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的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区域发展点燃科技创新动力,开创长三角产业升级新思路,提供区域内就业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内智慧城市建设。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市场要素支持,改善消费模式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升级产业链指明产业发展新方向,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形成高效梯度产业分工体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合作共赢积极性——以人才培养为根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空间优化为支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依托,驱动数实融合发展,从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
DOI:10.19313/j.cnki.cn10-1223/f.20240417.003
2024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些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更能做出表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给三省一市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协同创新更加活跃,产业协作更加扎实,基础设施更加联通。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格局。当前,理清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对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至关重要,长三角区域应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契机,按照路径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从而起到辐射全国的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价值
(一)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进化方向,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能够引领创造强大的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通过其核心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地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这些技术不仅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还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融合创新,打开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新视野。在此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研发机构、科研院校和企业能够围绕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形成区域内外辐射效应,加快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许正环等,2022)。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王水兴和刘勇,2024),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体现在工业制造、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AI 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促进了服务业的数智化升级。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人类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大数据不仅能够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方向和依据(邓悦等,2024)。在健康医疗、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等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服务创新。除此之外,云计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另一核心技术,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和数据服务。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和研发机构能够获取灵活、高效、低成本的计算资源,加快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新产品的开发。同时,云计算还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加强了长三角地区内部以及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和区域融合创新,长三角地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之一。
(二)开创产业升级新思路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引导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以智能制造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得到迅速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由产品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型,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徐政等,2023),其高科技技术尤其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路径,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这些改造和升级不仅使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位置,也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质的飞跃。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地区发展新引擎。这些产业以其高技术含量、高增值特性,正在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廖常文和张治栋,2023)。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储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也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尤为广泛。通过新技术应用,工业制造过程能够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自我诊断、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协同,从而实现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不仅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也为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长三角地区应继续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助力就业新增长极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发展,长三角地区正经历着就业市场的重大转型。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和提供更多职业类型,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
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正在长三角地区快速扩张。这些领域对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为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例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研发、数字营销和云服务管理等领域,都急需大量人才以支撑其快速发展。这不仅为技术和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就业市场变化,长三角地区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并积极推进教育体系的改革。一方面,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兴技术和产业相关的专业,全面对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和创新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教育,为在职人员和求职者提供再教育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长三角地区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使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产业应用(郭建杰等,2024),同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因此,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助推长三角地区深化教育体系改革,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就业和人才市场需求。
(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新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领域的快速进展,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实践。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的区域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实践不仅对本地区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全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张可,2023)。
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智慧交通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例如,智能交通灯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调整红绿灯时长,而智能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路线建议,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碳排放。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使得长三角地区政府主管部门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监测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环境问题。智能传感器网络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分析处理,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环境管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新质生产力技术,尤其是视频监控、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城市的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此外,应急管理系统整合了多方信息资源,能够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保障公众安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大大提升了城市生活便利性和服务满意度。长三角地区应率先积极探索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利用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推动城市治理和服务模式的持续升级,建设宜居、智慧、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城市群。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在机理
(一)新质生产力整合优势资源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市场要素
