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
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响;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思考和感触?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1.情境创设贴近真实生活。题目的情境创设非常贴近考生的真实生活。入学之初老师“同学,你好!”的问候;运动场上百米冲刺时同学“加油!加油!”的呐喊,是属于校园生活的一部分;餐桌上,喷香可口的饭菜,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响,是属于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嫩绿的新芽,金黄的麦浪,是属于自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以上生活化的情境,考生或似曾相识或深有感触,以此作为写作材料,更能唤醒考生的记忆,让考生倍感亲切,进而有一定的表达欲望。
2.明确要求确定写作方向。本次作文试题的命制,以生活化材料为依托,要求十分明确:(1)联系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2)自拟题目。(3)写一篇记叙文。(4)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发现。以上四点要求中,第一点要求规定了写作素材的选取范围,即初中阶段的生活和经历。第二点要求明确了文章题目的拟定方式,即自拟;第三点要求规定写作文体,即记叙文;第四点要求规定作文的立意和主旨,即于平常真实的生活细节中发现蕴藏的美好,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发现。总而言之,本次作文试题的命制,要求非常明确,构思时能有抓手,有方向,能让每一位考生都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3.紧扣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本次作文试题的命制紧跟时代步伐,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尤其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两个维度落实得很到位。作文材料指引考生于“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中筛选出“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的细节。如何写出“平常真实点滴”的“美好”,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经历,运用联想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判断等方法感受美、发现美,并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本次作文创作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涵养了考生高雅的情趣,为提升考生的审美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立德树人的育人总目标提供了必要的助力。
佳作展示
别样花开
◎刘谨瑄
步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持续走下坡路,这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惆怅不安。某天,听父亲说故乡又栽种了几苗果树,我的思绪顿时如片片秋叶在风中飘舞,记忆不由得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和小伙伴们围在果树下嬉戏的日子。我便央求父亲,周末带我回故乡一趟。
车子行驶在故乡蜿蜒的小路上,心中如过电影般播放着我在故乡的过往。直到车子路过一棵树时,回忆戛然而止。我对父亲说:“让我下车看看吧。”拉开车门,耳边是风拂过枝叶的沙沙声,我轻轻抚摸果树的枝干,手忽地感到轻微的刺痛。定睛细看,我才意识到,这棵果树早已不是曾经那棵遒劲有力的果树了。它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有着光滑的表皮,和挺拔的身姿。此时,我眼前的果树,表皮斑驳、躯干弯曲,像一位饱受磨难的老人,浑身上下布满了干裂的皱纹。这棵树是否曾在冷风中倾诉?是否时常怀念那些温暖明媚的夏日?是否记得嬉戏在它身旁的孩子们的笑颜?这棵果树,究竟经历了什么?我暗自伤神,匆匆离开。
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是一个冷冽的冬天。不如意的成绩带来的心痛与迷茫再一次如厚厚的积雪落满我的心头,在故乡停留的日子也变得格外煎熬。一个下雪的早晨,我裹上棉袄驻足在果树下,果树在寒风中更显萧瑟,树下堆积着白雪,雪上残留着几片枯叶。就在我为果树黯然神伤之际,仰起头,我看见雪花洋洋洒洒地从空中飘落,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果树上。弯弯曲曲向上伸展的枝干,在雪的装点下,竟变得格外好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心中不觉泛起一片涟漪,不禁感慨,果树终于在冬日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要为春天作序。”我猛然想到,即便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不过是树叶飘零,冬日降临。当我像果树一样拥有一双向上凝望的眼睛和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时,即便是冬天,也能拥抱花开。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九中学】
●点评
“走下坡路的成绩”一度让“我”心灰意冷,不知所措。是什么让“我”从“寒冬”中走出?是一场雪,更是抬头仰视的刹那间所产生的勇气和力量。习作紧扣材料要求,用“一棵果树”串联起全文,构思巧妙。文中对果树的描写具体、真实、鲜活,将“我”的落寞、失望、迷茫、痛苦等心绪,灵活地嵌入其中。结尾升华了作文主旨,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
在平凡中遇见美好
◎李 森
清晨,打开窗户,听见鸟儿在枝头叽喳啼鸣,闻到秋露淡淡的香味,是一种美好;走在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秋风拂过,树叶纷扬飘落,我俯身捡起一片秋叶,眺望将尽的晚霞,是一种美好;晚上站在阳台前,一缕月光洒入我的眼眸,浸润我的心灵,也是一种美好。原来,美好就藏在平凡的生活中。
难题中遇见美好
我坐在桌前,笔尖在草稿纸上不停地滑动,我几乎调动了我所能想到的所有思路,可面对这道“四不像”的难题,我还是一头雾水。我盯着题目,一步步分析着所有的已知条件,看着图形上一切可以画出的辅助线,我尝试找出解题的“切口”。桌上的时钟不停地“滴答”,我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演算、查找、推理、思考……经过反复验证,我在作业本上写出了最终的答案。第二天,作业本上大大的“优”让我心花怒放。
解难题时,能凭借独立的思考,写出完美的答案,这是挑战成功所带来的美好。
馄饨里感受美好
感冒发烧,我浑身无力,精神萎靡,没有食欲,妈妈为此苦恼极了。外婆说:“我给你煮一碗馄饨吧,吃了发发汗就好了。”见我点头,厨房里便传出叮叮当当的剁馅声,不一会儿,一碗馄饨就端上了桌。外婆用布满皱纹的手慈爱地贴在我滚烫的额头上,轻声说:“宝贝蛋儿,吃了吧,吃了烧就退了。”我接过那碗馄饨,大快朵颐起来。吃完馄饨,我把碗里的汤一滴不剩地喝到肚子里。第二天,一觉醒来烧就退了。
生病时,能吃上一碗外婆煮的馄饨,这是亲人浓浓的爱所传递的美好。
游玩中收藏美好
午后,我和朋友去山里游玩。
汩汩涌出的泉水汇集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在溪边快乐地打起了水漂。小溪旁的野桃树在泉水的滋养下,枝繁叶茂,像意气风发的少年。我和朋友边走边玩,边吃边聊,不多时就来到了山脚下。
等我们爬到山顶,已接近黄昏。我们席地而坐,静静地看着天边一轮红日慢慢地西坠,夕阳发出的万道霞光为远处的沙梁、杨树、小溪笼上了薄薄的轻纱,一时间,我们恍若置身于仙境……
出游时,能静下心来看一场落日,这是行走中所收获的美好。
作文即将收尾,但故事仍在继续。平凡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温暖与感动,这份美好,你感受到了吗?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九中学】
●点评
习作采用镜头组合的手法,选取了“我”独立攻克难题,生病时外婆给“我”做馄饨,和朋友一起在山顶赏落日三个生活横截面,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示了这些来自平凡生活中细碎的、但令人感动、振奋的美好。小标题结构新颖别致,各部分独立成段的表达,反复点题,强化了习作主旨。
【蔺丽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