而结束了陶谦对徐州的统治。元宝坑村一号墓一百四十号字砖作“曹忠”,“忠”与“嵩”音似,应是书写者讹误所致。

曹褒,字叔兴,曹腾之兄,曹操伯祖父。《三国志》载:“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仁祖褒,颍川太守。”⑤据此可知,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水经注》载,曹褒卒于汉桓帝延熹九年(166)。东汉时期,太守为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一州郡的行政事务,秩二千石,拥有很大的权力。

曹炽,字元盛,官为长水校尉,是曹褒长子,曹操从弟曹仁之父。《三国志》载:“曹仁……父炽侍中,长水校尉。”⑥长水校尉为东汉时期的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掌管京师禁军宿卫,位次列卿,地位很是显要。

曹鼎,史书记载有二人:一为曹腾之弟,河间相曹鼎,曹操叔祖父。《后汉书》载:“……又劾奏河间相曹鼎臧罪千万。鼎者,中长侍腾之弟也。”⑦另一为曹操从弟曹洪的伯父曹鼎,曹操从伯父。《三国志·曹洪传》引《魏书》注:“洪伯父鼎,为尚书令,任洪为蕲春长。”⑧《三国志·曹休传》载:“休祖父尝为吴郡太守。”⑨曹休为曹操族子,其祖父乃为曹操叔伯一辈,其是否与曹洪伯父为同一人,而不可知。另元宝坑村一号墓十五号字砖有“河间明府”,有可能指的是河间相曹鼎。故砖铭所显示“吴郡太守曹鼎”者,也可能先为河间相,而后为吴郡太守,至于此曹鼎具体是曹氏家族中的何人,已不可考。但从曹鼎所任的官职来看,河间相、尚书令、吴郡太守都是十分显要的官职,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曹勋,“山阳太守曹勋”,史书无载,与曹氏家族具体关系不详,但山阳太守亦是主政一方的最高官长,官职显要。

曹水,“豫州刺史曹水”,史书无载,与曹氏家族具体关系不详。但东汉末期,刺史是州郡的最高长官,不仅负责地方行政事务,还兼具地方军事要务,地位高于太守。豫州是东汉十分重要的州郡,其刺史是东汉时期最为重要的地方负责人,可谓是位高权重。

曹鸾,可能为永昌郡太守曹鸾,《后汉书》有“永昌太守曹鸾”⑩的记载,但其与曹氏家族的具体关系史书阙如,已无从考证。曹鸾作为永昌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也称得上是身居高位。

曹湖,“谯功曹史曹湖再拜谒职事”,史书无载。东汉时期,功曹史主要为地方郡守、县令的佐吏,负责地方选举等事务。由砖铭可知,曹湖应为谯城的地方小吏,其与曹氏家族具体关系亦不可考。

此外,元宝村一号墓砖铭多次提到的“会稽曹君”可能是指曹褒次子、曹炽之弟、曹操堂叔曹胤。据水经注所载“汉谒者曹君之碑”,可能是曹胤先为谒者,后为会稽郡的地方官长。

3 曹操宗族的兴起与发展

结合史籍文献分析,曹氏家族有明确谱系可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曹操曾祖父曹节,而曹氏家族开始为官的,当自曹操祖父曹腾起始。曹腾为宦者出身,因功被封为侯爵,其后,其嗣子曹嵩承袭爵位,先后出任朝廷要职,最终位列三公,曹氏家族也因曹腾父子二人之故逐渐兴起壮大。

