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 “举馆(办)全力 谋发展新篇”业务研讨会

2024-08-06 00:00:00
档案天地 2024年3期

1月17日,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举馆(办)全力 谋发展新篇”业务研讨会,围绕全面提升业务水平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左红江馆长(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馆(办)一级巡视员刘学圃、副馆长(副主任)杨文丰出席会议,各部室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部室业务骨干参加会议并发言,李宁波副馆长(副主任)主持会议。

此次业务研讨会是馆(办)开展业务提升工作的开篇之举,目的是广泛汇聚大家对业务提升工作的意见建议。一是聚焦馆(办)主责主业,提出具体提升措施。二是围绕国家档案局业务建设评价、执法检查发现的短板弱项,提出解决办法。三是面对馆(办)数字档案馆建成、新馆建设即将开工的新形势,谋划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会上,17位同志分别就档案接收征集、保管利用、信息化建设、档案方志开发利用、科技项目立项、展览宣传、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见解和思路。

左红江馆长(主任)对大家的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此次业务研讨会旨在通过头脑风暴式的思想碰撞,广泛敞开言路,汇聚众智,为馆(办)业务能力提档升级、科研项目破冰起航、事业转型发展寻求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他强调,业务能力的提升见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拿出“蚂蚁啃骨头”的劲头,久久为功。要牢牢牵住业务能力提升这个牛鼻子,带动馆(办)工作全面提升,为新馆建成后有效利用打好基础,以崭新面貌迎接新馆建成。一是深化业务研讨会成果。要将业务研讨常态化,每季度召开一次。要将研讨会成果汇集成册,印发全馆(办)学习交流。要坚持全省一盘棋,发挥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平台作用,将业务研讨成果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推广,实现研讨成果全省共享。二是制定馆(办)业务提升整体方案。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放眼长远,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措施。既要全盘考量,又要明确重点,以关键难点的突破带动业务工作全面提升。要在档案方志信息化发展、宣传利用、技术保护、科研编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打破部室壁垒,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牵头馆(办)领导和部室,确定方向,全力攻坚。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作用。人才培养是全馆(办)的事,人力资源部要制定馆(办)人才培养方案,各业务部室要明确需重点培养的人员,以国家档案局“三支人才”、省级档案专家等为培养目标,持续发力、接续培养。要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在科技立项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要完善激励机制,在科研课题立项、经费保障、成果推广、干部成长等方面统筹考虑。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承德市档案馆召开主题教育测评会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1月16日,承德市档案馆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测评会,全馆干部职工参加。市档案馆馆长任溧馨通报市档案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等工作开展情况并讲话。会议现场发放《测评表》,全体干部职工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作出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会议指出,经全馆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主题教育成果丰硕。一是领导班子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市档案馆主题教育主要任务责任清单。班子成员主动认领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好分管科室主题教育的各项工作,使主题教育各项规定动作有规有序高效推进。二是强化“三级联动”,抓深抓实理论学习。用好“理论中心组+党总支+党支部”联学机制,采取馆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等形式,将“领学、集中研学、自学”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截至目前,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3次。为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市档案馆组织全馆干部职工到市总工会参观劳模馆,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全馆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三是深入一线,聚焦短板开展调查研究。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把“问题”变“课题”。聚焦馆际合作交流、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现状等重点领域,明确调研课题5个,确定正反典型案例,召开调研成果交流暨典型案例剖析会,馆务会成员围绕各自主题开展交流发言,剖析案例,从不同角度谈了思考和体会,为做好下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会议强调,市档案馆要把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理论学习上持之以恒,在调查研究上一以贯之,在检视整改上久久为功。一要持之以恒秉持“虚心”,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二要一以贯之践行“初心”,坚持用调查研究解决好群众难题。本次主题教育积累了许多有效做法和经验,对于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以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三要久久为功笃定“恒心”,切实以推动发展检验最终成效。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着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长效化。下一步,市档案馆将持续巩固利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走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高效工作业绩的“最后一公里”,为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新局面贡献档案力量。

承德市档案馆 张谈雅

秦皇岛市档案局、秦皇岛市档案馆组织召开退休干部座谈会

1月18日上午,秦皇岛市档案局、秦皇岛市档案馆组织召开退休干部座谈会,市档案馆馆长李志明主持会议,市委办公室室务会成员、二级调研员张志立,退休干部陈平分等同志参加。

李志明同志介绍了近年来市档案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任老领导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更离不开离退休干部的关心和支持。

张志立同志对退休干部关心档案事业表示由衷的感谢。新的一年,市档案局、档案馆将密切联系,团结协作,不断夯实档案业务基础,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提升服务工作水平,特别是在服务项目建设、经济发展上发力,用好用活馆藏资源,不断创新路径,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着实感受到了市档案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今后生活中,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赓续党的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继续为秦皇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秦皇岛市档案馆 卢广平

