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研究

2024-08-06 00:00:00吴宗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6期

摘 要: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写意精神作为中国画创作的精髓,对于理解和把握其艺术真谛至关重要。深入剖析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通过对其历史脉络、基本特质、表现技法以及在现代画坛的传承与发展展开细致探讨,彰显写意精神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价值。写意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品位,更是画家们抒发情感、表达意境、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关键所在。同时,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写意精神的创新性运用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精神;艺术风格;意境表达

中国画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艺术内涵。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写意精神始终是中国画创作的灵魂,它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是一种文化哲学和艺术观念的深刻体现。写意,顾名思义,即在绘画中追求意境的传达和情感的流露,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相似,而更加注重神韵的捕捉和内心的表达。这种精神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能在画家的笔下焕发生机,成为情感与意境的交融载体。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其源头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禅宗的影响。道家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禅宗则讲究顿悟,追求心灵的解脱。这些哲学思想为中国画的审美观念注入了深厚底蕴,使画家们在创作中更加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一、中国画写意精神概述

中国画被誉为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独特的写意精神。写意,顾名思义,是以心驭笔,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与意念。这种精神,在中国画的艺术殿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与其他绘画流派迥异的鲜明特色[1]。在中国画中,写意精神主要通过笔墨技法与意境营造得以体现。笔墨技法,是画家借助笔墨为工具,运用各种手法与技巧来抒发内心情感与意念的媒介;意境营造,则是画家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调度等手段,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空间,使观者得以领略画家的内心世界。中国画写意精神是一种洋溢着高度自由与创造力的艺术灵魂,它注重笔墨技法与意境营造的和谐统一,从而塑造了中国画独具一格的艺术气质与审美韵味。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文化璀璨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画写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灵魂,其内涵深邃而博大,特征独特而鲜明。从内涵上看,写意精神主要体现在画家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体悟上。画家借助笔墨,将个人情感、意念与对世界的理解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意到笔随,达到物我两忘的至高艺术境界。这种内涵对画家的要求不仅限于绘画技艺的精湛,更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特征方面,中国画写意精神彰显了极致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其挣脱了现实物象的束缚,不拘泥于既定的形式和规则,任凭画家的情感和意念自由驰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同时,写意精神亦体现在笔墨技法的灵活运用上。画家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曲直等变化,展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审美体验[2]。此外,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现格外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是画家通过画面传达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境界,它融合了画家的情感、意念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使观者领略到一种深远而悠长的艺术韵味。这种意境的营造既要求画家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又要求他们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三、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中国画写意精神需要对其传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中国画写意精神这一传统艺术之魂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对古老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为了真正把握其精髓,需深入钻研其传统内涵,从而让其在当代艺术中绽放新的光彩。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博大精深,超越了单纯的绘画技巧,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追求。它要求画家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展现意境之美,通过笔墨的挥洒,赋予画面生动的气韵。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画对自然、人生、宇宙的独到理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传承这一精神,需悉心研究古代绘画作品,探寻各时期、各流派的风格特色,掌握笔墨技法和构图原理。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也至关重要,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方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画写意精神[3]。传承不仅是模仿,更在于领悟与融合。在创作中,既要尊重传统技法和风格,又需勇于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创作理念,以回应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文化环境。唯有如此,方能真正领略其精神实质,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艺术进步贡献力量。

创新是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的繁荣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创新不仅是艺术生命力的核心,更是中国画写意精神魅力之所在。通过不断创新与变革,它得以在当代社会中焕发璀璨的新光彩。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与艺术需求悄然发生变化。中国画写意精神若想在当代社会稳步前行,就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持续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创新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传承与发展,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变革,方能推动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持续发展。

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注重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一个博大精深且意义深远的议题,这不仅牵动着传统艺术瑰宝的守护与延续,更激发着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中国画写意精神与世界艺术交相辉映,以彰显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力的思考。因此,积极寻求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画写意精神注入了更广阔的视野。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根植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哲学土壤之中,然而,当代艺术实践早已跨越国界,成为全球共赏的盛宴。通过与国际艺术界的深入交流,可以接触更多元的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从而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带来无尽的灵感。在全球化浪潮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繁荣与发展都无法脱离世界艺术的大潮,通过与国际艺术界的紧密合作,能够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展现给世界,同时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精华,实现艺术的互鉴与共进。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还能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创新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注重教育。教育是传承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基石。通过系统的教育,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和创作技法,这既能夯实写意精神传承的人才基础,又能提升公众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认识和欣赏水平。在教育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思考和创新等能力[4]。只有具备这些能力,艺术家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作品。同时,教育应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变革。例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艺术和虚拟现实等,丰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和创作,还能让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中国画创作中写意精神的运用

