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2024-08-09 00:00:00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4年1期

文题呈现

时光流转,当第一滴春雨洒向大地时,有人为你撑开了伞:人行道,马路旁,有人一直在,回首才惊觉他早已湿透的脊背;校园里,走廊上,有人一直在,灯光下才看见他青丝中夹杂着的缕缕的白;小区里,走道旁,有人一直在,因为他的坚守,所以路面不曾沾染灰尘……

我们身边有许多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如尘埃,但也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你所了解的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有一些什么事迹打动了你?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1.紧扣典型事例,捕捉小人物特征。“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凡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没有这些典型事例,作文就显得平淡无奇。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最能体现“小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

2.以情动人,真情流露。作文要想引发读者共鸣,首先要学会以情动人。写作时,一定要细细考量,字斟句酌,于词句中见真情。对材料的安排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其中一种体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就能让读者印象深刻,产生共鸣。

3.尊重文体要求。考生要明确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切不可混乱文体。写作时,要扣住题目展开,突出重点,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考生还需谨记,多角度描写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适当的议论能彰显作文的深度,情感的流动则让读者为之动容。

佳作展示

表 姑

◎舒子谦

在我的印象里,表姑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她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表哥长大。

表姑现在是我们小区的团购团长。家家户户通过网络平台订购一些日常用品、蔬菜水果,大大小小全部都会寄放到她的采购点。每天,她都推着小推车,满载着我们的快递挨家挨户地分送,我甚至一天内在电梯中看见表姑的小推车好几次。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只能待在家中,那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大家原本像箭一般的生活速度慢了下来。可表姑却整天忙不过来,小山丘一般的货物堆积在固定的区域中,足可塞满二十来辆小推车。如此繁重的工作,表姑却一个人默默承受着。

我们一家人很少出门,基本都是宅在家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口粮也都依靠团购,家中的房门几乎每天都被表姑敲响。

深秋的天是多变的,记得那天,成块的乌云突然堆积,天被笼罩得严严实实,看不到光亮,淅淅沥沥的雨声从早上八点一直响到十点,但一直没有听到表姑的敲门声。

妈妈一边给她打电话,一边犯愁:“她今天还没来,电话也没接,别是生病了吧?

上午十一点,房门还没有被叩响,在“利益诱惑”下,我承担起了出门买午饭的重任。

途径一个转角处,接连不断的推车声夹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一起冲进我的耳朵——是表姑。快60岁的她左手举着一把小伞,右手艰难地拉着小车。她的伞既要遮自己,又要遮小推车——她怕雨打湿了大家的物资,这伞根本不知该往哪挡。最后,干脆就挡在物资上,自己则淋着雨。

“姑,这么大的雨还给大家送物资啊,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我边跑过去给她打伞,边惊诧地说道。

“那怎么行?好几家的饭菜都等着我送,我怎么能不去?我不去,大家吃什么?我刚从30栋过来,正准备去你们那栋呢。”

“姑,你要不就请个人呗?表哥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那不用,人有活干才踏实,才快活。”

我把伞撑在了表姑头上,而她的伞为我们的物资左遮右挡,生怕雨水把它们打湿。小推车不灵便,所以表姑老是离开我的伞的遮挡范围。

电梯里,表姑发丝间滴落着雨滴,肩膀处早已湿透,裤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雨丝。可那辆小推车却几乎“毫发无伤”,只有极少部分染上了一点雨。她丝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跟“顾客”聊着微信,我听着微信里传来的感谢声,欢乐的语调让密闭的电梯里弥漫着温暖的气息。

表姑用自己的双手画出了一道雨后的彩虹,在自己的生活里散发着平凡又动人的光辉。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习作语言自然质朴,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充分运用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表姑的形象真实可敬。全文紧扣主题,字里行间闪烁着“小人物”的光辉,读后令人感同身受。

身边的你们

◎李邵峰

如果你是一寸阳光,你是否照亮了每一寸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始终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

——题记

骄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狗热地吐出舌头,蝉也发出聒噪的叫声。

上课途中,明晃晃的阳光晒得人头脑发胀。道路上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

哦,是因为他!

