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游戏可能会存在环节不完整、内容不充足、作用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幼儿难以从游戏中取得成长与进步。其中,缺少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如何借助师幼互动提高户外游戏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文章阐释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师幼互动的基本原则,并围绕幼儿游戏情况、游戏开展环节等方面具体探讨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师幼互动;游戏教学
作者简介:王晖婷(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公园幼儿园。
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学习兴趣、锻炼幼儿能力有重要意义。其中,有效的师幼互动是确保户外游戏充分发挥价值的基本保证。基于此,在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应遵循规则原则、参与原则、体验原则、情感原则,灵活采用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游戏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完成游戏、获取知识。
一、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师幼互动的基本原则
(一)规则原则
由于幼儿的思维尚未形成准确认知规则、判断规则的思维能力,这可能会导致幼儿在参与户外游戏时,出现表现欠佳、态度不积极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时,为了提高户外游戏的成效,教师需要通过制订游戏规则来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从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高效完成游戏任务。如此,既能保证师幼互动的顺利进行,也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二)参与原则
在开展户外游戏教学时,互动是教师判断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游戏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游戏教学的价值与效用需要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重视落实参与原则,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互动频率与互动效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1]。同时,教师应主动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尝试围绕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兴趣。
(三)体验原则
在幼儿成长与发展中,认知世界的过程也是体验世界的过程。户外游戏教学是以户外场景为基础,以游戏内容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带领幼儿在游戏中认知世界、了解世界、接触世界,切实增强幼儿的体验感。同时,通过游戏互动,教师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感知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知。因此,在进行师幼互动时,教师应重视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的思维能够在游戏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四)情感原则
在幼儿园教学中,情感是教师与幼儿建立起良好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具有较强依赖性,在幼儿园中会表现为对教师的依赖。在开展户外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幼儿的依赖其实是对教师的信任,是情感上亲近的表现;同时,教师应抓住幼儿情感依赖这一特征,积极进行游戏互动,提高师幼互动的成效。这样,能够使幼儿进行以情感为纽带的游戏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形成情感认知,实现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师幼互动的实施策略
(一)关注幼儿游戏情况,筑牢师幼互动基础
在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并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灵活调整游戏的进度,这是筑牢师幼互动的重要基础。由于思维尚未成熟,幼儿在参与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专注力不足、精神不集中等情况,而且随着游戏的进行,幼儿的情绪、心态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2]。对此,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心态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游戏进度、游戏内容,筑牢师幼互动基础。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需要从幼儿个体和幼儿整体两个层面关注游戏的参与情况。从个体层面来看,由于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一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与教师互动,而一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害羞、胆怯,未能积极参与游戏,也未与教师进行互动。此时教师需要以平等的视野同幼儿交流,并向幼儿发出请求:“若老师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你会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的消极心理,同时也提高了师幼间的互动效率。从幼儿整体来看,教师需要注意游戏进行的整体情况。如在开展“警察与小偷”的户外游戏时,由于未能及时调整幼儿之间的角色,教师发现扮演警察的幼儿与扮演小偷的幼儿都出现了一定的疲惫感。对此,教师应叫停游戏,让幼儿适当间歇,而后引导幼儿调整游戏角色,从而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进而保证游戏质量。
可见,在发现幼儿未能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或游戏积极性降低等情况时,教师应采取合理的对策,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从而保证户外游戏的质量。
(二)把握游戏开展环节,重视师幼互动效率
以往的户外游戏从准备到实施都由教师单独设计,幼儿的参与较少,从而增加了游戏开展的不确定性。为了让户外游戏的开展更确定、更完整,教师应从师幼互动出发,把握游戏环节。如此,从户外游戏的确立,到游戏环节的设计,再到游戏材料选用,都有幼儿的积极参与,既提高了师幼互动的效率,又切实保证户外游戏实施的有效性[3]。
具体而言,在开展户外游戏前,教师可以根据户外游戏场地的情况与幼儿进行互动,积极询问幼儿的想法与意见:“孩子们,我们要开始今天的户外游戏啦,大家想要玩哪些游戏呢?”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幼儿尝试讲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与同班的伙伴们一起交流想法的可行性,这是教师与幼儿的初步互动。在明确具体的游戏内容后,教师继续与幼儿互动,询问道:“在这次户外游戏中,大家认为需要准备哪些游戏材料呢?”教师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幼儿对游戏内容的思考,让幼儿深入了解游戏中每一项材料的实际用途,进而提高游戏的有效性。在完成上述准备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逐步引导幼儿完成游戏。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体会和感悟。
