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廉政档案助力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2024-08-06 00:00:00王鹏
档案天地 2024年3期

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对维护国有企业清正廉洁风气、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廉政档案作为反映领导干部与职工廉洁状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推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高效开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探讨廉政档案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出发,针对廉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效能和水平,确保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廉政档案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廉政档案是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记录领导干部在从事各类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反映领导干部廉洁状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历史记录[1],是组织了解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情况和掌握企业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关口”。廉政档案作为企业纪委日常监督、分析调查、排查线索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综合调查分析和案件研判,准确捕捉领导干部的“廉情”动向,在推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开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廉政档案为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廉政档案作为反映领导干部与职工廉洁状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可以使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企业领导干部廉政情况。廉政档案包括一个人的廉洁记录、遵纪守法、廉政表现等方面的资料。这些信息作为处置违纪违法案件和失职失责行为的重要依据,可以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决策提供参考,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服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2019年河北高速集团转企改制,2019年11月26日集团公司纪委选举成立,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纪委合署办公。转企后,集团纪委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狠抓档案资源管理,积极推进档案工作与纪检监察业务相融合,促进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集团纪委依据档案工作在企业改革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全面、集中管理、动态更新的原则,对党员干部廉政档案资料进行统计梳理并分级分类,使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企业领导干部实际情况,加强对国企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为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廉政档案风险案例分析发挥预警、警示作用

廉政档案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信息,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深入分析,可以监督领导干部廉政意识情况,识别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的潜在廉政风险点,对露出廉政风险苗头、有风险倾向性的党员干部及早提醒、警示,纠正其工作偏向,为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意识监督提供精确指向。同时,对国企干部职工过往违纪行为等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可以发现廉洁风险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并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近年来,河北高速公路集团纪委充分利用廉政档案、案件档案,做好典型案例通报、警示震慑工作。组织和督促所属二级企业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被审查人或单位存在的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及其责任范围内的问题提出合理监督建议。针对个案引导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剖析,采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方法,体现了纪检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的预期效果。

(三)廉政档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

廉政档案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国企干部职工诚实守信、廉洁履职的自觉性,为准确识别领导干部“廉情”动向,防止“小渗漏”形成“大管涌”提供了关键数据,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有效机制。截至目前,集团纪委为194名处级领导干部、1632名科级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实现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监督全覆盖。健全廉政档案可以加强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日常监督,教育引导他们守好道德底线与纪法红线,从而多角度全方位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廉政档案营造国企廉洁履职文化氛围

廉政档案包含大量的案例和监管信息,集团纪委围绕高速行业各类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用好身边“活教材”,通过记录和分析企业党员干部过往的廉政工作情况,对企业干部、员工开展廉政教育和培训,对廉政档案中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履职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道德约束以及自我监督能力。此外集团纪委档案室会同各室编写《集团纪委监督重点责任清单》《河北高速纪检监察工作交流简报》《纪检铁军之系列》《冲锋号响“联合党建——深学思想、铸就忠诚、锻造铁军”主题征文选编》等100余期企业内刊,印发所属各单位,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企业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国有企业廉政档案管理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将其作为掌握领导干部廉政情况,加强监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注重廉政档案建设,已经开始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然而在廉政档案建设、管理以及运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廉政档案制度建设缺乏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完善,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文件,这严重影响到廉政档案工作中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使用等环节。此外,企业内部缺乏协同联建机制,廉政档案涉及多层次、多部门,仅仅依靠纪检监察部门难以全面系统精确地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只有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合机制,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利用。同时,廉政档案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业性技术人员,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基本没有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导致对廉政档案的归档方法和技术标准不熟悉。

(二)廉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

在数字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廉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的必然要求。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廉政档案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上,在档案资源存储、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而电子档案信息尚未建立,缺乏专门的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智能化办公设备以及专业管理人员,使得廉政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在信息共享以及效率提升方面落后。这会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在收集、处理、分析、利用档案信息时存在多重限制,无法满足现阶段国有企业对档案有效利用的需要。

(三)廉政档案安全机制缺乏

目前,大部分企业已安排专人负责廉政档案的管理,但是未明确规定档案存放以及查阅的流程。纸质档案未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甚至还和其他资料一起堆放。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来说,电子档案虽拥有存储方便、记录形式多样、整理利用简单等优势,但电子档案系统未设立规范的保密机制,使得档案容易被无关人员任意查阅、复印以及借用等。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会存在档案数据丢失、重要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四)廉政档案开发利用率不足

目前,廉政档案在廉政意见回信工作中利用率较高,但还未有效发挥在单位政治生态研判、企业日常监督以及案件查办中的助力作用[2]。档案建设与管理部门还没有深入分析档案反映的数据信息,没有利用好相关监督信息。同时,由于缺乏信息技术支撑,廉政档案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无法利用,在助力分析案情、查办案件等方面作用不明显,造成档案资源浪费。

三、廉政档案助力纪检监察工作的路径

(一)健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

现阶段,国有企业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廉政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廉政档案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档案的保管、统计、研究和利用等方面有据可依,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河北高速集团档案管理人员应依据档案产生的性质不同,各类材料日常管理与档案管理相融合的具体要求,将文书档案按照国家行业标准(DA/T22-2015)整理、归档,案件档案依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机关检查调查类材料归档办法(试行)》要求,遵循“谁办案、谁立卷、案结卷成”的原则,应归尽归全面完整。此外要加强多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组织、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作用,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注重材料互补,清除信息盲点,打造无缝衔接的信息收集链,提高档案完整率和精准度。同时要明确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所有来文、部门报送的资料,以及自身开展监督检查、受理信访举报、办理问题线索等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集团纪委应设立专属独立档案室,严格落实统一管理、电子监控、入口把关、物品禁入等制度,配备自动气体消防系统,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廉政档案信息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廉政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对廉政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大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配备,配备数字化办公设备,建立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同步配套建设纸质廉政档案和电子廉政档案,增加档案信息的安全存储以及便捷查阅。另一方面,要做好廉政档案信息数据的数据规范、权限分配和整合工作,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壁垒,拓展案件信息来源,促进档案数据的多渠道管理和多方位利用,充分发挥廉政档案的凭证价值和信息价值。

(三)健全档案信息安全保密机制

健全档案信息安全保密机制,确保档案安全管理与利用。首先,要筑牢档案保密制度防火墙,从源头封堵安全漏洞。根据实际制定集团纪委档案保密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其次,要科学制定保密与非保密档案管理模式。加强和完善保密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机制,消除管理盲区,严控文件材料的移交手续。查办案件形成的材料及时留存,办结案件按规定统一编制档号。在电子档案保管过程中,加强安全技术防范,防止档案系统遭受黑客攻击,及时做好档案备份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设置多台存储设备或备份服务器,对电子档案存储的更新情况进行同步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最后,要将存储在电脑上的相关资料指派专人专机管理,并根据企业人员变动、案件线索处置等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确保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规范查阅程序,平时不得对外复制查阅档案,需要查阅的要严格遵守审批程序,严禁随意查阅档案。

(四)提高廉政档案信息利用率

一方面,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信息的存储、检索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信息工作的现代化,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采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服务手段,建设廉政档案信息数据库体系,努力实现基础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积极组建档案信息服务网站,加快档案信息传播的速度,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廉政档案内容公开及保密的界限,根据廉政档案信息安全保密机制明确可公开的档案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廉政档案信息资源。同时要合理优化查询、调阅廉政档案内容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进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陈雪彬, 危娅婷. 廉政档案在机关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及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2(16):122-124.

[2] 于漾.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利用的思考[J].兰台世界,2021(12): 126-128.

作者单位: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