(一)写意性

写意性的实现强调以意造型、笔墨运用、构图布局和意境营造,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念。画家不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而是以主观感受为依据,运用概括、夸张、变形等手法,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形象。笔墨作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干湿、浓淡、快慢等变化,表现出物象的形神兼备和气韵生动。构图布局则运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等法则,将物象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安排,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氛围[5]。意境的营造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产生共鸣和联想,感受到超越物象本身的精神境界。这些实践运用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重神轻形

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其创作过程深深蕴藏着一种重神轻形的写意精神。这种精神并非漠视形象,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旨在捕捉画面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意境,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形象逼真。在实践中,重神轻形首先体现在画家对物象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他们通过观察、感悟,探寻物象最本质、最生动的精神特质,并运用笔墨技巧将这种精神特质巧妙地呈现。这种表现方式往往不局限于物象的具体形态,而是通过概括、提炼、夸张等手法,创造出既符合物象精神又超越物象形态的艺术形象。其次,重神轻形体现在画面的构图与布局之中。中国画强调“经营位置”,即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意境,巧妙安排物象的位置和大小,营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画面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物象的形态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物象之间的精神联系和画面的整体氛围成为画家关注的焦点。最后,重神轻形体现在画家的笔墨运用之中。中国画以笔墨为骨,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快慢等变化,展现出物象的质感和精神。在写意画中,画家更注重笔墨的意趣和神韵,而非过分追求笔墨对物象形态的精确描绘。他们运用灵活的笔墨技巧,将物象的精神气质与自身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三)立意为象

对于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立意为象堪称核心指导原则。画家在构思之初,便需确立鲜明的主题思想或情感意向,随后借助精心挑选或独创的形象来诠释这一主题或情感。立意为象,非单纯摹写自然物象,而是基于明确的创作意图,寻觅或构造契合其精神内涵的形象。此形象或源于自然界,或源自画家内心构想,关键在于能否精准传达画家的主题思想或情感。实践中,立意为象要求画家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通过浸润于传统文化、哲学、历史等领域,画家得以丰富内心世界,提升审美情趣与创作能力。同时,长期的观察与体验,使画家积累了宝贵的视觉经验与艺术感受力,从而能在创作中迅速捕捉并塑造出符合自身意图的形象。立意为象还彰显了中国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型”之特色。画家追求的非物象形态之逼真,而是通过多种手法,将物象形态与自身主题思想或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这类形象既保留物象之特质,又融汇画家主观情感与审美意趣,成为画家心中意象之载体。

(四)随意写象

随象写意,为写意精神之具象展现,画家在此过程中随心而动、随眼而观,笔墨自由挥洒,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融,创造出既生动又富含个性的画面。这种艺术实践方式,强调画家需善于洞察自然与生活,深刻体悟物象的内在精神与美感,从中汲取创作灵感。笔墨为中国画之精髓,画家需精通各种技法,如勾、皴、点、染,使心手相应,情感意念得以自然流露。而意境之营造,乃随象写意之终极追求,画家需注重画面氛围与情感之传达,使观者在欣赏之际能深刻感受画家之情思[6]。随象写意之魅力,在于其能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完美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此风貌不仅彰显画家个性,亦能引发观者共鸣与思考。同时,随象写意强调画家的即兴创作与自由发挥,使每一幅作品都成为充满无限可能与惊喜的艺术瑰宝。

五、结语

写意精神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气质,是一种文化哲学和艺术观念的深刻体现。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写意精神的创新运用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中国画创作强调重神轻形和立意为象的写意精神,画家需深刻理解物象的内在精神特质,通过笔墨技巧表现出来,同时注重画面构图和意境的营造。此外,随象写意强调画家自由发挥,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完美融合,创造出富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形象。这些实践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动力。

参考文献:

[1]郝佳慧.关于中国画创作中写意精神的思考[J].名作欣赏,2023(26):163-165.

[2]陈继平.浅析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J].美术文献,2022(3):84-86.

[3]石岩,王思齐.浅析写意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与价值[J].艺术教育,2021(10):167-170.

[4]柯川.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探究[J].美术文献,2021(4):67-68.

[5]杨幼梅.语境与回应:当代中国画人物创作的写意精神与人文情怀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1):112-114.

[6]张旭.试述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J].美术文献,2020(1):55-57.

作者简介:

吴宗易,硕士,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