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整合区域内部资源、提供市场要素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一过程不仅加快了市场要素的流动和优化,也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资源整合的技术驱动基础,使得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整合超越了传统的物理和地理界限。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区域内的资源分布、需求预测和优化配置提供了精准的信息支持。云计算技术则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存储空间,使得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成为现实,实现了数据处理和资源调配的高效运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打破传统的行政界限和地域限制,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共享数据库,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和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和市场信息。这种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人才、资本、技术等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资源整合,显著提高了长三角地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大数据分析有助于企业精准定位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减少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资源利用的优化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也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长三角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此外,统一大市场还有助于均衡区域发展,通过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配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均衡增长。
新质生产力发展整合了优势资源,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市场要素支撑。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打破了市场在行政和地理上的界限,促进了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质生产力改善消费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经济发展动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的消费革命。这一变革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新质生产力助推形成新市场需求。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的消费群体开始追求更加智能、便捷、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智能化产品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使用体验。比如,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大健康数据分析,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另外一方面,绿色消费反映了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质生产力促成消费模式的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模式的创新。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在线购物、远程支付变得便捷化,大大提升了购物的便利性和效率。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灵活性和经济性的需求,也推动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消费者越来越希望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偏好获得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贾振博和袁正,2023)。新质生产力所引领的新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了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创新驱动的消费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更加依赖内需和消费,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新市场需求的形成和消费模式的创新,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也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新质生产力升级产业链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产业发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将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长三角地区构建了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产业链体系,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洪银兴,2021)。
新质生产力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长三角地区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进行了深度的改造和升级。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成长。随着新质生产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长三角地区孕育和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服务等。这些产业以其高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不仅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服务支持,推动了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和优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传统产业界限,形成了跨界融合的新产业生态。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服务的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运营模式,也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使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数据分析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
新质生产力通过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推动产业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产业支撑。这种产业支撑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更体现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上。长三角地区通过共享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了区域内产业的互补和协同发展,加快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为我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推动了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动能。未来,长三角地区应继续深化产业合作,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区域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刘保奎等,2022)。
(四)新质生产力加强环保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绿色基底支撑
当前,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追求,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绿色发展的基底支撑,展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
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绿色能源和清洁生产的推广应用,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应用绿色能源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同时,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如废水循环利用、废气治理等,有效减少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依托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仅为产业发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也为长三角地区实现低碳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实施。通过数智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实时监控能耗,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此外,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品的能效比,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同时,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质生产力代表性技术,长三角地区能够实现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通过部署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噪音等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智能化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有效控制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新质生产力为长三角地区实现绿色低碳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政策支撑。通过推广绿色能源、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和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管理,长三角地区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绿色基底支撑的建立,不仅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长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打造宜居的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的挑战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在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创新技术应用之间的不均衡成为主要矛盾,这种不均衡体现在多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造成制约(黄永春等,2021)。
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批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能够快速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然而,面对长三角区域内的普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或许面临较大困难。根据2022 年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江苏省2022 年研发费用前5 名的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为153.08 亿元。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位于珠三角区域内的广东省该项费用达到732.87 亿元。江苏省2022 年研发支出前10 名企业研发费用仅占广东省的28.9%,研发人员总数仅占广东省的33.5%。2022 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数据显示,2022 年长三角人均GDP 约为1.6 万美元,居世界六大城市群最末位,是前一位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水平(4.5 万美元)的36%。2022 年长三角地均GDP 约为810 万美元每平方千米,也远高于其他城市群。目前长三角1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差距很大,提高本土科技创新能力任重道远(陈雯等,2022)。长三角区域内研发投入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根据各省份统计局数据,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行业,2022 年江苏省营业收入比广东省少10 502 亿元;在数字经济方面,广东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规模效益更高,数字经济总量规模超江苏1 万亿左右。这些细分行业内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及时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导致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不足与技术应用的不均衡还体现在技术转化效率上。在长三角地区,虽然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却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在面对高成本的技术转化和市场风险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缺乏有效的技术转化机制和市场导向,使得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充分应用于产业发展之中。人才资源缺乏同样制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能够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和充足资金,形成较好的创新环境,而普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人才吸引和资源获取方面却相对困难。这种人才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之间的差距。
