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清代著名书法家吴让之的篆书为研究对象,探讨吴让之篆书的技法特点及其体现的艺术魅力。首先,从历史背景入手,阐述清代书坛的发展概况及邓石如等前辈书家对吴让之的影响;其次,分析吴让之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书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探讨他的篆书技法,如中锋行笔、转折处的内圆外方等;最后,论述吴让之篆书所呈现的审美特质,如浑融苍劲、古拙秀美等。通过对吴让之篆书精湛技法及其深厚内涵的全面研究,旨在阐明其在清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为当代学习篆书者提供助力。
关键词:吴让之;篆书;技法;表现力
篆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正优雅、刚健沉稳的风格一直备受推崇。在清代书坛上,篆书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书法大家,其中以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为代表。尤其是吴让之,其以独特的篆书技法和浑厚的艺术魅力成为清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吴让之的篆书艺术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其精湛的篆书创作技法,如中锋行笔、转折处的内圆外方等;二是其所呈现的独特审美特质,如浑融苍劲、古拙秀美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吴让之篆书的艺术魅力,反映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高超造诣。因此,本文从吴让之书法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深入探究其独特的篆书技法特点,并进一步阐释其所体现的深厚艺术内涵,以期对吴让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一、清代书坛的发展概况及前辈书家
对吴让之的影响
(一)清代书坛的发展概况
清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书法大家。这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清代经历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当时正值科举制度的兴盛时期,广大文人及知识分子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也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代书坛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碑学的兴起。众多书家开始重视对汉代乃至更早时期碑刻的研究和临摹,这也为篆、隶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邓石如、吴昌硕等人便是在汲取碑帖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独特的篆书风格,使清代成为篆书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
(二)邓石如对吴让之的影响
在清代众多杰出的篆书大家中,邓石如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李斯篆书的基础上,融合了隶书的笔法特点,推动了清代篆书的全面发展。邓石如的篆书作品以方正端庄、秀美凝练见长,成为同时代乃至后世书家的重要学习对象。吴让之作为清代另一位篆书大家,他的书法创作同样受到邓石如的深刻影响。首先,二人之间存在直接的师承关系。吴让之早年拜师于邓石如的弟子包世臣,在包世臣的引导下,最终确立了以邓石如为宗的创作方向。其次,吴让之在篆书创作实践中,大量参照和借鉴了邓石如的篆书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说,邓石如的篆书艺术对吴让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创作实践的重要借鉴对象。
(三)包世臣对吴让之的影响
除了邓石如外,吴让之的书法创作也深受其师包世臣的影响。包世臣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楷、隶书方面均有建树,在当时的书坛上享有盛誉。作为吴让之的恩师,包世臣对他书法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包世臣的书风对吴让之的行楷有着显著的影响。吴让之在年轻时期就跟随包世臣学习书法,掌握了扎实的楷书功底。这为他日后在篆书创作中运用楷书笔法奠定了基础。其次,包世臣作为邓石如的学生,在篆书方面的造诣也影响了吴让之。虽然包世臣本人并未在篆书上有太大建树,但他传授给吴让之的“邓派”篆书理念和技法,无疑为吴让之的篆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总之,作为清代书坛的重要人物,吴让之的篆书艺术发展不可或缺地受益于前辈书家,尤其是邓石如和包世臣。这些前辈书家的艺术成就为吴让之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也为他日后独创一格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二、吴让之篆书艺术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吴让之生平及其篆书创作概况
吴让之,原名廷扬,字熙载,后改名为吴让之,又号让翁等。他出生于江苏仪征(今扬州市),主要生活在扬州和泰州一带。吴让之自幼酷爱书法,尤其是篆书和篆刻。在创作方面,吴让之的成就是全方位的,涉及书法、绘画、篆刻等多个领域。然而在众多领域中,他的篆书最为著名,被后世公认为清代篆书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吴让之的篆书作品涵盖条幅、册页等多种形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吴均帖》、《谢东宫赉米启》(图1)等。吴让之的作品展现了他在篆书技法和艺术风格上的独特成就。
(二)吴让之篆书发展历程
通过对吴让之生平的考察,发现其篆书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自学探索期(15—30岁)。这一时期,吴让之虽然对书法具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指导,主要靠自学和临摹前人的作品。他从15岁开始接触和模仿汉人的白文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学习,为他日后的篆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师承发展期(30—50岁)。这一阶段,吴让之主要受到两位重要前辈书家的影响:一是包世臣,他学习了包世臣的楷书和行草;二是邓石如,他在“邓派”篆书的指导下,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篆书风格,如中锋行笔、方圆结合等特点开始显现。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吴让之篆书艺术的关键成长期。
