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历程,百年荣光!风华正茂,初心如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省档案馆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33集系列微纪录片《红色档案印初心》。该片通过珍藏至今的红色档案,深情讲述在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燕赵大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守誓言英勇奋斗的故事。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文字脚本和部分图片,同读者一起翻开珍贵的燕赵红色档案,共同追寻蕴含其中的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印记和初心故事。
■河北省档案馆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档案先导: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这样一份档案,《河北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图1)。
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化征程的开启,河北工业化建设大幕拉开。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河北带来了哪些改变?建设发展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
解说: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在这篇社论中,人们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新中国历史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根据中央指示要求,河北紧紧围绕本地实际,在保证国家中心任务的同时,制定了河北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为:除按计划完成工业建设并保证中央在河北省建立厂矿的计划顺利完成外,围绕保证粮棉增产,相应地发展贸易、交通和文教卫生事业,并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积极稳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相应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家有千件事,先就紧的来。“一五”时期,全国156个大型重点项目中,仅有的三个医药项目,华药就占了两个——淀粉厂和抗生素厂。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张志永同期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工业基础极为落后,自身不能生产青霉素。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禁运。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当年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对新中国的意义。比如抗美援朝期间,许多志愿军伤员因为缺乏抗生素而造成伤口细菌感染,以致牺牲。
解说: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抗生素大厂。1953年,华北制药厂(图2)作为“一五”计划重点项目紧急上马。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组成了“豪华”的创业阵容齐聚石家庄。
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厂,开始在华北平原崛起。
1957年7月15日,淀粉厂投产。1958年3月13日,玻璃厂制造出第一批玻璃小瓶。1958年6月3日,第一批青霉素正式下线。售价曾数倍于黄金价格的青霉素降为几角钱一支,中国告别了青霉素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燕赵大地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
“一五”时期,河北发展最快的当属纺织业。河北是棉花大省,石家庄周围的正定、栾城、元氏等地早在清末时期就以种植生产优质棉花闻名。邯郸是冀中南棉纺织产业中心,早在1951年就已经兴建了邯郸市第一棉纺织厂。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家重点工程棉纺联合企业相继在石家庄、邯郸落户。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张志永同期声:河北省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棉花,是黄河流域重要产棉区之一。邯郸位于冀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一五”时期,邯郸相继建立起国棉二厂、三厂、四厂,形成了邯郸棉纺织生产基地,门前的这条道路因此被称为联纺路,寓意为联合纺织厂。
解说:时至今日,虽然邯郸的这些老棉纺厂早已转型不复存在,但联纺路作为特殊意义的名称被保留了下来,现在依然是邯郸市的一条主干路。
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一五”计划目标提前完成。1957年与1952年相比,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3.7%,新建了兴隆煤矿、石家庄热电厂、保定热电厂、石家庄棉纺基地、保定胶片厂等一批国营工厂企业和工程设施;修建了官厅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减少了水旱灾害。“一五”时期,河北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全省市场繁荣,人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成为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时期。
“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为河北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大批现代工业骨干企业建立起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张志永同期声:五年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五年接着一个五年,既是日积月累,也是日新月异。现在我国已累计(下转20页)(上接15页)有计划地经济建设近70年,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已经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解说: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2020年11月7日至8日,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图3)。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河北迎来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五年。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接续奋斗。更加精彩的河北答卷,正在奋力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