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常德卷

2024-08-09 00:00:00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4年1期

真题回放

慢慢来比较快(节选)

演唱:梁静茹 作词:李焯雄 作曲:梁翘柏

让葡萄慢慢晕开/酿成芳香再醒来/有些事其实急不来/等知了蜕变归来/等蝉声夏夜散开/急不来总有些人需要再等待/慢慢来却比较快/来得快去得也快/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用忍耐种下爱等待花开/让时间慢慢晕开/酿成智慧喝起来/有些事其实急不来/让挫败沉淀下来/人生是延长比赛

上面的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1.圈画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确写作主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首歌曲,歌曲名为“慢慢来比较快”。围绕歌曲名,歌词中多次出现“慢慢晕开”“急不来”“再等待”“慢慢来”等词语。阅读材料时,先圈画住这些关键词,即可明确本次写作应扣住“慢慢来”这一主题展开。

2.充分利用材料内容,确定写作方向。从歌词的“等葡萄晕开”“等知了归来”“等蝉声散开”可看出,其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比兴,隐喻了凡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后半段“烟火”这一例子的选用,则道出了过程重于结果的思考。“快”与“慢”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所谓“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快所导致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而“慢”则指经过积淀后的瓜熟蒂落,历经时间磨砺后的水到渠成,是“万事功到自然成”“守得云开见月明”,强调的是日积月累和分秒必争。基于这些思考,本次写作重点应放在“慢”上,重点解读自己对“慢”的重新发现和独到思考。

3.明确文体,或写人叙事或议论说理。写作前,首先要明确文体。如果选择记叙文,则应有具体的能体现主题的人、事的叙写,在叙述中穿插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可选择日常琐事、社会见闻、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以小见大来凸显主题;如果选择议论文,则应围绕“慢”这一话题进行明确的观点阐述,用充足的事实和道理论据以及充分的论证过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佳作展示

红土上的智慧

◎杨思逸

每至清明,照例都是要去乡下的。

年幼的我从不留心那叫做“清明”的节气,也不懂那“踏青”的繁琐仪式。相比那些慢悠悠的乏味至极的仪式,我更向往“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的情境。

外公是守了一辈子红土的农人,他连脚丫都变得红彤彤的,像两只发肿的大萝卜。但外公就是用这双厚实的脚,年复一年地丈量着他脚下的土地,用一生讲述一件事:“慢慢来。”

一慢在松土。江南泥土,虽说颜色奇丽,却容易结块失肥。可外公总是有办法,他将农家肥撒在上面,再细心地将其与泥土混合。外公犁田松土时,总会露出古铜色的坚实臂膀,高高举起旧得脱了皮的铁锹,再精准地把它落在土块上。阳光洒在外公的脊背上、下巴上、还有红肿的脚丫上,照得他的每一条肌肉都线条分明。外公看我看得入神,就笑着让我试试,可我只是胡乱地敲一敲,并不用心。回望被我犁过的土地,如被风吹过的发丝,杂乱无章。而外公只是笑笑:“松土这事,急不来!”我看着外公不紧不慢地一铁锹敲散土块,再附上一层农家肥……清风徐来,吹乱我的头发,又调皮地从脚丫缝中溜走。天边,在看得见边际的云海中,太阳拨开云雾,为土地覆上一层淡淡的余晖,土地越发红了。

二慢在播种。论播种这件事,外公是极其“佛系”的。稻种的生长,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种子刚长出不高的嫩苗,饥饿的虫儿们就开始虎视眈眈了,杂草们也见缝插针地占领自己的根据地,心安理得地汲取着本不属于它们的养分。看着被虫儿觊觎、被杂草侵占的稻种,外公还是乐呵呵的:“播种这事儿,急不来!”原来,稻种这时以几乎停滞向上生长的姿态面世,其实是在向下扎根,是在为日后向上生长积淀足够的能量。外公正是深谙这一道理,才总能在播种时以从容的态度处之。原来,农事的播种也得慢慢来,种子的生长也需慢慢等待。

