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思考

2024-08-09 00:00:00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4年1期

文题呈现

曾看到这么一段话:“活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既然来到人间,便去爱,去经历,去感受,去欣赏生活中一切微小的欢喜。”一路风景一路歌,珍惜每一个日出日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生活之美,在于发现那些藏匿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零零碎碎的小美好。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有些情绪真的没必要一直装心里。你热爱生活,就会被生活治愈。最好的年纪,千万不要辜负最好的自己。

请从生活中采撷平凡日子里藏着的美好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1.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想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敢于俯下身,拿起生活中专属于你的放大镜。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无论是在家庭生活、校园一隅,还是在街头巷尾、寻常巷陌,都需要我们仔细寻找、用心体会。只要我们有一颗敏锐的心,就能捕捉到生活之美。

2.努力放大生活细节。所谓“细节”,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或事件的细微之处。朱自清曾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既强调了细节的无所不在,又提示我们一不留神这些细节就可能会从指缝间溜走。人物因细节而鲜活,景物因细节而生动,事件因细节而更显真实。

3.学会抒发真情实感。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文章不是无情物,对一篇好文章来说,动人的情感就如同镶嵌在文字中的珠玉,能够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

佳作展示

生活有味

◎杨博雯

热闹的小路上总会有些摆摊的人,在微寒的风中吐出白色的雾气,随喧闹声飘散在空中。

初冬的暖阳洒遍人间,均匀地铺在湿润的地面上。路上的景象也十分热闹:行人步履匆匆,卖煎饼的小贩大声吆喝,送孩子的家长一个接一个……寒冷的冬天,就这样热腾腾地温暖起来。

我是先看到他的摊子,再看见他的身影的。老人的摊子摆在角落,很不起眼。细看,老人鬓间依稀有霜花隐约呈现。他个子很矮,蜷在那里像一颗皱巴巴的核桃。令人难忘的是他的一双眼睛,半眯着,浸着水光,眼含笑意的看着街边人来人往。老人的身前身后围满了红薯和青菜,像孩子们围住疼爱他们的爷爷,个顶个的圆润水灵。

红薯缀着树根似的茎须,散嵌的斑点犹如老人家脸上可爱的老年斑;青菜充满着盎然的生机,散发出一种质朴的、有生命力的美感。

老人见我望向他的摊子,咧开嘴笑了一下,脸上的皱纹像水波一样荡开。他不知我是否会买,却还笑着吆喝:“青菜1.5元两捆,1.5元两捆了,红薯新鲜又美味……”。我倍感惊讶:“1.5元?这么便宜?”老人笑着说道:“可不是嘛。”我拿出今早剩下的5元钱买了两捆生菜,一两个红薯,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买菜呢。

回到家,妈妈打量了我一番,又十分惊讶地打量了菜一番。我解释后,妈妈说:“咱们现在就来尝尝宝贝女儿第一次买回的菜。”妈妈洗好生菜,把红薯放到蒸锅上,不一会儿,热气氤氲,红薯的味道顺着鼻腔涌入,直甜到人的心里。

我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地想尝尝红薯,我将还冒着热气的红薯放在手中来回倒腾,吹了吹,立马塞进嘴里——微微有些烫。我又用洗好的生菜包住红薯,美其名曰:生包红薯。那味道,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没有酱,没有盐,更没有其他调料的味道,只经过简单的蒸熟和包裹,却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香甜的红薯瓤,被青菜包裹着,简单的味道,却有不平凡的触动。我想,这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也是生活本来的味道——自然的便是最好的,朴实的便是最好的。

我闭上双眼,思绪随着这朴实的味道渐渐散开,又融于这淡淡的味道中。忽然,我的脑中闪出一些念头:太在意朋友的评价,有时候会过度地包装自己,结果最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到嘴边却成了相反的话。这种拧巴也是自己不喜欢不乐意的,却不知何时,竟成了跟随自己的“保护伞”。