路中央的交通亭中,一名交警笔挺庄严地站立着。他的皮肤黝黑,佩戴的蓝色口罩边,汗水正一滴一滴落下,眼镜也早己被薄雾蒙盖。在指挥间隙,他迅速擦干这些热气,这让我看到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眸正目不转晴地盯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

酷热下,他那厚重的制服早己被汗水浸湿,手臂上的汗珠顺着他的动作,不断砸向地面。

“减速!”“向右行驶!”在车流密集地,他有条不紊地维持着交通秩序,各项指令是那么果断,交通手势是那么熟练,在这样的场景下,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上完课返回家的途中,天气说变就变,淅淅沥沥的雨滴带走白日的酷热,随着夜幕一同降临这座城市。

天空被染成一幅阴暗沉郁的水墨画,我的心情也像这天空一样阴暗沉郁,雨势瓢泼,但我两手空空。

望着无尽蔓延着的黑色天空,我踌躇着,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一个人发觉了我的异常,关切地问我道:“同学,你怎么了?”他轻声细语,身着褪色的大号校服,一看就是家中孩子不穿的旧衣服。真挚的眼神和亲切温暖的话语,竟让我对身为路人的他提不起防备之心。于是,我把窘境告诉了他。

只见他递来自己的伞说:“你先用,我家离这里很近。”

我并没有接。

接着他笑着说:“拿着吧,我家崽以前也和你一样,也是经常忘带伞,但总是有人借伞给他,看你的校服,你们还是校友呢。”

不知道为何,我接住了他递来的伞,也接住了这份善意和帮助。也许是他的微笑照亮了此时阴沉的天空,也许是他的善意使血液的温度升腾。

他转身走进风雨里,背影慢慢不见。我撑开伞,遮挡住风雨,见到了伞下的明媚。

老师常说:“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雷锋,人人皆是雷锋。他们或坚守岗位,或无私奉献,或乐于助人……他们都证明着自己的价值。”我看到了,这些温暖美好的人带着同样温暖美好的气息,将我们包裹其中。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习作中,小作者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两个场景,通过不知名的交警和不知名的借伞者,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坚守与善意。全文叙事流畅,一气呵成,小作者以真诚质朴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明快舒适之感,读后令人回味。

【刘旭/供稿】

文题呈现

时光的脚步厚重,你还记得那些曾出现在你身边的人吗?他们身上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点?他们是否曾成为你的榜样?是否曾让你感到震撼和敬佩?

请以“身边的你”为话题,写下你和他们的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完成一篇记叙文;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1.以身边的人为写作内容。本题以“身边的人”为限制条件,要求考生围绕“身边的你”这一话题展开写作。首先要明确“身边的人”指的是谁,尽量从自己认识的、熟悉的人着手,从生活小事中精选写作素材,使其成为作文的加分项。这里建议考生在确定写作内容后,再考虑结构该如何安排。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身边的你”要求考生关注身边的人,并暗示这个人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换言之,即这个人的某些事情让自己有一些情感上的震颤。考生可根据他们对自己的影响之深来抒发真情实感。

3.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特质展开叙述,尽量将事情讲清楚,不要做笼统的概括。记叙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详略的安排,要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切忌啰唆拖沓。另外,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描写或议论性文字,给作文增添更多色彩。

佳作展示

冬日见闻

◎徐 晨

回家的路上,有一条美食街,生意尚可。因为大多是做外卖的,店外边便总能看见大大小小的摩托车,人进人出。正值冬季,寒冷的空气伴随呼吸而浮出一片雾气,浸入骨髓,人们短暂地交流后便各自踏上送餐的路,这里总是宁静又平淡。

我常常看见外卖员穿着厚重的棉袄,戴着手套,骑着摩托车抵挡迎面而来的寒风,后座的保温箱随着地面起伏而颠簸。他们穿梭在寒冬中,审视着如冰一样寒冷的冬天。

而这寒冷的天气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随时要袭击人们。随着饭点的到来,小摊门口逐渐人来人往。

我看见外卖员们将车子停在一旁,便纷纷来到李阿姨的小店门口,摘下口罩手套,双手握着还冒着热气的一次性水杯,企图驱走一些寒意。他们露出的脸和手上,满是寒风刮过的印记,帽子压出的压痕粗糙而沉重,手指关节处泛着淡淡的红,脸颊被吹得通红,动作僵硬又有些窘迫。他们握住纸杯,感受着透出的温暖气息,杯口处向上升腾的暖流如云朵一样包围着他们。他们大口大口地喝着热水,温暖的热水顺着口腔冲破了寒冬的屏障。

寒冬中,送餐大哥们站在一起等待各个小店的呼唤,他们笑着唠会儿家常,互相打个招呼,展现着一个个动人的微笑。他们在李阿姨的店门口热情地寒暄着,又在寒风中带着对李阿姨的谢意离开。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的那个晚上。