最后是成熟创新期(50岁以后)。到了50岁以后,吴让之的篆书创作进入了成熟期。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他开始运用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技法与表达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宋武帝与臧焘敕》(图2),展现了他在篆书线条、结构造型等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同时,他还在汲取前人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个人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吴派”篆书风格。
(三)吴让之篆书的技法特点
1.中锋行笔
中锋行笔是吴让之篆书技法的一大特征。在书写过程中,他经常采用中锋施墨,使笔势显得刚劲有力。这种中锋行笔的用笔方法既源于吴让之对邓石如书法的学习,也与他深入研习汉代碑额作品关系密切。通过中锋发力,篆字结构更加稳健,线条更加瘦长凝练。他善于运用这种笔势,书写出结构严谨而不失柔美的篆字。因此,中锋行笔无疑成为吴让之篆书艺术风格和成就的一大标志。他通过此技法,开创了新的篆书境界,深深影响着后世书家。
2.转折处的内圆外方
吴让之对笔画转折处的处理,也是其篆书技法中的一大特点。他常常以独特的用笔方式,使转折处既富有弧度变化,又透着一股方正气度。这种独特的处理手法,不仅赋予了篆书线条更强的张力,还使整体字形更加协调秀丽。这种转折处理方式,同样源于吴让之对前人作品的深入研究。他从汉魏碑帖中汲取了倒薤篆的曲折美学,并结合自身的创造力,最终发展成为他的技法特色。
3.收笔处的垂露手法
吴让之在篆书收笔时,经常采用垂露出锋的技法。他习惯在字形的尾部略微提笔,使线条尾端呈现出一种悬空飘逸的感觉,提升了整体字形的韵律感和视觉美感。这种特有的垂露收笔法,部分源于传统篆书的写法,但更直接地反映出吴让之在笔画变化处理方面独到的眼光和把控能力。他深谙运笔能洞察文字内在韵律秩序的重要性。通过此种独特技法,吴让之在篆书作品内在铺陈出自然流畅的效果,成就了他在篆书领域的崇高地位。因此,垂露收笔成为吴让之篆书艺术特色之一,也彰显了其高超的书法修养。
三、吴让之篆书艺术的审美特质
(一)浑融苍劲
在吴让之的篆书作品中,无论是笔法还是结构,都具有明显的浑融苍劲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线条的浑厚沉稳。吴让之在书写过程中,注重运用中锋发力,使得每一笔画都极富张力,线条显得厚重沉稳,充满了浑厚的气势。同时,他在转折处的内圆外方的处理方式,也赋予了笔画丰富的弧度变化,使作品的整体线条更加饱满挺拔。这种线条的浑厚感,形成了篆书作品独特的苍劲厚重之美。
二是字形结构的协调统一。从整体结构来看,吴让之的篆书作品往往呈现出上紧下松、字与字之间疏密有致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笔画、结构的细致把握,整篇作品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让人产生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这种结构上的浑融,也是吴让之篆书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
(二)古拙秀美
除了浑融苍劲外,吴让之的篆书作品还体现出一种古拙秀美的艺术魅力。这种审美特质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古拙厚重的风格。吴让之的篆书作品,无论是在用笔还是字形结构上,都透露出一种古拙厚重的韵味。这主要源于吴让之对汉代碑帖的深入学习,他从碑刻中摄取了笔法的苍劲质感和结构的方正稳健。同时,他在创作中又融入了自己的个人特色,使其篆书呈现出了新的风貌,但依然保留了一种古朴隽永的气质。这种古拙厚重的风格成就了吴让之篆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是秀美动人的线条。除了古拙厚重的气质外,吴让之的篆书线条还散发出一种秀美动人的韵味。他在中锋行笔的同时,又能兼顾转折处的曲线美,使整体线条流畅优雅,充满了妖娆的韵味。同时,他在收笔处的垂露手法,更赋予了篆书线条一种飘逸飒爽的特点。这种秀美动人的线条魅力,很好地融合了篆书的刚健特质与书法艺术的婉约之美,最终形成了独特迷人的视觉效果。
(三)含蓄隽永的意蕴
除了上述的技法特点和审美特质外,吴让之的篆书作品还蕴含着一种深厚含蓄的艺术内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朴素儒雅的气韵。吴让之的篆书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朴素儒雅的感受。这既来源于他自身的生活处世哲学,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密切相关。通过内敛克制的笔墨语言,他营造出一种沉静雅致、内蕴丰富的艺术氛围,体现了儒家文人特有的高远气度。这种朴素儒雅的气质,成为吴让之篆书作品的重要内涵。
二是隽永悠远的意蕴。除了朴素儒雅外,吴让之的篆书作品还传达出一种隽永悠远的艺术意蕴。他的篆书往往字形端正、线条刚健,但又不失灵动秀丽,给人以沧桑厚重但又饱含生机的感受。这种意蕴的传达,既源于吴让之对篆书艺术的深入理解,又与他对人生的洞见有关。这种隽永悠远的艺术品格,成为吴让之篆书艺术的又一重要特质。
四、结语
吴让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重要的篆书大家,他的艺术成就对清代书法乃至整个书法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让之的篆书创作深受前辈书家,特别是邓石如和包世臣的影响。他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创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吴派”风格。从技法来看,吴让之的篆书突出表现为中锋行笔、转折处的内圆外方、收笔的垂露手法等特点,这些都成为其篆书艺术的标志性特征。从审美层面来看,吴让之的篆书作品呈现出浑融苍劲、古拙秀美等卓越品格,同时又蕴含着朴素儒雅、隽永悠远的深厚内涵,体现了其高湛的艺术造诣。吴让之在篆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艺术成就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养分,对当代书家学习篆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吴让之的篆书艺术不仅在技法和审美上取得了崇高成就,更在文化内涵方面流露出深邃的艺术魅力,并成为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崔文华.吴让之篆书书法特点[J].收藏与投资,2023(11):1-3.
[2]崔婷.吴让之篆书与篆刻艺术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0(2):74-75.
[3]高旭娇.吴让之书法风格探骊[J].收藏与投资,2022(6):11-13.
[4]刘澳.“古篆端庄平正颀长”:吴让之篆书《宋武帝与臧焘敕》风格特征论析[J].大众书法,2023(2):94-97.
作者简介:
林斯敏,广西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