调味料太多会遮盖菜肴本来的味道;太多的解读也会遮盖了生活本真的味道。行色匆匆的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又何曾停下来细细品味这真实的生活呢?劳动的老人因自己出售的果实而自信,而吃红薯的人则因为味道甜美而快乐,可见生活原本就处处充满蕴味。

生活有味,无处不在。这需要我们自己耐心去寻找,去发现。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习作文字细腻,画面感强。用心感受生活,即使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也可以品味到它独有的芬芳。小作者从身边的卖菜老人写起,把生活中的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和困扰自己的心结联系起来,想到生活的本真就是最有味道的生活。通过细节描写,把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带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落叶之思

◎侯严芯

秋日的风吹落树上的叶,后操场上一片金黄。

与她并肩步行在跑道上,我们聊着今日的英语歌唱比赛,笑着,闹着。她指着操场一角的落叶,兴奋地说,“那边的落叶好美,走,咱们去看看!”我们手拉手跑过去,风吹过,带来了一场落叶雨。我们在树下欢快地旋转,争着比谁捡到的叶子好看。可我忽然发现,有时,形状完整的叶子并不是最美的,而带着几抹红或绿或棕的叶子比全是一片黄色的,要更美上几分。

我开始仔细端详手中的一把叶子。它们中,有的叶子并不完整,有的被虫儿咬出一个个小洞;有的则被撕去一角,而这些带着小洞、有残缺的叶子,看上去更显凄美。

“你看,添些打磨的痕迹,这些叶子更好看了。”她不知为何,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半晌,她低喃了一句:“好像啊……”我一时没搞明白,问她,像什么?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我,说:“像我们”。

“啊?”

“你看,叶子过于完美反而不好看,人不也是一样的吗?”她没再说下去,但我似乎知道她想说什么。

每一个人都像一片叶子,有缺点亦有优点,追求十全十美,目的是好的,可若不经历沧桑,不受打磨,又怎会发光?

犹记儿时我身着一身舞服,第一次踏进了一扇名为“舞蹈”的大门。彼时,我满怀着欣喜与期待,活像一只刚出世小猫,看着新奇的世界。那时我甚至已经想象到未来的我站在舞台上起舞的模样……可现实却非常残酷,第一次上课,我便因下竖叉这一简单的动作而疼得呲牙咧嘴。回家后,我关上门大哭了一场,告诉妈妈我不想学了。妈妈略显惊讶地看了我一眼,转身从书桌上抽出一本杂志递给我,里面有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位舞蹈家的自述。小时候,她家中贫苦,无法上专业的舞蹈班,也无法买好看的舞鞋、舞衣,但她自小就对舞蹈有着极大的兴趣。没有老师,她便自己对着电视练习,后来,她真的走上了所热爱的道路。文末赫然是一行稚嫩的字迹:“我的梦想是舞蹈,我要坚持下去!”我愣了许久,泪痕早已干涸,似是有什么念头正在心中播种、发芽、长大。我咬咬牙,继续去舞蹈班练习。

那几年,每次上完课回家,都觉得浑身骨头已经散架了。妈妈心疼,反劝起我,让我放一放,但我眼神坚定,十分执着的说:“不,我不放弃!”

今天,我终于可以像一只美丽的天鹅自由地伸展身体,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了。回想那几年,我心中仍是一片酸涩,但又庆幸,庆幸我选择了坚持。

“你怎么了?”好友见我不出声,推推我。我低头看向手中的这片树叶,笑着说:“你说得对。我们就像这片叶子,风雨之后,方见彩虹。”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小作者用心感受生活的细节,即便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也可以品味到它独有的芳香。校园里的落叶牵动了小作者的情愫,让她想到了自己的曾经和现在,也让她明白,人只有历经打磨,方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读后引人深思。