那晚,夜色正浓,大雪印出白光,冷气环绕在街头。李阿姨穿着黑色长羽绒服,戴着口罩,穿着印花围裙,一个人吃力地搬着装满一次性杯子的箱子,一步一步缓慢地拖至路边,然后将暖水壶放在桌子旁,躬身写着什么。写了好一会儿,她才终于拍了拍手,扶了扶腰,回到小店继续忙活。那时,我以为李阿姨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引流”,直到后来亲自去看才发现,原来她在小小的店面前支了个小桌子,一次性杯子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桌子的正上方贴着一张A4纸,纸上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外卖员请自行饮用”的字样。

如今,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似乎还能看见热水冒出的热气飘飘然汇聚成一团,相互缠绕,又相互消融。

只是,那晚李阿姨的那场搬运,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人看见。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选择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为素材,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小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小店老板李阿姨朴素而高尚的人格。习作行文舒展自如,插叙安排巧妙,特别是小作者对“寒冷”的层层渲染,充分展示了其文字功底。另外,文中对李阿姨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笔,但就是这样几句简单的描写,使一位闪着光芒的“小人物”跃然纸上。

九 伯

◎周昱全

我们都叫他九伯,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菜农。

初见他,他一身衣服黝黑斑驳,让人看了不禁有一丝害怕。再见他,只觉他经历了世事沧桑,因为他稀疏的青丝间填充的满是深深的皱纹。第三次见他,他昏黄浑浊的眼中透射出的平静、和蔼,让我感觉亲近。

九伯性格淡然,有点像与世无争的高人。

他在小区里卖菜时,总是往别人的袋子里多装几颗蒜,有时也会扯掉一些不新鲜的菜叶。总之,不让别人吃亏是他的“生意经”。

有段时间大家都不能出门,九伯突然放弃了赖以为生的小摊,摇身一变,成了社区志愿者。

也许是九伯人缘好,也许是他太节俭了。总之,物业看见他这般,便送给他一个小推车,外加一件物业专用大棉服。于是,每天晨雾朦胧时,他便戴着红袖章,推着小推车,挂着宣传小喇叭,在小区中来回奔走,为大家解决吃饭的问题。我们家也订购了九伯的蔬菜。

只见他把两个大篓子搬到楼梯口,乐呵呵地跟我说:“这些都是刚摘的,你随便挑!”他背对着我,小心翼翼地卸下菜,拎出里面成袋的青菜,摆在地上。臃肿的棉服下,是一个佝偻的背影:弓曲的背,粗重的喘气声,汗水浸湿的衣衫,那双被竹节麻绳勒红的粗糙干瘦的手,却搭起了小区所有家庭的希望与幸福。那袋子中覆满露珠的蔬菜,是九伯在这个时节悉心收获的果实,在袋子里闪闪发亮。

“来,挑这一袋,个头大,又水润。再给你搭点前些日子摘的辣椒,还有葱……”他提起一袋白菜塞在我手中。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里泛着点点亮光。

完成“交接”后,他抬起篓子,推着小车,渐渐向门口走去,光斑仿佛盐粒一般撒落在他的头上、肩上,他羸弱的背影轮廓与光芒一点一点地交融,直到他成为了那束光。

回过神,当我看到家里“买一送五”的白菜袋子时,简直不敢相信——10块钱居然买回了比平常多两倍的菜!九伯这简直就是在倾情赠送。

过完年再看到九伯,他依然乐呵呵的,不同的是他肩膀上的红袖章不见了,小推车也变回了以前的扁担,他依然在他的小摊边笑呵呵、慢悠悠地卖菜,依旧不让别人吃亏。

但九伯从未给自己留下一颗好白菜,他似乎早已习惯于这样的生活。爸爸说九伯的眼中有光,是积极的,是豁达的,是令人敬佩的;我看到九伯眼中的光,是沉甸甸的,是谦逊的,更是让人动容的平凡之光。

我想,在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中,九伯已经变成了发光者。虽然他的光很微弱,但也足以汇聚成星辰大海。我们无法探求这片璀璨星空究竟有多浩瀚,但仅是那零碎一隅,却已是平凡中不可或缺的一腔热爱。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习作记叙了一位热心的卖菜老人在特殊情况下为小区解决最重要的生计问题的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对“九伯”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衬托出其高尚的品质。读罢全文,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小作者对“九伯”的敬佩之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