唐山市档案馆在主题教育中扎实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唐山市档案馆紧紧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围绕“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创在先列”目标,把主题教育作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学在深处。严格按照市委主题教育方案,认真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把党的创新理论同提升档案文化社会供给、记录展现社会集体记忆、继承发扬城市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党员干部日用而不觉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干在实处。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中心能力、专题档案库建设等5方面问题,制定14项整改措施,逐项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全部整改到位。建章立制上,制定《唐山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及实施细则》等11项制度,完善《唐山市档案馆档案征集办法》等9项工作机制。资源建设上,紧盯全市重大活动,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等5个专题档案库,接收进馆档案3657件。文化供给上,制作《唐档里的故事》《唐山陶瓷记忆》等16期微视频,“吸粉”10余万,档案精神文化产品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自主设计的文创品“唐山五种精神书签”,获全国首届档案文创作品展示优秀奖。档案惠民上,省内首推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向基层延伸,全市151个乡镇(街道)、2117个村(社区)签订协议,群众就近可以查询省内外202家档案馆信息,8个县(市、区)实现乡镇村街全覆盖。面向社会提供民生类档案7×24小时取档延时服务。今年以来,为群众提供利用2376人次,查阅各类档案4万余件次。

坚持创在先列。在全国档案系统首推“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档案展”,接待省内外823家单位7万余名干部群众观展。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杂志、《中国档案报》多次给予报道。报送《激活沉睡馆藏档案资源 塑造区域特色鲜明的档案文化品牌》获评市委宣传部“唐山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以党建引领开创档案服务中心新篇》获评“党建引领业务创优”优秀案例。微视频《抗日英雄——洪麟阁》获评“喜迎建党102周年”全市组织系统新媒体大赛一等奖。机关党总支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唐山市A档基层党组织”,编研开发处获唐山市“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在“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评估中,成为全省唯一获得满分的市级档案馆,并代表河北省接受国家档案局监督检查。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高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武卫东,省档案馆(省方志办)馆长(主任)左红江,市长田国良等领导来馆调研指导,均给予高度评价。

唐山市档案馆 刘鑫

衡水市档案馆正式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提升我市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和创新服务水平,进一步方便市民群众查询利用,衡水市档案馆协同本地区11个县市区于1月15日全部正式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档案查询利用工作,为全国社会公众提供在线、跨层级、跨区域的档案查询服务。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是依托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询利用的跨区域、跨层级的公共服务平台。社会公众可进入该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后登录查询界面,选择目标档案馆,填写查档需求相关信息,提交查档申请。目标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查档需求,在本馆检索相关档案信息,通过平台将查档结果反馈至查档人,并采取电子邮件发送、快递邮寄、到就近档案馆自取、到目标档案馆自取等方式提供所需档案,实现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利用档案。

近年来,衡水市档案馆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档案利用制度,积极筹建数字档案馆,提升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全面构建档案数据库,积极与省内外综合档案馆携手建立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联动机制,不断改善查档环境,提高查档效率,畅通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渠道,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此基础上,市馆成功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极大地推动了衡水市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利用“一网通办”,市馆也将以该平台为依托,不断充实馆藏民生档案资源,扩大民生档案利用范围,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衡水市档案馆

青县档案馆举办“运河人家 百年兵营”红色档案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按照省、市档案局关于开展红色档案宣传教育,实施红色档案开发提升工程的要求,青县档案馆联合青县税务局、青县总工会邀请人和镇村81岁村民刘子江到青县税务局举办“运河人家 百年兵营”红色档案讲座。 (下转9页)(上接5页)

刘子江是运河文化、兵营文化和孝文化、红色文化、码头文化、美食文化等历史文化的挖掘人,他结合搜集整理的档案资料和采访有关人员的口述记录,向大家生动讲述了人和镇笸箩渡的故事以及马厂兵营的历史。人和镇笸箩渡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帮助八路军、解放军在运河上运送人员、物资和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厂兵营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李鸿章下令修筑,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战争风云。刘子江老人在回顾历史时动情地说:“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时代的青年要奋发图强。”刘子江老人的讲述让尘封的档案“活”了起来,让档案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浸润心灵,汇聚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红色档案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2023年以来,青县档案馆根据省、市档案局关于“555”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求,已征集到刘子江手绘的马厂兵营和买卖街老建筑组图影印件、《青县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文集(初稿)》以及后洼村部分烈士证影印件等档案资料。青县档案馆将一如既往开发好、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发挥红色档案立德树人、以史育人的重要作用。

青县档案馆 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