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2024-08-06 00:00:00马芬芬
会计之友 2024年15期

【摘 要】 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对提振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企业要素投入决策模型,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工资率效应,工资率效应促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但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并且相较于管理者,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雇员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从银行数字化转型视角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资本深化

【中图分类号】 F812;F24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5-0093-09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冲击国内出口,我国经济稳增长要依靠扩大内需。但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较低致使家庭收入份额较低,进而抑制消费,导致内需不足[ 1 ]。因此,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构建“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约束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下[ 2 ]。如何提高金融部门对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是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键。在数字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金融体系主要的构成部分,银行也在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2021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进入了全面数字化转型阶段。银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传统贷款业务的线上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银行信息搜集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优化了风险管理模式,增加了有效金融供给[ 3 ],有可能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鉴于此,本文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金融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已有研究探讨金融发展、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和数字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余玲铮和魏下海[ 4 ]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信贷获取,促使企业加快资本深化,进而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张建武等[ 5 ]的研究表明金融抑制背景下,国有资本密集型企业获得大量的低成本信贷,使得这类企业倾向于进行资本深化,由此减少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罗长远和陈琳[ 2 ]的研究表明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会降低员工工资,进而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且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影响仅在民营企业存在。汪伟等[ 1 ]的研究认为民营企业面临外源融资困难,使得其倾向于增加储蓄以进行内源融资,由此造成对劳动者报酬的挤压,进而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熊家财等[ 6 ]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纾解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从而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综合而言,减轻企业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后可能将筹集的资金用于资本深化(比如购买设备等),也可能用于增加员工工资。当企业将筹集的资金用于资本深化时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而当企业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增加员工的工资时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取决于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之后如何使用筹集的资金。

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贷款可得性和贷款结构的研究亦较为丰富。张金清等[ 3 ]的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这两条路径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可得性,同时减少对国有僵尸企业的贷款。赵家琪等[ 7 ]的研究发现转型程度高的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提高了贷款效率,进而增加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供给,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李逸飞等[ 8 ]的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显著提高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从而降低企业的短债长用。综合而言,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和贷款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增加对企业的贷款供给,进而可能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但鲜有文献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探究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从融资约束视角构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后从企业所有制类型、员工类型等角度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异质性。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包括三点:第一,将数字金融拓展至银行主体,以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研究。在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下,针对性地探讨银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第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企业要素投入决策模型,厘清了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机制。已有文献仅考虑到融资约束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原因,但并未建立严谨的理论模型厘清融资约束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第三,已有研究要么仅考虑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之后会增加员工工资进而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要么仅考虑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之后会进行资本深化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本文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这两条路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如何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有启示作用。

本文其余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介绍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是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是企业经营决策的结果。为从理论上厘清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本文按照银行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的逻辑探析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机制。具体地,首先建立基准模型,分析企业在既定的要素价格和产出水平下,得到使成本最小化的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其次,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纳入基准模型,分析融资约束对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再次,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得出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一)最佳要素投入组合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假设企业始终在既定的要素价格和产出下选择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生产函数设定为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其中:?琢∈(0,1)为分配系数,σ∈[0,+∞)为不变弹性系数,A为技术系数。企业的目标是在产出Y、资金成本r和工资w既定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从而使得成本最小化。即:

■C=rK+wLs.t.■=A?琢K■+(1-?琢)L■■ (1)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鬃(K,L,?滋)=rK+wL+?滋■-A?琢K■+(1-?琢)L■■

(2)

一阶条件为:

?鬃K=r-?滋A?琢(■A-1K-1)■=0?鬃L=w-?滋A(1-?琢)(■A-1L-1)■=0?鬃U=■-A?琢K■+(1-?琢)L■■=0 (3)

解得:

K*=A-1■(?滋A?琢r-1)σL*=A-1■[?滋A(1-?琢)w-1]σ (4)

其中,式(4)中K*和L*为企业最佳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

(二)融资约束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影响

1.融资约束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将融资约束对企业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纳入模型。企业追加资本投入往往是一次性的大额投入,而劳动投入则相对比较灵活(录用和解聘劳动力的数量可大可小),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时候,可能无力支付一次性的大额资本投入,即便此时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劳动的边际产出,企业也无法增加资本投入以替换劳动,最终导致其在次优的要素投入方案下进行生产。因此,本文假设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资本投入存在一个上限,令这一上限为资本的最大可投入量K,融资约束越严重,资本的最大可投入量越小,K值的大小刻画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企业的目标是在产出Y既定且资本投入K≤K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从而使得成本最小化,即:

