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最近发生的事情深深地触动了小明,下面是他跟他爸爸的一段对话:
小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列世界第二,还有我们军民同心抗震救灾……爸爸,我要能像这些科学家、运动员和解放军一样就好了,可以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
爸爸:你真有志气!不过爱国无大小,处处可爱国,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小明陷入了沉思……
听了父子俩的对话,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作文,阐述出自己的感悟并让大家有所启示。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或戏剧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思路导航
1.紧扣“爱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因此,我们所谈的“爱国”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爱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爱我们祖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人物、爱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
2.爱国从自身做起。我们在新闻中常常听到国家优秀人物的事迹,因此我们常常以为“爱国”得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件才能称得上爱国,却忘记了有些小事做好了也一样是爱国:虽然我们不能在国际赛事上勇夺金牌,但我们可以在平时锻炼身体;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研发高科技产品,但是我们可以认真聆听国旗下的讲话,上好每一堂课……这些事虽小,但何尝不是饱含着我们滚烫的爱国热情呢?
3.符合文体要求。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写作过程中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既可以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让读者从作者的叙述中体会情感,也可以夹叙夹议,还可以写成议论文,在写作中加深对爱国的认识与理解,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佳作展示
笔墨述河山
◎李美萱
过去,“爱国”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中总是很遥远,提到“爱国”,我想起的往往是:古往今来的许多科学家、运动员们,他们站在世界舞台上,向世界展现祖国的强大。而现在我明白了,爱国无大小,处处可爱国,就拿我所热爱的书法来说。
我从5岁开始接触书法,初学只是为了练字,从硬笔白纸到软笔宣纸,我用完了一沓沓纸、一碗碗墨,字体也随之变化。我喜欢楷体,尤其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它好像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每一个笔画都表现得有筋骨、血肉之感。他笔力深沉,筋骨刚健,用笔方圆并施,丰满雄厚,但又刚中有柔,颇有灵秀之趣,给人端庄典雅的美感。书法是艺术与文学的融合。笔墨纸砚,让无趣的诗词有了意境。
随着书法学习的时间渐长,我对书法的了解就更多了。它始于先秦,兴于唐代,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在学习行书时接触到《兰亭序》,一笔一画间,那独具匠心的高雅和天然情趣展示出作品活泼而又端庄的特点。在充盈墨香的教室中,我了解到这是王羲之与友人玩乐后所作。老师讲解完,我再读他的诗,临摹他的字帖,便仿佛已身临其境:薄暮中,天上一团团棉絮似的白云已渐渐化成褐色,火一般的太阳只剩最后一截残体逗留在地平线上,发出一点暗红的光。河水慢慢流淌着,小小的亭子里,王羲之抱着酒坛,脸颊微红。他刚送走友人便打开纸,研墨,挥笔,借着酒劲儿写下了这千古第一行书——《兰亭序》,多么美的书法意境啊!哲学与审美融于一体,书法是多么美妙!
现在,我的书法已然达到了一种意境,每个字的笔画有轻有重、有提有按,好像所有天地美景、人世变化、奇闻美事,都被微缩到一方宣纸之上。我的书法作品也获得了省级奖项,被送到了长沙的一所展馆进行展览。展馆里陈列了很多书法作品,各有特点,我想,这正是中国人精神的体现,各式各样的风格是包容多元的存在,没有统一的标准。
书法让我爱上中华文化,爱上它的气概,它的精神。虽然我表达的方式还十分笨拙,但是用手中的毛笔书写这千古文化,让我好像在与古人对话,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气韵、气节。
我爱书法,我爱中华。
【湖南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
●点评
小作者选取了自己和书法的故事,从书法的笔画、历史、意蕴三个方面出发,逐层深入,展现出书法带给自己的强大精神力量。小作者用细腻华美的笔触,表达了书法带给自己的启发,阐发了自己对爱国的理解。
跑步里的爱国情
◎陈耀湘
“1932年,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国出征,展现中国人的气节,这是国人第一次站在奥林匹克赛场上。”
我看着书上刘长春的事迹,感动的同时,不禁陷入了沉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刘长春可以跑步为国争光,而现在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不久,4×100米接力赛给了我答案。
比赛当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与一众同学站到了学校的弧形跑道上,心里像有一只兔子似的怦怦直跳。“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
一棒、二棒、三棒,我们的队员交接都很顺利。但当我正在紧张地关注比赛之时,旁边的一个队伍却突然出现了失误——交接棒掉到了地上。一瞬间,那曾经在训练场上掉棒的令人窒息的场景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堵着,喘不过气来,只留下“怎么办?要是掉棒了怎么办?”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眼看队友马上就过来了,我感觉自己全身都颤抖了起来。正在这时,我耳旁突然响起坚定的声音:“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
1932年,冲破国内势力的重重阻碍,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站到了洛杉矶跑道上的刘长春却因水土不服,在100米项目上,最终以11秒01的成绩无缘晋级决赛。一时之间,得知消息的国人觉得脸面无光,骂声一片。面对国内传来的压力,教练劝说刘长春放弃接下来的二百米比赛,以免再给国人丢脸。在最后关头,刘长春找到教练,对他倾吐一腔热血:“难道就因为不能取胜,我们就放弃这宝贵的第一次吗?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我们的国家正遭受着侵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骨气,更需要尊严。我绝不会放弃比赛。”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也让我脑海中叫嚣的各种声音渐渐平息。输赢有何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跑出体育风采!跑出国人气度!