(二)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产业较为完整、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尽管产业结构调整有望带来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在其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利益分配、转型成本、技术和人才短缺、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以及政策法律环境适应等多方面的困难。
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涉及到资源重新配置,这可能会触及到相关利益(张欣艳等,2024)。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地区而言,转型意味着需要放弃或缩小这些领域的经营规模。根据江苏、广东两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长三角区域内江苏省为例,其优质企业、规模企业数量不多,截至2022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6.23 万家,低于广东省的7.05 万家。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规模发展不够,产业结构亟需调整。浙江省与安徽省之间的产业协同比例远低于江苏省与上海市,浙皖两地企业产品交互水平、贸易水平、相互依赖程度远没有实现相互协作的关系,浙江省内部分产业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存在同质化竞争。根据长三角成员省份统计局数据,2021 年浙江省嘉善全县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0.34 亿元、283.67 亿元、220.93 亿元、187.66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 : 53.0 : 43.6。同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四大主导产业中电子信息业、光电缆业、装备制造业、丝绸纺织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79.52 亿元、265.60 亿元、1 214.37 亿元、1 062.12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2.1:46.2。尽管两地有意识改变产业趋同化的布局现状,但产业结构仍呈现“二三一”型分布特征。在这些差异背景下,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实现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困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新技术研发、新装备购置、员工培训等。对于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这些转型成本可能超出其承受能力。此外,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中断、市场重新定位等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增加转型的难度。
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高端技术研发和应用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支撑。长三角地区虽然科教资源丰富,但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国际前沿技术方面,仍存在技术和人才短缺的问题,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人口结构有待改善。高科技人才缺乏和人口结构问题限制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效率(王晓明等,2023)。与此同时,随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产业链和供应链也需相应调整和优化。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变革,也涉及到市场环境、融资条件、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如何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其高效、绿色、智能化的转型,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又一难题。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作为保障,这包括政府产业政策指导、金融政策的支持、法律法规的规范等。然而,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法律法规与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都可能成为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三)跨部门协同合作不足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要实现跨部门协同合作以推动合作与创新,会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组织有效生产资源、协调推动合作创新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首要难题。
信息孤岛和资源分散现象普遍存在(刘潘和张子尧,2023)。社会组织中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共享和流通不畅。科技、工业、教育等部门各自拥有大量的资源和信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丁嘉铖和安虎森,2023)。这种情况下,相同的研发活动可能在不同部门重复进行,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阻碍了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合作机制和平台还欠缺。有效的跨部门协同合作需要依托稳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虽有一些跨部门合作的尝试,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专门的协调平台,使得合作难以持续和深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需要各部门长期紧密合作,缺乏有效机制和平台成为制约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不一致。跨部门协同合作的推进需要统一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然而,由于部门职能和目标的差异,各自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往往存在不一致性,甚至是相互冲突,这不利于形成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缺乏针对跨部门合作项目的专门激励政策,也削弱了各部门合作的积极性。跨部门协同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创新文化和意识。在一些部门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利益格局,对外部合作和资源共享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意识。这种保守和封闭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开放合作和知识分享,限制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跨部门协同合作的关键是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交流,然而,由于部门壁垒、地域限制和政策约束等因素,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人才流动和交流不够畅通,受到地区人才政策影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向和聚合更是受到多种限制,这影响了创新思想的碰撞和创新团队的形成。
(四)城市空间结构性矛盾突出
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体量大,产业结构好,发展前景广,其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空间结构上的不均衡和社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同地区贫富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22 年长三角区域内沿海省市沿海地区GDP 占全省(市)比重来看,江苏为18.28%、上海为100%、浙江为83.08%,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另外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坐拥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等8 座GDP 万亿城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但是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截至2022 年GDP 才突破千亿元大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产业发展存在明显梯度。这些问题对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长三角地区在享受一体化发展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空间结构不均衡、结构性矛盾和贫富差距等问题(樊佩佩和曾盛红,2022)。需要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系列措施,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实现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矛盾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较为突出,诸如资源配置不均。超大城市由于其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而小城市则相对缺乏这些资源。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使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在区域内分布不均,影响了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协调发展。另外还有创新环境差异。超大城市通常拥有更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孵化器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小城市在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人才流失问题。超大城市对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导致小城市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失会直接影响小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科技创新能力。
长三角地区城市贫富差距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较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长三角41地市中,上海、舟山、丽水3 市2021 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已超过2.1 万元的门槛,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提前实现预设目标,其余部分城市如亳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1 亿元,同年全市常住人口数量接近500 万,两者相除,亳州市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不足8 千元。长三角地区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状况差距较为明显。贫富差距导致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在区域内分布不均。这种差异影响了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和速度,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市场驱动力。同时,较大的贫富差距可能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和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不稳定社会环境会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也会影响投资者对区域内投资的信心,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形成高效梯度产业分工体系