■C=rK+wLs.t.K≤■,■=A?琢K■+(1-?琢)L■■ (5)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鬃(K,L,?滋,?兹)=rK+wL+?滋■-A?琢K■+(1-?琢)L■■+

?兹(K-■) (6)

相应的库恩—塔克(KKT)条件为:

?鬃K=r-?滋A?琢(■A-1K-1)■+?兹=0?鬃L=w-?滋A(1-?琢)(■A-1L-1)■+?兹=0?滋≠0■-A?琢K■+(1-?琢)L■■=0?兹(K-■)≤0?兹≥0 (7)

求解这个规划问题:

第一,当影子价格?兹等于0时,?鬃?兹是一个松弛约束,此时企业的资本投入未受到融资约束的限制,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与基准模型一致,参照式(4)。

第二,当影子价格?兹大于0时,?鬃?兹成为一个紧约束,此时企业的资本投入受到融资约束的限制,即K*=■。企业的最佳资本和劳动投入量分别为:

K*=■L*=(A-1■)■-?琢■■■(1-?琢)■ (8)

式(8)中K*和L*为企业最大可投入资本量为■时的最佳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本文探讨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仅当影子价格?兹大于0时,企业要素投入才偏离无融资约束情形下的最佳要素投入,因此本文仅针对影子价格?兹大于0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令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为?渍,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渍值越大。由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最大可投入的资本量越小,所以最大可投入的资本量■是融资约束程度?渍的减函数,即■=■(?渍),且■'(?渍)<0。

令劳动生产率为el,则:

el=■/L=■(A-1■)■-?琢■■■(1-?琢)■(9)

对劳动生产率el关于?渍求导,可得:

■=■·■=■(1-?琢)■?琢(A-1■)■-?琢■■■

■■·■'(?渍)<0 (10)

由式(10)中?坠el/?坠?渍<0可知,在产出既定的前提下,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要素投入决策中越多地使用劳动替代资本,进而劳动生产率越低。张杰等[ 9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限制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的重要原因,对资本劳动比有负面影响。而吴海民[ 10 ]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深化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经验研究也支持融资约束会通过限制企业资本深化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

2.融资约束对工资率的影响

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将会以增加储蓄的方式进行内源融资,由此造成对工资率的挤压。理论上,考虑到我国工会力量较为薄弱,并且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劳动力过剩,可以得出我国劳动者对工资率的议价能力较弱的结论,因此企业有能力将工资率压低到市场均衡工资率w以下。经验上,冯谚晨[ 11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的我国劳动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即劳动者获得的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因此,本文假定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率低于或等于市场均衡工资率。令工资率的负向扭曲程度为k,k∈(0,1],k值越大,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通过挤压劳动报酬进行内源融资的动机越强,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越大,因此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k是融资约束?渍的增函数,即k=k(?渍),且k'(?渍)>0。令工资率w=[1-k(?渍)]w,可见,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越大,工资率越低。对工资率关于?渍求导,可得:

■=■·■=-w·k'(?渍)<0 (11)

由式(11)中?坠■/?坠?渍<0可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越大,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率越低。反之,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降低时,工资率负向扭曲程度变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率上升。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由于融资约束降低而提升工资率并不改变企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决策,因为通常情况下工资率纵然有所上升,但并不会超过市场均衡工资率。

(三)银行数字化转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以下两条途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第一,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上沉淀了大量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银行挖掘信息的能力。如蚂蚁金服在审批贷款的时候,综合考虑企业的信用数据、财务数据和销售数据等非财务数据,评估企业的违约风险[ 12 ]。数字化转型使得银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有助于银行筛选出优质企业并为其提供贷款,从而减轻企业融资约束。第二,银行数字化转型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服务便利程度,从而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数字化转型前,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主要考察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抵押物,缺乏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考量,有发展前景但缺乏抵押物的企业不可避免遭受融资约束[ 13 ]。数字化转型使得银行能够应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收集企业经营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基于丰富的企业经营信息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而做出是否放贷的决策。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情况下,那些有发展前景但缺乏抵押物的企业有可能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此外,传统的人工审核贷款也被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贷款审批模式取代,审批流程简单高效,审批过程不受人工干预,企业信贷获取更为便利。