【马继红/供稿】

文题呈现

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扎根于大地,经风雨的洗礼,吸自然的养料,受阳光的照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不论是蚂蚁还是大象,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有风雨,也有彩虹,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挫折也有梦想……

成长,就是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并走向成熟的过程。

阅读上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1.搜索值得写作的材料。成长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生活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霜雪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让我们志存高远,实现超越。这类文题相信大家都有话可说,可入文的事件也有很多,烦恼的、快乐的、心酸的、合作的、探寻的皆可,但应尽量避免学习苦不堪言、成绩不见起色、作业堆积如山等素材,这就需要调动起同学们的记忆库,选择值得记录的、能引起人思考的材料入文。

2.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选材不受限制,就需要在写作上下点功夫。如果写作对象是人物,就可运用细节描写,从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多维度刻画人物形象;如果叙事,就可以用到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寓情于景、变单线结构为双线结构等手法让作文内容丰富充实。文中的议论抒情也要精当自然,这样才能在众多立意角度中,抒发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写出的作文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佳作展示

和萤火虫一起成长

◎苏 畅

小院里,她踩双白凉鞋,在瓜架下看绿叶。偶有蝴蝶翩然飞过,她便欢叫着,扑出老远去捉。“爸爸,你看你看,蝴蝶呢。”她指指它,兴奋地叫道。女孩身旁,一名中年男人半蹲了身看,接着温柔笑道,“是啊,多好看呢。”

两人周围,阳光呼啦啦地飞上天,他们的身上脸上,落满阳光的翅膀。

那是盛夏的一天,风扇转得让人醉倒,金丝线样的阳光把房子整个编织起来,门口的瓜藤攀上墙,爬进窗户里。

那年,她五岁,他三十九岁。

某天,她正摆弄手中的芭比娃娃,忽地停下了动作,喃喃道。“爸爸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呢”。

没回家,就去看他啊。她想想:“我要去看爸爸,给他个惊喜。”

她便跑去找妈妈,“我想爸爸了。”她用急切的、澄澈的眼睛,望着妈妈。妈妈淡淡地说,你爸爸啊,旅游去了。要去很长很长时间。妈妈的眼睛盯着桌上的一瓶有些打蔫的百合,那是女孩爸爸买的。

她不知道很长很长时间是多久,也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不能带她一起。她只能等着,等不及了就找妈妈磨。妈妈总说,再等等,再等等。

“那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快了。”

很平常的一天,一觉醒来,妈妈对她说,我带你去看爸爸吧。

她高兴得团团转。一张小脸,花似的绽开。妈妈却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说了声走吧。杏眼中噙着的水光,一闪而过。

她终于见到爸爸。在一个白白的大房子里。爸爸穿着病号服,衣服上的竖条纹衬得他很是清瘦。他冲女儿招招手,让她坐到他身边。妈妈咬着唇,微笑着,站那儿。大家都尽力表现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摸摸女儿的头,趁妻子转身削苹果时,贴在她耳边说,“以后想爸爸了,就去有萤火虫的地方,它会认出你的。然后啊,把你的一切告诉萤火虫,这样爸爸就知道,你在干什么啦。”

她疑惑:“爸爸还要一直去旅游吗?”“是的,但是有萤火虫啊,爸爸不会孤单。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要跟妈妈说,好吗?”她笑得山花烂漫,拉钩!妈妈端着水果过来:“在说什么?”父女俩笑笑,异口同声道:“秘密!”

