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活动是实施美育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师可将以美育人理念融入其中,以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分析以美育人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以美育人背景,立足幼儿年龄特点,围绕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传承美四个方面提出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幼儿美术水平,为其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以美育人;美术活动
作者简介:闫春香(1989—),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大市中心幼儿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对美术活动的设计,在以美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借助美术之力培养幼儿审美素养及创造力。
一、以美育人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审美素养
美术活动涉及绘画、手工、雕塑等多个方面。以美育人理念的渗透,能让幼儿了解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学会欣赏美。同时,幼儿能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展现自己对美的理解。随着美术活动的持续开展,幼儿的审美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激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美育人理念的渗透,会为教师开展美术活动提供更多思路,也会让幼儿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与尝试,激活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可通过绘画、手工等方面的美术活动,创新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借助美术作品描绘内心世界。
(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以美育人理念的提出,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显了美育教学的意义。在以美育人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更加重视幼儿关于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在美术作品设计环节,教师常常会让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想法融入创作中,从而帮助幼儿掌握美术基础技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以美育人理念的落实,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鉴赏类课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之美,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树立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1]。教师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传统艺术,让幼儿认识我国的艺术瑰宝,增强幼儿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美育人背景下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策略
(一)留心生活,让幼儿感受美
以美育人背景下的幼儿园美术教学需要教师加大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带领幼儿观察生活,挖掘身边的美术元素,让幼儿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切实感受美,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由于幼儿好奇心、探索欲强,比较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开启美的发现之旅[2]。
教师可利用自然中的美,让幼儿了解美的不同展现形式。在幼儿观察户外环境时,教师可借助不同季节的景象,如春天漫山遍野的鲜花,夏天茂密的树木,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冬天银装素裹的山丘,来开展教学。在幼儿接触自然时,教师不应给幼儿布置过多的任务,而应让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鼻子嗅,自主发现并讲述其中的美,加深幼儿对美的理解。
除了自然景象能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资源,幼儿的生活蕴含的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通过观察生活,幼儿可对美形成新的认识,培养探索美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一些生活细节,如当飞机飞过时在天空中留下的“尾迹云”,墙面上对称铺贴的瓷砖,包装袋上设计的精美图案,来让幼儿从细微之处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师也可鼓励幼儿基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场景,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让幼儿在自由讨论中加深对美的感知。
另外,教师应整合社会资源,为幼儿展现那些蕴含在社会生活中的美,以实践性教学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教师可带领幼儿走进当地的美术馆,让幼儿近距离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向幼儿讲解作品的风格、题材等,为幼儿提供美术学习资源,帮助幼儿在观察、体验、欣赏中积累更多与美有关的知识,增强幼儿感知美与理解美的能力。
(二)构建多元学习环境,让幼儿探索美
在基于以美育人背景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对美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美术学习环境,拓展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地探索美,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学会大胆地表现美[3]。有效创设美术学习空间,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改进教育工作提供可能。因此,在多元学习环境的构建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以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激活幼儿的创作灵感,打造有利于幼儿探索美的平台。
首先,教师可围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材料、工具、设备,对基础课程方案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美术活动材料的准备中,教师可在提供画笔、颜料、纸张的基础上,投放橡皮泥、超轻黏土、报纸、宣传海报等材料,将这些材料巧妙融入美术活动中,以满足不同幼儿对美术学习及创作的需求,为幼儿探索美提供材料上的支持。
其次,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设置多元化的美术活动区域,推进幼儿的美术学习。除常见的绘画区、手工区外,教师还可为幼儿创设陶艺区、涂鸦区、喷漆区等,在不同的区域开展多种美术活动,让每个区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以更好地吸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围绕美术活动项目展开进一步探索。与此同时,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而需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美术活动的想法,尝试用全新的风格进行美术创作,在探索学习中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
(三)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创造美
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的课程活动,是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教学要求教师基于教学主题,将游戏融入幼儿的美术学习中,以趣味性的游戏项目落实以美育人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感知美术创作的乐趣。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注入新活力。在游戏的作用下,幼儿会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发展自身的创造力,逐步学会创造美[4]。
教师可在美术游戏的设计中,确定一个开放性的游戏主题,然后让幼儿围绕游戏内容自主完成游戏任务。以“线条”这个主题为例,在游戏“千奇百怪的线”中,教师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设计,展现对线条的理解。于是,有的幼儿在纸上画出绿色的梯田、波翻浪涌的大海,有的幼儿则用麻绳摆出不同的造型。在游戏“线条接力”中,教师让幼儿依次在画板上画出一条线,共同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上述美术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幼儿进行自由表达、自主创作,充分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升自身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也可利用一些常见物品,如具有容易操作和加工等特点的废旧材料,为幼儿设计相应的美术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各种造型,满足幼儿撕、剪、拼、贴等方面的创作需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状况予以关注,从幼儿的话语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比如,有些幼儿在观察蛋托时提到“蛋托好像鸟巢”“蛋托倒着放时看起来像是一顶顶小帽子”。基于这些幼儿的话语,教师便组织幼儿开展游戏“蛋托大变身”,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的美术游戏源自幼儿的真实想法,有助于幼儿设计出更具个性的美术作品。教师应注重对美术游戏的有效设计,提升幼儿的美术游戏体验,以游戏为媒介引导幼儿感受美术学习的魅力,让幼儿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情感。
(四)结合传统文化,让幼儿传承美
以美育人背景下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学习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将其他美育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深化幼儿对美的认识。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精美的图腾、华丽的器具、宏伟的建筑等无不诠释着美的概念[5]。因此,教师要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幼儿储备相关知识,并且要将传统文化之美渗透在教学中,让幼儿逐步学会传承美,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与审美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分析不同美育资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美育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认识传统文化。如针对一些民族服饰,教师可选择引入相关的绘本故事,并采用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幼儿介绍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美,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教师可向幼儿介绍脸谱的特点及脸谱颜色的含义,并让幼儿利用一次性纸盘自主制作脸谱。为了让幼儿了解国画,教师可为幼儿设计主题课程,借助优秀国画作品为幼儿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之后让幼儿学习国画的绘画方式以及用墨技巧等。
另外,教师可利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了解有关节日和民俗的事物的寓意,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在春节来临之际,教师可组织幼儿完成剪纸、制作中国结、创作木版年画等美术活动任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带领幼儿设计粽子模型,利用幼儿园里的材料制作龙舟。
教师应利用好美术活动的特点,让幼儿尝试对传统艺术形式做出创新,掌握更多表现美的技巧。在幼儿学习剪纸这种传统工艺时,教师可让幼儿创新性地绘制纸上的图案,将现代的美术元素融入其中,以此让幼儿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
结语
以美育人需要教师通过美好的事物、景象,让幼儿感知蕴含在生活、自然、传统文化中的美,并且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得幼儿在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传承美的过程中,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幼儿在趣味性的美术活动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美育的探索,针对幼儿实际情况完善教学方案,开设别样的美术课程,以实际教学提高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同时致力于为幼儿未来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美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希望本文基于以美育人理念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提出的几点可行之策能够为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贾妮.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24,17(1):85-88.
[2] 石慧.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幼儿美术,2023(3):38-39.
[3] 蒋晓敏.实施学前美育存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2(31):155-158.
[4] 蒙琦.美育·心智启迪与想象力启发:幼儿美术教学中趣味绘画的引导作用与意义[J].美术界,2022(4):94-95.
[5] 赵梦娇.谈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美育[J].幸福家庭,2021(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