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资源创新利用

2024-08-06 00:00:00张丁升张佳音刘英霞
档案天地 2024年3期

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档案所承载的党的历史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对红色档案的创新利用,用好这座“红色基因库”,对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四个自信”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而英雄则是人民的杰出代表。作为左权、张兆丰、叶成焕、高捷成等200多名英烈的安息之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

一、以情景剧形式开创红色档案资源利用新模式

围绕如何破解由静态、固化的红色档案文献转化为动态、易流传的红色档案故事资源,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的难题,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于2020年10月成立了“初心剧社”。

剧社以讲解员队伍为主体,以革命故事和英烈原型为依据,利用可以代表当代主流审美的表达形式和技术手段,以舞台情景剧形式展演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近年来,“初心剧社”先后创作了《铮铮男儿金方昌》《金融战士高捷成》《家国情怀》《左权将军》等30余部红色情景剧。这些情景剧旨在以扎实的剧本、写实的布景、精彩的演绎,还原左权、张兆丰、李青云、金方昌等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生动展现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效提升红色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走出一条以情景剧文艺创作的形式活化利用红色档案的新途径。

(一)通过开发情景剧传播红色档案

以往的红色档案开发多以陈列展览为主,表现形式单一,群众体验感不深。相比之下,情景剧将过去的人、事、景以叙事的形式进行回溯和再现,使红色记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流中得以重构,将红色档案变成公众易读、爱读的红色故事。同时,以现代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沉浸式的现场体验感,吸引群众走进剧场,重回革命年代,感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优秀的红色情景剧应当兼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细腻流畅的故事节奏、立体深刻的人物性格和张力十足的情感表达。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初心剧社”出品的情景剧《牺牲与理想》(图1)就是兼具了上述要素的优秀作品。这部剧以王子清、郭隆真等邯郸籍烈士牺牲前的内心独白为主要内容,以演员佩戴镣铐从观众席中穿过开场,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被烈士们对信仰的坚守、对革命的忠诚和不屈的意志深深打动。演出大获成功,创造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这部情景剧也极大激发了观众对出身于邯郸的英烈以及地方党史的求知和关注。不少群众刚出剧场就去参观烈士纪念堂,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斗的初心使命。

(二)通过挖掘红色档案打造红色精品

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是创作优秀红色情景剧的前提,在创作过程中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应在追求历史真实、艺术加工和舞台表现三个方面将档案内容与剧目无缝融合。

1.深入了解红色档案背后的“大历史”

红色情景剧要想做到历史真实,就必须把“档案库”变成“信息库”,在卷帙浩繁的档案中研究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烈士的成长轨迹。面对浩瀚的档案资料,选取、提炼最生动、感人的素材需要一定的历史底蕴和时间精力。同时,把握好历史客观与适度文学发挥之间的平衡也需要主创审慎思考。为了突破“选材关”和“真实关”,“初心剧社”的剧本创作团队翻阅了大量的烈士档案文献资料以及与其有关的家书、用品等遗物,把握烈士第一手资料。同时又阅读了很多涉及烈士所处年代、地域、组织的相关书籍文献,从“大历史”的维度一步步走进烈士的内心世界,由此创作出的剧本故事扎实,人物真实,具备令人信服、感动的剧情基础,剧中的人物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信仰的力量。

譬如,情景剧《铮铮男儿金方昌》中的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主人公金方昌被鬼子挖掉一只眼睛后,蘸着眼里的鲜血,在监狱的墙上写下了:“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观众从这充满不屈的诗句中感受到了先烈的赤诚和英勇。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沿着烈士的成长轨迹一路从山东聊城、山西运城直到烈士牺牲地山西代县,从当地的党史研究室、纪念馆、故居中寻访烈士足迹,感受精神力量。正是秉持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英烈的崇敬,深入发掘历史档案和人物档案,剧中的人物才如此真实、鲜活,令人感动。

2.提升红色档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一部红色情景剧如何在忠于历史的同时,拥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群众爱看、想看,这是“初心剧社”自成立之日起就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剧社主创意识到,烈士也曾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和憧憬,只是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秉承这种“以情动人”的创作思路,“初心剧社”在2023年推出了大型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全剧紧扣“离家求学、华北抗战、指挥兵工、血洒太行”四个重要历史节点,通过视觉特效、实景再现等形式,再现左权将军光辉的一生。为了让人物形象更真实立体、血肉丰满,创作团队以左权家书为创作依据加入了很多细节。譬如:左权在工作间隙给孩子换尿布、面对新婚妻子的嗔怪笑呵呵不说话,以及在和妻女离别时的不舍等情节,将丈夫对妻子的爱、父亲对女儿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到左权将军不仅是一位大英雄,也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这些细节无形中拉近了英雄和群众的时空距离,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振。

“初心剧社”严谨的创作态度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还受到了行内权威专家的高度肯定。2023年6月,在国家级专家评审会上(图2),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杂志主编黎继德高度肯定《左权将军》,表示该剧具有很高的创作艺术性和教育意义,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戏剧形式——“英烈戏剧”,非常值得宣传和推广。在守正创新的摸索中,“初心剧社”为当代革命历史题材情景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3.强调红色档案内容的舞台呈现

