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探究

2024-08-08 00:00:00李雨柏
教育界·A 2024年19期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SWOT分析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能够为提升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撑。文章基于SWOT分析,对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路径展开探讨,旨在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助力初中英语阅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级阅读;SWOT分析;阅读能力;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李雨柏(1987—),女,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SWOT分析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Heinzwerick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该分析法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经济、教育、管理等领域,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遇(Opportunity)、T代表威胁或挑战(Threat)。其中优势和劣势为内部环境;机遇和挑战为外部环境。所谓SWOT分析,即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结构化分析,挖掘内部有利和不利因素,发现外部有益机遇和有害风险,结合内外环境,实现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系统分析,进而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这种分析法适用于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厘清分级阅读教学的现状,明确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客观、全面、系统、深层地分析学生情况,从而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原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1]。

二、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SWOT现状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英语分级阅读是一种按照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其语言学习规律为其推荐阶梯式系列英语读物,从而促进青少年提升阅读能力并养成阅读习惯的阅读方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毕业生的课外阅读量需达到15万词以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2]。

通过分级阅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教师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打下坚实基础[3]。

(二)劣势(Weakness)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但是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此外,学生的家庭环境、阅读水平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也给教师开展分级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阻碍。

(三)机遇(Opportunity)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分级阅读资源,如电子书、有声读物、动画视频、互动阅读软件、学习管理系统等。并且,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笔者所在地区提高了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四)威胁或挑战(Threat)

首先,随着初中学业负担的加重,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课外阅读量和阅读频率无法得到保证。其次,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分级阅读教学培训,这导致他们选择的阅读材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不匹配。种种因素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最后,缺乏有效评价体系的支撑,会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最终使得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综合以上对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英语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学会抓住开展分级阅读教学的契机,切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阅读好习惯[4]。

三、基于SWOT分析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

(一)筛选适切的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在开展分级阅读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分级阅读材料,确保阅读材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超出他们的阅读能力范围。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或交流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奇幻和冒险题材的故事。

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在阅读习惯和态度、阅读策略和技巧、语言水平、解码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评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筛选分级阅读材料。“蓝思分级阅读标准”是一种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读物的测评方式。它既不会让阅读者因感到无法驾驭读物而失去信心,又能让阅读者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有效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的兴趣。笔者在开展分级阅读教学前,就对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蓝思值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平均数值在600L到620L之间,代表适合进行中长篇阅读。于是,笔者最终选择《初中英语阳光分级阅读》这套材料作为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补充材料。

(二)实施精准的学前分析,明确教学目标

在选好适切的分级阅读材料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细致深入的学前分析。学前分析分为文本分析和学情分析两种。教师要分析材料的主题意义、写作意图和文体结构,结合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落脚点。以《初中英语阳光分级阅读》(初二下)的语篇The Terrible Topsy-Turvy,Tissy-Tossy Tangle(《发明家与间谍》)为例,笔者基于SWOT分析模型,阐述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学前分析路径。

1.文本分析

The Terrible Topsy-Turvy,Tissy-Tossy Tangle是一篇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的小说。主人公Lily Whisker是个著名的发明家,她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药水。她的孪生哥哥Lionel Whisker没有看标签,错把这瓶药水当成番茄酱加在意大利面里。间谍Iris La Bonga想偷走这种神奇的药水,便伪装成一个找不到妈妈的可怜小孩,骗取Lionel Whisker的同情进了厨房。正当Iris La Bonga偷药水之时,加了神奇药水后的意大利面变成了怪物,跳出来追赶她。从此,她不管跑到哪里,都甩不掉意大利面怪物。这篇小说语言风趣,运用了头韵、尾韵、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插图人物表情生动、特点鲜明、动作夸张,细节刻画很细致,每一张插图都值得细细品味。

2.SWOT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的S(优势)在于:阅读兴趣浓厚、观察能力较强;经过初一一年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略读、寻读等基本的阅读策略,能够提炼小说的基本要素、梳理故事脉络和绘制故事地图;乐于用英语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W(劣势):学生语言水平比较薄弱,词汇量有限;受年龄和学段的限制,思维缺乏深度;在主题意义探究、知识迁移运用方面的能力不足。O(机遇)是小说语言风趣、修辞手法多样、插图生动有趣。T(威胁或挑战):故事中出现的人名和生词会阻碍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和理解故事情节;故事主题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教师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的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辨别能力[5]。

3.阅读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内容等方式预测故事情节、猜测故事走向;能够梳理出意大利面条怪形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故事大意,绘制思维可视化支架—故事山;

(2)能够基于故事山复述出完整的故事,内化语言知识;能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

(3)能够分析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推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性格特征;探讨主题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采用多样的分级教学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分级阅读课可被定位为意义优先的阅读素养课。在分级阅读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打破以传授阅读技巧、学习语言知识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模式,采取图片环游、持续默读、故事地图、拼图阅读、阅读圈等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6]。

1.读前:主动思考,大胆推测

在阅读本篇小说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的Lily Whisker和Lionel Whisker,进行一系列的猜测和推理。教师可提问:“Let's look at this picture.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it? What is the man/woman doing? Who is he/she? Where were they? ”引导学生采用图片环游的方式推测故事内容,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2.读中:梳理情节,感悟人物

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默读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快速梳理故事五要素,绘制故事地图,并通过思维可视化支架复述意大利面条怪形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应用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读者剧场”活动,带领学生体验主人公的情绪,感悟人物行动背后的心理活动和动机。“读者剧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Lionel Whisker为什么会让乔装打扮的Iris La Bonga进门,分析Iris La Bonga或Lionel Whisker的人物性格特点,并设计问题:“如果你是Lionel Whisker, 你在烹饪意大利面时会放错药水吗?你会让陌生人进门吗?”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

3.读后:情境迁移,拓展思维

在读后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更有挑战性的阅读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发展思维品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最喜欢的人物或故事片段,还可以设计“如果Lionel一开始没有拿错瓶子,故事的结局会不一样吗?”等问题,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续写结尾或改写结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

(四)落实激励评价机制,深化阅读体验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差异,为其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阅读兴趣。除了课堂上的实时评价和反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开展撰写读书报告、积累阅读积分及评选阅读之星等多种活动;构建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并存的阅读评价体系,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助力学生塑造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7]。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SWOT分析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厘清分级阅读教学的现状,明确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还提供了改进和优化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师应充分发挥分级阅读教学的优势,克服存在的劣势,抓住机会应对机遇挑战,精准分析阅读材料和学生学情,使阅读教学目标更明确,阅读活动形式更多样,阅读效果评价更有效,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君繁.基于蓝思专业进阶计划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20(7):8-13.

[2]李蔓,施慧芬.SWOT视角下区域英语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的探索[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4):15-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唐孝富.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初探[J].中学生英语,2020(44):33.

[5]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阅读分级英语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6]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8(7):73-80.

[7]赵勇,兰春寿,杨成林.面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SWOT分析及优选策略[J].外语测试与教学,2023(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