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令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为?浊,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浊值越大。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因此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浊的减函数,即?渍=?渍(?浊),且?渍'(?浊)<0。

(四)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1.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函数,表示为如下抽象函数形式:

el=el[?渍(?浊)] (12)

判断银行数字化转型水平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可以转变为比较el(?浊1)和el(?浊2)的大小,这可以借助式(12)中el关于?浊求偏导,可得:

■=■·■>0 (13)

由?坠el/?坠?渍<0和?坠?渍/?坠?浊<0,可知式(13)为正值,说明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劳动生产率。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使劳动生产率提升。

2.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工资率的影响

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对工资率的挤压,进而提升工资率。因此工资率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函数,表示为如下抽象函数形式:

w=w[?渍(?浊)] (14)

判断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工资率的影响可以转变为比较w(?浊1)和w(?浊2)的大小,这可以借助式(14)中w关于?浊求偏导,可得:

■=■·■>0 (15)

由?坠?渍/?坠?浊<0和?坠■/?坠?渍<0,可知式(15)的符号为正,说明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工资率。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使工资率上升。

3.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劳动收入份额LS可以分解为工资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即:

LS=■=■ (16)

由式(16)可知,劳动生产率上升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而工资率上升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判断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总影响,可以转变为比较LS(?浊1)和LS(?浊2)的大小,这可以借助式(16)中LS关于?浊求偏导,可得:

■=■·■'(?浊)+■·el'(?浊) (17)

?坠LS/?坠■>0和■'(?浊)>0,可知式(17)的右边第一项为正值,表示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工资率,进而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本文将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工资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影响定义为工资率效应。?坠LS/?坠el<0和el'(?浊)>0,可知式(17)右边的第二项为负值,表示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本文将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影响定义为劳动生产率效应。式(17)最终的符号取决于哪一项的绝对值更大,如果第一项的绝对值更大,说明工资率效应大于劳动生产率效应,最终银行数字化转型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如果第二项的绝对值更大,说明劳动生产率效应大于工资率效应,最终银行数字化转型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由此提出如下两个具有竞争性的假设:

假设3a: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工资率效应大于劳动生产率效应,最终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上升。

假设3b: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大于工资率效应,最终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本文的研究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删掉金融业的企业,删掉ST类企业,删掉主要变量存在数据缺失的企业,并对部分连续变量进行1%和99%的缩尾处理。最后得到8 244个有效的“企业—年份”样本。

(一)被解释变量

劳动收入份额(LS),以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企业营业总收入来衡量。

(二)解释变量

银行数字化转型(digbank),企业层面的银行数字化转型采用企业贷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来衡量。本文借鉴张金清等[ 3 ]的做法构造企业贷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具体包括三步。第一步,采用北京大学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来衡量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第二步,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计算企业各个贷款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该指数即为企业贷款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其中以企业当年在各银行的贷款比重为权重。第三步,对企业贷款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取对数。

(三)中介变量

融资约束(SA),采用SA指数来衡量。SA指数由Hadlock和Pierce[ 14 ]构建,由于其仅由企业的规模和年龄决定,外生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测度我国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在国内学术界得到广泛应用。其计算公式为: SA=-0.737×Size+0.043×Size2-0.04×Age。计算结果均为负值,SA指数越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

(四)控制变量

选取如下控制变量:人均资本,表示资本深化程度,资本深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收入份额越低[ 5 ]。股权性质,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使得其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国有企业[ 1 ]。其他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参考熊家财等[ 6 ]的研究设置企业年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资本产出比和股权集中度。

变量的计算方法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设定如下模型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LSit/elit/wit=c+?茁1digbankit+∑?茁jcontrolit+?滋i+?滋t+?着it

(18)

式(18)中,LSit为劳动收入份额,digbankit为银行数字化转型,elit为劳动生产率,wit为工资率,controlit为控制变量,?茁j为待估参数,?滋i为个体效应,?滋t为时间效应,?着it为残差项。本文的回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并对标准误进行企业层面的聚类调整。行业间的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比例差距较大,致使行业间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差异,因此本文的回归均固定了行业效应。