对档案的开发利用不仅保证了故事内容的真实生动,还体现在舞台布景及演员的“服化道”上。大型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剧情中的服装道具严格参照八路军战士历史照片档案设计,舞美设计参照了档案中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旧址的房屋室内的陈设布局。伴随左权写家书时的煤油灯,原件是国家一级文物,陈列于左权将军纪念馆,剧社工作人员按照原样进行了一比一复制……正是坚持将档案发掘利用渗透到舞台呈现的方方面面,观众才有了仿佛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沉浸式体验。

二、红色档案资源创新利用彰显时代价值

(一)点亮红色地标,助力红色旅游

“初心剧社”通过红色档案资源的有效活化利用,将英烈事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以沉浸式体验吸引社会各界群众缅怀先烈,烈士陵园已成为邯郸及周边地区红色打卡地。剧社的成功也进一步凸显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作为闻名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的属性,使其成为华北地区最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进一步擦亮了邯郸“晋冀鲁豫边区首府”红色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通过以“初心剧社”为平台对红色档案进行创新开发利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红色宣教工作有了质的飞跃。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初心剧社”先后为河北省直机关、驻地市直机关、学校、部队、社区等举办演出560余场,受教育人数近1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赢得广泛赞誉。排演的红色剧目除在烈士陵园演出外,还不断地“走出去”,足迹遍布天津、河北、山西、湖南多地。在天津,“初心剧社”走进杨裕民烈士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图3),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世纪礼堂倾情上演情景剧《民族之杰——杨裕民》和《左权将军》两部红色剧目,为师生送上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不少学子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一位同学观演后说:“老学长的事迹让我无比震撼,我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湖南,剧社走进左权将军的故乡醴陵市和出生地株洲市,观演的“左权民兵应急连”基干民兵们纷纷表示:“《左权将军》让我们身临其境,深受感动,深受教育,给我们很深的触动与思考。作为左权将军故里的一员,深感荣幸、备受鼓舞,一定会继承将军遗志,沿着英雄足迹,当好英雄传人。”

为强化传播效果,剧社还利用数字媒体开展线上宣教,在官方微信、抖音等10个自媒体平台开设“庆祝党的二十大·英雄旗帜”系列英烈事迹展播等8个专栏,全矩阵、多频次介绍烈士事迹和革命文物。制作的《红梅赞 绣红旗》《家国情怀》等7部短视频,被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作为“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频道党史学习教育课件。

“初心剧社”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作为红色文化宣传的先进典型也受到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长城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23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重点报道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成立“初心剧社”,以英雄事迹为素材、演出红色剧目,再现英雄烈士无畏精神和崇高品格的创新做法;2023年10月18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新时代英烈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初心剧社”《特殊党课“演”出来,红色资源“活”起来》重大创举,被列入退役军人事务部英烈红色文化思政课示范案例向全国推介。

(三)撬动社会资源,助力双拥共建

2023年,为纪念冀南银行创始人高捷成烈士牺牲80周年,“初心剧社”开始进行红色情景剧《金融先驱高捷成》的创作。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郝清堂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剧社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情景剧的排演。同时,他还几次赶赴烈士家乡福建漳州,与当地相关部门商议组织烈士纪念活动。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俊岭在观看“初心剧社”演出后,把对烈士的敬仰转化为拥军优属的实际行动。他联系社区主动承担起3位烈士遗孀的照料工作。期间,他还组织了一支服务医疗队主动为军属、革命功臣及亲属巡诊义诊。正是红色情景剧强大的感召力,使越来越多像郝清堂、田俊岭一样有情怀的爱心人士投身到双拥共建的火热事业中,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红色情景剧感染的不仅有拥军模范更有莘莘学子。2023年征兵时节,大学毕业生小柴观看“初心剧社”演出后在留言簿上动情写道:“生逢伟大时代,更应珍惜美好时光,我要像高捷成烈士那样为国为民,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青春热血。”一大批受过红色剧目熏陶的青年学子,毅然踏入军营,参军报国,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四)建立共建共育机制,助推高校“育德树人”

“初心剧社”先后与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等8所高校建立了共建共育合作机制,通过对红色档案的合作研发,整理编纂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课堂,红色档案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库。此举不仅有效补充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还优化了高校德育工作机制,引导青年学子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储备本土人才。

(五)开创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新路径,示范效应明显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初心剧社”推出的红色情景剧作为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的新形式,为红色档案开发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充分肯定,并积极在全国开始推广。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全国新时代英烈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看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初心剧社”的典型介绍后,亦成立了情景剧社,进行红色档案的挖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红色文化精品。由此可见,随着示范效应不断凸显,新时代红色档案开发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的必要条件。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时代大背景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初心剧社”将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原则,进一步明确红色档案在红色宣教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挖掘红色档案的内在价值,持续提升红色情景剧的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从而提高全社会对红色档案价值的认识,促进红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进而为全社会的红色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河北省荣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