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无处不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要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消解它。而孤独,似乎也是作家笔下永恒的偏好。
王祥夫在《去里边你能做什么》,写了一个老年人的孤独,笔墨老辣,既有欧亨利的影子,又有现实的苍茫,描摹的是另一种深刻的孤独。《不想变成人的水鬼》中,念念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她有着独特的想象和愿望。在她独自的生活和观察中,有一个想象的水鬼陪伴着她,指引着她,使她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品味着快乐和美好。水鬼不愿变成人,不想接受生活的琐碎和平庸。后来,水鬼不见了,只有念念知道,水鬼是去了海角。因为水鬼说过:“在那里,所有失去的事物,都能找到。”这是一个寻找心灵寄托的故事,浓重的生活色彩下,念念的身影,很孤独。
《白老头》是写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孤独。白老头有孩子却是空巢老人,小丫有父母却是留守儿童,两个人的孤独碰在了一块儿。小说细节充沛,形象鲜明,平实中有爆发。一老一小,一块儿说说话,吃一口互相关爱的饼干,孤独便被融化。有时候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多。迟迟的《飞过灰椋鸟》,写了一个离异的女人想去建立一个有爱的家庭的故事。遥远之地的男人不信任她,稍近处的却脚踏几条船,距离很近的又信奉精神恋爱,乃至于她又想返回头来看望前夫。一场场情感的波折,一次次敏感的触动,在自我的叙述中展现出令人心碎的渴望。
这绝对不是一期孤独专刊。即使以上几篇,读者也自可从中看到孤独之外的东西。
从孤独中回过神来,细细的品读一下赵勇的《语词里的故乡》。作者轻轻捧起故乡的几个方言词汇,慢慢咀嚼,有理有据,有情有景,有深沉有欢谑,在朴素淡雅中,把隐含着晋城人的生活哲学和生命哲学一一展现出来,让人惬意、有所思。再看看曾有情的《警卫员》。这是一个小乞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的故事。这位写过《金珠玛米小扎西》的作家,很善于讲故事、写孩子。小说有悬念,有冲突,有奇想,小战士两次立功写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作者对人物身份、性格的把握,对少年心性的熟稔,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赵连伟的散文《冬果》集知识性与文学性为一体,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长的力量、奉献的美好。你也许会想到,人与自然,是多么密切的生命共同体。刘淳则在《外销画:中国西画的“广东时代”》中,打开了我们了解中国在18、19世纪走向世界的另一扇窗口,作者以独到的视野耙梳挖掘,对外销画作了回顾和审视,给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提供了珍贵的思考和借鉴。
还有《变色石》《变奏曲》,让我们体味不同的人生况味。
只有读了,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