强烈的爱国精神点燃了刘长春,也点燃了我。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慌张的心情,瞅准时机,一把接过同学手中的交接棒——我们顺利完成了交接!我立即在跑道上冲刺了起来!我终于完美地展现出了体育精神!
颁奖典礼进行时,我们站在领奖台上,唱着国歌。一句句歌词,激励过从前沉睡的雄狮,也激励着站在领奖台上的我,我的心中涌起了对刘长春的敬佩和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爱国”其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的背后是无数国人奋斗拼搏的身影,它给予了我们直面困难的勇气,让我们跨越山海,无惧风雨。
【湖南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
●点评
跑步本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但小作者却写出了霎那间的思绪万千。刘长春对祖国的那份热爱激励着他克服困难,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完成了他的也是中国人的战斗,刘长春的这种精神也成为了爱国精神的一部分,近百年后,它又在赛场上激励了小作者克服困难。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但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黄寒隽/供稿】
文题呈现
一百多年前,外国记者曾拍下国人呆滞木讷的影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到处可见幸福开心的笑脸;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我国发言人就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问题作出的回应,义正辞严,斩钉截铁;
联合国休息室内,中东某国外交官在抗议侵略无效后,沉默不语,神情沮丧……
正如歌中所唱:“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思路导航
1.关注时间轴:过去——现在。过去的两则文字是曾经的中国和现在中东国家的写照,人们生活不快乐,国家无法完全保障人民的权益;而现在的两则文字则记录迈入新时代的当今中国的面貌,人民的笑脸随处可见,国家敢于维护人民权利。写作时,要凸显出这一变化,字里行间要表达出你对祖国的热爱。
2.从小角度切入。祖国七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写作时,切忌泛泛而谈,可以借助自己、身边人的真实感受展现时代的变化;也可以借助具体的历史物件、片段等展示历史的变迁。切入点越小,情感表达越集中。
3.强调时代性与人文性,体现国家意志。这道作文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求同学们能开阔视野,从小事物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写出鲜明的时代意义。
佳作展示
我和我的祖国
◎吴柯岑
一
我站在高耸的城楼上,与并肩奋斗多年的战友们望着城楼下的人山人海,这一刻,我们盼了29年,不,我们盼了一个多世纪!不止是我们,更是无数在战争前线和后方抛洒热血、拼搏奋斗的先烈们翘首盼望的一刻。一轮红日高高地挂在湛蓝天空的正上方,映照着城楼下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面庞,那是欢乐的海洋,是解放后自由的海洋!此时,我耳畔响起了那激动却沉稳地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紧接着,我看到了城楼下的人海掀起了巨浪,爆发出撼动天地的欢呼声。
我的祖国啊,破碎了百年的祖国啊!你将重新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二
我身处田地间已有几个钟头,不,是几十年了。这几十个春夏秋冬改变了我很多,春天带走了灵活,留下了迟缓;夏天带走了白暂,留下了黝黑;秋天带走了岁月,留下了苍老;冬天将那抹带走的白还给了我,留在我的鬓角上。可我依然庆幸,庆幸自己仍旧有一个灵活运转的大脑,我不会停止我的工作,更不会被“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号冲昏头脑。我只知道,现在我需要做的,是在我有生之年让粮食亩产量更高,让祖国饥饿之人变得更少。
我的祖国啊,饥饿了千年的祖国啊!你将永无衣食之忧!
