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我们将会做什么?十年后,我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回答这些问题涉及一个重要主题,那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生涯”源于希腊文的Career,有“疯狂竞赛”的精神,隐含有“未知冒险犯难”之意,Career当作名词有“向上的发展流动”之意。《传习录》中王阳明曰:“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上达是目标,下达是耕耘,上达是下达的结果。在寻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矢志不渝地朝着人生目标奋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有的人早早明晰,有的人却迟迟未立。但生涯就像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生涯发展与规划”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心性,不断拓展自我发挥潜能。职业生涯伴随着心智的成长,最终让我们拥有心花怒放的人生。
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志向与知识背景的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同。如何使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如何使人生具有意义,是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任务。生涯规划无关价值判断,早开的花儿迎风美,迟开的花朵也自有其香味。直通的路途与迂回曲径各有情趣。因此,生涯无所谓对错,首先要学会自我探索。
请在脑海中想象一棵大树,树根是你的价值观,树干是你的目标,树的主枝是你的主要任务,树的细枝和叶子是你的次要任务。你所做的一切应源于你的价值观,它是树根。你的目标支撑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它们都是为实现你的目标而服务的。树的姿态和生长方向由它的主枝表现出来,同样,你通过主要任务来实现你的目标。树叶为树的生长提供养分,你通过完成各种次要任务,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
做完上述想象之后,再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一棵树。在树根处写上你认为最重要的价值。如果你对这一点比较模糊,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请试一试这个办法——重新拿一张纸,写下所有想要的东西,如健康、金钱、幸福的家庭、爱情、事业、自由自在、旅行、安定……写完之后,画去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一项,再在剩下的项目中画去一个最不重要的,一直画下去,直到只剩下一项,它就是你最重视的东西。
在树干处写上你的目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注意,你的人生目标应与你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你写在树根处的确实是你最珍视的东西吗?或者你写下的人生目标真的是你最大的希望吗?
在主枝中写上你的主要任务。你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这些主要任务应是直接为你的目标服务的,实现这些任务有助于达到目标;如果不是这样,请思考是否有必要在这个任务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叶子和细枝旁写上各种次要任务。当前的次要任务又是什么?有些次要任务是实现主要任务的手段,有些次要任务用来维持现在的生活。次要任务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树叶的树无法生长,但它们不应占据你的主要精力。
要做生涯规划的主人
大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可以置身事外的“工具”或“技术”,而是以“择其所爱、爱其选择”的心情,投注其生涯选择,承担生涯角色,以获得生涯适应与自我实现。
生涯规划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个人各种特质进行了解和探索,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二是针对各种环境资源等进行评估,以形成生涯选择或生涯决定。生涯规划的这两个层次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这两个层次问题的思考和规划,能寻求满足生涯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第一个问题涉及“我是谁,我有怎样的性格,我有怎样的优势”等问题。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盛行的是MBTI测试。近年来,MBTI人格在国内火了起来。知道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并善于运用的不多。这套关于识人用人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已广泛运用于职场、人际、婚恋等方面。
第二个问题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下,如何来组合各种角色,与相应的认知有关,如何认识自己,在各个角色中,追求并实现哪些目标。生涯规划的这两个问题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这两个层次问题的思考和规划,能寻求满足生涯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为此,对待自我的积极态度很重要。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在故事中积极资源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例如,单亲家庭如果认为只有“成长的缺陷”,那只是看到负性的一面,是向下的沉沦;但是如果看成逆境的磨炼,那会成为成长的动力。生命经验的转化,在于对生命故事的咀嚼:“如果妈妈还活着,她希望你怎么做?”“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教给你什么?”正是这些咀嚼,使学生发现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发现并非无中生有,是让学生得以经验现身,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正如英语中“discover”(发现)一词,cover是盖住的意思,在cover前面加了“dis”,是不让它盖住,让原有的展现出来。生涯规划原本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心理捕手。
资源取向视角做好生涯规划
通过自我探索,还要发掘有效资源,寻找过去经验中的闪亮时刻,或者问题没有发生的例外情形,再找回这些正向、有能力感、自信的情节,以破除旧有故事的强势,以创造新故事的可能空间。
这有点像中国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这个白点不仔细看就看不到,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在人的内心,当白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积极重构采用的是“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积极心理学认为,有效资源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请看下面的例子:
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的未来要什么。
老师:你可不可以谈谈上次义卖会的经验。
学生:上次校庆举办的义卖会,只要我在场,就会硬拉很多人来,我们班级的摊子前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怎么把他们找来的。我有办法让她们掏出钱来,大家都说我们班的摊位没有我是不行的。
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
学生:我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我在想,我好像的确有推销的天分,我妈妈也这样说。
学生:老师,其实我将来可以在这方面发展。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是内在经验没有被学生觉察到。当与推销天分有关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会带出许多的有关经验。
运用SWOT法做好生涯规划
SWOT策略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肯尼思·安德鲁斯教授提出。他把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分析包括Strengths(优势)分析和Weakness(劣势)分析,而外部环境分析包括Opportunities(机会)分析和Threats(威胁)分析。
在进行SWOT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步骤。首先,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应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包括自己的能力、专业、学历、成功经验等。其次,找出职业发展机会和威胁。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但可以弱化它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就业竞争加剧等。再次,提纲式地列出今后5年内你的目标。仔细对自己做一个SWOT分析评估,列出你从学校毕业后5年最想实现的3个职业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你想从事哪一种职业,或者你希望自己拿到的薪水属于哪一级别。最后,列出一份今后5年的职业行动计划。这一步主要涉及一些具体情况。请你拟出一份实现上述第三步列出的每一个目标的行动计划,并且详细地说明为了实现每一个目标,你要做的每件事,何时完成这些事。如果你觉得你需要一些外界帮助,请说明你需要何种帮助和如何获取这种帮助。
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选择分析,就是将与你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不断拓展自我知觉的能力与范围,从“现在的我”成为“未来更好的我”。(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作者简介:舒曼,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心理教育中心)负责人,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幼)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