眼前,刚出卵的小虫子正趴在稻叶上,朝露未散,空气中仍氤氲着丝丝水雾。晨曦洒下,折射出彩色的光,连女孩的梦都染上了颜色。梦中,外公的话语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慢些,慢些,再慢些……”

不善言辞的外公,将所有的智慧都倾注在了土地上。那红土就是外公的全部。

如今外公已去,红土依旧。今朝再回乡下,再也看不到那红肿的脚丫了。可我眼中涌出的泪,滴落在红红的土地上,那红土地的气息似有外公的味道,耳畔又传来外公的呼唤:“孙女啊,有些事儿,急不来!”

当今世界,节奏愈来愈快,一座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土地的颜色渐渐看不到了。周末,穿梭来往于各种课外班,忙忙碌碌,此刻,我真想用嘶哑的喉咙呐喊:“慢些啊,有些事儿,急不来!”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习作紧扣材料中的“慢”字,聚焦外公耕种之事,从“慢在松土”“慢在播种”两个典型场景入手,以外公的视角来写自己对“慢”的思考。表达上,使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习作的表现力;同时,语言典雅有味,蕴含朴素哲理,可读性强。

慢待花开

◎姜沐君

夜色渐浓,如棉似絮的云层密密实实地压着天空,也压在我的心头。我又急又气,怎么就练不好了呢?

半晌,灰白的月光越过矮墙,闯进书房,把那一撇一捺映得更加明亮了。停笔,看着眼前横走斜行的字,我心中也充满了横走斜行的急躁与不耐。久练不成的一幅字将我原有的自信敲得支离破碎。我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到底是怎么了呢?

“人如书法,书法如人,耐得住,才立得起!”书法老师的话一字一句回响于耳畔,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平时练字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提醒。练一横,还没来得及收尾,我便急急停笔,老师评:“收尾要慢一点,慢才能出笔锋,只有在慢中才能深刻体会书法的奥妙……”;练一竖,点还没到位,我便急着竖直下拉,老师评:“先写个点,停住后,再往下拉,不急,慢慢来……”

可我何曾听得进去呢?依旧在急匆匆中跌跌撞撞。

妈妈说:“小区里的梅花开了,你去看看吧。”正值寒冬腊月,户外行人极少,冷寂得很。突然,我停住了脚步:那是一株开得正好的梅花,它静静地立于广阔寂寥的天宇下,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且深沉,泼泼洒洒,于风中开得烂漫。它用一整个春天的沉寂,一整个夏天的苦熬,一整个秋天的积蓄,最终才换得在风雪中泰然自若的优雅与气度、在恶劣环境中俊秀挺拔的骄傲与自信。凝神时,我猛然意识到物和人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能太急,要慢慢酝酿。

重新翻开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慢慢品味他的笔画:那如高山坠石般的雄浑,如长空之月般的清雅,如千里之云般的飘逸,如劲松倒折般的不羁……这是慢下来的收获,若只匆匆一瞥,又哪来这番领悟呢?再次提笔,我闭上眼,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忆那笔笔藏锋、笔笔回锋的细节。提、按、顿、挫,每一笔都宁心静气;横、折、撇、捺,每一划都不慌不忙。

那些日子,我在书房中亲吻第一缕朝阳,在纸砚里告别最后一抹夕阳。每一次下笔,我都小心翼翼控制力度与角度,在时间流逝里慢慢感受书法之美。我终于领会了老师话语中的“慢”——不疾不徐,慢慢积淀,功到自然成。

游走在书法世界中,我犹如征程的跋涉者,在笔锋一回一转之间,感悟书法之美,领悟生活之真。

时光不语,慢待花开。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练习书法的亲身经历来体现材料中的主题词“慢”,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同时,在叙述自我经历之际,又插入书法老师关于“慢”的教导和梅花慢慢积蓄力量绽放的形象,丰富了内容,凸显了主题。

【吴丽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