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研究

2024-08-06 00:00:00王博吴飞
档案天地 2024年3期

串城街区承载了邯郸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邯郸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串城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赵国时期,历经千年沧桑,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街区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现了邯郸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色。我们建议综合运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并移植引用文史研究、数字人文、文物修复、城市规划、宣传展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延续城市记忆、建筑文化与人文景观。同时,利用档案创造性地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供决策参考,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档案的多元化管理[1]。

一、档案管理如何与其他工作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

(一)档案管理与文史研究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背景揭示

文化研究侧重的是对文化现象的推论和大胆猜测,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务虚;档案管理则更加注重文化现象的真实状态和证据的留存,遵循的是事实逻辑,是务实。在现实工作中对文化现象的揭示必须遵循虚实结合的原则,太过真实则缺少了趣味性和故事性,太过虚幻也会使人感觉不符合事实逻辑,缺乏可信度。

档案管理与文史研究结合,首先,档案管理的分类非常的清晰明确,能为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手稿、族谱、照片、地图和政府档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面貌和从古及今的演变过程,这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档案管理能够协助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背景,阐释城市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史学价值就体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再次,档案记录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要素,例如特殊的节日、独特的风俗、传统手工技艺、宗教和民间信仰、不同的建筑风格等要素,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内涵。第四是民间资料的保存是非常珍贵的,居民的口述资料是最具烟火气和说服力的材料。最后,对历史地图演变的分析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会清晰地体现在历史地图的演变中。

(二)档案管理与数字人文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数字人文是通过对大量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数据分析,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进行创新研究和呈现的一个新兴领域。档案管理与数字人文结合是当前数字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

档案管理与数字人文结合,一是通过将特色街区的历史文档、照片、地图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进行检索、查阅和研究,有助于保护原始资料,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二是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如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技术,从大量文档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特色街区的历史变迁、文化特点和社会价值。三是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特色街区的历史场景、建筑和文化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给公众,激发公众了解特色街区文化的兴趣。四是利用社会化组织,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特色街区文化的建设。例如,可以构建平台,让居民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生活照片和经验,共同构建特色街区的数字记忆。五是结合数字记忆的理念,为特色街区提供更优质的创意文化服务。例如,通过数字人文技术实现《鲁迅日记》原稿中地点、人物、时空等元素的关联,为公众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举办的《清明上河图》数字文化展,展厅面积大多在1500到2000平米,展览以高清数字投影的方式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放大100多倍呈现在墙壁上,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分毫毕现,并配以声光电等多种多媒体效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梦回大宋的体验。

(三)档案管理与文物修复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修缮

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修缮遵循的是修旧如旧的原则。相关文物档案的整理、研究和利用是该工作的基础,文物档案的准确、全面也是工作的关键。这对于文物的修缮来说意义重大。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主要来自每一件文物所传递出的历史厚重感。文物修复技术的初衷也是尽可能使文物恢复到本来的面貌。

档案管理与文物修复技术结合,首先是要通过档案了解文物制作时的历史背景,如图片、图纸和原始记录,历史背景能够使我们对文物制作初衷和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是明确文物的现状,特别要了解文物的损坏情况,现在保存的环境和文物损坏的程度是制定文物修复方案的基础。再次是查找历史档案,研究相关的修复案例,为文物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这样能少走弯路和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第四是查找技术档案了解文物制作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应尽可能使用传统工艺修复文物,更多地保留文物原始的味道,减少现代工艺对文物的影响。第五是了解文物的传承历史,因为传承历史实际上也是文物的一部分,我们应想方设法将这种传承体现在修复好的文物上,让人们眼中文物的生命越来越丰富多彩。第六是要通过以往的修复档案,预估本次文物修复的经费预算,协助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控制成本风险,保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邯郸市城内的慈禧行宫位于串城街路东。行宫是典型的北方复式四合院,前后南北两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前院接待朝拜、奏请、议事;后院房前植有梅花,环境幽静,为慈禧太后休憩之处,现保存基本完好。通过历史档案协助制定文物修复方案,可以帮助修复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四)档案管理与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其规划决策需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档案管理与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结合,可以为这一过程提供重要的支持。

一是档案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城市历史、文化和地理的信息,这对于理解一个地区的独特性和价值至关重要。通过查询相关档案,可以深入了解街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二是档案中的地理信息、建筑图纸和照片等,可以用于分析场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其空间布局和结构。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哪些元素应该保留、修复或改造,以及如何最好地整合新旧元素。三是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可以了解之前的规划决策和实践,从而在新的规划中避免重复错误,同时,档案还可以揭示公众对历史街区的看法和态度,有助于在决策中更好地反映民意。四是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平衡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因素。档案信息可以提供关于街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背景,帮助规划师和决策者制定既能保护历史文化又能促进发展的策略。五是通过档案可以了解历史街区的能源使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制定可持续的规划策略提供基础,例如能源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六是通过将数字档案与城市规划结合,可以建立一个监测和评估平台,用于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并据此调整规划策略。