三
已经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不知多少天,复杂的实验步骤使我筋疲力尽。这几年来,我一直没有休息好,从没日没夜地查找国内外资料,到发现“青蒿”文献,再到实验研发,我和我的实验团队经历了太多太多。就像现在,我的眼皮如同磁石般不住地贴上,但我的脑海里残存的一丝清醒的意识告诉我:为了那些受到疟疾折磨的人民,我不能放弃,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所有理论都趋于成熟,只待验证,所有军队已集结完毕,只欠东风!
我的祖国啊,被病痛折磨的祖国啊!愿你康健安宁!
……
夜色四合,灯火阑珊。
我站在大厦的顶楼,聆听着风声带来的一个个故事,凝视着每一个为自己和国家奋斗的人们。正是每一个小我的不懈奋斗,才有了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才有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功开展;才有了国家国防现代化的卓越成就。
也许历史不会记载下我们的奋斗史,但正是我们的团结一心,才组成这个名叫“中国”的实体,让我们为之骄傲的祖国!
我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评
作文选取了新中国建设历程中的三个片段,从革命者的不懈奋斗到科研者的坚持拼搏,我们看到了一代代中国人奋进的历程。更难得的是,小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当代奋斗者的身影,其中有你,有我,有大家。全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行文,语言鲜活灵动,字里行间传达出了小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读后令人回味。
圆 梦
◎田晓琪
我总是在冬天来到这座大山,印象中,车总是绕着大山一圈又一圈地攀爬,身体随着路的颠簸而上下左右抖动,好一阵子才会到老太(曾祖父)的家。可许久不来,突然觉得有些不一样了。
哦!崎岖的山路竟都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我们从公路拐进小道,远远地就看到那熟悉的屋檐下跳着几点如豆的昏黄灯光,灯下坐着个身裹厚棉袄、叼着烟卷的老人——老太。熟悉的人,熟悉的景,可这次却不知为何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老太早早地在堂屋里生起了火,一进屋,我身上的寒意便被驱赶得毫无影踪。“好舒服啊!”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怪不得老太你不肯下山跟我们一起住。不过,老太,你们以前的日子没这么惬意吧?”
“那当然。今年要脱贫摘帽,乡政府刚铺好了水泥路,添了路灯,还有人定期来山里收垃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份清新美好确实是由于这大山变得不一样了,而这不一样,是来自政府为改善村民生活的种种行动。“以前哪有这种闲暇时间在外面等你们来,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肚子填饱。”
“是啊。”奶奶接住老太的话道,“我16岁就上工赚工分了,可是家里人还是吃不饱,又不能开自留地,所以一有空闲时间,大人、小孩就都得上山挖野菜……”
听了奶奶的话,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场景——一片青翠的坡地上,三三两两分布着挖野菜的人们,他们曲着腿,身子几近要贴上地面,眼睛如老鹰一般搜寻,瞄到一株便赶紧挖下,生怕被人抢走似的。奶奶的青春,浸着汗水、和着泥巴。
我十六岁时在做什么呢?十六岁的我,应该刚刚进入高二,完全不必担心衣食住行的问题。我的青春,在书声朗朗的教室里展开;在镁光灯聚焦的舞台上靓丽;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活跃;在同伴的欢笑打闹中张扬。我可以尽我所能地汲取知识,积蓄力量;我可以用努力谱写命运,我的未来可以有许多选择。
我看看老太,再看看奶奶,他们只是最普通的农民中的一员,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凭借着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劳动者辛勤的劳作,才使得老一辈的憧憬得以实现,我们的梦才有了根植的土壤。
从老太,奶奶,到我,我们的生活日益殷实,国家发展日渐向好、但我们的步伐并不能停止,我们理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浸润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圆梦中国,圆中国梦!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评
习作中,小作者从老太家的变化这个切入点入手,巧妙地将老太现在的生活与以前的生活以及“我”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展现了几代人生活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日益变好,国家日益强大的情景。作文立足当下,回望历史,层次清晰,语言朴实,表达了小作者对国家深深的挚爱,同时也表达了其坚定信仰、脚踏实地的决心与信念。
【黄寒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