长三角地区应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应围绕区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集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其他科研资源,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的综合平台。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来,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这将有助于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最终形成区域内外辐射的创新高地。基于科创中心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升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技术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一策略的核心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科技创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此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生产,不仅有利于提升产业的附加值,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业和高耗能企业,集聚力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徐政等,2023)。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实现高效的梯度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应根据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内部产业的高效梯度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强、科教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具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地区,则可以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不仅可以促进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还能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激发合作共赢积极性
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合作平台,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促进资源共享、项目协作。在长三角地区设立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区域合作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合作平台,通过制度设计促进资源共享、项目协作。合作构建共享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资源共享和项目管理的数字平台,实现区域内资源信息的透明化和高效流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合作,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协作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
制度创新为长三角区域内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氛围,应简化行政流程,通过政策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步骤,降低企业运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制定积极的税收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对于参与区域合作项目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其参与合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于区域合作项目,明确各方的贡献和收益分配比例,确保合作的公平性。构建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对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各方共同承担,减轻单一方面的负担。
(三)以数字经济为依托,驱动数实融合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加大对5G、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共同加大对关键性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确保数字基础设施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广覆盖。
合理规划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内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确保数字化服务的普及和均等化,缩小数字鸿沟,缩小区域内发展差异。积极做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探索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在线服务等新商业模式新消费业态,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市场和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积极优化升级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到数字产业化,鼓励传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转型,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支持数字技术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发展数字经济的新路径。领域深度应用:支持数字技术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努力探索创新路径,鼓励创新实验,支持企业和创业者在数字经济领域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如数字内容创造、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医疗服务等。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公平竞争,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四)以人才培养为根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人才是兴业的第一根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需要人才积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吸引海内外高层E5BHP1dz+z6S5m0LU6G8iohBC7ZgNqzB4aYOz2HT9Qk=次人才。在当前全球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成为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资源。因此,长三角地区亟需构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人才政策框架,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此外,加大对于技能教育的投入,不仅能够培育出符合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本地创新人才,还能够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形成人才聚集和创新高地。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活跃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为此,长三角地区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提供资金扶持、政策优惠和孵化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门槛,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率(王宇,2024)。特别是在初创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早期发展阶段,应给予更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如税收减免、融资便利化、市场准入简化等措施,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为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政策,这些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同时,还需关注人的持续发展和成长,为其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等服务,确保人才能够与区域发展需求保持同步。
(五)以空间优化为支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空间优化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特别是在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和推进绿色发展方面。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通过科学规划,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发展结构,促进资源在更广泛区域的合理分布。重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通过提升其产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与超大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产业下沉与地区协作,鼓励超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向周边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下沉,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支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坚定推动实施绿色发展目标,在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中,将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推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加强长三角内部城市群的协同,通过政策协调、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通过区域合作,提升整体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雯,兰明昊,孙伟等.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及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2022 年第6 期,第1403-1412 页。
[2] 邓悦,许弘楷,王诗菲. 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模式、工具与策略[J]. 改革,2024 年第1 期,第144-158 页。
[3] 丁嘉铖,安虎森. 投入产出、资源禀赋与产业空间分布[J]. 经济纵横,2023 年第6 期,第77-89 页。
[4] 樊佩佩,曾盛红. 共同富裕与机会阻隔:贫富分化的驱动机制及其治理[J]. 现代经济探讨,2022 年第12 期,第18-28 页。
[5] 郭建杰,谢富纪,薛楚江等. 基于合作与引用关系的多层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 系统管理学报,2024年第2 期,第1-17 页。
[6] 洪银兴. 长三角:在创新一体化中建设创新型区域[J]. 江苏社会科学,2021 年第3 期,第39-48+242 页。
[7] 黄永春,邹晨,叶子. 长三角人才集聚的非均衡格局与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J]. 江海学刊,2021 年第2 期,第240-248+255 页。
[8] 贾振博,袁正. 发展共享经济助力共同富裕[J]. 宏观经济管理,2023 年第11 期,第73-80 页。
[9] 廖常文,张治栋. 产业一体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证据[J]. 经济体制改革,2023 年第6 期,第62-71 页。
[10] 刘保奎,郭叶波,张舰等. 长三角地区服务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J]. 宏观经济管理,2022 年第2 期,第21-28 页。
[11] 刘潘,张子尧. 地方公共债务与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分布差异的视角[J]. 经济研究,2023 年第10 期,第114-133 页。
[12] 王水兴,刘勇. 智能生产力:一种新质生产力[J]. 当代经济研究,2024 年第1 期,第36-45 页。
[13] 王晓明,夏洪涛,李建伟等. 碳减排约束、转型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J]. 南方金融,2023 年第8 期,第22-40 页。
[14] 王宇. 以新促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有效培育[J]. 人民论坛,2024 年第2 期,第32-35 页。
[15] 许正环,李政军.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5 期,第111-119 页。
[16]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 当代经济研究,2023 年第11期,第51-58 页。
[17]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6 期,第12-22 页。
[18] 张可.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节能减排吗?——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41 个区县的经验分析[J]. 金融研究,2023年第7 期,第134-153 页。
[19] 张欣艳,谢璐华,肖建华. 政府采购、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J]. 当代财经,2024 年第3 期,第43-5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