如邯郸串城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团队希望“以现代诠释传统”,即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诠释和展现历史和文化。设计团队在这里构筑了仿古风格的街巷、广场、丛台、四合院等建筑群,以战汉建筑风格演绎串城街文化,又将现代商业街区融入其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历史、文化和时尚碰撞的场所,提升了邯郸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由此可见档案管理与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结合,可以从更多角度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规划方案,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并重的改造目标。

(五)档案管理与宣传展示技术结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宣传教育

历史文化街区的宣传教育也是街区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能,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会客厅,代表城市的形象与历史,不能单纯地进行商业建设。将档案管理与宣传展示技术结合,可以有效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宣传教育。

一是利用数字技术将档案资料转化为多媒体内容,如3D模型、动画、虚拟现实等,这不仅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展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和风土人情,还可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增强其对街区的认知和情感联系。二是通过档案中的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现代地图技术,制作交互式的街区地图。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使用移动设备在地图上查看街区的历史建筑、文化遗迹等,并获取相关的档案资料和背景故事。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传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档案信息和宣传内容。当下某些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传播能力惊人,用好新媒体可有效提升街区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粉丝。四是上线虚拟导游,把街区的档案信息和实景数据进行数字化,开发相应的虚拟导游手机软件,让人们在游览街区的同时能够了解街区的历史建筑、文化遗迹等内容,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五是基于档案资料开发针对学校的教育资源,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街区的重要消费人群和未来街区的建设者,必须做好培养工作。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课外实习和网络课程,培养接班人。

如2017年9月邯郸《串城街盛景图》暨“勒泰杯”滏春中学师生书画作品展在串城街开展。展览的亮点是邯郸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刘晓冰倾心创作的长卷——《串城街盛景图》。《串城街盛景图》画面展现了串城街复原的武灵阁、武灵广场、蔺相如故居等景点,细腻刻画了邯郸串城街的繁荣景象,使欣赏者从更宏观的视角游览街区,将串城街的盛景尽收眼底。

二、档案建设如何深度介入历史街区改造

一是更新观念,主动作为。不断挖掘档案价值,努力把档案文化植入特色街区打造中,共同实现档案文化品牌的社会认知和个性价值,树立档案部门的文化新形象[2]。例如:2008年8月5日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大栅栏街区作为北京奥运期间对外开放的重要商业旅游文化街区,以档案建设助力街区文化气息的提升。北京市档案馆和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在大栅栏一座传统的四合院中成功举办“大栅栏街区档案史料展”。展览通过遗存实物、档案史料和历史照片等再现了大栅栏街区独特文化魅力和今昔轨迹。该展览包括了历史沿革、饭店餐饮、梨园之乡、寺庙道观、商贾荟萃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还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档案文化意识,激发其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秀案例。

二是发挥优势,密切合作。积极参加特色文化街区设计方案推进会、现场会,发挥档案职能优势,对设计方案提出专业性的修改意见,共同推动特色街区建设[2]。例如:佛山市城建档案馆以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改造为切入点,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实行三维激光扫描及数字化处理,通过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采样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形成点云数据,进而可构建文物建筑的三维几何模型,形成单体建筑的立面图、各种装饰构件的大样图等资料成果[1]。与此同时,佛山市城建档案馆还建立了历史文化街区多媒体信息资源数据库,开发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事物综合统计查询展览系统,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档案的收集制作、档案编辑研究、成果展示与宣传方面的工作指南。

三是资源支持,丰富内涵。档案馆可以将馆藏邯郸居民生活老照片、邯郸城市发展等大批珍贵档案资料积极提供给建设单位,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丰富展陈内容,增强特色街区的文化内涵。例如,成都市青白江区档案馆配合红阳街道成功打造安全巷工业记忆特色街区。成都市青白江区档案馆以现有大型国企建筑和企业生产生活珍贵档案资源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著名老工业基地攀成钢和丽雅纤维(原成都化学纤维厂)职工宿舍区的历史遗迹,将其分成了成钢老小区、成钢新小区、215大院等几个特殊区域,以历史档案和老式建筑为抓手,配以各种人文情怀,从而成功唤起人们对老工业时代的记忆。安全巷工业记忆特色街区已经成为宣传成都工业文明的一个典型案例。

四是征集资料,充实馆藏。对建设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向企业、社区、民间征集到的部分照片、纸质、实物等档案及时予以进馆,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例如,佛山市城建档案馆在辅助祖庙东华里街区改造的同时针对祖庙东华里改造片区范围内收集的录像、摄影、录音、建筑测量绘图、民居用品、建筑装饰等实物信息的档案进行整理,结合GIS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展示技术,建立互动浏览查询的综合信息展示系统,实现档案的多元化管理[1]。

参考文献:

[1]李钢兵.试论城建档案馆与城市文化建设——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档案的多元化管理研究及应用》项目为例[J].广东档案,2013(3):47-48.

[2]成都市青白江区档案馆.档案助力特色街区建设[J].四川档案,2019(2):41.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20230203048)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