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 心愿

2024-08-09 00:00:00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4年1期

文题呈现

愿望是一幅画,五彩斑斓、魅力无穷;愿望是一首歌,激越高昂、令人心驰神往。愿望能开启希望的大门,能扬起奋斗的旗帜,能提供不竭的动力。

请以“愿望(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结合话题自拟作文题,或描述实现愿望的经历,或抒发怀揣心愿的情感,或阐述实现愿望的感受等;(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本题给考生提供了体验生活、表达心声的机会,着重考查考生对自我成长意识及能力的关注程度。

本题写作的范围较为宽泛,能激发考生的灵感,保证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作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拟题,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

本题虽是话题作文,但最好不要直接以“愿望”为题目,正如要求中所说,要“结合话题自拟作文题”,这样才能写出新意。我们不妨采用“前添后补式”来拟题,以“愿望”为例,可拟作“我有一个小心愿”“为愿望而奋斗”等。当然,能体现或围绕话题的变式题目也可以,如“为了这一天”等。

2.明确侧重点,写清楚事件发展的过程

本题的切入点或侧重点较多,如不同时期“我”(自己)的愿望或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或心愿)、目标,“我”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或方法)?这一愿望(或心愿)实现的意义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目标),“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得到了怎样的收获……这些都是写作重点,考生应交代清楚。

除了要写清楚完成心愿(目标)的过程外,还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最好要有“我”的参与,即使是集体或大家的奋斗目标、祖国的美好愿景等,行文中也要有“我”的参与,这样有助于突出主题。

3.选好文体,理清写作思路

要求中的“或描述实现愿望的经历,或抒发怀揣心愿的情感,或阐述实现愿望的感受等”启示考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可写个人短期内的某个愿望,如报名参加某一比赛项目,愿望是想获奖,写作思路就可以是从积极报名到认真准备(付出辛劳汗水),再到最后的收获及感受;也可以写国家或社会的发展蓝图或美好远景,如实施探月工程、火星探索、成功举办亚运会、奥运会等……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又或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写作。

佳作展示

我愿成为一只风筝

◎孔艳蕾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温暖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百花竞放,莺歌燕舞。风筝们也开始在风中飘飞摇曳,展示自身风采了。

松开线盘放线,让风筝起飞,继续放线,再收线,再放线……不断重复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让风筝越飞越高,成为天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愿成为一只风筝,体验在空中飞翔的感觉。我渐渐起飞,在风的抚摸下上升、再上升。随即我的视野渐渐开阔起来,那原本庞大的田地、房屋开始慢慢变小,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站得高望得远”,什么是“居高临下”。广袤的土地在我身下,高大的树木矮我一大截,自豪感油然而生。

好想成为一只风筝,依偎在蓝天的怀抱中。蔚蓝的天空中装点着朵朵白云,无边无际,令人向往。每当我仰望它们时,总想象自己是一只鸟儿正在天空的怀抱中尽情翱翔,亲吻那洁白柔软的云朵。如果我成了一只风筝,这个愿望就能实现。我要飞得高高的,和蓝天近距离接触,跟白云打闹嬉戏,尽享蓝天白云的宠爱。我会悠闲地扇动着翅膀自由翱翔,我会珍惜这美好的幸福时刻。

蔚蓝的天空中,我亲眼看见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像没头苍蝇般乱撞着,被风肆无忌惮地玩弄着,最后只能落寞离场。此刻,我才明白那根线对风筝的重要性,更深谙线那头的人为掌控风筝所付出的辛劳。

其实我们就是一只只风筝,线的那端是为我们把握方向的,我们最信任、最依赖的父母。理想的天空中有五彩的云朵,让我们尽情地欣赏,舒心的日子里有来自父母的提醒——别忘了回家;理想的天空偶有不测风云,会使我们手足无措,无助的岁月里有来自父母的叮咛——记住你还有一个温馨的家。不论我们飞得多高,不论我们飞得多远,永远都飞不出父母爱的视线,因为我们身上有一条来自亲情的长线——一条虽无形却温暖的长线。

【山东邹城市中心店中学】

●点评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美文,哲理性极强。全文思路清晰,按照由物到人的顺序安排,小作者先是描写了风筝在天空遨游的风采,引人遐思;然后想象自己的生活如同风筝般在天空中惬意飞翔的见闻感受。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风筝的飞行状态联想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论我们飞得多高,不论我们飞得多远,永远都飞不出父母爱的视线”,从中认识到来自亲情长线永远牵绊着我们的道理,读后令人回味。

为了这一天

◎王紫诺

中华儿女,为了中国的富强,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延绵不断,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平安的中国,是富强的中国,更是逐梦圆梦的中国!

为了这一天,多少科学家在强国强军的道路上百折不挠、踔厉前行;多少人民公仆深入田间地头埋头实干,带领贫困地区的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多少航天员孜孜不倦、遨游太空,用勇毅与智慧探索宇宙的奥秘。

这一天,是平安的一天。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邓稼先隐姓埋名,身居大漠潜心钻研,与其他科学家一起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凭借中国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两弹一星”来巩固我国国防。他们如盏盏明灯,似簇簇火焰,指引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这一天,是富强的一天。秦玥飞、黄文秀等热血青年放弃了高薪工作,毅然回到乡村,帮助偏远地区的村民脱贫;党中央不仅出台了一系列利民富民、惠民安民的政策,还引导各级机关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带领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正因为有这些佼佼者、引路人,才让中华民族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富民强国的生动实践。

这一天,是逐梦的一天。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从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明朝人陶成道尝试飞天,到2023年6月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将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这“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一天,多少航天人坚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初心,秉承为国争光的信念,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航扬起风帆、为中华民族圆梦蓝天而铺路架梯。

山河表里,沧海浮沉,转眼间,新中国已走过七十余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一天来之不易,为了这一天,千千万万同胞努力奋斗,铁肩担重任;为了这一天,我们勇往直前,不负韶华;为了这一天,吾辈青年一心向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逐浪前行!

【山东邹城市中心店中学】

●点评

习作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选材典型、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感染力十足。全文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构筑全篇,主体部分从“这一天,是平安的一天”“这一天,是富强的一天”“这一天,是逐梦的一天”三个方面叙写了中华儿女努力拼搏圆梦的过程。结尾直抒胸臆,既呼应了开头,又升华了主题。全文语言畅达,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孙秀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