通过对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砖铭分析,曹操宗族中封侯者有曹腾、曹嵩父子二人,而为州郡一级的地方长官则有颍川太守曹褒、吴郡太守曹鼎、山阳太守曹勋、永昌郡太守曹鸾、豫州刺史曹水,此外还有可能为会稽地方官长的曹胤。其他家族成员则有长水校尉曹炽、谯功曹史曹湖等人。东汉后期,权臣当道,宦官专政,地方豪强大族相互联通,盘踞一方,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割据势力。纵然如曹腾这样的颇有贤名的宦官,也因其一人发迹,从而使其宗族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其子袭封侯爵,位至三公,其宗族中众多成员也都成为州郡的主要官长和朝廷要员,使亳州谯城曹操宗族逐渐发展成了雄踞一方的豪门大族。据此,可进一步推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曹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方诸侯,其宗族势力的发展应该对此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曹操宗族势力的形成为曹操仕途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据历史文献可知,曹操自青年起兵,至其一生,征战无数,其本姓夏侯氏宗族和曹操宗族中众多成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十分庞大的宗族势力,这也是曹操宗族最后改朝换代,建立曹魏政权的重要保障。对曹操宗族势力发展、形成过程的研究,对东汉末期及曹魏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样,这也是曹操宗族墓群的保护、展示和利用重要内容。

4 曹操宗族墓群价值挖掘和提升利用

曹操宗族墓群规模宏大,出土文物及砖铭众多,历史信息十分丰富,实为不可多得的汉代实物资料,异常珍贵,对于研究曹氏家族的兴起、发展和东汉末年的社会政治历史以及秦汉书体的演变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亳州市贯彻落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精神,活用文博、文物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到位、氛围浓厚的活动,同时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为支撑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果。一是活化利用资源,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对内进行博物馆展陈提升,打造“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专题展”。对外推出“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拓片全国巡展”活动,自2016年起,已赴全国13家博物馆进行巡展,并相互建立友好博物馆。二是编撰出版专业书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硕果缀枝。《中国砖铭全集》(全15册)已于2021年正式出版,该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全集共十五卷,汇总中国古代砖铭主要内容的书法艺术类工具书,是研究汉字书体演变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亳州碑刻砖铭全集》也在紧锣密鼓地编辑中,很快将出版面世。全市有多篇关于曹操宗族墓群字砖的论文在《中国书法》《考古》《文物鉴定与鉴赏》等核心和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三是以文物资源为基础研发系列文创,屡次荣获全国性大奖。亳州市深入挖掘、梳理文物价值,研发“曹操在亳州”、亳州历史名人系列等文化创意产品百余件套,并连续在四年的“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一金六银一铜奖项,有效提升了曹操宗族墓群历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目前,亳州积极发展文旅产业,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建设,着力打造以曹操故里为主题的文化品牌。对此,今后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曹操墓群的价值挖掘和提升利用建设。一是深入挖掘曹操墓群的历史文化价值。曹操宗族墓群的营葬布局、墓地建构和陪葬规模对于我国汉代丧葬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出土砖铭内容丰富,蕴含着诸多重要历史信息。对于曹操宗族墓群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开展的地方,只有深入挖掘曹操墓群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够更加深入开展其展示与利用。二是加强曹操宗族墓群的展示提升建设。曹操宗族墓群是曹氏家族兴起与发展的集中展现。目前,曹操宗族墓群主要以原址展示为主,而建设成的一处城市文化公园,其园占地规模较大,但是对于曹氏家族历史文化的展示还相对较少,历史文化阐释与展示不足,对此,如可以在进一步加强曹操宗族墓群研究的基础上,建设曹氏家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通过考古发掘资料的阐释,解读曹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丰富曹操宗族墓群的历史文化展示与利用。三是打造多元的曹操故里文化品牌建设。曹操是我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于曹操故里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建设,不能依靠单一的遗址加以展示,还需要丰富文化活动的开拓与研发,如当地可以开展“三曹”诗歌与“建安文学”相关研讨活动,进行曹操相关的三国文艺节目创编等工作,通过多元渠道和手段进行曹操故里文化产业研发。

亳州曹操宗族墓群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点鲜明,品牌价值突出,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充分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使曹操宗族墓群成为具有亳州地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注释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1.

②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5:2519.

③④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2.

⑤⑥陈寿.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274.

⑦陈寿.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278.

⑧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09.

⑨陈寿.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280.

⑩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