从那以后,她再没见过爸爸。

有时想爸爸想得厉害了,她就在纸上画成群的萤火虫。她甜蜜地想,“爸爸会看到我的吧,他会高兴吗?”她对死亡最初的印象,竟是那些明亮温暖的小东西。很神奇。

女孩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吃饭,睡觉,一如既往。没什么可伤心的,还有萤火虫呢。

那些闪烁的萤火虫,是爸爸对她最真诚的祝愿与保护;爸爸的承诺,伴着她度过贫瘠又丰盈的少年时光;心中的美好因为爸爸的保护时常温暖。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不免遇上泥泞与跋涉,然而,总有那么一束光可以将我们照亮,让我们继续前行。文中女孩的父亲在有生之年给了孩子一份最美好的祝愿与承诺,让女孩可以在生活灾难袭来时仍保持坚定的信念。小作者在文中营造了一幅幅温暖的画面,用文字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每个读者。

成长之思

◎杜雨霏

我和父母走在陈旧的楼梯里,穿透玻璃的破碎阳光照亮一柱柱尘埃。我拎着水果,母亲拎着鸡蛋,父亲拎着牛奶,三双欢快的脚步点燃了尘封已久的楼道,灰尘终于脱离了藏身已久的角落,飞上又飞下,像翩跹的蝴蝶,飞进那一柱柱太阳光里。

“砰”,姥爷家的木门从里面被一脚踢开。弟弟穿着睡衣、拖鞋,从门里飞逃出来,用手背擦着眼睛,呜呜咽咽地流泪。姥爷怒吼着从门里“杀”出来:“你敢下这个楼梯试试!”弟弟抖了一下,还没迈出一只脚,就被从姥爷一把擒住了胳膊,一只铁衣架举在弟弟头顶上,弟弟倔强地梗着脖子,一副即将英勇就义的表情。

“啪”,母亲手里的鸡蛋一下子摔到地上,鲜黄的蛋液在楼梯上留下一道黏腻的痕迹,姥爷和弟弟都一脸不可思议地往这边看:他们先看到了疯了一样飞奔向他们的母亲,又看到了眉头紧皱、紧随其后的父亲,最后,他们看到了不知所措、呆立在原地的我。姥爷浑身的劲儿一下子松了,他抓着弟弟的胳膊,晃了晃,母亲正好冲上去,一把夺过姥爷手中的衣架,弟弟把脸埋在母亲怀里,断断续续的哭泣声越来越大。

房间里,父亲和姥爷待一屋;我,弟弟,母亲待一屋,中间仅隔一面墙。那屋的谈话清晰地传到这屋,我们屏息敛声。

稀稀疏疏一阵翻纸声。

“你看看他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姥爷的声音非常洪亮。我把头转向弟弟,弟弟把头深深地扎在母亲脖子下。

“考成这样,全班就他一人每科都不及格。”姥爷深深叹了一口气。

听到这里,母亲忍不住了,抱着弟弟来到姥爷面前,我也紧随其后。

“那您也不能打他呀。”母亲劝说着。

“没想打,就是吓唬吓唬。”姥爷倔强的语气里透着无奈。

沉默一阵,我看着母亲的颈子湿了,弟弟噙着泪,突然又呜咽起来了。我心里一紧,慌忙扭头看弟弟,他将头埋得深深的,一点儿也不露出来。

他不是我的亲弟弟,从小他便由姥爷一手带大,身世非常复杂。母亲和姥爷的谈话像一根根银针,刺进我的心里。弟弟则是逃避似的趴在母亲怀里,不一会儿,鼾声渐起,母亲的手轻抚他的背。他大概在装睡,但我和母亲都希望他是真正睡着了。

谈话的结果是,姥爷保证不再动手,父母周末会来给弟弟补课。

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不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可能生在了父母恩爱、幸福美满的家庭里,也可能生在了父母离异、支离破碎的家庭里。弟弟不幸生在了后者,但幸好,这世界上还有爱他的亲人,只不过爱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所以,给予爱的人,不要将一颗倾注满了爱的心藏在棍棒之下;被爱的人,也一定要懂得,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一颗爱你的心。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在生活小事中学会思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作文因思考而深邃,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在经过一个初中学生的思考后,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给予爱的人,不要将一颗倾注满了爱的心藏在棍棒之下;被爱的人,也一定要懂得,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一颗爱你的心。”这是简单的领悟,也是一种财富。

【马继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