可见,在户外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整体把握游戏的开展环节,使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全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
(三)发掘幼儿探索兴趣,增强师幼互动深度
在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传授幼儿知识、引导幼儿探索世界,进一步挖掘户外游戏的形式与价值,借助户外游戏扩大幼儿的活动空间、拓宽幼儿的活动视野,为幼儿身心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这是教师保证户外游戏成效、增强与幼儿互动深度的重要抓手。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探索兴趣,开展多样的户外探索活动,以此促进幼儿身心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对自然探索类的户外游戏感兴趣,于是适当增加了这一类型的户外游戏活动。以开展户外种植游戏为例。在开展该户外游戏前,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一定量的植物种子,让幼儿亲自体验播种的过程。在种植过程中,部分幼儿因为种植理念与种植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了分歧。为了让种植顺利进行,教师分别听取了这部分幼儿的想法,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处理办法,即让种植意见不同的幼儿各自选取一块种植区域,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种植活动,最后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总结各自的种植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展示有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实现了与幼儿的深度互动,让幼儿明白在遇到问题或分歧时,可以尝试寻找折中的解决办法。此外,在完成种植游戏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总结性的互动,引导幼儿分享种植经验和体会,从而加深幼儿对种植游戏的思考,提高幼儿对不同种植方法的认识。
可见,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开展户外游戏,并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幼儿对游戏过程的思考,从而有效增强师幼互动的深度。
(四)解决幼儿游戏矛盾,发挥师幼互动作用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往往会因为对游戏认识的不同,与其他伙伴产生矛盾或冲突。教师在发现幼儿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应及时介入,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利用师幼互动有效解决游戏矛盾,化解幼儿之间的冲突,从而保证户外游戏的顺利进
行[4]。同时,在解决幼儿游戏矛盾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到产生矛盾的原因,并让幼儿尝试提出解决办法,这不仅是师幼互动有效性的体现,也是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必要过程。
以开展户外游戏“田野厨房”为例。该游戏需要幼儿从众多食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食材。在选择食材的过程中,两名幼儿都需要某一种食材,为获得该食材,两名幼儿产生了矛盾。对此,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幼儿寻找解决办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两名幼儿分别介绍自己想要制作的食物,并询问所需食材的量。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解决办法,如更换食材或将现有食材进行定量划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幼儿通过沟通交流解决了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替幼儿直接作出决定,而是引导幼儿思考并自主选择解决方案,这对幼儿思维的提升、能力的进步有重要促进意义。
可见,在处理幼儿的游戏矛盾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真正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尊重幼儿能力差异,强化师幼互动成效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的能力差异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幼儿之间在能力、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会在户外活动中体现出来。为了避免幼儿因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游戏,教师应在尊重幼儿能力差异的前提下,鼓励幼儿以互帮互助的形式有效完成游戏活动;同时,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行为、为幼儿的合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赏,增强幼儿的信心,使幼儿产生成就感,进而强化师幼互动成效。
例如,在开展户外“平衡区”的游戏活动时,有的幼儿自身的平衡感较好,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游戏过程。但是,对于平衡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讲,“平衡区”游戏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完成。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幼儿因频繁失败而抵触游戏的情况,教师应调整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老师刚刚想到了一个新的玩法,我们换一种玩法好不好呀?”如此,教师通过“新玩法”调整游戏形式,有效激发幼儿对新玩法的兴趣。于是,教师组织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再次开展平衡区游戏,同时激发幼儿的团队竞争意识,并对表现优异的队伍进行奖励。这样,幼儿能够在互帮互助以及团队竞争的影响下积极完成游戏,在游戏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
可见,在户外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经历由个体参与到团体合作参与的过程,让幼儿体会不同参与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在尊重幼儿能力差异的前提下,提高幼儿户外游戏参与度,进一步强化师幼互动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户外游戏教学时,教师应遵循规则原则、参与原则、体验原则、情感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为基础,设计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进而保证户外游戏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注重师幼互动的成效,依据幼儿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游戏内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丽娜.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2023(31):74-75.
[2]朱玲萍.儿童视角下“互动型”户外游戏场的建构探索:以幼儿园“野战部队”环境建设为例[J].早期教育,2021(22):48-49.
[3]张欣.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8):132-133.
[4]金文洁.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3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