(一)基准回归

利用式(18)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2。表2列(1)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显著为正,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列(2)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不显著,说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假设1未得到验证。列(3)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工资率有提升作用,由此假设2得证。列(3)由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工资率效应显著,而劳动生产率效应不显著,最终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假设3a得证。可能的原因是:在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的背景下,相较于将资金用于资本深化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企业更迫切的是提升工资率以留住员工或者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变量的系数大部分是显著的,说明企业年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资本产出比和人均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均有显著影响,这与万江滔和魏下海[ 15 ]的结论一致。

(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处理

基本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但上述回归结果可能受内生性问题的干扰,如可能产生遗漏变量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借鉴张金清等[ 3 ]的研究,采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结果见表3列(1)。列(1)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本文的核心结论是稳健的。

2.替换核心变量

本文采用魏下海等[ 16 ]的方法,用ln[LS(1-LS)]来衡量劳动收入份额。为避免测量误差,将上述方式测算的劳动收入份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见表4列(2)。在替换变量测度方法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仍旧显著为正,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五、进一步讨论

(一)机制分析

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因此,本文依据融资约束的中位数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融资约束高组和融资约束低组,然后分组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列(1)和列(2)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列(1)中的系数显著大于列(2),说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越大,证实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融资约束这一渠道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列(3)和列(4)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均不显著,进一步佐证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劳动生产率无显著影响。列(5)和列(6)中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列(5)中的系数显著大于列(6),说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工资率的提升作用越大,进一步佐证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工资率效应,进而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二)异质性分析

1.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机制检验证实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而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大,这意味着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有鉴于此,本文进一步考察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估计结果见表5中的列(1)、列(2)。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仅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是由于国有企业有政府作为信用背书,融资较容易,而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比较严重,银行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约束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显著,进而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显著。

2.员工类型异质性分析

本文将劳动收入分解为管理者劳动收入和员工劳动收入,将管理者劳动收入份额和员工劳动收入份额作为被解释变量①,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具体提升了哪类劳动者的收入份额,回归结果见表5中的列(3)、列(4)。可见,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员工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远大于对管理者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这是由于管理者有一定的权力影响自身的收入,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薪酬较高是公认的事实,管理者工资率可以说并不存在负向扭曲,但员工工资率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负向扭曲程度较高。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率的提升作用更强,进而较大幅度地提升员工劳动收入份额。

六、结论和启示

本文选取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发挥工资率效应促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第二,银行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了企业对员工工资率的挤压而使得工资率提升,进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得以提高。第三,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但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并且相较于管理者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员工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更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蕴含三点重要的政策启示。

第一,大力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鉴于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政府应当大力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针对银行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推进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搭建与企业经营相关信息的共享平台,进一步降低银行获取企业经营相关信息的成本。

第二,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工资率较低,因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键是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缓解融资约束能够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因此,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是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举措。

第三,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尽管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使企业工资率上升,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但员工也应当重视通过提升劳动技能以提升工资率。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有能力胜任更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增加面向各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劳动者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汪伟,郭新强,艾春荣.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J].经济研究,2013(11):100-113.

[2] 罗长远,陈琳.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3):29-42.

[3] 张金清,李柯乐,张剑宇.银行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结构性去杠杆?[J].财经研究,2022,48(1):64-77.

[4] 余玲铮,魏下海.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何持续下降: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产经评论,2013(2):126-132.

[5] 张建武,王茜,林志帆,等.金融抑制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5):47-56.

[6] 熊家财,刘充,章卫东.数字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22(6):100-113.

[7] 赵家琪,江弘毅,胡诗云,等.数字普惠金融下的小微信贷与风险: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视角[J].经济学(季刊),2023,23(5):1686-1703.

[8] 李逸飞,李茂林,李静.银行金融科技、信贷配置与企业短债长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2(10):137-154.

[9] 张杰,郑文平,翟福昕.融资约束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吗: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6,15(3):1029-1056.

[10] 吴海民.资本深化带来了劳动生产率下降吗[J]. 财经科学,2013(9):40-50.

[11] 冯谚晨.工业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8,35(2):78-85.

[12] HUANG Y,LIN C,SHENG Z,et al.Fin tech credit and service quality [R].Working Paper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2018.

[13] 钱雪松,唐英伦,方胜.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9(7):115-134.

[14] HADLOCK C J,PIERCE J R.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5):1909-1940.

[15] 万江滔,魏下海.最低工资规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微观证据[J].财经研究,2020(7):64-78.

[16]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3,48(8):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