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经过无数实践和研究发展出中医药体系,在汉唐时期将成果凝结成多部本草著作。这些著作充实与丰富了本草学的理论内容,对后世影响巨大。
中医药是集独特理论与医疗方法于一体的医药学体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基本形成于西汉末期的“本草”(包涵药物的名称、效能、产地等知识)一词,在五代后成为中药的统称。千百年来,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所积累的医药学经验和方法,为民族的繁衍、人民的健康、国家的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草学即中医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其中,汉唐时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时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中医药文化的源头阶段。而汉唐时期中医药学的发展又可分为秦汉和晋唐两个时期,即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和中医药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
秦汉时期,一批中医药学理论著作问世,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名医辈出,如张仲景、淳于意、董奉等,标志着中国医学在两汉时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秦汉之际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该书按上、中、下三品分类,共载药物365种,论述了“君臣佐使”的药物组方原则与“七情和合”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基础,成为后世药物学的圭臬。
承继前朝,晋唐时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编纂与校注经典著作和阐发医学理论等方面取得很多成就。例如:全元起、杨上善、王冰等医家对《黄帝内经》进行系统的疏证、注释和整理;王叔和、孙思邈等对《伤寒论》进行研究整理;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脉经》十卷,首次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南朝梁医药学家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与创新,并在《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的基础上,首次按药物的性质对730种药物进行分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大进步。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对每种疾病的发生与演变过程做了解释。受该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本草学、方剂学也得到较大发展。至唐代,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药物文献《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该书由政府组织编修并颁行,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汉代至初唐期间的本草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本草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集本草学之大成:《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南朝梁阮孝绪的《七录》首载其名,之后《隋书·经籍志》也称“梁有《神农本草经》五卷”。从书中的内容来看,它和《黄帝内经》一样,成书非一时,作者也非一人,应是秦汉以来各种药学资料的集合,到两汉时最终被整理成书。《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药物和用药知识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因而一直被奉为本草学的经典著作。
书中所载动物、植物、矿物三大类共365种药物,按所占比例来看,植物药居首位,故今天的中药也有中草o4AQ0eIldLvS4YlFxAnspJQ/BJ3yy/ierZfUrrZ/rh8=药之称。《本经》药物分为三品:上品—强壮剂、中品—滋养剂、下品—治疗剂,其分类原则依据的是药物作用的三品—养命、养性和治病。
三品分类法以上、中、下为纲,依次介绍药物名称、性味、主治功用及产地,确立了药物汇集的编写体例,也使得药物分类的端倪首现。后世许多综合性本草典籍如南朝梁《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明代《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清代《本草纲目拾遗》,等等,都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其首创之功不容忽视。《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直到今天仍是学习中草药的重要参考书。
有承前启后之功:《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以后,各家名医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疏,形成多种版本的书籍,出现了混乱情况,各本收藏药物数量不同,主治内容亦多寡不同。陶弘景深感本草学的重要,面对当时对《神农本草经》注疏混乱不堪的情况,撰写了《本草经集注》,使中国本草学得以系统化。本草学也实现了第一次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将《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改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并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等一一注明。《本草经集注》极为完备地总结了前代本草的情况,在记录和分类上也存在诸多创新,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例如,唐代官方典籍《新修本草》正是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本草学史上,《本草经集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年),是由政府组织苏敬等20余人从全国各地搜集药物标本而编绘成的图文并茂的本草学名著,是中国官方颁行的第一部药典。
在唐代之前,中国通行的药典是前文所述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经过近两百年的使用,人们发现该书中存在一些错误。同时,唐初经济、文化均有较大发展,因而对药物的认识亦有变化。此外,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许多异域新药从国外输入。这些都要求对原有的旧本草著作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修改与补充。《新修本草》应运而生。
《新修本草》原书目录1卷、本草20卷,另有《药图》25卷、《图经》7卷,其中本草部分记载了药物的性味特点、产地、采集要点、治疗功效等,共收载了800余种药物,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全书除增加药物百余种外,还给原有药物加了按语,并对药物理论等做了详细补充。全书不仅广采当时社会上常用的各类药物,而且“详采秘要,博综方术”,具有详尽和实用的特点。
《新修本草》的成书时间比欧洲最早的药典《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与1535年颁布的《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1778年颁布)早1000余年,故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之称。该书一经问世便向外传播,先是传入日本,对日本医学界影响很大,不久又传到朝鲜等国,并产生了较大影响。
首部食疗本草专著:《食疗本草》
中国的食物疗养传统始于人们护卫生命的实证经验。中国古代的医学养生家根据“食”与“药”的性能对食物进行合理调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益寿的效能。在此背景下,第一部有关食物疗养的本草典籍在唐代诞生。
唐代医学家和营养学家孟诜(享年92岁)的长寿经验为“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孟诜师事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孙氏在其著作《备急千金方》中首列“食治”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因师承关系,孟诜受孙思邈影响很大。孟诜在长期从事养生和食疗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总结和继承前人食疗成就的基础上编著了《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日常食物的药理作用、食用方法、治疗效果、服食禁忌等方面的书籍,书中记载了大量食用本草,如谷物、蔬菜、瓜果、肉类等,确立了食疗基本原则,并归纳筛选了常用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食物。该书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食治”篇相较有许多新的见解,其中不少本草品种未被唐初本草典籍所录,因此受到后人的称赞。《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书,其问世标志着中国传统食疗学的形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食疗史。
首部外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
唐代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促进了中外商业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海上贸易亦不断发展。尤其是唐中期以后,海上贸易量显著增加。药物学的交流作为中外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愈加频繁,万邦来朝,各种海外药物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
前代本草专著在收载海外药物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魏晋以来的本草学著作中,外来药物与中国本土药物混杂记载,读者查找不便,再加上人们对海外药物的认识不清,故海外药物的使用受限。时代呼唤一部本草学典籍,既要对旧有本草专著中有关海外药物的记载加以整理、考订,澄清过去的讹误,又需增加新的内容指导当时的医学实践。李珣顺应了这种形势,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专门收载海外药物的本草著作—《海药本草》。
李珣,字德润,原籍波斯(今伊朗)。隋代,李珣的先祖沿着“丝绸之路”从波斯来到中国,唐代时改姓李。李珣编写的《海药本草》共6卷,收载海外药物128种,每味药都从形状、产地、真伪优劣、性味、功用、主治、用法等多方面详加介绍。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外来药物的专著,促进了中外医药文化交流,为中国古代本草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编纂体例亦受《海药本草》的影响。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中华文化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汉唐时期,中医药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疗治水平上均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汉唐时期诞生的本草典籍充实与丰富了本草学的理论内容,对后世影响巨大,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
郭幼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